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7400000003

第3章 城堡

韩耀成 译

总的来说,从这里远处来看,这座城堡是和K的预想一致的。它既不是一座古老的骑士堡,也不是新的豪华建筑,而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有几座两层楼房和许多紧紧挨在一起的低矮的小房子;要不知道这是一座城堡,真会以为它是一座小城呢。K只看见一个塔楼,至于它是住房建筑上的还是教堂上的塔楼,还看不清楚。成群的乌鸦在尖塔周围盘旋。

K的眼睛盯着城堡,继续往前走去,别的什么也不想。可是走近一看,这座城堡使他大失所望,原来它只是一个相当寒碜的小镇,聚集着一片农舍,其特色是,也许所有的房舍都是用石头建造的;但是墙上涂的石灰早已剥落,石头好像也要塌下来的样子。霎时间K想到自己故乡的小镇,它绝不比这个所谓的城堡差。倘若K只是为参观而来,那么跑这么远的路就太不值得了,他要是聪明一点,还不如回到故乡去看看,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了。他在脑子里把家乡教堂上的尖塔同山上城堡里的那座塔楼做了一番比较。家乡教堂的那座尖塔线条分明,巍然屹立,越往上越尖,宽阔的塔顶砌着红色的砖瓦,是一座人间杰作——谁还能造出更好的来?而且它比那些低矮的住房有着更高的目的,比黯淡忙碌的日常生活有着更为明朗的蕴意。这里山上唯一可见的塔楼,现在看出是一所住宅的,也许是城堡主建筑物的塔楼,它是一座单调的圆形建筑,有些地方被大发慈悲的常春藤覆盖着,窗户很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有点精神错乱,塔顶有点像阳台,雉堞很不坚固,毫无规则,破碎不堪,像是由哆哆嗦嗦或漫不经心的小孩堆起来的,呈锯齿形映衬在蓝天下。这仿佛是一个患了忧郁症的人,本来理应关在这屋子的最僻静的房间里的,但他却捅破屋顶,蹿了出来,向众人显示。

K又停了下来,仿佛站着他会增添更多判断力似的。可是他受到了干扰。他站立的地方是村里的教堂——它本来只是一间祷告室,为了能够容纳教区的教徒,才扩建成一座仓库似的教堂。教堂后面是一所学校。一座又矮又长的房子兼有临时性和古老的特点,坐落在围着栅栏的园子后面,园子现在则变成了一片雪地。这时候学生正跟着老师走出来,学生在老师周围围了密密匝匝的一层,个个都望着他,七嘴八舌讲个不停,他们说得很快,K一点也听不懂。老师是个小个儿青年,肩膀狭窄,身子挺直,但并不显得可笑,他从老远就已经注视着K了,因为除了他那些学生外,周围就只有K一人。K是外地人,便首先向这个司令官似的小个子打招呼。“您早,先生。”他说。孩子们一下子都不吭声了,也许这位老师喜欢有一刻突然的静默,好有个斟词酌句的准备。“您在看城堡?”他问,语气比K预期的温和得多,但他那种语调表明,仿佛他不赞成K的行为。“是的,”K说,“我对这儿不熟,昨天晚上才到。”——“您不喜欢这城堡?”老师很快就问道。“怎么?”K反问道,稍稍有点诧异,接着以缓和的口气又问了一次:“问我喜不喜欢城堡?您怎么会以为我不喜欢城堡?”——“没有一个外来人喜欢城堡。”老师说。为了避免在这里说出一些不得体的话,K便改变了话题,问道:“我想,您不认识伯爵吧?”——“不认识。”老师说着,想转身走了。但是K并不死心,又一次问:“怎么?您不认识伯爵?”——“我怎么会认识伯爵?”老师低声说,接着用法语高声加了一句:“请您留意,这里有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呢。”K从这句话里抓住了继续提问的理由:“老师,我改日来拜访您行吗?我要在这里住很长时间,可我现在就已经感到有点寂寞了;我不是农民,大概也不会到城堡里去。”——“农民和城堡之间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老师说。“也许是吧,”K说,“这都改变不了我的处境。我可以去拜访您吗?”——“我住在天鹅胡同肉铺店老板家。”虽然这只是给了个地址,并不是邀请,可是K却说:“好,我一定去。”老师点点头,领着学生走了,孩子们马上就又叽叽喳喳说开了。不一会儿他们就消失在一条陡峭的小胡同里。

可是K怎么也不能把思想集中起来,他为这次谈话感到恼火。来这里以后他第一次感到疲倦了。本来他长途跋涉到这里一点也不觉得累,这些天里,他是心情平静地一步步走来的!——但是一路上过度的辛苦现在显出劳累了,而且这劳累出现得不是时候。他想结识一些新朋友,这种强烈的愿望吸引着他,使他无法抗拒,但是每结识一个新朋友,又增加了他的疲倦。但即使在今天的情况下,至少散步到城堡入口处,他的力气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他便继续往前走去,可是路很长。这条路,这条村里的大路不是通到城堡所在的山上去的,它只通到靠近山的地方,然后好像是有意的,拐到旁边去了,虽然离城堡不远,但也没有挨近城堡。K一直期待着,心想这条路终归会拐往城堡去的,正因为他怀有这个期待,所以还是继续往前走;显然由于疲惫不堪,他犹豫了一下,想离开大路,村子之长也使他感到惊异,它没有尽头,总是那些小房子和结了冰的玻璃窗,到处是积雪,连个人影也没有——最后他还是离开了这条没有尽头的大路,走进一条狭窄的小胡同。这儿的雪更深,把陷在雪里的脚拔出来得费很大的劲,他浑身大汗,突然停了下来,再也走不动了。

不过,他并不是处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左右两边都是农舍。他捏了个雪球,朝一扇窗户扔去。门立即打开了——他在村里走了那么久,这是第一扇打开的门。门口出现一位穿着短皮袄的老农,歪着脑袋,一副和善和虚弱的样子。“可以到您家歇会儿吗?”K说,“我累极了。”老农说的话他根本没有听见,只见老农向他推来一块木板,他心里十分感激。这块木板马上把他从雪地里救了出来,他走了几步就到了农民屋里。

这间屋子很大,但光线昏暗。刚从外面进来开始什么也看不见。K摇摇晃晃撞在一只洗衣盆上,一只女人的手把他扶住了。一个角落里孩子在哭叫,另一个角落里蒸汽腾腾,使得半明半暗的屋子变得更加昏暗。K像是站在云雾里一样。“他准是喝醉了。”有人说。“您是谁?”一个粗暴的声音嚷道,接着,显然在问老人:“你干吗让他进来?在街上游荡的人都可以让他们进屋里来?”——“我是伯爵的土地测量员。”K说,想对那些他还一直没有看见的人为自己做一番辩解。“哦,他是那位土地测量员。”一个女人的声音说,接着便是一片沉默。“你们认识我?”K问。“当然。”还是同一个声音简短地说。他们认识K,看来并不等于对他有什么好印象。

后来,水蒸气稍稍散了一些,K也能够慢慢适应了。看来这是一个大家搞卫生的日子。靠近门口,有人在洗衣服。但是水蒸气来自另一个角落,那里有一只大木盆,大约有两张床那么大,这么大的木盆,K还从来没有见过。两个男人正在冒着热气的水里洗澡。更让他惊奇的是那个右角,虽然他也不明白,令他惊奇的究竟是什么。屋子的后墙上有一个大洞,这是墙上仅有的一个洞,从那里透进一道淡淡的雪光,显然是从院子里射来的。在角落的深处一个女人正疲倦地几乎躺在一张高靠背椅上,洞里透进来的雪光,映得她的衣服像绸缎一样。她正抱着婴儿在喂奶,几个农家孩子都围在她身边玩耍,这女人看来别具风韵,好像不是这一家的人。当然,疾病和疲倦使农民也能显得很秀雅。

两个男人中的一个是络腮胡,此外还长着大髭须,他老是张着嘴在呼哧呼哧喘气。“坐吧!”他从澡盆边伸出一只手指着一只衣柜说,样子显得很可笑,溅了K一脸热水。那个让K进屋来的老人,已在柜上坐下,在愣愣地出神。K终于可以坐下了,心里很是感激。现在谁也不去管他了。正在洗衣服的女人一头金发,显出青春的丰满,她一边洗衣,一边轻声歌唱;两个男人在澡盆里蹬着脚在翻身,小孩们想挨近他们,但每次都被他们用水一阵乱泼,赶了回来,连K也溅了一身水;躺在靠背椅上的女人像是没有生命一样,连怀里的孩子都不低头看一眼,只是恍恍惚惚地盯着屋顶。

K大概对她,对这幅丝毫未变的美丽而哀伤的图画,看了好一阵子,但随后他准是睡着了,因为他听到有人大声喊他而惊醒的时候,他的头正倚在旁边老人的肩上。两个男人已经洗完澡,现在孩子们正在澡盆里戏耍,金发女人在照看他们。两个男人已经穿好衣服,站在K面前。看来说起话来像叫嚷似的那个络腮胡子在两人中地位较低。另一个的个子并不比络腮胡子高,胡子也少得多,他是个文静的人,喜欢慢慢动脑子,身材很宽,脸也很阔,老是耷拉着脑袋。“土地测量员先生,”他说,“您不能待在这儿。请原谅我的失礼。”——“我也不想待在这儿,”K说,“只是想在这儿稍许休息一下。现在已经休息好了,这就走。”——“对于我们不太好客的态度,您也许会感到奇怪,”那人说,“但是好客不是我们这儿的风俗,我们不需要客人。”K睡了一会儿,精神稍微好些了,听觉也比先前灵敏了,对于此人说话如此坦率反而感到很高兴。他不那么拘谨了,用手杖这儿撑撑,那儿支支,并走到坐在靠背椅里的女人那儿,还发现,在这屋子里他的个子最高。

“那是的,”K说,“你们要客人干吗?不过有时你们还是得要一个的,比如土地测量员。”——“这我不知道,”那人慢条斯理地说,“要是有人叫您来的,那也许需要您,这大概是个例外,但是我们,我们这些小人物要遵守规矩,您可不能因此责怪我们。”——“不,不,”K说,“我对您,对您和这儿所有的人,只有感激的份儿。”出乎每个人的意料,K郑重其事地一下子转过身去,站到了女人面前。她睁着疲倦的蓝眼睛打量着K,一条透明的丝头巾直垂到额头中间,怀里的婴儿已经睡着了。“你是谁?”K问道。“从城堡里来的一位姑娘。”她轻蔑地说,至于这轻蔑是冲着K的,还是冲着她自己的回答,却弄不太清楚。

这一切只持续了一会儿,两个男人已经分别站在了K的左右,默默地,但却使出了全身的劲把他拖到门口,仿佛没有其他谅解手段了。老人对这一行动感到乐了,便拍起手来,洗衣服的女子也笑了,这时孩子们也都突然像发了疯似地大声叫嚷起来。

K不久就站在街上了,两个男人站在门槛上监视着他。现在又下雪了,不过天还是稍稍亮了一点。络腮胡子不耐烦地叫道:“您要到哪儿去?这条路通往城堡,那条路是到村里去的。”K没有回答他。另一个虽然自负,但还比较好说话,所以K便对他说:“你们叫什么名字?刚才在你们这儿待了一会儿,我该感谢谁?”——“我是制革匠拉塞曼,”那人回答,“不过您谁也不用感谢。”——“好吧,”K说,“也许我们还会再见面的。”——“我想不会的。”那人说。这当间络腮胡子举着手喊道:“您好,阿图尔,您好,耶雷米阿斯!”K转过身去,这说明这个村里路上还是有人的!从城堡的方向来了两个青年人,都是中等身材,痩长个儿,穿着又紧又窄的衣服,就连他们的脸彼此也很相像。他们的脸呈深褐色,但山羊胡子却特别黑,两相对照,格外醒目。在这样不好的路上他们还走得那么快,而且是合着拍子甩出他们的细腿的,这真令人吃惊。“你们有什么事?”络腮胡喊道。他们走得很快,而且不停下来,所以同他们说话只好大声叫喊。“有公事!”他们笑着大声回答。“到哪儿?”——“客店里。”——“我也要去那儿!”K突然喊道,声音比谁都大,他有种强烈的愿望,要跟这两人一起走;他虽然不怎么想同他们结识,但是这两人显然是令人愉快的好同伴。他们听见了K的话,可是只是点了点头,就一溜烟似地走掉了。

K还一直站在雪地里,他简直不太乐意从雪里抬起脚来,以免陷得更深;制革匠和他的伙伴因为终于把K弄了出去而感到满意,便慢慢地从那扇只开了一条缝的门里侧身进屋去了,还不时回过头来看着K。K现在独自一人站在外面,四周是茫茫白雪。“那倒是绝望时的好机遇,”他闪过这个念头,“如果我只是碰巧,而不是有意站在这里的话。”

这时他左手边的茅屋里打开一扇小窗户;也许是由于雪的反射,这窗户关着的时候看起来呈深蓝色。窗户非常之小,现在打开了,连里面在往外瞧的那个人的脸也看不全,只能看到两只眼睛,两只棕色的老眼睛。“他站在那儿呢。”K听见一个颤抖的女人的声音说。“他是土地测量员。”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随后,那男人走到窗口来问道:“您在等谁?”语调不算不友好,但听起来觉得,他关心的似乎只是使他家门口的街上保持井然有序,不出问题。“等着坐雪橇回去。”K说。“雪橇不到这儿来。”那男人说,“这儿没有来往车辆。”——“这可是到城堡去的路呀。”K提出了异议。“那也没有,那也没有,”那人毫不留情地说,“这儿没有来往车辆。”接着两人都默不吭声。但是那人显然在考虑什么事,因为窗户还一直开着,屋里的水蒸气在往外冒。“这条路真不好走。”K说,还想求那人帮忙。

但那人只是说:“是啊,那当然。”

过了一会儿那人终于说:“您要是愿意,我就用自己的雪橇送您去。”——“那就请您送我吧,”K兴奋地说,“送一趟要多少钱?”——“不要钱。”那人说。K觉得很奇怪。“您是土地测量员,”那人解释道,“就是城堡的人。您要到哪儿去?”——“到城堡去。”K很快地说。“那我不去。”那人立刻说。“我确实是城堡的人呀。”K重复了那人的话。“兴许是吧。”那人拒绝地说。“那您就把我送到客店去吧。”K说。“好,”那人说,“那我马上就把雪橇拉来。”此人的整个言行给人一种并不特别友好的印象,而是出于一种自私、恐惧、几乎是小心谨慎得过分的心理,一心只想把K从他家门口这个地方弄走。

院子的大门开了,一匹瘦弱的小马拉着一辆轻便雪橇从院里出来。雪橇很平,没有座位,后面跟着一个偻背、虚弱、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人,他的脸又红又痩,人还患着感冒,鼻子不通,头上紧紧裹着一条毛围巾,这使他的身体越发显得细小。这人显然正在生病,只是为了把K弄走才勉强出来的。K提起了一些事,但那人一挥手将话止住了。K只晓得,他是马车夫,名叫格斯泰克,之所以把这辆不舒服的雪橇拉来,是因为这辆雪橇正好放在顺手的地方,要是另外拉一辆出来,就得花费很多时间。“坐下吧。”说着,他用鞭子指指雪橇后面。“我要坐在您旁边。”K说。“我要在下面走。”格斯泰克说。“那是为什么?”K问道。“我要在下面走。”格斯泰克重复道。这时他突然一阵咳嗽,咳得他身子直摇晃,因此不得不把两条腿踩在雪里,双手抓住雪橇的边沿。K没有再说什么,就坐在雪橇后面。咳嗽慢慢过去了,他们便赶着雪橇出发了。

那边山上的城堡已经奇怪地变暗了,K原想今天就到城堡去的,现在离得越来越远了。这时城堡上响起一阵轻松愉快的钟声,仿佛是给他的一个暂时告别的信号,但是这钟声又充满着痛苦,至少在这一瞬间使他的心隐隐颤动,仿佛在威胁着他毫无把握地渴望实现的东西。不久,大钟的声音就消失了,代之以一阵微弱而单调的铃声,也许还是来自上面的城堡,但也有可能是来自村里。这叮当之声相比钟声,更衬得上这缓慢的行驶以及这位既可怜、又无情的车夫。

“喂,”K突然叫道——他们已经到了教堂附近,到客店的路不远了,K的胆子也大了一些,“我觉得奇怪,你竟敢独自承担驾雪橇送我的责任,难道准你这么做吗?”格斯泰克对他的话未加理会,仍是静静地挨着小马走他的路。“嘿!”K叫道,从雪橇上弄了点雪捏在手里,扔出去正好打在格斯泰克耳朵上。这下他停住了,转过身来,雪橇还往前滑了一点。K跟他挨得很近,看着他,看着这个偻背的、定是受过虐待的身躯,疲惫而狭窄的红脸,面颊的两边不太一样,一边平一边凹,张着仔细倾听的嘴,嘴里只有几颗稀疏的牙齿。当K看到格斯泰克这副样子时,就不得不把方才带着恶意说的话,现在再用同情的口吻重复一次,问格斯泰克是否会因为他赶了雪橇而受到惩罚。“你要干什么?”格斯泰克不解地问,可又不等K做进一步的解释,便对小马吆喝一声,继续往前驶去。

同类推荐
  • 日常记:各自去修行+唯食物可慰藉(套装共2册)

    日常记:各自去修行+唯食物可慰藉(套装共2册)

    《各自去修行》本书记录了好几个寻常人生活,看起来令人向往,却又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实现的。它既是文学的,细腻的,温暖的,又是趣味十足的。能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就是拥有日常的喜悦。《唯食物可慰藉》本书收录与饮食相关的美文22篇,一一讲述生命中的深情故事。一蔬一饭的爱意源远流长,岁月深处的凝望穿越时光。那些滋味满怀深情,光阴流转间叫人感动落泪。一碗朴素日常的米饭,一道普通不过的番茄炒蛋,都有人生的哲学蕴含其中。翻阅此书,既满口噙香,又心旌摇曳。
  • 郁达夫散文集(套装共四册)

    郁达夫散文集(套装共四册)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学巨匠,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他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他在散文中不加掩饰地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最精彩的散文,向读者传达了郁达夫的散文中洋溢着的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本书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画面。
  • 唯有猫能治愈我:没有什么孤独是猫治愈不了的

    唯有猫能治愈我:没有什么孤独是猫治愈不了的

    猫老爹杰克森·盖勒克西可能不符合你对猫专家的期望,他留着山羊胡,身上有纹身,看起来像个地狱使者。然而,即便是最麻烦的猫科动物——更不用说那些生活在它们身后、压力重重的人类——也能被猫老爹驯服,这种能力令人惊叹。《唯有猫能治愈我》讲述了两个破碎的生命——穷困潦倒的摇滚音乐家杰克森和骨盆被汽车轮子轧碎、被主人抛弃在收容所的短毛猫本尼——彼此相依为命的治愈故事。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猫咪回忆录,也不是一本普通的猫咪养育指南。这本书将带你经历过山车般的情绪——愤怒、沮丧、悲伤、快乐,一路上会教你很多关于爱和治愈的故事。这本书是动物爱好者、救援人员、迷失的灵魂及任何在生活中与猫接触者的必读书。
  • 厚黑丛话(套装共6册)

    厚黑丛话(套装共6册)

    《厚黑丛话》是作者把旧日作品和当时新近的感想糅合写之,中间许多说法,已越出厚黑学范围,而仍名之为《厚黑丛话》者,因种种说法,都是从厚黑学生出来,犹之树上的枝叶花果,是从树干生出来,题以厚黑二字,示不忘本也。
  • 戴望舒作品集(三)

    戴望舒作品集(三)

    戴望舒能在文学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很好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戴望舒的爱情诗在表现爱情的隐私性以及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意象方面,明显地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连释。同时,爱情成为诗人人生体验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体现了戴望舒诗歌的现代性。综言之,戴望舒的爱情经历是现代的,爱情特质是现代的,但他所赋予的表现形式却是古典的、传统的。
热门推荐
  • 海阳十咏·玄览亭

    海阳十咏·玄览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卿本纯良之嫁祸

    卿本纯良之嫁祸

    九岁之时,以为命不久已,却老天垂怜。十三岁时,以为上天眷顾,却被推进万丈深渊。当苏妙淼艰难地爬回京城,她不再想背锅,只想来一场真正的“祸乱”。
  •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本书内容包括:入海口、镇海堤、三江口、宁海桥、涵坝闸、熙宁桥、木兰陂、南北洋、石马街、坝下城、虎啸潭、东西乡等。
  • 谢文庄公集

    谢文庄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思路决定出路:成功策划36法

    思路决定出路:成功策划36法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介绍了策划的6大思路、策划人的6大能力、策划的6大步骤、策划的7大误区等内容,以案例和图表分析为辅,将三十六计的策划思想和方法充分应用到实战策划中。
  • 良配难求

    良配难求

    程昭曾两嫁徐玉,可是他都不爱她,可能比起爱她,他更愿意选择去死,所以她的丈夫总莫名其妙的死了……一见钟情的喜欢最是要命的,所以他从来不知她曾有何等的欣喜若狂,又是何等的心灰意冷。即便是重生,她也从未妄想过前世未有之命,只求保的程家一世平安,可一直以来她的重生只不过是为了圆别人的局。
  • 神的礼物—七天

    神的礼物—七天

    生与死是对立而并存的,大都数人都清楚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却无法预测自己的死亡日期,而我成了少数知道自己何时出生,又知道自己何时死亡的幸运儿。突然被告知生命只剩下七天,大家会怎么做,我的选择在文字中,你们的选择呢?希望阅读完这个短故事后,能让读者朋友学会珍惜时间,多陪伴亲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John Stuart Mill

    John Stuart Mi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