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700000022

第22章 学问

“阿满啊,早让你读点书,你就是不听,现在怎么办?”大桥苦笑着直摇头,心道这张温大概有些不怀好意,今天在孙绍面前掉了面子,表面上又不好说什么,这才邀请孙绍赴什么流觞之会,让孙绍到时候出乖露丑,大大的丢人。

孙绍这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本着作最坏打算的小人之心,他的想法和大桥差不多,这流觞之会可不是随便参加的,和他开始以为的大家喝喝酒、吹吹牛根本不是一回事,弄不好就是个鸿门宴,有心拒绝吧,已经答应了,再者他如果这次拒绝了,那可丢人丢大发了。

孙绍很纠结,两道漂亮的剑眉拧成了疙瘩,他左思右想,也没想出有什么好办法,最后一咬牙,横下一条心。既然没有好办法,那就壮着胆子闯一闯吧,反正他又不是真的鸿门宴,就算是丢人,也不会死人。他眼珠一转,又想出一个妙招,老子带上几坛酒去,如果情况不对,就象灌周胤一样,把那些孙子全给灌倒。一想到一边自命风雅的名士喝得到处呕吐的衰样,孙绍的心里又有些恶心,又有些邪恶的快意。

只是这个坏点子只能当作最后的绝招,眼下要做的还是多做些准备,好好回忆一下当初自己读过的诗文,把能应景的挑一些出来备用,如果能糊弄过去,那是再好不过了,说不定经此一会,自己也混成名士什么的。这天下的名士,又不全是有真才实学的,吹牛装逼的多了去了,也不多我一个。

“阿母,我反正也没什么事做,做做学问倒也未尝不是一个选择。”孙绍貌似很诚恳的说道:“你说我学什么比较好?”

大桥有些意外,又有些同情,意外的是孙绍居然肯折节向学了,同情的是现在才想学,是不是有些太迟了。不过孙绍说得也对,他反正做官的可能性也不大,与其虚度一生,不如做做学问,纵使治国平天下跟他没什么关系,修身齐家倒也行啊。

想到此,大桥斟字酌句的说道:“如果真想做学问的话,以我之见,还是先把论语和孝经好好温习一遍,这些虽然只是启蒙的学问,却也不可忽视。你以前虽然用功不深,多少还有些基础,现在重新梳理一遍,也是有好处的。”

孙绍又出了一头的瀑布汗,论语原来只是启蒙的学问啊,后世可是能上百家讲坛的,那么多学者出了那么多的书,堆起来有一人高,可是国学中最受欢迎的学问之一。不过也亏得如此,自己对论语并不陌生,现在再学一遍,应该难度不大。

“那就有劳阿母了。”

“你我母子之间,何必这么客气。”大桥浅浅一笑:“只是论语、孝经这些入门的学问我教得,其他的学问,我却不敢教你的。这次你参加流觞之会,也留心些,与那些学问高深的人多多接触,以后有什么疑难也好去请教。”

孙绍思索片刻,又问道:“那学完了论语和孝经之后,还要学些什么才好?”

大桥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看着越来越近的城廓想了好一会,才轻声说道:“如果要做学问,以我看还是春秋好。春秋虽然不如群经之首的易那么博大精深,但是圣人的精义皆在其中。通了春秋,便也领会了圣人的意旨。再说了,张公正好精通春秋,以后请教起来也方便。”

“张公?”孙绍犹豫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大桥说的张公是指江东文武两柱石中的文柱石张昭,原来张昭是治春秋的学者啊,他倒是第一次知道,以前他对张昭的印象只是赤壁之战前,张昭曾经劝孙权投降,对他做什么学问倒不清楚。

“张公是你父亲信任的人,你父亲虽然已经过世多年,但是他们的情意还在,且张公德高望重,由他来教你读书,想必也不会有人借此生事。”大桥淡淡的说道。

孙绍没有应她,说到春秋,他倒想起另外一个人来,就是那位以好读春秋著名的武圣人关羽关二爷。关二爷现在应该就在荆州吧,听说他有个女儿,野史说孙权曾经去求过亲,结果被关二爷以“虎女焉能嫁犬子”的理由给拒绝了。而演义中更是言之凿凿,说他的女儿叫关凤,字银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关凤现在应该正是适嫁的年龄。一想到此,孙绍心中一动,那边是妾未嫁,自己是郎未娶,正好是一对啊。这个念头刚浮上来,他又有些泄气,自己现在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哪里有可能去娶关凤这么一个虎女啊,要娶也是孙权的儿子孙登啊。只是孙登那娃子今年才八岁,就算娶回来也只能当小妈,不能当老婆,岂不是暴殄天物,难怪关二爷不愿意。

虽然明知道不可能,可是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孙绍一时也无法平静下来,他甚至有些埋怨死鬼老爹孙策,打猎就打猎呗,你一个人跑那么快干嘛,现在好,被人干掉了,连累自己成了孤儿,想娶个老婆都真能空想。他也不想想,如果孙策不死,本尊孙绍又怎么会被他钻了空子。

孙绍在这儿胡思乱想,脸上一会儿兴奋,一会儿又沮丧,看在大桥眼里,以为他是为流觞之会担心,也不禁有些黯然,却哪里会想到他已经从学问跳到关二爷的虎女身上去了。两人各想各的心思,谁也不说话,车马粼粼的进了阊门,回到孙府。还没进门,孙绍就看到门前停着一辆马车。孙府的门前通常都是空荡荡的,说门前冷落鞍马稀都是客气的,压根儿就是没有,今天忽然停了一辆马车,而且看起来富贵气很足,不仅他感到奇怪,就连大桥也觉得意外。

正在门前候着的帅增一看到孙绍,连忙迎了一上来,一面扶着孙绍一车,一边轻声说道:“少主,天然居的东家来了。”

同类推荐
  • 将白

    将白

    新书《无双庶子》已发布,希望各位读者老爷能够移步一观!!…………这是一个穿越回古代做王爷的故事。多年以后,有人想给赵显一身黄袍,有人想给他一顶白帽子。赵显语气诚恳:我生来为启而鸣,奈何王冠将白?本书原名《白王》,只是名字被占了,跟将夜没有关系~书友群号:640355806,欢迎催更~
  • 大明门

    大明门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最壮丽、最自豪、也最让人憧憬。这也是一个即将变坏的时代,建文削藩,永乐靖难,历史大戏即将上演之时——大明边境最北端的墩堠内,一个来自六百年后的灵魂,在张辅的身体里徐徐睁开了双眼……
  • 逍遥小闲人

    逍遥小闲人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赘婿当自强。二十一世纪青年魂穿前知县公子,没有三千美娇娘,更没有十万雪花银。唯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曲离骚,道不尽的风流……...
  • 盛唐剑圣

    盛唐剑圣

    盛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穿越成了史上唯一一个经由国家承认的剑圣裴旻,青锋三尺,天下无敌,上揽九霄寰宇,重铸盛唐诗篇。
  • 医国高手

    医国高手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一个中医大学的高材生方致中穿越到清初明末,成为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国破家灭,强敌环伺,百废待兴,为免被诛的历史命运,开始了反清复明的艰难之路……。
热门推荐
  • 女主修真手札

    女主修真手札

    她曾司掌轮回,高高在上,也曾幕天席地,不知归处。但命中注定,她必定为王!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恰好是你,幸好仍是你

    恰好是你,幸好仍是你

    云铃:如果当初你知道会有今天,你还会毫不留情的拒绝我吗?楚琅:我最懊悔的事情是当初令你陷入如此窘境,但是我不后悔拒绝了你。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而我无法保证,如果我们经历不同的轨迹,我还能像现在一样拥有你,云铃,我很庆幸当初那个人恰好是你,更庆幸,如今仍是你!
  • 西望长安

    西望长安

    《西望长安》是老舍1956年写的一部五幕剧。剧中写了一个名叫栗晚成的骗子,用并不高明的骗术,伪造履历、骗取官职;而他周围的干部们却麻痹轻信,成为他获取功名利禄的道具,有的甚至帮他娶妻成家。后来,有些警惕性较高的同志察觉了他欺骗行径的蛛丝马迹,才由公安机关侦破此案。剧中,老舍笔法诙谐幽默,有些细节具有较强的讽刺效果。
  • 摄政王的俏毒妃

    摄政王的俏毒妃

    未来世界超级军委特工,因任务身首异处。醒来后成为丞相府被弃庶女,从此再不能众星捧月。从小生活在男人堆里,不懂男女之事,感情迟钝。却在频频无意间,总是撩到美男。乾陵国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江湖上闻风丧胆的武林盟主,嗜血、霸道、我行我素,俊美到人神共愤,却过不了美人关。每次都被月卿影无意间的动作弄得面红耳赤,在这个小女人面前,他的里子面子都丢了个干净,却甘之如饴。
  • 去莫斯科的蚂蚁(中国好小说)

    去莫斯科的蚂蚁(中国好小说)

    讲述了诸暨县作协记者吉小如、作协主席李大荣与商人贾狂潮等一行人针对莫斯科一只蚂蚁华商市场被封赴莫斯科采访在莫期间发生的故事。
  •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

    中国70后作家已经成长为新世纪中国文坛主力军,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创作质量、叙述技巧及文学理念等,这些作家都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本书站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70后作家总体上的书写特性、叙事规律和艺术建构等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70后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也进行了重点阅读和阐释,同时对湖南70后作家“文学湘军五少将”这个集体进行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从中找出中国70后作家文本中宏阔的意境与悠长的韵味,这些突出的特色彰显出中国70后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有使命去深入民间、大地、历史去呈现他们这一代人的喜怒哀乐,建立起属于他们这一代人打通过去和未来的经典文学。
  • 6岁入学期,陪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6岁入学期,陪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每年的九月一日,很多孩子都会经由幼儿园步入小学,升入一年级。在新校园,他们要面对陌生的老师、新的学科、新的同学,还要面对和幼儿园有很大差别的生活……看着孩子离开的背影,很多家长都会感到些许欣慰,感叹“孩子长大了”。但是没过多久,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问题来了:孩子不适应学校环境、没有规矩、不想学习、贪玩、没礼貌、不尊敬老师、不懂得关心同学……凡此种种,都会让家长大伤脑筋。在本书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详细解读了一年级孩子身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内容涉及思想、兴趣、学习、人际、健康、品格等方面,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供家长参考。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The Ancien Regime

    The Ancien Regi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