登陆注册
20790600000107

第107章 燕国不死

大家可能觉得赵武灵王玩禅让有点莫名其妙,但我可以告诉大家,在战国时期这么玩的,他不是唯一一个,甚至不是第一个。

燕易王十二年(公元前321年),燕易王去世,其子姬哙继位。对不起,这位老兄没有谥号,所以,史书一般记载他为燕王哙。

值此之时,天下大变,各国纷纷变法求强,杀伐兼并更新升级。古老的燕国虽然向来与世无争,但随着苏秦把这里当做起点,开始了合纵大联盟后,燕国也被迫卷入到了这场大世之争中来。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燕王哙一肩扛起了燕国的重担。

关于燕王哙是个怎么样的人,这个真不好说,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他没有赵武灵王的命,却得了赵武灵王的病。

面对纷争的天下,燕王哙没有赵武灵王那种改革的魄力,也没有他那种征伐的雄心,更没有他那种深入敌后、亲临战场的胆识。但是,他有一颗与赵武灵王一样富国强兵的心。

所以,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燕国的相邦子之身上。

关于燕王哙和相邦子之的故事,我们还是先从一个人讲起。

苏代,苏秦的弟弟。

当初苏秦携六国相印路过洛阳的时候,那样的气势,那样的排场,给了苏代极大的震撼。所以,当苏秦离开后,苏代也走出了家里的那间茅草屋,开始游学天下。

话说,他们老苏家的学习基因还是不错的,不出几年,苏代便学有所成。而就在这时,苏秦也东窗事发,在齐国被五马分尸。

消息传来,苏代大惊,但很快,他的心情就转化为平静,这一刻,他明白了,这就是结局。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退却。而这时,一个想法也涌上了他的心头:走一遍兄长曾经走过的路。

于是,苏代来到了燕国。

什么是合纵连横,各诸侯国基本都见识过了,他们也已经认识到了本质,所以,他们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实现自身强大上,而不再指望这种耍嘴皮的人。因此,曾经火得一塌糊涂的合纵连横逐渐失去了人气,所以,当苏代来到燕国的时候,基本已经没有了他的市场。但是,他还是有了一点收获,而这个收获就是结识了一个朋友---子之。

合纵连横没有了市场,但苏代毕竟游学多年,肚子里多少还是有点货的,所以离开燕国后,他很快便在齐国找到了工作。而此时他的好朋友子之也已经做了燕国的相邦。

于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就是故事的开始。

苏代奉齐国之命出使燕国,燕王哙见到他后便立即问了一个问题:“齐王奚如(齐王这个人怎么样)?”

燕王哙能力不多,但他操心的事却不少。怎么使燕国强盛,他没有办法,但要密切关注他国的动向,他十八般武艺都能使出来。

看着燕王哙迫切的眼神,苏代淡定的回答了三字:“必不霸(肯定不能称霸)!”

这是燕王哙想要的答案,自己能不能变强不要紧,但只要别人变弱,那不就等于我变强了。

他很兴奋,但他压抑住了自己的兴奋,接着又问了两个字:“何也(为什么呢)?”

苏代答:“不信其臣(不信任他的臣子)!”

苏代作为齐国的使者来到燕国,他当然要抬举一下燕王,像这种贬低自己国家抬高出使国的例子,苏代也不是第一个。无非就是使臣们的一个惯用伎俩罢了,一般不会有人当真,但二愣子除外。

很不幸,燕王哙就是一个轻度的二愣子。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这看似简单的对话,实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参与设计的人就是子之和苏代,从后来子之给了苏代一百金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要传达一个信念给燕王哙:一定要信任自己的臣子。

在二愣子的眼中,世界只有正和负两个量的方向。所以,在燕王哙看来,齐国既然是因为不信任自己的臣子而不能称霸,那么我燕国只要信任自己的臣子不就可以称霸了吗?

完美的称霸守恒定律,出自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姬哙,比现代科学的能量守恒定律还要早两千一百年。

既然要信任自己的臣子,总得找个对象,毫无疑问,相邦子之就是个最好的选择。于是,在精心的设计下,子之从燕国的二号人物变成了备受一号人物信任的二号人物。

地位看似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与其他各国君权都在不停的制衡相权相比,子之已经是人生的巅峰了。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随着一个叫鹿毛寿的人出现,子之又将从一个备受一号人物信任的二号人物变成一个一号人物。

关于鹿毛寿的档案,没有,但我们知道,他是燕国人,并且,他有跟燕王见面的机会,于是,燕国戏剧性的一幕就出现在了他与燕王哙的一次谈话之后。

“您不如把燕国让给相邦子之,人们之所以称道尧为君之贤圣,就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了许由,而许由没有接受,因此尧才有了这样的美名,并且,尧还没有因此失去天下。所以,大王如果现在把燕国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而这样大王不也就有了尧一样的美名了。”

这种话,是个正常的人都不会听,但大家知道,既然写到这了,想必燕王哙就是听了。没错,燕王哙果然准备把燕国托付给子之。

关于禅让的流程,古往今来都是一个样,一般受禅的人是不会马上就接受的,而是要推辞几次,只有在禅让者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下,他才会“勉强”接受,然后还要发表一些自己要好好努力,上要对得起天,下要对得起地,中间要对得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话。

只有走完了这个流程,禅让才会算真正的完成。

所以燕王哙的第一次禅让,没有成功。但是,子之的上位之势已经是不可阻挡了。而就在这时,又有一个人对燕王哙说了一番话:“当初,大禹准备禅让给伯益,但却任用启(大禹儿子)的臣子当官吏。等到大禹年老时,又认为启不足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因而又把君位传给了伯益。但在不久之后,启就率领他的臣子攻打伯益,夺走了君位。可是天下人都认为大禹是把天君位给了伯益,只是伯益自己没有守住才让启夺了回去。所以说大王现在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但官吏却没有一个不是太子的臣子,这就等于是把国家托付给子之,实际上却还是由太子掌权啊。”

又是一篇狗屁话,换正常人是不会听的,但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于是,燕王哙把燕国所有俸禄在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官印全部收了回来,然后把它统一交给子之。

我很怀疑燕王哙有没有听懂别人对他讲的话,人家都说了,给太子留条路,你倒好,反而把太子的路给堵死了。

前面说过,禅让是有程序的,一般要让好几次,但子之明显不是个有耐心的人。所以在第二次的时候,他就欣然接受了燕国,开始面南坐在燕国的君位上,而姬哙则面北坐到了臣子的位置上。

君臣位置虽已互换,但燕王哙毕竟是燕国的王族,所以,他的影响力还是有的。因此,为了给子之营造一个全面的政治环境,燕王哙虽然坐到了臣子的位置上,但他却从来不上朝,只知在家闭门种地。

随着燕王哙彻底退出燕国政坛,再加上他留给子之的官印,很快,燕国便进入了子之时代。

抛开燕王哙的二愣子性格不说(好像也抛不开),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确实也是古今第一人。然而,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子之身上,但是,子之并不能完成他的希望。

子之当国三年,燕国便开始大乱,导致百官恐惧,群民不附。

燕王哙的梦碎了,但是,他还不是最痛苦的一个,他的儿子,曾经的太子姬平才是。

当父亲宣布要禅位给子之的那一刻,姬平就是懵逼的,这种事,也没见过啊,不知如何处理。

我想,姬平是肯定苦苦哀求过的,但是燕王哙的固执让他没有办法,所以,他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但是现在燕国在子之的治理下大乱,姬平又看到了一个机会,于是,他联系上了将军市被。

联系市被干嘛?毫无疑问,要动手了。

而就在这时,燕国的乱局也引起了齐国的注意,于是,他们也派人找到了姬平,表示有困难就尽管开口,到时一定听从调遣。

齐国有这么好心?姬平是不相信的,就怕帮忙是假,浑水摸鱼是真,所以,姬平一口回绝了齐国。

有困难,自己解决。

随即,姬平和市被率领同党向子之发起了攻击,并顺利包围了燕国王宫。

起兵过程很顺利,但顺利的过程也就只能到此,包围王宫后,姬平久攻不下。而就在这时,顶不住压力的市被来了个反包围,掉头开始攻打姬平。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对市被这种朝秦暮楚的人,我们知道,肯定是会有报应的。

这不,报应还来的挺快。

当市被刚开始反攻姬平的时候,就被姬平三下五除二给解决了,最后,只留了个陈尸示众的结果。

市被是好解决的,但子之不好解决。就这样,两人打了好几个月也没有分出胜负,据说还死了好几万人。于是,本就大乱的燕国在经历了这几个月的战斗后就陷入了更深的动乱。

眼看燕国的局势不可收拾,当初被姬平拒接的齐国又开始了躁动。

应该说姬平当初的判断是极为正确的,确实,燕国的死活齐国是不在乎的,但是,燕国广袤的国土和众多的财物是令齐国嘴馋的。于是这一次,齐国不再询问燕国的意思,就派出了大将匡章以及齐国北境的全部兵力,出兵燕国。

按理说,敌军来犯,就算国内动乱,至少也该派支军队做做样子抵抗抵抗,说不定人家一触即溃呢。再退一万步说,就算国都不派军队,边境的军队也该自发的抵抗。

但是,燕国什么也没做,国都不理不睬(可以理解),边防军也不为所动。

其实,要说燕国什么都没有做,也是不对的,至少人家把城门打开了,老百姓也出来了,并且,还站在了街道两旁鼓掌迎接。估计还组成了一个仪仗队,表演了一些节目,顺带还送上了一些水果鸡蛋之类的食物以犒劳远道而来的齐军。

以上所说,并不是气话,也不是搞笑,因为燕国百姓真的很欢迎齐军。

其实,我们也能理解,作为燕国的百姓,谁是他们的国君,真的这一点都不重要。姬哙也好,子之也罢,姬平也无所谓。只要谁能给燕国一个安稳的环境,让他们安居乐业,努力工作,抱着老婆孩子睡大炕就行。可偏偏姬哙做不到,子之也做到,姬平还是做不到。

所以,当齐军扛着帮燕国平定动乱的旗号走进燕国时,燕国人都把齐军当成了救世主,这才“箪食壶浆”以迎齐军。

在燕国人的支持下,齐军果然很快就平定了燕国的内乱,他的办法很简单,子之,杀了,姬平,杀了。而与此同时,燕王哙也去世。

于是,燕国全面落入齐国之手。

燕国的领土,西接赵国,北达辽东,东临朝鲜,南靠齐国,纵横两千余里,大小与齐国不相上下。现在齐国拿下了它,这无疑让齐国的领土面积扩大了整整一倍,变成了一个与楚国相当的领土大国。齐国若是就此好好治理消化,将来天下,谁将一统,还真不好说。

但是,燕国人的热情显然是超过了齐国人的预期,并且,他们最初的打算也不是兼并燕国。

所以,形势的变化并没有让齐国做出政策上的调整,他们依然保持着清醒,坚持着自己的定位,不断告诉自己,我们只是来占便宜的(重复强调三次),不能把人家锅给端了。

在这样的理念下,齐国人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不断的搜刮燕国的财物,然后打包,一车一车的运回齐国。

这回,轮到燕国人民傻眼了,本来大家就没什么余粮,现在还要给你搜刮,这还得了。于是,燕国人民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仇视齐国人。

但是,齐国人并不在乎,还是一个劲的往齐国运东西。

这一切,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燕国西境的赵武灵王。

其实,从燕王哙禅让开始,作为一个嗅觉灵敏的政治家,赵武灵王就应该嗅到燕国的一场危机,但不知为何,他始终没有出手。也许,是他对燕国形势发展判断的错误,也许,是他对燕国人民反应判断的错误,也许是他对齐国目的判断的错误,也许,这三种也许都有也许。

总之,赵武灵王错过了一个干涉燕国内政的机会,直到燕国人民再次开始躁动的时候,赵武灵王才告诉自己,这一次再也不能错过了。

与齐国不同,赵武灵王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干涉燕国的内政,这时,他盯上了一个人,远在韩国做人质的燕国公子姬职。

姬职,燕王哙之子,他的身份,就是赵武灵王看上他的原因。于是,就在齐国劫掠燕国的两年后,赵武灵王从韩国把他迎了回来,然后以武力护送他回国。

此时的燕国已被搜刮得差不多,齐国也就有了离去之心,所以,看着赵武灵王插手了进来,齐军果断撒腿就跑,给他们留下个空空如也、一贫如洗的燕国。

毫不费力,姬职成了燕国的王,称燕昭王。但是,他面对的是一个一穷二白,一无所有,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的燕国。

看着眼前的一切,燕昭王暗暗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让燕国重回繁华。

战国七雄中,秦国国力最盛,楚国领土最大,赵国军事最强,齐国财富最多,魏国曾一度称霸,韩国兵工最利。只有燕国,默默无闻,普普通通,一无所长,再加上它之前很少出场,就连宋国、鲁国、卫国等诸侯都比它露脸的次数多,所以很多人会有个疑问,燕国凭什么位列战国七雄之一。

确实,就之前的表现来看,燕国是没有这个资格,但是,随着燕昭王的继位,哪怕是从零开始,他也将告诉世人,古老的燕国,将有不可阻挡的爆发之力。

同类推荐
  • 我乃刘秀长兄王莽

    我乃刘秀长兄王莽

    (王莽穿越仅是猜测,本文将其作真,但请看官不要当真)我名王莽,便是那新朝太祖王莽,本是一位来自20世纪后期的青年,机缘下穿越到西汉末年。可笑我满怀雄心壮志,却以惨淡收场,怀着不甘死去。不过,老天怜悯我,给了我一次完成遗志的机会——我重生了,却出了偏差。我复活在当初称帝的前一年,我却不再是王莽,反成了自己的仇敌——刘秀的长兄刘演!别人我就不说什么了,可为什么我成了刘演,一个日后起义,刚开始猛地一批,却注定死在宛城的人!更别提,还有他那开挂般的三弟,一位自出生便有着预言——“刘秀当为天子”,后世称为光武帝的刘秀。不过,既然老天给了第二次机会,那我必然要珍惜,前一世未了的心愿,便用这一世来完成!新朝,赤眉,绿林,刘秀等辈,若和便和,若战,我刘演(王莽)便领兵奉陪!
  •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三国全归我

    三国全归我

    一个现代的青年,无意中穿梭到了群星璀璨的东汉成为了荀家的子弟__荀江。本着不能白来的信念,荀江六岁便开始给自己物色着媳妇。“我想当皇后了!”荀江的媳妇说道。“好!司马懿你给小爷小心点!我既然来了,三国可未必归你!”
  • 最风流:生活在魏晋南北朝

    最风流:生活在魏晋南北朝

    本书从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娱乐游艺、婚丧嫁娶、医药教育、市井人情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风时俗,进行考据严谨而不失轻松风趣的介绍。一本书带你领略最精彩的魏晋南北朝。此外,笔者旁征博引,不局限于本时期的时风时俗。在章节内部和章节后的拓展阅读部分,尽量注意与其他朝代“对接”,以求增强历史散文作品的厚度。读者在阅读中,不仅会获得系统而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得到较好的审美体验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热门推荐
  • 魔法少年物语

    魔法少年物语

    沙雕会传染,这是真的吗?不知道啊,但两个正常人接触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一说,倒是真的。就例如赵梦想与狗蛋一样,多好的男青年啊,怎么好好的就变成沙雕了。还有也不知翠儿能够坚持多久?新书《天下一帝》希望大家也能来捧捧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纯白傀儡

    纯白傀儡

    “请问秦宗师您在22岁的年纪就得到了如此成就,对于别人说您是天才,您是怎么看的?”秦朔合上手中的书:“我只不过比别人多看了几本书而已。”
  • 替身太子妃

    替身太子妃

    身穿之后,长乐的目标就是嫁给村头的软柿子林秀才,可是万万没想到,她最后嫁给了当今太子,自己变成了软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我最想要的亲子财商游戏书

    我最想要的亲子财商游戏书

    提高孩子的财商的意义,并不是让他们成为“小巴菲特”“小李嘉诚”,而是让他们正确认识金钱,学会管理金钱以及合理使用金钱。进而去创造财富。很多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对金钱概念的了解和认识,但育儿经验本来就缺乏的80后父母(很多人本身就是独生子女),面对孩子的这一变化和需求往往束手无策。本书精选近百个有趣而容易进入实际操作的亲子理财游戏,使枯燥的理财理念融入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不但能锻炼孩子的理财技巧,还能借此与孩子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帮助孩子管理和利用好自己的财富。
  • 农夫山拳

    农夫山拳

    司马南极因意外被选中,送至上古,身上只有一卷书,一把锄头
  •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尘客栈之往生篇

    红尘客栈之往生篇

    每个人都有斩不断的红尘往事,仙、魔、妖、人、鬼,都走在一条苍凉的不归路上。不过据说世间有一间神奇的红尘客栈,客栈中有一位神秘的老板娘,她会给所有人一杯了红尘,这杯酒能够真的了结一切宿命轮回,不过,喝下这杯酒前,你愿不愿意最后讲一遍你的故事?
  • 法师功德品

    法师功德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