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7500000015

第15章 乃是我家之天下(一)

平心而论,虽然大家都做了同样不上台面的事情,禹实在比尧和舜更要伟大一些,虽然同样采取了不正常的手段获取了帝位,然而在治水这件事情之上,他所做出的功绩,可以与更上古的炎黄相媲美,而尧舜值得称道的,只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禅让,倒不如禹,直接将位置传给了儿子,做了个真实的自己。

即使有争议,从禹开始,从夏朝开始,我们才能够真正进入历史的部分,虽然夏朝依然有争议。

那么历史是这样吗?

其实也不是,禹在没有受到过任何对于其地位的威胁,却依然做出了一个决定。

在他完成了对国家的一系列改革之后,他定了一个继承人,这个继承人竟然不是第一顺位的儿子启,而是皋陶。

我不知道在夺得舜帝位置的时候,皋陶这个四圣之一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只知道他弃舜而向禹,进而成为了禹的接班人,如果历史就这样发展下去,禹倒是完成了真正的禅让。

可惜总会有一些意外发生,皋陶没有能够即位,原因是,他死了。

从尧帝时代起,一直到辅佐大禹,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被视为肱股之臣,为国家治理穷尽心力,在权利斗争之中如履薄冰,终于心力交瘁。禹将他定位继承人,他深深知道这个位置带来的风雨,或许是受了惊吓,终于没有等待那一天。

皋陶死了,可是禅让的表演还得继续下去,而另一个继承人是伯益。

我们知道伯益不过是大禹治水过程之中的一个助手,论资历和能力想要当帝王,那还差的远,他不是皋陶,皋陶是三朝老臣,功勋卓著,所以定他做继承人,不过是一个堵塞悠悠之口而已,别说禹的儿子启不同意,就是我也不会同意。

所以后人分析说这是夏禹耍的一个小花招,定皋陶为继承人,因为他知道皋陶不能即位,定伯益为继承人,他知道伯益也没有这个本事,因为他知道自己比尧和舜更幸运,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

经历了这么多代的英明君主,却将基业败在了儿子手上,但现在不会了,我大禹,不仅取得了天下,还有一个能干的儿子。出生之时甚至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如今,我要留给你的,是整个天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千年后,有位农民曾经提出了这么一句话,并且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争夺天下。

而如果他也曾经了解过历史的话,那么他会得到肯定的回答。

对,就是有种的,只是你不知道罢了,身份限制了你的想象。

启就是这么有种的一个人。

现在看来,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少年时代的艰辛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但凡开国之君,无不经历过各种坎坷,而亡国之君则恰恰相反,后来有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分析,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帝出身贫寒,禹幼年丧父,而启,从他呱呱落地开始,一直到十三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的样子。

那么为这个家庭做出卓越贡献的,想来是背后的女人,涂山氏,只有她在少年启的心中种下了奋发向上的种子,使这个孩子在第一次见到父亲的时候,不是被父亲的权力所惊呆而不知所措,反而是立下了要成为父亲一般的志向。

其实大禹的功绩,真要说核心,也就是治水和建立夏朝两件了,其一使百姓安居乐业,其二使朝代开始更替,而至于在其管理国家的过程之中,所建立的制度、历法、人事等,实在没什么好谈的,不过其中禹对于国土领域的管理有些意思。

禹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如果住在这里,不好意思,你就要缴纳农业税了,而且越靠外围,缴纳的等级越高。也就是说,住在首都旁边可不是白住的,这里更安全,享受的资源更多,但是需要承担的义务也就越多。

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也就是离都城千里之内的区域,即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住在这个区域不用交税了,但是需要服役,同时这里是诸侯大夫们的封地,级别越高的官员,封地就越靠中心。

甸服以外又五百里,毕竟离京城太远了,这里估计经济发展有些跟不上来,大约还属于蛮荒之地,所以作为封地有些寒酸,如果收农业税,估计物流太贵了,所以这些统统都不需要,但是蛮荒之地有他的好处,这里的人比较野蛮,战斗力强啊,所以这里称为绥服,主要的工作,就是服兵役,保卫天子。

而绥服继续往外,那就属于要服,纯粹是未开化的地区了,这里的人可以随意居住,不需要上户口,也不用承担任何国家的义务,如果生活在这里,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喂饱自己的肚子活下去,即使你想要为国出力,估计也找不着啥机会。

可以看出禹的野心可不小,估计是在他的概念里,这二千五百里已经是极限了,已经包括了所能够想象的所有领土,否则还制定在弄出一个什么服来,如果从当时最有可能的都城河南登封一带计算,四面八方二千五百里到了什么地方呢?今天拿出中国地图来看,基本上东边的山东,西边的青海,南边的湖南都差不多包括进去了,而北边甚至达到了今天的蒙古,总面积大概为今天中国国土面积的70%,看来在五千年前禹就已经有了国家领土观念,先不管是不是能够到达得了,先从说法上占据了再说。

我在想禹为什么没有再弄几个服出来,那这样子的话,以后我们面对领土争端的时候,再也不会说成吉思汗曾经将半个欧洲踏入马下,而在几千年前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在我们先辈的疆域之中了。

这当然是笑话,而关于禹禅让的传说,看起来也像是那么一个笑话。

皋陶死了,我们不知道禹是故意选个老头当继承人还是意外,作为三朝老臣还来即位,怎么看都没什么诚意,然而伯益不同,虽然这个人没有圣人们那么出众,但他毕竟曾经跟随禹立下汗马功劳,也还是很受拥戴的。然而禹立伯益为继承人,考虑的可能并不是能力,只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伯益好欺负。

有人不同意了,立人家当继承人,竟然还说是欺负人,这不自相矛盾嘛,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那个时候看来是有一种传统,立了继承人后,当家的也就不怎么管事了,多少年奋斗,终于乐得清闲的日子可以享享福了。可是这个福气并不是人人都能享得到,享着享着,一不小心江山都成了别人的,甚至自己的命都保不住。禹却不担心,因为他有本钱。

禹立了伯益,而儿子启不听话,抢了伯益的位置,是不是?

是,也不是。这一切,都是禹本身的安排,如果启最终没有夺得天下,那么答案就会是这个样子,可是启最终夺得了天下,我们知道天下之主总会有主角光环的,哦说错了,那不叫光环,而叫做书写历史的权力,所以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伯益将启立为帝王,孤立起来,而自己做摄政,如果历史跟以前一样,那么剧情的发展应该是诸侯不去朝见启,而都纷纷来朝见伯益,伯益感觉到一切是天命所归,这才勉强即位。

历史没有如果,从古书上看,伯益确实也曾这样做过,然而他忘了,启不是丹朱,更不是商均,启是一个自小在逆境之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个从小没有父亲照看下独立成长的能人,舜堰塞了尧和丹朱的沟通通道,禹阻绝了舜和商均的交流,作为二世子的丹朱和商均就此手足无措,然而启不一样,他独立,生存能力与手段超强,即使没有禹的指导,他在笼络的一般辅助者帮助下,有条不紊的谋划着一切。

所以这个故事有了一个相反的版本,禹传位给伯益,而伯益没有本领守住这一切,部落首领都来朝拜启,并且说这就是大禹的儿子啊,这就是我们的真主啊,于是安然接受朝拜。

其实故事还有一个版本,这个版本更直接,禹传位给伯益,而启等他父亲死后,不服奉令,带兵攻打伯益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通过武力成为了天下的主人。

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们一直将启看做是反面的典型,打破了中华民族禅让制的优良传统,建立了家天下的体系,将中国带入了万恶的奴隶社会,顺带的对禹也存在一些鄙视。这种观点,来源于我们中学的历史课本,以及历史授课老师带着的主观情感,因为在很长时间内我们一直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却失去了求真的精神和判断力。

可是历史总归会还原其真相,即使这种真相在目前看来还是没有太多的证据,然而,其实主流的典籍之中,对于启这个人的评价,本身有其客观与双面性,很遗憾,我们只学习了一面。

中国之所以称之为国,启实在是第一个人,而之前的圣贤们,虽然称为中华,实际上只是诸多部落共同奉之领袖,到尧舜禹时已经开始有了国家的模型,直到启才真正建立起国家来,而启也是公认的第一位真正的帝王,至于禹,是启建国之后才追封的,毕竟,从启开始,才有了朝代的名称为夏。

而关于禅让制与世袭制给启定性,实在是天大的冤枉,炎黄时代,从能找到的资料上来看,实际上已经是家族相传,包括尧帝也是从兄长那里即位而来,而被广泛推崇的尧舜禹禅让之说,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我们上文所分析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启不过是抛弃了那些虚伪的禅让,直接的承接之前的传统而已。

不过对于家天下的评价倒是客观的,从启的时代起,这个国家的土地、财富和臣民,都成为了皇室的私产,集中九州的财富、征服各地的部落、分封土地与奴隶,皇朝的制度从此而始。

大凡开国帝王,多数是英明贤能的,因为不管是推翻旧的王朝,还是建立新的体制,没有能力和胸怀可做不到这一点,但一旦成为帝王之后,随着财富的累积和权力的登顶,慢慢的会生出膨胀之心,觉得自己一切都是正确的,过分的相信自己,特别是等到年老衰退的时候更加孤僻,这难免是一种通病,是环境造就,而对于继任的帝王,很多时候都没有开国那般经历过创业阶段,一直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之中,所以更容易贪图享乐,围绕自己为中心,而不顾天下,所以王朝一般因此而沉沦,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宿命,从古至今,莫不如此,而从中华帝国第一个帝王启开始,我们就能判定这种发展的规律。

启是一个英主,这一点不容置疑,千万不可被初级的,大半虚无的历史教材所误导,启的即位,虽然是世袭,却也是天下归心,有胸怀,有仁爱,也有魄力。他夺伯益的帝位,却比前辈们要厚道很多,尧被舜堰塞而父子不得相见,舜被流放而夫妻最终分别客死他乡,这还是被儒家所推崇的圣人所为,而伯益显然要幸运得多,伯益死后,启并没有忘记他的功劳,两个儿子大廉、若木都被妥善安置,大廉继承伯益的职位,后世的名将廉颇就是他的后代,小儿子若木,也就是后世费姓的祖先。

启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自然是号召天下,莫敢不从,一般而言,泰山封禅是首选,而启另辟蹊径,选择在均台开会。他在均台大宴天下诸侯和部落首领,大家推杯换盏,无非说些天命所归之类的客套话,而一个重要的首领有扈氏却没有来,当然他不来是有理由的,明面上的理由就是对启破坏禅让制不满,虽然不知道有扈氏背后的动因是什么,但至少可以知道,这至少是一个时刻提起礼仪和祖制的部落。

问题的关键是,有扈氏据说是属于东夷族。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场你争我夺的游戏,东夷族的炎帝开创了统一,神农氏传承了数代之后,华夏族的黄帝取而代之,并一直到尧帝,而东夷族的舜又取代,接下来又是华夏族的禹和启,是不是有点两党轮流执政的意思,不过显然,对这种轮流执政的局面,执政党很不满意,而在野党也很不甘心,所以代表当权派的夏启和最大的在野党有扈氏之间,必有一战。

让这一战流传千古的,是一篇叫做《甘誓》的檄文。

同类推荐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孟和的叛逆

    孟和的叛逆

    舒穆禄家的小少爷因为不满意包办婚姻,喝醉酒跑错考场进入了全国最高级的军校——北洋水师学堂。不让人省心的富家公子哥的第一次叛逆,后面还有更多的叛逆。但是他永远不后悔。这是他做出的最重要的选择,并为之奋斗一辈子。国仇家恨?大概有豪门恩怨?可能没有(写了和没写一样的简介,直接看文吧)
  • 明十义

    明十义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朱棣驾崩,新皇上任之际,大理寺书办密室被杀,自此大案频发,当朝权贵纷纷卷入,庙堂动荡。一系列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大事件,最终藕合珠连,拼凑出背后一张张草根的面孔,勾陈起十几年前尘封的惊天冤案。。。明十义,且看大明朝的厨子、番子、道士、和尚、江湖人……等如何在权柄炙烤下斗智斗勇。新书交流QQ群:783100372
  • 大华天下

    大华天下

    古之谋者: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乱世之中,智计百出,倾尽所谋……他谋的是天下太平,谋的是边关战士一世安宁。本书以皇室斗争为背景,揭露了腥风血雨下的阴谋诡谲。宁清秋身为皇子,以天下苍生为信念,集智慧侠义于一身,势要还万民一个自由民主的天下!
  • 局中人局中道

    局中人局中道

    朕的天下绝不许人染指一寸,又怎会容他坐拥半城。我以半城之地谋你祝家江山。多年的征战杀伐,我累了!只想皈依佛门洗尽一生的善恶,然而我却依旧凡心未了,当着看客。一身抱负若无处施展岂不寂寞!我更不甘心平生所学被这平静的俗尘淹没!于是我······谁能告诉我,我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大哥若是活着,你把皇位传给大哥我无话可说;可是大哥已经死了,你却把皇位传给你的孙子,凭什么?······曾经的枭雄之子,人在江湖,谋算四方,图的什么?运筹帷幄的一代君王,甘做恶人又是为何?或明或暗的对弈,或凶或险的搏杀;谁在步步紧逼?谁又在步步为营?纷繁复杂的世界,谁是棋手?谁是棋子?一盘棋局的终了,谁在哭!谁在笑!谁又是真正的赢家?
热门推荐
  • 八吉祥经

    八吉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世成王

    创世成王

    刘俊觉得这个世界太艰难了,还是创世游戏好玩,可是真的好玩吗?那就进去看看吧!
  • 狄公案

    狄公案

    《狄公案》抨击了权势豪强对百姓的欺凌,歌颂了江湖豪侠的侠义行为。故事情节跌宕曲折,极富传奇色彩。文辞也通俗流畅,生动风趣,具有民间文学韵味。人物刻画细腻传神,如鲍自安的老练诙谐、武功超群,花振芳的豪爽耿直、敢作敢为,义仆余谦的疾恶如仇,鲍金花的骄矜好胜,花碧莲的质朴情挚,都个性鲜明。
  • 掌声响起来

    掌声响起来

    本书收录了石绍平57篇散文,分为“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书房中的幸福、正气不可无、白发新娘、传奇的钟祥”五个篇章。“亲情、友情、爱情从他笔下汩汩的流淌,铁肩、道义、正直在他文字中悄悄的诞生。优美的文字,清新的笔调,献给你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愉悦,更是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一颗悲悯的心”。
  • 玄机直讲

    玄机直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灵宝天尊说延寿妙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延寿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浮白之歌

    浮白之歌

    一个身负遗世之宝:点睛笔的少年,被迫从一个宁静的小城离开,与由一群不同种族的怪人构成的集合体一起,踏上了未知旅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世界大反派

    异世界大反派

    一个不一样的系统不一样的套路轻松搞笑,无情也有
  • 007典藏系列(第二辑):霹雳弹

    007典藏系列(第二辑):霹雳弹

    本书为007典藏系列(第二辑)的一种,曾改编为电影《霹雳弹》。某日,魔鬼党——一个专门从事毒品、抢劫、勒索等国际性案件的世界性的恐怖组织——拦截了美国运往英国的两枚原子弹,并向英国首相勒索1亿英镑,否则将于七天内炸毁世界各大城市。英方情急之下,派遣邦德前往魔鬼党总部,寻找原子弹的下落。邦德再次临危受命,踏上了拯救世界的冒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