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100000035

第35章 诸葛亮(4)

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勤勤恳恳,忧劳半生,及至第五次北伐曹魏时,他已经耗尽了全部心力。他仍然夙兴夜寐,忘我的操持,以至于食量大减,一病不起,最后病死军中。诸葛亮将自己的后半生全部献给了治国安邦、谋求统一的伟大事业,他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曾激励着后世许多有志之士,为自己的理想而终生辛劳,奋斗不息。

诸葛亮就是一个既长于治国,又严于治家,更善于修身的政治家。他修身的主要内容是养德,养德的重要途径是倡俭戒奢。诸葛亮在《戒子书》和《诫外生书》里,对其子女及晚辈提出了不要成为“徒碌碌滞于俗”的“凡庸”之辈的要求,希望他们注意道德修养,勤俭为志,报效国家。他在《治人》篇里更进一步提出奢侈“妨害农事”,不是圣人的道德。他引用古圣人的话说:“庶人之所好者,唯躬耕勤苦,谨身节用。”他认为只要“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就是“治人之道”。这是诸葛亮严于律己、以廉俭治家修身的重要认识根源。

诸葛亮一生以匡复汉室。统一国家为己任,而要实现这一政治目标,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前提和较为清廉的政治条件。蜀国在三国中,地小力弱,它的国土约相当于魏国的1/3、吴国的1/2;人口在刘备称帝时约有90万,相当于魏国的l/5稍多一点,相当于吴国的2/5。就这样一个疲弱之国,却养兵10万有余,所统各级官吏足有4万左右。举全蜀百姓,平均9人供养一个士卒,7户人家负担一个官吏。再加上蜀汉连年用兵,不只国家财力捉襟见肘,庶民百姓也皆有菜色。诸葛亮在这种背景下劝农殖谷、开源节流、倡俭去奢,就不完全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使然。尽管蜀国经济疲弊,在蜀国官员中,还有“侍婢数十”,沉于酒乐,尸位素餐的“侈靡”人物。诸葛亮除了用刑赏的手段制止这种腐败现象外,以自己的廉俭作风,率先垂范,影响教育全蜀官员将士,将个人的生活服从于国家政治、军事的需要。出于以上各种原因,诸葛亮在对自己家庭和个人生活方面,要求极严,一直保持着既廉且俭的作风。他生前曾给后主上表谈起过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表文说:“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集》文集卷一《自表后主》)表文虽短,内容丰富。诸葛亮去世后人们发现,他在《自表后主》中所谈的并无半句虚言,均是实情。

诸葛亮在《又与李严书》中再次谈到“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诸葛亮集》文集卷一)的情况,说他的妻子竟连一件多余的衣服都没有。诸葛亮之家是否真苦到如此程度,史书并未细谈,但起码说明他们在生活上还是比较节俭的。诸葛亮生活在封建时代,事懦弱之主,手握军政大权,严格治家治身,倡俭禁奢,其精神确实令人敬仰。

诸葛亮对后事的安排。更令人叹服他在遗嘱里要求丧事从简,提出遗体不必运回成都,就近葬于汉中定军山即可。这位为刘氏两代耗尽心血的老臣,所做出如此安排不外乎两点:不忍心千里迢迢地再劳卒烦民;大概因壮志未酬,此恨难消,干脆就长眠于这块得之不易的汉中之地,以慰在天之灵。如后人所推度的那样,说是“生而治蜀,死而护蜀”。诸葛亮还特别嘱咐:“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他这种关于薄葬的安排与当时崇尚厚葬的颓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更加敬重这位功高德重的诸葛丞相。

在诸葛亮忠贞谋国思想和高风亮节的带动和影响下,蜀汉的不少官吏,多能以他为榜样,在不同程度上做到廉洁奉公,勤俭自律。如被誉为“四相”之一的费祎,不仅“雅性谦素,家不积财”,而且对子弟要求极严,“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如被诸葛亮器重的邓芝,也如诸葛亮一样,自身衣食“资养于官”,生活俭约,不治私产,连妻子也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蜀汉后期的大将军姜维,虽然“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大权在握。但他从官府领取的俸禄,很快就用光,以至于宅第不整,资财无余。他一生“侧室无妾腾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这种以俭为德、以俭养德的作风,对诸葛亮身后蜀汉政权的稳定,对倡俭去奢风气的养成,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诸葛亮始终没有放弃统一中国的大志,义无反顾地坚持着隆中对策中所提出的战略规划,并为此充分地发挥了他治国用兵的聪明才智,几度使曹魏惊恐,孙吴胆寒。但是,“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其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未成功。其原因主要是:

一,诸葛亮面对的魏、吴两国均是非同寻常的强大对手。它们或控有中原,势力雄厚;或雄踞江东,根基已固。其综合国力远非地狭人少的蜀汉可比。

二,关羽的荆州之失,刘备的夷陵之败,不仅使蜀汉元气大伤,吴蜀联盟一度破裂,也严重地破坏了诸葛亮荆州、益州两路进兵,夹击曹魏、兴复汉室的原来设想。使诸葛亮以后的伐魏之役只能以汉中为基地,失去东线的策应,没有形成对曹魏的致命攻势。

三,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并且相对稳定下来,使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政治口号日益失去往昔那种撼动人心的作用。“兴复汉室”是诸葛亮在群雄纷争期间的政治旗帜,虽然在当时曾起到过某种号召效应,但它的力量毕竟有限。诸葛亮原来预测的曹魏政权“有变”,即较为重大的政治事变和由此而形成的北伐时机,始终没有出现。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天下三分,是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阶段。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历史进步。尽管诸葛亮苦心孤诣,惨淡经营,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他不可能在历史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外获得成功。

诸葛亮从27岁出山到54岁病逝于军中,在这群雄逐鹿的27年间,他始则辅佑刘氏两代开基立业,为实现北定中原宏伟大业,呕心力血,尽管他为之追求,奋斗一生的目标,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壮志未酬,抱恨而终,人们没有以“成败论英雄”,把他看作失败者,而把他当作胜利和智慧的化身加以颂扬。无论是时人还是后世,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当权者,甚至包括敌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诸葛亮盛赞不已,大加推崇。

诸葛亮去世,立即引起蜀国的巨大震动。人们在痛定思痛之后,便纷纷上书蜀汉朝廷,提出为诸葛亮建立祀宇的主张。但刘禅等担心在成都为诸葛亮立祠,逼近皇室宗庙,就以为诸葛亮立祠一事有碍于朝廷礼制,未予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每逢节日时分,民间百姓便自觉地祭祀已经亡故的恩相诸葛公。成都的大街小巷,香火不绝,“百姓巷祭”。蜀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也举行仪式,追思诸葛丞相的恩德,史书上称之为“戎夷野祀”。及至蜀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朝不保夕的关头,人们更加记起一生忧勤、尽瘁国事的诸葛亮。每年春月,汉中百姓无论男女,一路哭着赶往汉中定军山的诸葛亮墓举行祭奠,人们涕泪哀痛,深切缅怀他多次伐魏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

诸葛亮去世后,在蜀汉官员中也引起巨大的悲痛。噩耗传到梓潼和汶山,被诸葛亮贬责在这里的李严、廖立闻之大哭。尽管刘禅出于封建礼制,不许在成都为诸葛亮立庙,但蜀汉不少官员始终留心此事,在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提出理由为诸葛亮立祠。就在蜀汉政权灭亡的前夕,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人再次上书,重提此事。他们引经据典,大谈历史上盛朝为功臣立庙塑像的故事,追述诸葛亮的盖世功德。指出听任百姓“巷祭”、“野祀”,是不能达到“存德念功”、激励后人的目的的。为解除刘禅立祠成都逼近宗庙的顾虑,他们建议在汉中诸葛亮的坟墓附近修建祠堂。蜀汉景耀六年(263年)春,后主终于下诏,批准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诸葛亮受到蜀汉君臣的褒奖、敬仰在敌国的营垒里,人们也对他称颂备至。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自叹不如,极称诸葛亮是“名士”。诸葛亮死后,司马懿看了诸葛亮用兵打仗的阵地,深为诸葛亮的军事天才所折服,不自觉地发出“天下奇才也”的赞叹。蜀汉景耀六年秋,魏国大将镇西将军钟会率军征蜀。当大军进至汉中沔阳一带时,钟会一面亲自到诸葛亮庙前进行拜祭,一面传令军中,严禁在诸葛亮墓周围放牧战马,拾草打柴,表示了对敌国名相的尊重和敬仰之情。西晋初年,晋武帝曾专门询问过给事中樊建,让他谈一谈三十多年前诸葛亮的治国之道。樊建介绍诸葛亮“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之后,晋武帝十分感慨,他说:“太好了!假如我能够得到此人为之辅臣的话,岂能像现在这样事事都得我自己操劳呢!”

诸葛亮刚刚去世及其稍后一段时间内,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推崇称颂诸葛亮。及至蜀汉亡国之后,诸葛亮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名声也越来越响亮。从晋代开始的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诸葛亮忠于国家、勤于王事的精神,都将诸葛亮看作是“忠君”的楷模。晋代张辅认为诸葛亮的功业是乐毅比不上的,他认为只要是认真考察并学习诸葛亮的美德,就是奸臣也能“立节”。因为诸葛亮“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历代统治者为此频频给诸葛亮追加官爵,赐以庙号。晋朝封他为武兴王,唐朝封他为武灵王,元代追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使诸葛亮的身价与日俱增。在最高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下,士大夫阶层也争相着书立说,编纂文集,使诸葛亮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

唐朝初年杰出皇帝唐太宗对诸葛亮忠勤谋国的精神大加赞赏,充分肯定了诸葛亮在弱主当国的情况下,为蜀汉政权的稳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要求房玄龄、杜如晦等股肱之臣学习诸葛亮“公平”治国。在唐初朝廷的倡导和影响下,整个唐代自上而下莫不对诸葛亮称颂备至。许多诗人墨客为我们留下大量歌颂诸葛亮的诗文。李白在读了《诸葛亮后传》以后,赋诗曰:“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极力推崇刘备、诸葛亮君臣相得,如同鱼水的关系,盛赞了诸葛亮统一宇内,矢志不移的浩然之气。杜甫在游览武侯祠时又为我们留下了“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绝唱。既对诸葛亮尽忠益时、济世安邦的献身精神给予高度的评价,又对他夙志未酬、大业未遂寄予深切的同情,这感人肺腑的诗句引起后世人们的共鸣。诸葛亮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并未随时间的推移而泯灭,在离他去世五百多年的唐代,“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

历代人民更注重从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中汲取营养,特别推崇诸葛亮忠贞勤勉、律己节俭、忘我无私等美德,是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更使后世敬佩备至。人们将诸葛亮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从南北朝开始,民间就广泛地流传着三国时期一些着名历史人物的故事和传说。及至宋、元时期,这些故事和传说就由民间艺人搬上了文艺舞台,在当时的评话和戏曲里,就有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故事。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根据正史和流传已久的三国故事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小说中,作者倾尽全力对诸葛亮的智慧大加描写和渲染。在小说和戏曲的影响下,不少地方将诸葛亮看成是超凡越圣的千载神明。有人甚至赋诗说诸葛亮的“阴计暗遇天地合,壮志曾将鬼神役”。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比较通俗而准确地把握了个别杰出人物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诸葛亮的故事还在广泛流传。现在西南地区的作佧佤人民也说,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的技术是“孔明老爹”教的,稻种也是“孔明老爹”给的。诸葛亮的名字甚至跨越了国界,在我国周围的不少国家或地区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日本政界有人极为钦佩诸葛亮忠于刘氏两代、尽瘁国事的献身精神,表示要学习诸葛亮,像他那样忠于自己的国家。诸葛亮不仅以其道德情操风范后世、也以其聪明才智受到历代人民的推崇。他那献身精神,忠贞谋国,谦虑审慎、忧勤节、以其公忠体国,克已奉以的思想和作风给时人和后世做出了榜样,被称为“智圣”。世代传颂,载于千秋、万古垂名。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勃朗特

    名人传记丛书:勃朗特

    名人传记丛书——勃朗特——英国文学名人史中的“一家三姐妹”:“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极限人生

    极限人生

    这是一部以作者为生活原型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石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身负重伤,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回到村里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牺牲多年的“烈士”突然回村,且面目丑陋,村民大骇,演出了一场“打鬼”闹剧。从小和石痴订了亲的方巧兰,新婚之夜发现了石痴隐秘处的伤情,吓得赤身裸体跑出洞房一去不返。疗养院护士李艾荣冲破世俗的束缚,勇敢地与石痴结合,甘愿终世照顾他。后来,石痴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克服残躯带来的种种不便,顶着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贫困面貌,并几经磨难,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

    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第一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更俊译丛)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更俊译丛)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文笔绮丽,哲理深沉。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 "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用如诗如歌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痛苦、欢乐、期许的深邃体悟。
  • 无极春秋

    无极春秋

    一次被嫁祸的暗杀,让普通的玄星男孩李破晓卷入了光明王国争权夺利的阴谋中。亲人的生死离别,敌人的凶狠残暴,恩师密友是否一片真心,红颜真爱是否诚意相待。被夺走的幸福,被抢占的地位,破晓将如何抉择?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阅读时节

    阅读时节

    多年来,经过图书馆界、出版界、传媒界等机构团体的合力推动,中国全民阅读呈现一个蓬勃涌动的气象,阅读就像个时令时节一样,不断在参与、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阅读时节》这本书就是对现时阅读气象的一个回应,试图在阅读者和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阅读者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并在阅读中看到好风景,是我们这本书最大的愿景。全书拟分为阅读访谈、阅读时节、阅读轻设计、阅读微视点四辑,全书文章可读性比较强。所分四辑主题如下:(1)阅读访谈:知名学者、文化人物阅读访谈——包括马家辉、叶兆言、庞培、梅丹理、莫砺锋、郦波等知名作家、学者、诗人的阅读访谈。(2)阅读时节:阅读者的阅读故事,图书馆、出版社、民间书友会、书店的阅读故事等。(3)阅读轻设计:涉及阅读视觉设计的方方面面,装帧设计、书房布置、书房灯饰设计、书房花草设计,装帧设计访谈等等。(4)阅读微视点:热点书籍阅读评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总有女配替我来爱你

    总有女配替我来爱你

    当晨曦遇见外挂系统系统:宿主要什么外挂,我都有。系统的语气里带着小骄傲晨曦:我也有,不用你。系统:……当遇到一个全能宿主,系统发挥不了作用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系统:宿主,我以后就跟在你后面喊666好么。
  • 猎爱上瘾:豪门锁娇妻

    猎爱上瘾:豪门锁娇妻

    他潇洒而不风流,她貌美而不招摇。他家世显赫,她一贫如洗。他貌似玩世不恭,她酷似冷漠无情。可笑的是,送上门的美食他偏不要,偏要得不到的清汤面!而她,发誓永不嫁入豪门,却偏偏爱上了高富帅!纵然他再怎么居高临下,也不得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她~纵然再怎么倔强,也不得不低头认输。也许,人生就是一段讽刺!爱情、婚姻、香火、阴谋、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恩怨情仇,一言难尽……
  • 唐朝有事

    唐朝有事

    天生帝王贵胄,却偏出生于两个时代的夹缝,他想呃住命运的喉咙,却一步一步的被命运无情的嘲弄。他是李恪,唐王李世民和前隋公主的血脉,他是皇子,更是孤独的鹰,身世的桎梏,命途的多舛,深深刻在他的掌心里。她是烧窑工,更是宰相之女,阴错阳差只是为了和他遇见,不为荣华富贵,不为绝色倾城,红尘一遭,穿越过流年浓浓的雾霭,于历史尘封的卷轴里,舞红袖谱一曲旷世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