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0600000042

第42章 霸主陨落

在晋文公看来,天下诸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齐国和宋国这样的,流亡时,路经齐宋两国,晋文公得到的是礼遇。

第二种是卫国和曹国这样的,在这里,晋文公得到的是无视和羞辱。

第三种就是秦国和楚国这样的,在这里,晋文公得到了尊重和帮助。

这三种诸侯也就是晋文公对这个天下的态度,曹国和卫国是需要教训的,齐国和卫国是需要结盟的,而秦国和楚国在晋文公的感情里最为复杂。怎样去尊重一个尊重你的人,是以礼相待?

我想不是的,尊重一个尊重自己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成为他希望看到你的样子。

在城濮与楚国的一战,晋文公加深了与齐国和宋国的联盟,这算是报答了当初齐桓公和宋襄公的款待之情。同时也教训了卫国和曹国,这算是报了当初受辱的仇。不过重耳在流亡的路上还有一个诸侯也曾对自己不尊重,但直到现在还没有机会收拾他,这个就是郑国。

郑文公在城濮大战的时候把郑国的军队交由子玉指挥,直接成为了晋文公的对手,战后又试图用与王子虎的盟约来逃避晋文公的报复,这样的伎俩真让人恶心,所以现在收拾郑国就被晋文公提上了工作日程。

晋文公七年(公元前630年),晋国出兵入侵郑国,当然,这次晋文公的目的并不是真要攻打郑国,他更多的是想做一次尝试,试探一下郑国能不能打。

在晋文公出兵郑国的这段时间里,狄国人乘着晋国出兵的空虚入侵了齐国,这让晋文公有点意外,好在并没有对齐国带来太大的伤害。

狄人入侵齐国只是虚惊一场,晋文公试探郑国很快就得出了结论:郑国是可以攻打的。

得到了结论,就必须马上开始行动。

就在同一年晋文公邀请了秦穆公一同率兵包围郑国,为什么要叫上秦穆公呢,难道是晋文公连收拾郑国的底气都没有了吗,我想应该不是的。晋文公只是单纯的想着有好事的时候一定要叫上自己的姐夫兼岳父兼恩人。

不过晋文公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会为这次的行动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晋文公带领着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穆公带领着秦国军队驻扎在汜南的时候,被秦国和晋国包围的郑国就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郑国危在旦夕,随时都有亡国的风险,这可把郑国国内的人吓坏了。

首先,感觉到危机的是郑国的大夫佚之狐。

当意识到郑国随时都有被两个超级大国吃掉的危险时,佚之狐一刻也不能等了,他必须去找郑文公,他要向郑文公推荐一个人,一个可以帮助郑国退兵的人。

佚之狐知道秦晋联手,天下没有可以与其争锋的人,如果要是想以武力抗拒晋国和秦国,天下没有人可以帮到自己,所以他要向郑文公推荐一个可以让事情最简单化、最平稳化解决的人。

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让秦晋退兵,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的这个人叫烛之武,同样是郑国的大夫。

烛之武何许人也,比起佚之狐,烛之武在郑国可是找不到一点存在感的,要不是佚之狐的推荐,恐怕郑文公还不会记得有一个叫烛之武的人在吃着自己的俸禄。

当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时,被秦晋联军围得水泄不通的郑文公已经无计可施了,所以他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可是,当郑文公准备启用烛之武时,烛之武却是浑然不知的,因为佚之狐开始并没有找他商量过。

在这个十分危急的时刻,当郑文公找到烛之武的时候,已经一把年纪了的他已经没有了为国家发挥一下余热的激情了,所以他甩给了郑文公一句话:“微臣年轻的时候比不上别人,现在都是老头一个了,还有什么用呢,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很显然,这是气话。

烛之武的态度,郑文公是有点意外的,但很快也就明白了,表面上是在推辞,实则是在抱怨自己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没有重用他。

烛之武有脾气,但这时候郑文公却不能有脾气,所以他只好自己主动揽责,好声好气的对烛之武说:“我没有早早的重用你,现在到了危急关头才来求你,这都是我的过错。”

郑文公低头认错,这也就给了烛之武一个台阶,按理说烛之武踩着这个台阶也该下来了吧。但是烛之武一生的委屈并没有那么快随着郑文公的一句话就烟消云散,所以郑文公还要继续趁热打铁说道:“要是郑国真的被秦国和晋国灭了,身为郑国大夫的你也要跟着遭殃的啊,所以还是恳请你出手吧。”

“罢了、罢了,生前没有为国尽到一分力,在生命最后的灯油燃尽之前尽全力一次吧。”这是烛之武内心对着苍天的一次呐喊,终究他还是答应了郑文公。

烛之武答应了郑文公帮他退兵,但一个风年残烛的老头到底有什么本事可以让强大的秦晋大军撤退呢?难道他有超级外援?

不可能,普天之下已经没有人可以是秦晋联军的敌手了,连不可一世的楚国都是晋文公的手下败将,连当初响彻环宇的齐国现在都是晋文公最好的盟友,天下哪还有人可以帮到郑国。

烛之武是自信的,他没有想要去找援兵,但他要去见一个人,这个人可以让秦国和晋国自动退兵。

到底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本事,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观看烛之武的表演吧。

烛之武要见的这个人不在郑国城内,所以他要出去。

但是现在郑国已经被联军围的水泄不通了,烛之武要怎么样才能出去呢。于是,一天夜里,在郑国的城墙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郑国城墙上放下来了一根绳子,这个绳子上绑这一个东西。

乍一看,有点像一个人,再仔细一看,那就是一个人。

放大眼睛再看一次,这个人很熟悉,他就是烛之武。

出了城来的烛之武并没有躲躲闪闪的避开秦国和晋国的士兵,他就在秦国和晋国士兵的注视下大摇大摆的径直走向了秦国的军营,因为他要见的这个人就在秦国军营中,此人正是秦国国君秦穆公。

来找秦穆公干嘛,以死相逼吗?我想烛之武是没有这个资格的,难道是要重金贿赂秦穆公?应该也不是。

秦穆公要的是整个郑国,如果要贿赂秦穆公,郑国拿得出什么东西比这个更大。我们能想得到的,秦穆公和烛之武也都能想得到,所以要搞定秦穆公,烛之武得拿出点意想不到的东西来。

于是,接下来我们就听到了烛之武的话:“郑国地处中原,靠近王室京师,秦国地处西戎边陲,先不说秦国和郑国离的远。摊开地图看一下,看看秦国和郑国之间隔了谁,晋国。现在秦国和晋国联手围攻郑国,郑国当然知道自己迟早是要灭亡的,不过你秦国大老远的和晋国来围攻我郑国,恐怕不会真的就是来帮晋文公出出当年郑文公不待见他的那口气吧。就算国君如此大义,那跟着你一起来的那些秦国人呢,他们也是来给晋文公助威的吗?恐怕不是吧。就算没有什么想法,但人出来一趟,饭总要给人吃饱吧,再然后拿点战利品也是应该的吧。不过说到战利品,问题就来了,你说你和晋国一起围攻郑国在里面得到的好处能有多少呢?如果觉得很多的话,那你就尽情的进攻吧,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不过实际的情况怕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丽。想拿战利品,首先你得打赢郑国,你们灭了郑国,然后瓜分他。不过郑国有什么可以让你和晋文公瓜分的呢,土地?还是人口?你和晋国一人一半?当然这是最好的方案,只不过这是对晋国最好的方案,而你秦国一点好处也得不到。晋国和郑国是相邻的,晋国得到的郑国土地可以直接纳入到晋国的版图,他们安排士大夫管理非常方便,要不了多久郑国的土地就完全融入到晋国去了。不过秦国的那一半就不好办了,秦国本土和郑国中间隔了一个晋国,不要说你能不能得到这片领土,就算你可以得到,小小的一片土地隔着晋国这样的一个大国,你好管理吗?每次分封士大夫上任都要经过晋国,所有反馈的问题也要经过晋国才能传达到秦国,万一出了点什么乱子,你秦国还能管得到吗?就算你能管得到,你最后又能在这里得到点什么,物资?你觉得这里产的物资能经过晋国运到秦国去?要是晋国那天不高兴了,随时可以掐断你们的联系,随时可以把这片领土纳入自己的版图。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你这次和晋国一起围攻郑国,最后的好处你一点都捞不到,全到晋国的手里了,而你唯一得到就是财力和人力的巨大消耗。”

烛之武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秦穆公被他的分析讲得一愣一愣的,不过好像讲的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但是,秦穆公并没有准备这么快就背叛自己的盟友晋国,所以烛之武还要抡起他的舌头对秦穆公进行第二轮的攻击。

第一轮的主题叫做分析利与弊,那么第二轮的主题就叫怀旧吧。

怀旧一般会触及到感情的最深处,那么眼泪和同情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了,不过这次烛之武勾起秦穆公的怀旧情怀他想得到的不是秦穆公的眼泪和同情,而是秦穆公的愤怒。

“还记得晋惠公夷吾吧,晋献公屠杀晋国公子,他避祸逃离晋国。后来晋献公一死他就急着回去晋国抢国君的位置,当时他无依无靠的,是你秦穆公一路护送他回国。当时他答应了你回国继位后要送几座城池给你作为报答的,可是你得到了吗?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城陈军防备你,这可都是你亲身经历的。”

把晋惠公的这段旧事提出来,烛之武要的是翻起秦穆公的记忆,这段情怀一定可以勾起秦穆公的愤怒。

晋国是一个怎么的国家,你还记得吗!他们的贪得无厌有满足的时候吗?

经烛之武这么一说,晋惠公那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影子立马就浮现在了秦穆公的脑海中,此刻与晋国结盟的心开始动摇了。

忘恩负义的人确实不能信任,但是晋惠公已经死了,难道现在晋文公也会是这样的人?秦穆公不敢妄下结论,在他的心里还有一条线绑在与晋国结盟的合约上,所以他还是不能做出背叛晋文公的决定。

不过现在这一步是烛之武意料之中的,对他来讲就差最后一板斧了,于是第三轮名为危机论的攻击开始了。

烛之武继续说到:“你以为晋国这次联合你来围攻郑国真的就是为了报当年郑文公不待见流亡的重耳那个仇吗?难道从晋国和楚国在城濮的大战中你还看不出来吗?晋国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保全自守的国家了,他们的心思,天下皆知,他们要的是称霸天下。郑国只是他们的第一步,郑国的领土小,所以他要拿郑国开刀,吞并了郑国,他们就会有下一步的行动。如果东边郑国已经在他们的版图上了,你觉得西边的领土他们就没有打过主意吗?”

烛之武的话让秦穆公倒吸一口凉气,不曾想晋文公的雄心已经大到了这等地步。

烛之武确实让秦穆公陷入了深思,于是为了让秦穆公彻底下定决心毁了和晋国的结盟,烛之武决定要把话说的更露骨一点:“西边的领土如果也已经纳入了晋文公的战略版图,那他要入侵谁呢?好像他的西边正是你的秦国吧,试问他晋国想要扩张西边的领土,到时候不侵占你秦国的土地,那他会到哪去占有土地。”

秦穆公彻底觉悟了,联合晋国围攻郑国,这是把狼养肥了来咬自己啊。这事还能干下去啊,于是秦穆公立即终止了和晋国的联盟。

秦晋联盟宣告破裂,但这只是烛之武的第一步,因为他知道就算秦国不帮晋国,晋文公一只手也照样可以把郑国灭了,所以烛之武还有第二步。

他的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拉一个帮手来帮郑国抵御晋国,这个帮手还不能是一般人,因为一般人没有敢跟晋文公对着干的勇气。

所以最好是像秦穆公这样的,有胆识有魄力,还有一手的好军队。那么既然郑国需要一个像秦穆公这样的人,而秦穆公就在眼前,何不就让他来帮郑国抵御晋国呢?

把秦穆公从秦晋联盟中拉出来,还要把他拉过来跟郑国结盟。

对于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说一定要有个人来完成,那么这个人就是烛之武了。

灭亡郑国的利与弊他已经跟秦穆公分析过了,虽然现在秦穆公对郑国灭不灭亡不是很关心,但是他对晋国是不是又进一步强大了他还是很关心的,毕竟这会牵扯到秦国的危亡。

郑国的灭亡会让晋国进一步强大,晋国的进一步强大又会让秦穆公感受到进一步的危险,所以秦穆公现在必须要做一个选择了。

是就此转头眼看晋国吞并郑国然后等着晋国来侵略秦国,还是帮着郑国抵御晋国,让晋国扩张的野心溺死在摇篮里。

选择自古以来都是最难的,除非有人帮你,秦穆公是幸运的,因为烛之武就在旁边。

烛之武告诉他:“只要郑国不灭亡,以后在东方的大路上,只要是有秦国的使者来往经过的,郑国一定给他提供物资。”

烛之武的意思很明显了,秦穆公只要帮郑国生存下来,他就多一个小弟。

此时的秦穆公内心早已经是波涛汹涌了,所有的信息都在给自己传达着要下决定了,此时烛之武说的就是让秦穆公下定决心的最后一句话。

于是,秦穆公跟郑国人订立了盟约,不仅从秦晋的联盟中退出来,秦穆公在回秦国后还留下了杞子、逢孙和扬孙三个将领来帮助郑国防守晋国。

秦穆公潇洒的转身,让压力完全来到了晋文公这边,这确实也让晋文公傻眼了,这剧情的反转也太出乎自己的意料了,不是说好了一起来打郑国吗,怎么你独自一人转身就走了呢。

对于秦穆公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狐偃有点看不下去了,跟你秦国结盟是看得起你,别忘了现在谁是当今的霸主。

于是狐偃向晋文公请示要去攻击秦军,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人都认为晋文公被秦穆公激怒了,但他们都错了,晋文公只用了两个字回答狐偃:“不可。”

狐偃向晋文公请示出击秦军,在他的潜意识里,晋文公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事实证明领导的心思你永远是猜不透的。

晋文公向狐偃解释道:“没有秦穆公的帮助,我们就没有今天,如果依靠他的帮助现在反过来又要去害他,这是不仁不义的。并且秦国作为我们的盟友,如果真的动武起来,那这么给力的一个盟友一定会反目成仇的,这样是不划算的。并且一旦跟秦国动武,必定会引起大规模的冲突,比起以前的和睦一致,这么做一点价值都没有,所以我们还是回去吧!”

秦穆公和晋文公先后撤兵离开郑国,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便让当时宇宙最强大的军队撤退,并且还结交了秦国这么重量级的盟友,这次回去郑文公看样子是要好好的重用烛之武了。

郑国逃过了一劫,但也吓的不轻,最后悔的当属郑文公了,都怪自己当年没有好好招待流亡的重耳,以至于才有今天一劫。

出兵无功而返,晋文公好像是白忙活了一场,不过他的目的还是达到了,原本一些还处于观望态度的中原小诸侯这会总算是看清楚了,晋文公的霸主气质显露无疑,这对晋文公的地位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在晋文公眼里,中原算是安定了,但是心里的忧虑却没有一刻放松过,戎狄的侵扰还是让他苦不堪言。于是在晋文公八年(公元前629年),晋国举行了一次阅兵仪式,在这次阅兵仪式上,晋文公把三年前建立的晋国三军改为五军,任命赵衰为卿统领五军。

在晋文公看来,五军肯定比三军更有战斗力,这也许很幼稚,但这彰显出来的却是晋文公一心戍卫中原的决心。

改三军为五军抵御戎狄,这是晋文公作为霸主所做的最后一件事。

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在这一年的冬天里,天空和大地特别的寒冷,年迈的晋文公没有等到春天的到来。

晋国在这个冬天里送走了一个把自己送上霸主位置的国君,楚国送走了一个可以用军事实力把自己打压的人,秦国和齐国送走了一个自己最靠谱的盟友,中原大小诸侯送走了一个可以让他们短暂觉得自己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周天子送走了一个可以维护他让他以为自己还是天下共主的人,戎狄送走了一个让他们不敢肆意入侵中原的人。

总之,晋文公在这一年的冬天里死了,他带走了一段历史,一段光辉的历史,一段让后人血脉喷张的历史。

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晋文公缔造的不仅仅是一份霸业,还有一份信念。

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可以磨灭一个人的锐气,也可以缔造一个人的心智,这份心智的背后便是一份信念。

同类推荐
  • 一把砍刀平大唐

    一把砍刀平大唐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关中汉子汤章威和表哥孙啸冒在长安县城开个小饭馆,因为拒绝拆迁,惹了混混宋魁涛。汤章威不得不连夜逃亡,没想到忽然进入了晚唐。更让他感到的可怕是,他进入的时间居然是黄巢即将攻破长安的那个年代。汤章威与沙陀人李克用大战黄巢,以及黄巢的继承者朱温,谱写了一曲热血长安的战歌。凭着一把刀,一群兄弟,他能挽救大唐的文明吗?请诸位看完这个故事,自然可以见个分晓。
  • 大明锦衣神探

    大明锦衣神探

    刑侦专家林凌启穿越了,带着研究室附身于一名最底层的锦衣卫。此时正值嘉靖内忧外患的时期。朱厚熜藏身于西苑求长生不老术,严嵩把持朝政,西南土司作乱,北疆俺答汗屡屡进犯,东南倭寇时时为虐。此时戚继光只是中下层军官,张居正未露峥嵘,杨继盛被关待斩,徐渭不过县学廪膳生……但这些对林凌启来说,似乎有些遥远,他正为自家的债务伤透脑筋……
  • 烽火楚天路

    烽火楚天路

    一开始,岳小六只有一个朴实的盼头,活着。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社稷不归他管,黎庶与他无关,他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以身后万千铁骑踏破异国,阴谋阳谋激荡九州山河。烽火狼烟,金戈铁马,有人掌万里江山俯首落子厮杀。国仇家恨,昨日荣华,有人在腐朽殿堂操纵尔虞我诈。魑魅魍魉,此夜无涯,有人为一线希翼投身明暗交杂。风云即起,莫问归期。
  • 捕快摸鱼指南

    捕快摸鱼指南

    “八大剑派由于生源分配不均大打出手,六扇门警告八大派,和谐江湖,和谐招生。”“据礼部文宣司主事悉,昨日朝会,神威大将军就明年预算拨款与户部尚书无法达成共识,以神鹰九击硬撼神农尺,现场一片狼藉……”“吾皇表示,开拓西域的步子要再大一点……”“据悉,某墨家激进组织表示,西域开发过快,会导致地区矛盾激化,需墨家前去调和……”六扇门皂衣王川奋力地把前面挤着看展板的老头老太太们往后推,胳膊酸痛气喘吁吁。不过是新闻联播而已,怎么这些个老人家和地球上一样,都爱凑热闹呢?
  •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在明朝的历代皇帝中,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的个人素质并不算太差,他好学勤政、严于律己,也非常能干。但他生不逢时,正好赶在一个不利于实施统治的时代,登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作为一个统治者,他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固执多颖又刻毒残酷,性格上的这些缺陷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无限放大,反过来又导致大明王朝更迅速地走向灭亡。最终,回天乏术的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吊死煤山,延续二百多年的明皇朝也就此灭亡。
热门推荐
  • 春过赵墟

    春过赵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命运:逆转未来

    命运:逆转未来

    在一次对外的演讲中,杨歌说出了他压在心底里的真实想法。拯救这个世界,成为大多数人崇拜的英雄是他人生中漫长痛苦的开始。为什么他这种人都能成为团队的核心?为什么那些足以匹敌神灵的女孩子们心甘情愿的加入他的队伍,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他?为什么他还没有发挥全部的实力,这些危机就被他和同伴们一起解决了?他永远不会告诉大家,他如何一次次的改变未来,才拯救了这些少女们的命运。
  • 晨曦之枪

    晨曦之枪

    公元2024年,全球有将近五百万的游戏爱好者因虚拟网游“神子”而陷入昏迷。同一时间,漫天流萤降临于弥赛大陆。一群自称“玩家”的冒险者开始出现在弥赛人的生活。
  • 总裁的小公举

    总裁的小公举

    她任性骄纵,她奢侈挥霍,那又怎样?就是有人乐意宠着她,纵着她,由着她。江菀菀看着为她捏腰捶腿的男子,眯着眼睛问道:“顾陌你怎么这么贱骨头?”人人闻而怕之的商业奇才顾大公子一脸深情款款:“能够为菀菀服务,是我的荣幸!”
  • 我的外卖有点邪

    我的外卖有点邪

    送外卖也是需要技术的,一个不注意,订单没完成,事情就大发了。
  • 快穿王者英雄我爱你

    快穿王者英雄我爱你

    他,名李白,本是一人痴狂,月下独酌,如今确是苦酒入口,解不尽相思愁;他,名韩信,能以一敌百,苦练武技,因一女子深陷温柔乡,在无脸上冷意;他,名……如今,他们找到她了……
  • 此间应辞

    此间应辞

    很多年后,她依旧一个人行走人间,抬手擦汗,遇坡骂娘,身无一物,再自由不过
  • 延安记忆

    延安记忆

    作为散文集,《延安记忆》可以说是容量巨大。洋洋洒洒百多篇文章,基本上概括了人世间的全景:从官员到诗人,从普通百姓到亲人邻居,从中国内陆到世界各地,善与恶,爱与憎,理想与现实,梦幻与人生,生与死的感慨,灵与肉的较量,生活的厚重与追求的执著,都浓缩在他时而深刻朴素时而空灵清妙的文字中,让人在惊心、嗟叹、颔首、解颐之余,感到大气恢宏,气象万千。但一个不能忽略的情况是:由于忽培元从政的阅历和“为官”的视角,使得他的文字时常显现着一种深刻的认识水准和思想高度,我以为这是他散文的极为重要的特色。
  • 望古神话之星坟

    望古神话之星坟

    一个只有蒸汽时代文明的孤星,却存在着高科技时代的遗迹,到处充斥着剧毒的植物和变异野兽,成为这个星球的生命禁区。徐乐,一个只有三等公民身份的穷学生,每天最兴奋的事儿就是跑到食堂抢上一顿难吃的免费饱饭,森严的等级,已经决定他一辈子只能成为那个让他绝望的司炉工…… 然而,无意中解救的“流放者”改变着她的一生,意外的牢狱之灾被迫加入生存率极低的恐怖游戏,只有如此,才有生的希望,别无选择,只能与流放者组织合作,与伙伴们一起为生存挣扎,阴谋、背叛,游戏的真相正在一步步揭开……
  • 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

    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

    本书收录之短文,除刊于电影杂志的若干影评之外,盖源于《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上作者的专栏文章,大部分文章基本因事而写、有感而发,共同特点是锁定当下的“文艺”和“文化”,聚焦“批评”,更属意于话题性和思想性,是一部颇具阅读性的文化批评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