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700000033

第33章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他27岁时受刘备三顾茅庐之邀而出山,随后,出将入相,辅佐刘氏父子开国创业。据史载,他立法施度,选贤任能,“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联吴抗魏,征抚夷越,五伐中原,六出祁山。其运筹帷幄的风范,谦虚务实的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和顽强意志,使之成为千古流芳、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忠君爱民

早在赤壁之战前,刘备曾派诸葛亮去江东联吴抗曹。那时,诸葛亮的胞兄诸葛谨已被吴主孙权视为“神交”,委以重任。孙权深爱诸葛亮之才,遂命诸葛谨以兄长的身份说服他留在江东为己所用。诸葛亮不但不为之所动,反而劝诸葛谨和他一起效忠刘备,致使孙权大失所望。后来,诸葛谨又奉孙权之命出使西蜀,诸葛亮也只是按照接待别国使臣的礼节接待他。除因公晤谈外,从不私下与之会面。

刘备病逝之前,在白帝城永安宫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君才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我的儿子可辅,就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泪流满面地表示:臣愿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死后,后主刘禅遵照其父的遗愿封诸葛亮为侯,开府治事,兼领益州牧。将国家的一切军政大事全都交他定夺。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先是南征平叛,七擒孟获;继而北伐曹魏六出祁山。其间,副丞相李严基于他的权力、地位、功勋和威望,劝他效仿曹操而晋爵称王,接受“九锡”。他当即谢绝了李严的“好意”,并严肃地说:“如今讨贼尚未奏效,知己还未报答,就坐自贵大,这与义不合,没有好处!”

诸葛亮十分赞赏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利于后主刘禅“身正”,他常常劝他“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每当自己外出,还委以“公直”者管理宫中事宜,以匡正后主。在其《出师表》中,他就明文写道:“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后来,后主因受“小人”的怂恿,竞一度打算扩大妃子的数量。多亏“秉公心亮”的董允及时劝阻和“匡正”,才使他取消了这一念头。

诸葛亮曾多年“躬耕于南阳”,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当他全权治蜀时,非常注重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负担。他曾招收5000名青壮年到汉中屯田,并命令汉中太守兼任督农,把农业产量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为解决战争中的长途运输问题,并尽量节省人力,他又亲自设计了“木牛”、“流马”,即“独轮车”和“四轮车”。他还把直接关系到百姓利益和国家收入的盐铁开采经营权收归国有,专门设置盐府校尉和司金中郎等官职,管理盐业和铁器的生产。对于兴修水利,他更为关心,不但创设堰官,专门管理都江堰,还组织1000多名民工疏通河道,使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自流灌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保障了农业的连年丰收,使西蜀呈现出“足兵足食”、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二、严以律身

诸葛亮有句名言:“上之所为,人之所瞻也。夫释己教人,是谓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他还多次强调:“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并从自我做起,处处为属下树立好的榜样。

在个人生活方面,诸葛亮十分简朴。他曾给后主上表说:“如今我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给有余。至于我在外任职,没有其他花费,随身的衣服伙食,全部依靠官家供给。到我死时,不可使家中有多余的帛丝、外面有多余的钱财。”在给李严的信中,他也写道:“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意思是:家里没有积蓄,妻子也没有一件多余的衣服。

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前线。临终前,他遗命将自己葬于定军山下,殡仪从简,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就行了。人殓时,要穿平常的衣服,不搞随葬器物。

诸如此类,都令诸葛亮的属下深受教育,所以继他执政的大臣们,也都为政清廉。如费祎,“雅笥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輢,无异凡人”;如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再如老将军邓芝,“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

在军政要务方面,诸葛亮也严于律己,由于他错用马谡而导致街亭失守后,主动追究自己的领导责任,还恳请后主给予处分。他在其专门奏疏中强调:“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这一举措,也对其属下产生了极大影响。

三、注重家教

诸葛亮早年无子,其兄长诸葛谨将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他。他对诸葛乔十分喜爱,视同亲生。当时,他虽然集国事、军务于一身,常常日理万机,但总是一有空便带乔儿一起玩,以便了解他的健康、学业和品德,有的放矢地对他进行教育。

有一次,诸葛亮从乔儿的言谈中发现他有些好高骛远,又性情急躁,便耐心地指出这种毛病的表现及其危害性,要求他脚踏实地,注意修养,凡事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便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

不久,诸葛亮率军出征。在遥远的地方,他仍惦念着乔儿健康成长的事。于是,在百忙中又特地为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意思是: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宁静来修身养性;以勤俭来培养品德。不把名利看得很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甘寂寞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心静才能学到本事;只有消除急躁,才能陶冶性情。信中所说的“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至今仍充满哲理。

当诸葛乔长到一定年龄,诸葛亮又将他带到军中,让他在战火中经受锻炼。有一次,前方粮草出现了严重亏空。诸葛亮便命他率领一支人马,往来于川陕间的高山深谷中押运粮草;还嘱咐他千万要和一般将士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严于律己,绝不能搞一丝一毫特殊化。

诸葛亮晚年时得次子诸葛瞻和三子诸葛怀。他们都自幼聪颖过人。尤其是诸葛瞻,七八岁时便能用书信同父亲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了。对此,诸葛亮自然十分欣喜。但是,高兴之余,又表现得忧心忡忡。他在给兄长诸葛谨的书信中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他所担心的是:瞻儿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会成不了气候。为利于他随时自警自励,又特地为他起字为“思远”。

诸葛瞻稍大一些后,基于父兄常在边关,免不了代他们参加一些礼仪活动。诸葛亮为此而嘱咐他:要“礼终则退”,不要迷恋宴乐。

在诸葛亮多方教导下,他的三个儿子都成了令人敬服的人物:诸葛乔南征北战,25岁以身殉职;诸葛瞻37岁时严拒魏国的诱降,偕子诸葛尚英勇战死在疆场。公元269年三国归晋,司马王朝为收买人心,下令访汉朝名臣之后,并赐其爵禄。当封赏诸葛怀时,诸葛怀推辞道:“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衣食自有余饶……请得归老牖下,实隆赐也!”

四、身后殊荣

据资料载,诸葛亮死后,当其灵柩运到成都,后主刘禅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出城20里去迎接。后主放声大哭,文武百官乃至山林百姓,也无不放声痛哭,哀声惊天动地。后主命扶柩人城,停放在丞相府中。后来,又依照诸葛亮遗愿,亲自护送灵柩到定军山安葬。后主还特地降诏致祭,谥号忠武侯;并下令建庙于沔阳,四时享祭。

另据资料,副相李严由于严重失职,又邀功取利,诸葛亮曾将他削职为民,流放边郡。当他听说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也泪流不止,感念至深,终于发病而死。

再据资料,《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其父也曾是诸葛亮的属下,并因罪而被诸葛亮斩首。但陈寿在其着作中,仍对诸葛亮的才智功德佩服之至,并说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后,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三国归晋后,司马王朝鉴于诸葛亮名扬天下,深得人心,特封他为武兴王。此后,历朝历代都给他升官晋爵,赐庙加号。如唐朝封他为武灵王,并赐庙;宋朝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朝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朝朱元璋钦定“帝王庙”,还选从祀名臣37人,“忠武侯与拥焉”;到了清代,朝廷一面将众多纪念诸葛亮的胜迹古祠加以整修,供人瞻拜,一面在每年春秋两季祭孔庙时,以诸葛亮从祀。

时至今日,颂扬诸葛亮的书籍、戏剧、电视片仍层出不穷。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几乎成了完美智慧的象征。

同类推荐
  • 刘邦发迹史

    刘邦发迹史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是如何在秦末的乱世中崛起并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如何能打败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豪杰,成为最后的赢家?如果你问刘邦,刘邦可能这么回答:“我没能耐,我游手好闲,但我运气好啊,我凡事看得开,我会招徕人才,能采纳别人的意见”;如果是项羽问刘邦,刘邦会说:“打仗,你行,我不行;用人,我行,你不行!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史上最牛混混刘邦的发迹之路。
  •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南怀瑾是什么性质的学者?他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给社会带来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一本能全面了解南怀瑾大师的书。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热门推荐
  • 对不起,我不想再辜负

    对不起,我不想再辜负

    “你比你父亲高明多了,输在你手上我不丢人。”林勇诡笑着道,虽然戴着手铐,却依旧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唐可遇看到他这样子就烦,“颖儿,你在这里等爸爸,我去和这老头说两句话然后就带你去找妈妈。”唐可遇走到林勇跟前,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实在是想不出他还有什么可以嘚瑟的地方,莫非他还真以为他那眼高于顶的儿子可以东山再起,“林总,忘记告诉你了,您被捕的消息我特地告诉了书聪,估计他现在正马不停蹄地往警局赶,不过,不知道会不会刚巧遇上一场交通事故呢……”“你………你………你”林勇心头一震,往后跌了一步,唐可遇连忙扶住,凑到他耳边“林叔叔,其实我从来都没有失忆也从来没有失明,那都是我一步一步为您精心设计的……为你我演了二十年的戏,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你入狱之后我会好好帮你打理公司的,你放心。”“颖儿,我们走。”“爸爸,我们去找哪个妈妈啊?”颖儿很为难地问道。“这……颖儿想找哪一个啊?”“我最喜欢晴雪妈妈,可是你把她爸爸吓得瘫在了地上,而且还让警察叔叔给他戴上了手铐,她会不会不理我们?”“那我们不找她不就好了。”“一点都不好,她答应给我介绍女朋友了,我不能爽约。”唐可遇:“……”
  • 快穿之竞争法则

    快穿之竞争法则

    某日,夙某人正在被怪打,就在胜负将分之时,突然被拉进了一神秘空间。麻烦什么的,最讨厌了。生活不易,棂棂叹气。本来她是不想做任务的,那么麻烦,还不一定能成功,可是,她还不想死,无奈之下,只能被迫与那东西“同流合污”,走上了漫漫的麻烦之路。*“难得能有你这么有趣的对手,夙棂,我们下个世界见。”夙棂无语,什么有趣的对手,到底谁更厉害他难道自己心里没点数吗?她已经完全不想再看见他了,真的烦死人了。可这就是求生之路,总会不断的有人冒出来阻挠你,既然不能避免麻烦,那就解决掉找她麻烦的人好了。
  • 剑啸鸿音

    剑啸鸿音

    十七年前,血雨纷纷,一桩旧怨埋葬在苍茫大山中;十七年后,风波再起,一个少年行走于江湖之上;初出茅庐的少年,是谁在背后悄然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幕后的黑手蠢蠢欲动,是江湖恩怨,还是朝廷党争……女儿的情丝盘盘绕绕,是情劫难破,还是天付良缘……剑锋冷,血未寒,侠肝义胆,家国不负江湖路。情难断,怨不休,爱恨匆匆,谁与携手踏归途。且看少年薛子斐将在江湖上掀起何等壮阔的篇章。欢迎大家加入小楼的书友群,群号:673389836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隋唐之铁血风云

    隋唐之铁血风云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隋末群雄争霸,美人似玉,江山如画。少年高冲携带“黄金系统”穿越而来,却莫名其妙成为大将高琼之孙,他面对强大的突厥大军,李唐的强势兴起,面对六十四路烟尘,他敢与之争夺天下否?
  • 迷雾中的小径

    迷雾中的小径

    一家公司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动力,举办了一次徒步旅行活动。没人心甘情愿地参加,也没人预料到,一个鼓励团队合作的活动,最终会演变成一次无法挽回的事故。五名女士结伴而入,却只有四个人走了出来,而失踪的这个人,恰是几天前准备揭露公司秘密的告密者。是谁杀了她,还是这真的是一场意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收藏故事

    收藏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苍空猎手

    苍空猎手

    苍茫云海上的狩猎故事PS:这大概会是一个略带苦涩的故事。部分设定借鉴了怪物猎人,所以玩过的可能会有既视感
  • 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

    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