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700000107

第107章 刘墉(2)

翰林院也是个官署名称,开始设置于唐朝,供职者称“翰林学士”。清朝时的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所属职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翰林。刘统勋所担任的就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掌院学士。

由此看来,到刘墉的爸爸刘统勋这一代,刘墉家族与乾隆皇帝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那么,刘统勋干过什么重大的事件,能够让乾隆皇帝看重?这些与刘墉日后的遭遇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呢?

说到刘统勋让乾隆皇帝如此看重的原因,我们还要从乾隆皇帝的内心世界谈起。

乾隆皇帝最想成就的是“三立”。

什么叫“三立”?“立德、立言、立功”。古人曾说人有三不朽:“其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着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先生的名字“三立”指的就是“立德、立言、

立功”这“三立”。看来,马先生是做到了。

所谓“立德”,指的就是在政治思想上:皇帝的德行要好,要能够听从不同意见,也就是要虚心纳谏。

所谓“立言”,指的就是文化上:不但皇帝本人的文章要好,而且还要让天下所有的好文章发扬光大,也就是要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所谓“立功”,指的就是在军事上:皇帝在其统治时期的疆域要广大而且要不断扩大。

刘统勋作为一个汉族官员,他也必须要认真研究乾隆皇帝的内心世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便投其所好,只有这样他才能赢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重视。

那么,刘统勋是如何做到为乾隆皇帝的“三立”添光增彩的呢?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德”

在为乾隆皇帝“立德”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是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清代新任命的地方大员惯例总是自带一批亲信,以备日后任用,而这些亲信往往形成私党。刘统勋为改革这个弊端,上书朝廷,建议今后一律停止地方大员自带亲信的这种做法。这个建议得到乾隆的批准,并交吏部实行。

第二件事:有一次户部上奏说,各省州县管理钱粮库的官吏多不尽职,弊端甚多。乾隆皇帝当时考虑,还不如将不尽职尽心者罢免而以笔帖式(秘书)代为管理仓库钱粮好呢。于是,乾隆皇帝找来刘统勋与他商议此事。

刘统勋沉默再三,回复乾隆皇帝说:“我老了,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主意,您容我回去思考之后再给您一个准确的答复吧。”第二天,乾隆皇帝又召见刘统勋。刘统勋向乾隆皇帝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州县官员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只要他们能够为百姓效力,那么仓库之事自然可以解决,不必将各省州县管理钱粮库的官吏尽行罢免。其核心意思就是不要因噎废食。

乾隆皇帝点头,表示很同意刘统勋的看法。

第三件事:刘统勋监督河南黄河工程期间,一天晚上他走出驻地,微行河岸,看见几十个用大车送秫杆的老百姓都露宿在河旁,人和牲畜都是疲惫不堪,有的大人和孩子相对而泣。

刘统勋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些人回答:“我们是某县的老百姓,离这里有三天的路程,奉县官的命令运送秫杆到这里。可是负责收料的某官员每车索钱数贯,拿不出钱,料便不能入。我们都是穷人,哪里来的钱?在这里滞留已近十天,所带的盘缠已花完,打算逃跑又走不了,所以在这里哭泣。”

刘统勋听后半信半疑,后来灵机一动,告诉他们:“我也是来送料的,与某官手下人是老相识,一会儿便能将料缴完,现在我去替你们去缴。”说完便赶起一辆车前去。到了收料场,拜见了某官员。某官员见刘统勋面色细润、衣着整洁,便断定他是乡间富绅,于是加倍索取,共十余贯钱。刘统勋略与之争辩,某官员便大发雷霆,命令随从挥动皮鞭将其驱走,并将其牛车扣留。

刘统勋一见该官员的所作所为,比老百姓反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便急急赶回驻地,一面命随官手持令箭绑某官员前来,一面召集管治河工程的官员开会。

不一会儿,某官员被押至,刘统勋略加审问,即令推出候斩。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纷纷长跪为其请罪求恕。

坚持了好久,刘统勋才命令将某官员押回,罚以大杖杖数十,再戴上重刑具沿河示众。各料场官员闻讯惊恐万状,从此对来料随到随收,再也不敢欺负老百姓了。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功”

在“立功”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事情就是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

要弄明白这大、小金川战役,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一个名词——土司制度。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一种名为“土司”的机构,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称为土司官。土司官与普通官员最大的不同点是,土司官是可以世袭的,而普通官员则是有任期限制的。土司官对于本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要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也必须要取得中央朝廷的批准,这就是土司制度。

由于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往往会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采纳大臣鄂尔泰的建议,在西南广大地区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称为“改土归流”。但是,直到乾隆时期,四川省西部的金川地区尚未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也就是说,这一地区仍然由土司负责管理。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的土司莎罗奔未经过清朝廷的同意,趁机兼并了小金川。随即乾隆皇帝派大军打败了莎罗奔,恢复了大、小金川地区的原状。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的侄子郎卡继位后又不断滋事、恃强欺弱、对抗朝廷。向来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有了前一次用兵大、小金川的经验,决意再度用兵大、小金川,用武力解决问题。刘统勋考虑到金川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曾建议改用政治手段(也就是恩威并施的办法)加以解决。但是,乾隆皇帝没有听从刘统勋的正确意见,仍坚持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对金川地区用兵。结果不出刘统勋所料,前线接连传来战败的消息。此时乾隆皇帝“烦懑无计”,不知道是该“用兵乎”,还是该“撤兵乎”,于是,他急急忙忙召来刘统勋,问刘统勋今后应该怎么办?这时刘统勋考虑到连年用兵,双方损失都很巨大,不如一鼓作气彻底平息金川动乱,以解决土司制度,因而答曰:“日前兵可撤,今则断不可撤。”并推荐大学士阿桂接任原来的将领,最终取得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的胜利。这也成就了乾隆皇帝“十大武功”其中的一个。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言”

在“立言”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是编纂《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圣明君主”,“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之一,尤其懂得思想统治的重要。他继位之初,就开博学鸿词科,扩充科举取录名额,搜罗天下人才为他效劳。同时下令开馆修书,先后完成“清三通”(即《皇朝通志》、《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等一大批史籍的编纂。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皇帝为了宣扬他的文治武功,进一步笼络天下的文人学子,决心要编纂一部囊括中国古今图书典籍的大丛书。在规模上,不但要超过康熙、雍正时编辑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而且要超过明代的《永乐大典》(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创中国亘古未有之伟业。

可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书籍浩如瀚海,若想成此大业,非有学识渊通、博闻强记而且年富力强的奇才不足以担此重任。

乾隆思来想去,将朝野的文人学士一个个地排队,确信东阁大学士刘统勋能够担总裁之任,并由其他大学士以及各部尚书协理,在头脑中形成了总裁、副总裁一班人马的考虑,只是总纂一职却无人能够胜任。

这天,乾隆皇帝又把刘统勋召进宫来,商议由谁来担任总纂一职。乾隆皇帝叹道:“古来兵家常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编纂《四库全书》一事乃千秋伟业,比疆场征战更难啊!朕沉思已久,难道以中国之大竟无一人堪当此任吗?”

刘统勋早就有心想在皇帝面前举荐自己的门生纪晓岚。纪晓岚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漏言”案被充军发配新疆,这时正是为纪晓岚奏请开释的好时机。于是刘统勋慢吞吞地说道:“圣上乃真龙天子,当朝以后,天下太平,四夷臣服,可谓国泰民安,万民乐业,为旷古未有之盛世,文治武功皆胜于往昔,今圣上创千秋之伟业,成万世之宏章,地辅天助,定早已降下堪当此任的辅臣。只是老臣愚钝不慧,不敢贸然荐举。”

乾隆从刘统勋的话中听出他已物色好了人选,便催促说道:“看来你心中已有人选,何不从快快奏来?”

刘统勋看乾隆催促如此急切,欲擒故纵,更不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笑道:“哪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才,但往昔各代皆不可与国朝相比。依老臣看来,堪当此任者已侍奉圣上多年,也深得圣上垂爱,只是这位才子远离圣上几年,圣上一时想不起来罢了……”说到这里,刘统勋又故意十分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乾隆看刘统勋胸有成竹而又有意绕弯子,便又催促道:“老爱卿,此人是谁?你快快为朕奏来!”

刘统勋这个时候才说:“圣上操劳国事,日理万机,此人又久居边塞,所以圣上一时想不起来啊!这人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当过侍读学士的纪晓岚啊!”

乾隆听刘统勋这么一说,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然后问:“老爱卿,难道你是有意为他说情来啦?”

刘统勋连忙下跪,说:“圣上明鉴,臣蒙圣上恩宠,处以高位,自当鞠躬尽瘁,报效万岁隆恩。几十年来,臣以国事为重,忠心耿耿,今万岁爷求贤若渴,臣若知而不言,埋没了人才,岂非罪在不赦?臣尝思古人尚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今吾皇万岁乃贤明圣主,广开言路,故而老臣敢直言以陈。纪昀虽是臣的门生,但他更是圣上的宠臣。中进士之后,他恭敬侍上,深得圣上嘉许。此后坐‘漏言’案发戍乌鲁木齐,乃圣上英明,爱惜英才,免其死罪,宽大至极。他在西域军中也勤奋不已,并深为往事愧悔,一旦赦免回京,定能不负圣上隆恩!”刘统勋侃侃奏来,入情入理,乾隆听着不由得频频点头。

这三年的时间,内廷中没有纪晓岚往来走动,乾隆总感觉缺点什么,遇有许多事情时常着想要是纪晓岚在朝中就好了,尤其在诗、联属和之时更感到如此。

但乾隆也有他难言的苦衷,不好将纪晓岚马上召回京城。自从动了纂修《四库全书》的想法之后,乾隆也在想,由纪晓岚主持总纂恐怕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了。现在刘统勋奏请,正中下怀。乾隆于是顺水推舟,说道:“看在老爱卿的面上,朕赦纪昀回京。”

于是,乾隆颁下诏书,要纪晓岚火速回京。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六月,纪晓岚回到了北京,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四库全书》的编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乾隆年间的一桩盛举。对刘统勋来说,他于《四库全书》最大的贡献倒不在于他担任正总裁,而在于他推荐了一个很好的总纂官。因为刘统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刘统勋之死和刘墉的继任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二月,刘统勋黎明入朝,至东华门外,猝死在轿内,时年七十五岁。

乾隆皇帝亲自前去吊唁,因为刘府大门矮小,他的轿子去掉顶盖后才得以进入。乾隆皇帝十分感动,回到皇宫,流涕对诸臣说:“朕失一股肱!刘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因而在其死后特赠谥“文正”。

中国古代,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死后都要由在世的大臣根据他一生的品行做出评判,并根据这个评判给出相应几个字的谥号。一般的大臣都是两个字,武将的第一个字是“武”,如岳飞死后的谥号就是“武穆”;而翰林出身的文臣的第一个字一般是“文”,第二个字则有些区别。

“文正”一词是清朝皇帝对于官员评价最高的谥号。文正,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清朝时有个规定,谥号曰“文”的人必须是翰林出身,也就是必须在翰林院做过官),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整个大清王朝一共有八位“文正”。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说,刘统勋居第二位。

除了“文正”,其次好的是“文忠”,凡是谥为“文忠”的大臣都是真正实心为朝廷办事、受人尊敬,比如李鸿章、林则徐等。有武绩的大臣可以谥为“文襄”,典型的是福康安、左宗棠等。

刘统勋去世后,乾隆皇帝想起了刘统勋一家三代(刘必显、刘、刘统勋)一百二十多年来对大清朝的贡献,又想起了刘家的第四代刘统勋的儿子——刘墉,正式决定一旦等刘墉三年守孝期满,就将长期外放为官的刘墉调至自己的身边做事。这之后方有君臣俩之间嘻笑怒骂的逗弄及弹劾皇帝等极度荒诞的种种传闻,真真假假,都被编入相声、电视剧中。这是一个历史契机,隐藏了谜团。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让泰晤士河起火的畅销书作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活跃一时并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一生很短暂,但却给世人留下了《再别康桥》等传世之作。白落梅以独特的语言、冷静的视角,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拥有复杂感情经历的传奇诗人,带你发现一个真性情的徐志摩。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热门推荐
  • 我真不是神豪呀

    我真不是神豪呀

    人们印象中,神豪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罗曼康帝,住的是洋房别墅,开的是限量版名车。美女环绕,醉生梦死。在其所处的领域里,是无边的寂寞。人生最烦恼的事,是钱永远都花不完。但,作为世界上最疯狂的神豪,方小天很认真负责地说:“为毛这些我都没有啊?”
  • 我就喜欢这样的你

    我就喜欢这样的你

    我的女友蘑菇小姐,她是一枚行走的表情包,一句话噎死人的小毒舌,一个能把月亮说成咸鸭蛋蛋黄的小吃货!这是一本融合了暖、萌、甜、酸的85后暖男与90后萌妹子的情感全记录,记下了缓缓君与女友蘑菇小姐8年来相识、相恋、吵架到最后幸福生活在一起的过程,有的故事甜腻,有的故事爆笑,有的故事却会让你落泪。
  •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阎王?勾错了魂?!一场大火后,骆小瑾再次醒来,看到的就是这副诡异的画面,最后达成协议,阎王同意她带着一只'灵'去穿越。可这坑爹的阎王,居然让她穿成了像乞丐似的末流小偷,还被莫名其妙的王爷抓去拜堂!没关系,她骆小谨绝对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到王爷的三妻四妾那儿搜刮点钱财,收拾收拾包袱走人才是王道。数日后,骆小瑾看着布满天下的一号通缉令啧啧摇头,“尼玛,这次玩大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闪婚蜜语公主丢了高跟鞋

    闪婚蜜语公主丢了高跟鞋

    情人节,她从大洋彼岸归来本想给男友一个大大的惊喜,可没承想这个渣男给她的惊喜更大......
  • 做好群众工作60法

    做好群众工作60法

    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任务。本书总结归纳出6类60种源于实践、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和经验,来探讨它们的规律特点。这些方法和实例既有传统的做法,也有现实的创新;既有理论上的探索,也有实践上的行动;既有机关的经验,也有学校的体会;既有企业的探索,也有农村的典型。本书观点鲜明,案例丰富,通俗易懂,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 情宿何处

    情宿何处

    程逸朗:28岁,身高185公分、阳光帅气,海归、东山少爷,从事金融业,爱好品红酒、跑步、健身。郑子言:24岁,身高168公分,肤白、大眼,自由插画师,爱好追韩剧、性格开朗。张依依:子言的同室密友,25岁,身高165公分,银行大堂经理,爱好相亲,希望自己的真名天子早日出现。何轩:逸朗的同学、死党,28岁,身高182公分,从事酒店管理、爱好品红酒、跑步、泡妞。
  • 瘫痪

    瘫痪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六境志之七国危局

    六境志之七国危局

    六境山河历经岁月风霜依旧多娇,折尽千年来无数英豪。西北边的妖群誓比天高,东北的魔众提握枪刀,西南的仙人入尘离霄,东南的山灵舍弃逍遥,中间的人们面对危难齐用肩挑。伴随极北之地冥境巨兽的一声咆哮,一卷新的史诗篇章已然来到……
  • 鹤望舒行

    鹤望舒行

    舒苀以为自己会喜欢赫望一辈子,然而七年一到就开始痒了。她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喜欢上赫望的了。那份喜欢虽然已经刻到骨子里,但想要忘记也是很容易的。谁让她记性差呢。赫望从来不知道有一个喜欢过他七年的人。直到他遭到仇家报复,头部受伤想起一些事情。但这个时候再找回那个人似乎有些晚了,因为这次换成她不想认识他了。那就慢慢来吧,他相信他能再一次找回她。【肆意妄为男??外冷内热女,1v1,应该是he】从不写大纲,想到哪写到哪,常见狗血梗,不会太长。
  • Bardelys the Magnificent

    Bardelys the Magnificent

    Speak of the Devil," whispered La Fosse in my ear, and, moved by the words and by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glance, I turned in my chair.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