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0600000060

第60章 小试身手

从三郤被杀,到厉公被害,再到悼公入朝,再到如今的韩厥执政。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晋国经历了大起大落。

作为天下的霸主,晋国的每一个举动都牵扯着天下诸侯的神经。那些归附晋国的诸侯,他们盼望着晋国有一个稳定的政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最好的庇护。而那些背叛晋国的诸侯,他们则巴不得晋国越乱越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中作梗,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归附晋国的诸侯有很多,但都是小国。背叛晋国的诸侯很少,但基本都是大国,有的还是直接的争霸对手,比如楚国。

晋悼公回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晋国朝政便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晋国诸卿化内斗为外斗。这个改变,让身居南方的楚共王坐立不安。

虽然鄢陵之战的惨败还历历在目,虽然自己的一只眼睛已不再光明,但这都阻止不了楚共王想要再次北上争霸的决心。

于是就在晋悼公回国的同一年夏天,郑成公侵袭宋国,直达宋国都城的西北大门。

郑成公为什么突然发动对宋国的侵袭,毫无疑问,他是没有那个胆的,所以,这肯定是受了楚国指使的。

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郑成公刚打完宋国的西北大门,紧接着,立马就跟楚共王汇合了,然后又攻打宋国的朝郏。与此同时,楚国的右尹子幸和郑国的大夫皇辰则在入侵宋国的另外一座城,城郜,接着又攻占了幽丘,然后再包围彭城。

彭城被围,孤立无援,被拿下是迟早的事,这一点,楚共王早就计划好了。所以,他这次来宋国还带了五个人过来,分别是鱼石、鱼府、向为人、向带和鳞朱。

鱼氏、向氏和鳞氏都是宋桓公的后代分支,所以我们统称他们为桓氏。桓氏五人之所以会跟随楚共王从楚国来到宋国,是因为当年他们在宋国的内斗中输给了戴氏(宋戴公的后代分支),因此流亡到了楚国去。

此次楚共王再把他们带回宋国,目的也是极其明确的,那就是要他们留在这里据守彭城,以为日后的争霸作起点。

安顿好桓氏后,楚共王便安心的返回楚国去了。

然而,楚共王是安心的,但是宋国可就不安心了。桓氏返宋,这一下就引起了宋国戴氏华元的忌惮。

革命好不容易成功了,可算把他们赶到楚国去了,现在他们又回来了,这算什么事。

华元很紧张,随即便派遣宋国的大夫老佐和华喜包围彭城。然而很不幸,收复彭城的战斗一开始,老佐就宣告壮烈牺牲。

老佐一死,华喜只能孤军奋战,这一打便是半年左右的时间。从夏天打到冬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喜的攻势虽然没有什么进展,但是,据守彭城的桓氏却有点支撑下去了。

不过,就在桓氏苦苦支撑之时,他们的救星终于来了。

楚国令尹子重携楚国大军来救彭城。

楚国大军一出动,宋国立马就收到了消息。

小小的一个彭城,打了近半年的时间都没有打下来,宋国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当他们听说楚军要来了的时候,大多人的腿都是软的。还好华元动作快,在楚军还没有入宋的时候,他就已经遣使到晋国去了。

收到宋国的求救信号,韩厥只说了一句话:“成就霸业,抑制强楚,就从宋国开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

韩厥的话是极具煽动性的,而晋悼公也正需要一个这样的机会。

既然天策良机,那就御驾亲征吧。

于是,晋悼公亲率大军发兵彭城。

这是出乎子重意料的,所以,当子重率领楚军于彭城附近的靡角之谷遭遇到晋军时,子重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撒腿就跑。

子重是聪明的,他退回了楚国。可晋悼公可不想退回晋国,他不仅不想退,他还想把事情搞大一点。所以,几乎就在他发兵彭城的同时,士鲂来到了鲁国。目的很简单,大家一起搞楚国!并且,除了鲁国外,齐国也收到了晋悼公的邀请。

人多力量大,对付楚国,最好的办法,还是群殴,晋悼公是个明白人。

很快,诸侯联军就包围了彭城,这让据守彭城的桓氏傻了眼。

楚国的援军没看到,咋诸侯的联军倒是越来越多了,本来就快扛不住了,现在还要被轮番攻击,彭城吃不消了,投降吧。

彭城投降了,这代表着晋悼公的第一次军事行动是极其成功的。但晋悼公并没有因此自满,他没有忘记是谁挑起了这次对宋国的针对行动。

郑国,以为楚国跑了你就没事了,晋悼公可不答应。

晋悼公元年(公元前572年),夏天五月,韩厥和荀偃起晋国中军出兵伐郑,一直打到新郑城外,在这里,晋国中军击败了郑国的步兵。

击败郑国,这只是战略要求,晋悼公真正要做的是逼迫郑国收缩军事力量以帮宋国减轻压力。当这个目的已经达到的时候,晋国中军便扬长而去,随后来到了鄫地。

这这里,等待晋军的是齐国、鲁国、曹国、邾国和杞国等诸侯联军。

完成汇合,晋军便率领着诸侯联军开始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楚国和楚国的盟友陈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军,楚国和陈国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联军掠夺焦、夷两县。

这里多说一句,焦、夷两县本是陈国的领土,但现在却是楚国的了。

当联军抢完之后,楚共王才缓过神来。

从来都只有我们楚国欺负别人的份,没有人敢欺负我们楚国,现在,我们本土竟然都遭到了诸侯联军的掠夺,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楚共王急命子幸出兵北上。很快,子幸带领着楚军来到了宋国。

子幸此次北上的目的是来救郑国,但他知道,要想救郑国,不一定非要到郑国去,来宋国也是一样的。

不一会儿,宋国的吕、留两地就被楚军包围。

看到老大哥一来,被打得快咽气的郑国突然又变得生龙活虎,于是为了配合楚国的行动,郑国抖擞抖擞精神出兵就把宋国的犬丘给攻占了。

随着子幸的到来,中原战场的局势发生了转变,本来处于下风的郑国现在在楚国的支持下又开始占上风了。看着这个转变,晋国有点无能为力。不过,晋国虽然无能为力,但是上天却有能有力。

晋悼公二年(公元前571年),本来生龙活虎的郑成公突然卧病在床。

国君一倒,郑国的大夫子驷就来到了郑成公床前,子驷此次前来,他是有话要说的:“郑国这些年来服从于楚国,楚国要求甚多,郑国已不堪重负,现如今,晋国势旺,我们不如归顺晋国以此来解除对楚国的负担。”

楚国要求甚多,郑国不堪重负,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子驷为什么要到郑成公卧病在床的时候才来说这个问题,我想他是有顾虑的。我们来看一些郑成公的回答就知道了:“楚共王因为郑国的缘故于四年前亲临鄢陵督战,才导致了他的一只眼睛被射瞎,他承受这样的灾难不是为了别人,正是为了我们郑国啊,如果我们现在这个时候背弃他,那将来还有谁会愿意跟我们结盟?我不想去犯这个错误,希望各位能成全!”

心里念着楚共王的恩,这便是郑成公,子驷肯定看出来了,所以,只有到了这个关头他才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郑成公不愿意背楚盟晋,子驷是不会强求的。很快郑成公去世,郑国的政务全交由子罕、子驷和子国(都是郑穆公的儿子)来处理。

听说郑成公死了,晋国立马就兴奋起来了,趁你病,要你命,随即派遣荀发兵攻郑。晋国的大军一到,郑国人就开始慌了,纷纷请求要归顺晋国。然而此时,子驷却站了出来:“国君虽然刚死,但是他的命令不可以改变。”

哟嚯,有骨气,既然如此,那就跟你玩玩。

荀也不着急,而是召集诸侯先开个会,在会议上,鲁国的大夫仲孙蔑发言:“虎牢离新郑仅十余里地,我们不如在那里筑一座城,以此来逼迫郑国。”

好主意,荀表示很赞同,但他并没有马上行动,因为他还有个小麻烦要解决。此次攻郑,荀携晋国上军而来,晋国各联盟诸侯也都有出一份力,但有一个诸侯除外。齐国,本也是晋国同盟之国,此次出征,理应出力,但是,时至今日,连齐国军队的毛都没看到一根。齐国没有来,这导致附庸于齐国的一些小国也都没有来。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比较大了,郑国是小事,齐国才是大事。

荀随即上报晋悼公,并且当着众诸侯的面撂下了狠一句话:“再给齐国一次机会,他要是再不来,此次作战就将发生在齐国。”

荀是什么意思,听见的人都懂的。也就是说,齐国要是再不来,我晋国要打的就是齐国了。荀说的话够狠,传播的速度也够快,我相信,荀说完没多久,应该就传到齐灵公的耳朵里了。

齐灵公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招惹晋国于自己无益。于是,荀第二次召集诸侯会议的时候,齐国大夫崔杼赫然在列,与崔杼一同前来的还有滕国、薛国和小邾国的代表。

人到齐了,那就按仲孙蔑的主意开始干活吧,很快,一座城邑就出现在了虎牢郊外。

不是出来打仗吗,你们怎么还开始搞土木工程了,郑国有点看不懂。但是,他们还是看明白了,这是要打持久战的打算啊,这样搞下去还得了。

郑国夹在楚国和晋国之间,本来就够难受的,现在倒好了,诸侯联军直接在距新郑城十余里的地方筑城,日防夜防也防不住啊,干脆投降吧。就这样,荀未打一仗,就将郑国收服。

郑国一投降,楚国只能干着急了,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自己家里的事还顾不过来呢。

晋悼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春,楚国令尹子重组织了一支经过精挑细选的军队出兵伐吴,吴邑鸠兹(安徽芜湖)沦陷,直达吴国衡山(安徽当涂)。楚军势如破竹,但吴国人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奋起反抗,在吴国人的攻击下,楚将邓廖被俘,楚军三千人,逃回来的仅剩十分之一。

虽然攻克了吴国的一座城邑,但楚国的损失也是比较惨重的,然而子重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回到楚国后,子重大搞凯旋仪式,一连喝了几天的酒。而就在子重通宵饮酒的时候,吴国的报复也随即而至,很快,楚国的架邑落入吴国之手。

架邑是楚国的上等城邑,丢了架邑,楚国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们纷纷开始责怪起子重来,子重对此愤怒不已,不久,便因此搞得神经错乱而死。

子重一死,最高兴的当属晋国,为了表示对吴国的感谢,晋悼公还专门派人送上了锦旗一面。

郑国降了,子重死了,楚国一时半会没有了北上的勇气。晋悼公就此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高潮。

就在这一年,天下诸侯会盟于鸡泽,共奉晋悼公为天下盟主。

会盟的时候总是快乐的,但在这时,一件不太快乐的事发生了。

晋悼公在鸡泽举行会盟,他的弟弟扬干却在晋国军中扰乱军队纪律。有人扰乱军中纪律,这时作为主管军队纪律的司马就该出场了。大家如果还记得的话,对魏绛应该会有点印象,此时的他正任职于中军司马。

魏绛二话不说,站了出来就要把扰乱军纪的人斩首,但他一看,这是晋悼公的弟弟啊,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把扬干的车夫给杀了(心疼车夫一秒钟)。

魏绛是聪明的,晋悼公的弟弟不好杀,但不杀个人又不好交差,所以只能委屈车夫同志了,不过很可惜扬干没有理解魏绛。我们都知道,在以战车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春秋时期,车夫的地位是极高的,看着自己的车夫被杀,扬干很生气,于是就跑到了哥哥那里去告状。

听说自己的弟弟受到了羞辱,晋悼公顿时火冒三丈,这边跟诸侯们刚开完会立马就往晋国军营里赶过来。人没到,话就已经先到了:“会合诸侯本是引以为荣的事,但是我的弟弟却在这时受到羞辱,有比这更可恨的吗!我一定要杀了魏绛,刻不容缓。”

晋悼公是认真的,但是魏绛却命不该死,因为这时有个人站出来说了一句话。只见晋悼公身边的羊舌赤说到:“魏绛并没有二心,身为中军司马,有些事他也不能避免,当然,果真有罪了他也逃不了。所以,他应该会自己来解释的,何必国君亲自动手呢?”

羊舌赤的话刚说完,魏绛就来了,不过,他并没有开口,而是给晋悼公的传事官递了一封信,随后,便准备自杀,还好,被眼疾手快的士鲂和张老给拦住了。

晋悼公打开书信,只见上面写到: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马。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钺。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昔日国君缺少部将,派我任司马一职。我听说军队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宁死不犯军纪为荣。您会合诸侯,臣下岂敢不敬?国君的军队有不服从命令的,将领有不执行军法的,没有比这更大的罪了。我害怕自己因为没有严格执行军法而犯死罪,所以才处死了扬干的车夫,这罪过我无可逃避。没有事先进行军纪教导,以至于到现在来动用大刑。这就是我的罪过啊,哪有敢再不服从刑罚而使国君发怒!所以,我请求回到晋国死在司寇那里。)

看完魏绛的书信,晋悼公的内心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他深深的感觉到了这封信的重量。于是,坐在军营里的晋悼公连鞋都来不及穿就跑了出去,找到魏绛,握着他的手深深的表示歉意:“我刚才说的话是出于对弟弟的关爱,而你杀死扬干的车夫是在执行军法。我有弟弟却没有教育好他,使他犯了军纪,这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恳求你,不要再加重我的过错了。”

这回晋悼公也是认真的,就这样,魏绛逃过一劫,并且,还因此获得了晋悼公的额外赏识。回到晋国后,晋悼公立马对晋国的八卿做出了一个调整,魏绛得以入卿。

此时,晋国八卿分别是中军将韩厥、中军佐荀偃、上军将荀、上军佐范匄、下军将栾黡、下军佐士鲂、新军将赵武、新军佐魏绛。

魏氏自魏犨随文公周游列国起,自今日悼公止,近百年族人无一入卿。今日,魏绛打破了魏氏的禁锢,这个卿位奠定了魏氏的将来,一个左右晋国命运的家族就此诞生。

同类推荐
  • 如何扳倒女帝

    如何扳倒女帝

    我叫李易,我祖父是李治,我亲祖母是萧淑妃,我叔是皇帝,我爹是亲王,他有十二个儿子,我行九。那个我现在名义上的正统祖母是千古第一女帝武则天,她要杀我全家!哎,她老人家心存善念又改主意了,年幼的孩子不杀,只杀我爹的前九个儿子,等等,我排行第九~(╯‵□′)╯┴─┴我不想死!我要活下去!我要更好的活着!
  • 重生之大明鹰犬

    重生之大明鹰犬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散”、“十香软筋散”等等暗器毒药层出不穷。
  • 北上伐清

    北上伐清

    遗民泪尽胡尘里,汉儿膝下好河山。今日聚众三万万,抚掌夸耀汉衣冠。全订书友福利群:961406930(进群发一下粉丝值截图)
  • 新崇祯纪实

    新崇祯纪实

    1628年,明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出现危机,偏偏老天爷也来凑热闹——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看苦逼的武强如何化身崇祯闯出一条生路。本书不是快爽文,看了可能还有些郁闷。
  • 红楼一甲子

    红楼一甲子

    一场意外,让人工智能专家穿越到红楼梦荣国府贾珠身上,面对贾府当中的莺莺燕燕,朝局当中的真真假假,恩恩怨怨,贾珠该如何逆天改命,为贾家这条大船保驾护航......
热门推荐
  • 星光环绕之主角路难走

    星光环绕之主角路难走

    80年代的背景下,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固定的主角你认为ta是ta就是。原定主角的一家三口:穿越重生就当麻麻的简伊兮、追梦少年严墨瑾、可爱调皮的双胞胎小鱼儿小雨滴生活随意的一家五口:洋媳妇茱莉.安娜、拥有花臂的纯情大男孩余千乐(yue)、超能惹事体育超好的混血儿余浅浅、户口是皇家贵族的余祁御、余祁胤…………还有很多很多家庭
  • 华衣诀诀三生夏

    华衣诀诀三生夏

    一个人类少女一醒来便躺在了漆黑的血泊之中,是谁在背后暗中操作,差点暗中取走性命?莫名被异域上神附身,从废材软弱女一秒变身无敌金刚芭比,这是人性的丢失,还是道德的沦丧?被腹黑老板阴谋拐骗强制签下打工契约,是阴谋的指使还是命运的安排?夏三生,你的命运从此就在这个小屋里好好打扫清洁做煮饭阿姨吧。可是,这门有六个,我去哪个门买菜啊?
  • 寻找海贼王

    寻找海贼王

    失忆重生于海贼王,一切那么熟悉,草帽一伙的命运被恶意变动,他将如何抉择
  • 冷王邪妃之倾世神偷

    冷王邪妃之倾世神偷

    凤无忧,二十一世纪顶级神偷,只有她不想偷的,没有她偷不到的!没想到她竟然也赶上了穿越的潮流!穿越也就算了,可是为毛她会缩水成一个七八岁的小娃子?当然穿越成小娃子也没关系,人家穿越不是穿成王族贵女,就是世家千金,为毛她会穿成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尼玛的老天爷!老娘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啊!没想到老天爷果然听到了她的心声,竟然赐给她一个绝世美男!可是为毛美男竟然说要做她的爹爹?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心里忍不住哀嚎一声,人家好想扑倒你啊!可是…片段一:“王爷!不好了!小郡主把太子殿下给打了!”侍卫急急忙忙的奔进屋中大声禀告着。“堂堂一国太子竟然连个小丫头都打不过!还不如死了算了!”男子看着桌上的画,头也不抬的冷冷回道。侍卫的脸瞬间垮下,您再不阻止,小郡主还真的快要了太子殿下的命了!片段二:夜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咳咳,今晚的夜色还真好,满天的乌云,看不到半颗星辰,一抹红色身影轻轻的打开房门,小声的呢喃道:“这样的夜色如果不去做点什么实在是太可惜了!”刚想动身去城中转转,却突然察觉到身后有一丝异样,身子不由僵住了。“这样的夜色的确应该做些什么!不然就太浪费了!忧儿你说对不对?”男子动作优雅的从房上飘身落下,丝毫不觉得自己刚刚在房顶偷窥是不对的!宗政无忧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还被来得及动作,就被男子拉入了怀中,她发誓她刚刚只是想出门透透气而已!本文一对一,男女主皆身心干净,宠文无虐,欢迎妞们踊跃跳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科学家谈世界末日

    科学家谈世界末日

    有关“世界末日”的预言和说法很多,这些预言和说法大都有理有据,这一定时期内曾在许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恐慌和不安。本书就事关地球人类命运的“世界末日”问题进行了科学详尽的分析和探讨。
  • 再见,北极光

    再见,北极光

    乔景溪和阮星空的成长里,从中途来了顾以芷和叶子期,顾以芷与叶子期的出现,让原本亲密无间的乔景溪、阮星空出现了情感裂痕,而阮星空因为“感情”这个软肋,一直无法勇敢地直视自己的内心。爸爸去世前的一封信让阮星空明白自己忽视多年的亲情、也明白在爱情里,要么就顺其自然要么就勇敢追求,绝不能怨天尤人。因为纠缠太多年,阮星空决定放下跟乔景溪的感情,放彼此自由,而自己,也在岁月长河里得到了磨炼与成长,从一个外表任性内心畏缩的女孩儿成长为了一个不惧时光波澜的人。
  • 庶女当谋

    庶女当谋

    拥有神秘身世的张如雪,身负血煞之命,却阴差阳错被京城一位大官的妾室收养。一入深宅,暗潮汹涌,步步惊心……当她登上凤位,却早已众叛亲离。正所谓,高处不胜寒……
  • 花都独裁者

    花都独裁者

    一年前,为挚爱,他锒铛入狱。一年后,当他再次出现时,将掀起无尽风波!他奇遇连连而因缘崛起,而神秘古武世家又需要他来传承,不明组织与倾世美女纷纷来袭!感情的纠葛与实力的提升,一个个未知与阴谋的较量,将再现精彩绝伦的战歌!!
  • 班主任男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

    班主任男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

    《班主任男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是“班主任千字妙招”系列中的男生教育篇。德育专家张万祥从激发阳刚之气、培养责任意识、挖掘潜在能力、抵制种种诱惑、疏导叛逆毛躁、叩开封闭心扉、点亮一盏心灯等七个方面,精选了100个男生教育的实用小妙招,帮助广大一线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巧破男生教育困局,在让男生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学业、人格双丰收的同时,自己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