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1400000017

第17章 洛蜀朔党争

宋元丰八年(1085)三月,赵顼病故,年仅10岁的幼子赵煦继位,是为哲宗。英宗的皇后、神宗赵顼的母亲宣仁太后高氏又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处理军国大事。她早就对熙宁新法不满,临朝称制后,立刻纠集和起用反对新法的守旧派官僚,在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马光、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吕公著、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等元老重臣的主持下,不仅废罢了熙宁新法,又对变法派官员进行打击和迫害,或贬赵煦官出朝,或罢官免职,一时间保守势力气焰嚣张,变法派人人自危。然而,司马光等人的倒行逆施,不仅引起朝野变法派的反对,也激起守旧派内部一些官僚的不满,尤其是司马光“其意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①的一概否定新法的作法,曾招致守旧派官僚的反对。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范纯仁在熙宁年间因反对并拒不执行新法,而被贬出朝,被司马光重新起用后,却不同意不加区别而一概废罢新法,建议“去其太甚者可矣”②。他认为推行青苗法“利国利民”,当继续实行。对于免役法,他更认为:“此法熟议缓行则不扰,急行则疏略而扰,委非其人,其扰滋甚”③。为此曾劝说司马光谨慎行事。但这一切非但未能引起司马光等人的重视,反而招惹不满。中书舍人苏轼也曾是一位新法激烈的反对者,复出后,亦不满司马光悉废新法,主张渐改,尤其反对废免役法,恢复差役法,甚至提出用积存的3000万贯免役宽剩钱买田,实施给田募人充役之法,这与变法派的“给田募役”是一致的。在廷议役法时,他更是明确地表示支持免役法,当面告诉司马光“罢募役而复差役,正如罢长征而复民兵,盖未易也”④。尽管已惹怒了司马光,但苏轼依然抗争不已,“上疏极言衙前可雇不可差,先帝此法可守不可变”⑤。就连吕公著也提出新法不宜全废,对其小的弊端应予以矫正而后复行。其他又如中书舍人范百禄、兵部尚书王存、御史中丞李常、侍御史盛陶等一批为司马光所重用的守旧派官僚也都不同程度地反对司马光的做法,或主张推行部分新法,甚至上疏陈述复行旧法的种种弊端。

不仅在废罢新法问题上,守旧派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对待变法派官僚的态度上也绝非统一。范纯仁曾不满于对变法派的残酷打击与迫害,认为这样的做法会使“吾辈将不免矣”⑥。

尽管如此,以司马光为首的最顽固的守旧派势力却对此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他们把持着朝廷大权,继续废罢新法,复行旧法,排斥打击变法派官僚。为减少废罢新法的阻力,他们甚至不放过持不同政见的守旧派官僚,秘书省正字刘安世就曾数次上疏,弹劾范纯十二、王存、李常、盛陶等人。事实上,守旧派官僚中只有御史中丞刘挚、御史王岩叟及刘安世等人完全赞同并支持司马光的主张。守旧派内部的分歧随着新法的废罢而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一场朋党之争。

元事占元年(1086)九月,宰相司马光病逝,80余岁的文彦博以“班宰相之上”⑦揽政。又擢升尚书左丞吕大防为中书侍郎,刘挚为尚书左丞,守旧派中的顽固势力继续拽政。但此时由于政见的不同及学术主张的分歧,已导致相互间的倾轧,开始分化为几个小集团,形成以崇政殿说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程颐及其门徒、左司谏朱光庭,殿中侍御史贾易等人为首的“洛党”;以中书舍人、知制浩、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殿中侍御史吕陶等人为首的“蜀党”;以永静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刘挚,右谏议大夫梁焘、起居舍人兼左司谏刘安世,监察御史王岩叟为首的“朔党”。其中以把持朝政的“朔党”势力最为强大,三党之间明争暗斗,一场混战。

“洛党”首领程颐于元祐占元年以“布衣之士”为司马光、吕公著引荐入朝,后以崇政殿说书之职充任幼帝赵煦的老师,他以“师道”自居,向赵煦传授儒家正统思想,且又以“正色”训诫,主张一切复行“古礼”。司马光病故,他甚至反对朝臣于朝贺大赦之时,去吊唁司马光。他的此番言论惹起朝臣的不满,斥之为迂腐之论。苏轼更以他不近人情,所行非孔夫子之礼而屡加讥讽。朱光庭、贾易等人借口苏轼在策问中提出效法“神考之励精”而使官吏偷惰不振,效法“神考之励精”而使官吏们流于苛刻,而攻击苏轼讥讽宋仁宗赵祯不如汉文帝刘恒,宋神宗赵顼不如汉宣帝刘询,认为朝廷应以此追其罪责。苏轼同党吕陶、监察御史上官均遂反唇相讥,上疏论列朱光庭为程颐宣泄私忿,“议者皆谓轼尝戏薄程颐,光庭乃其门人,故为报怨。夫欲加轼罪,何所不可,必指其策问以为讥谤”⑧。程颐与苏轼自此势不两立,两党间积怨日深。对此,无所偏倚的范纯仁也觉得朱光庭的上疏言辞过于偏激。但身为朔党的王岩叟却公开偏袒程颐,这更激化了两党间的矛盾。

洛党与蜀党的争斗,其结果两败俱伤。元祐占四年(1089),苏轼辞官出朝,改任知杭州,程颐也被免去崇政殿说书一职,改充权同管勾西京国子监,而刘挚的朔党却“渔翁得利”从此独揽朝政。

是年,受谪贬而居住于安州(治今湖北安陆)的前任宰相蔡确作《东盖亭诗》十章,梁焘、刘安世将诗滥加引申评论,竟指责其讥汕宣仁太后高后,更诬陷道:“方今忠于确(蔡确)者,多于忠朝廷之士;敢为奸言者,多于敢正论之人;以此见确之气焰凶赫,根株牵连,贼化害政,为患滋大。”⑨高太后遂将蔡确自殿文殿学士贬为光禄卿,不久再贬为英州别驾,安置新州(治今广东新兴)。御史中丞李常、侍御史盛陶也因未纠察蔡确而被改官。范纯仁为此而劝谏高太后:“圣朝宜务宽厚,不可以语言文字之间,暖昧不明之过,诛窜大臣。今举动宜与将来为法,此事甚不可开端也。且以重刑除恶,如以猛药治病,其过也,不能无损也。”⑩继而又与尚书左丞王存一同劝谏赵煦,退出后再度上疏,力陈不应治罪蔡确之由。然而范纯仁的力谏终未奏效,相反司谏吴安诗、正言刘安世却交章攻击他为蔡确之党,范纯仁遂力请免官辞职。次年,即罢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出任知颍昌府。

六年,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与尚书右仆射刘挚同为宰相,然二人因争权多有不和。御史中丞郑雍、侍御史杨畏依附于吕大防,交相上奏,以刘挚有“第往以俟休复”之语,意指“他日太皇太后复子明辟”,又奏劾他与蔡确、章悖、梁焘等人交结,“为牢笼之计,以冀后祸”。高太后闻讯,对刘挚多有不满。刘挚上章自辩,其党人官僚也多为他辩解,高太后却认为:“垂帘之初,挚排斥奸邪,实为忠直。但此二事,非所当为也。”刘挚因此而被罢相,出知郓州。郑雍、杨畏并未就此罢休,继续对他进行打击,于是刘挚又改任知大名府,改迁知青州。在刘挚为吕大防党人所弹劾时,王岩叟连续上奏为他辩护,结果被指责为刘挚同党,被罢官,出任知郑州,次年又受排挤,出任河阳府知府,不久,便死于任上。另一位同党,给事中朱光庭驳斥郑雍、杨畏的捕风捉影之论,“挚忠义自奋,朝廷擢之大位,一旦以疑而罢,天下不见其过”,也因此被免官,出朝任知毫州。

起止于元祐年间的蜀洛朔党争,实际是守旧派官僚内部的一场争斗,它本身并没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相反而造成了政局更大的混乱。

注释

①《长编》卷三九四。

②③《范忠宣公集》卷一九。

④苏轼《东坡七集奏议》卷三。

⑤《宋会要辑稿·食货》。

⑥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一。

⑦《宋史》卷一七《哲宗纪一》。

⑧《宋史》卷三四六《吕陶传》。

⑨《宋史》卷三四二《梁焘传》。

⑩《宋史》卷三一四《范纯仁传》。

《宋史》卷三四○(刘挚传)。

同类推荐
  • 大良全才

    大良全才

    他是发明家?不,不全是;他是神探?不,不全是;那么,是神医?不,不全是;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也不全是。他丫的,是全才!大二学生,兼职图书管理员卫景轩不知怎的一下子穿越到了平行宇宙间另一个世界的所谓的“大良”朝,成为普通农家子弟。但他机缘巧合结实了不少朋友,并运用自己在21世纪知道的各种知识一步步成为大良全才!《大良全才》读者交流群:837712261
  • 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没有中断;国之瑰宝,五千年来熠熠生辉。文明孕育了国宝,国宝延续了文明。国宝是中国历史凝固的精华,是供世代传承和观赏的智慧。它们的身世离奇,它们的故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中始见它们的精彩。因为国宝的璀璨,更显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也正因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方显国宝的耀眼。
  • 大唐都护

    大唐都护

    书友群:928124813。安史之乱后,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大唐将士在面对异族的侵略之下孤立无援苦撑数十载,最终城破,汉家数万将士覆于西域尸骨无存。来自二十二世纪的青年刘天筑穿越回来决定阻止这一切,吐蕃?突厥?阿拉伯?我必将改变这一切!
  • 绽放三国

    绽放三国

    汉末三国,是我们最耳熟的一个时代。我们因三国的光辉而喜爱三国这段历史,却忽略了隐藏在光辉影子里的是无数的痛苦与悲伤。自黄巾之乱到三国归晋,天灾与人祸使得人口锐减三分之二。好不容易天下归一,却只和平了十来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紧接着的就是“五胡乱华”……一觉醒来,回到一千八百年前的郑望,首先看到的不是文臣猛将的风采,也不是名士美女的风骚。而是这个时代的日常:天灾与人祸……PS:十年读者生涯,不喜无脑套路。打脸要有风格,装壁要有内涵。主配智商在线,龙套不设下限。平时幽默搞笑,高潮热血王道。双PS:新人入坑挣扎,不足在所难免。对眼投出票票,急眼留下意见。焚寂怒气爆发,骂骂可以理解。文明和谐社会,请勿涉及亲友。
  • 中国学术思想史

    中国学术思想史

    《中国学术思想事》是国内首部全面论述中国学术和思想史的专著,作者以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自先秦至清末的学术发展和思想脉络,对于每一个朝代、每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学派、思想家,以及重大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产生、发展的经过,其对后世的影响,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论述,昭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传统和辉煌的人文精神。
热门推荐
  • 美丽延伸

    美丽延伸

    黎娅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遇上生意人聂荣,在交往中产生了感情。这种出于各种个人想法和目地的关系,让二人之间不断地出现矛盾,但出于各种原因,二人都舍不得离开对方,。因此反反复复地出现新的问题。这是现今社会的一个现象,也影射出一个女人在社会上为了生存、生活时的困惑和无奈、、、、
  • 友谊很简单

    友谊很简单

    关于友谊,有男女之间的纯洁友谊、男生之间的兄弟情义,还有男女之间的爱情和男生之间的爱情。看一群从幼年的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以至于到晚年的朋友,真正诠释了友谊天长地久的故事和意义。
  • 医学大师

    医学大师

    世界最顶尖的医生在哪?不在美国,不在欧洲,在中国!“找到沈浪,你就找到了第2条命!”
  • 愿卿不负天下

    愿卿不负天下

    目前笔力不足以描绘出一个宏大的故事,不想毁掉这本书,所以暂停练笔,感谢收藏和投推荐票的大家,我会尽快更文的。当朝长公主死了,出殡之日男宠大鱼大肉,丈夫休妻离府,婢女背主求荣,而这一切,竟然被和她同一战线的皇弟允了。她善于算计人心,可她死后,身边的人一个个皆变了心,转了性,颜卿怀疑老天让她活着,就时为了让她看到自己的谋划一步步落空
  • 我的战舰不可能这么萌

    我的战舰不可能这么萌

    走过漫长的岁月,你我终于再次相见,我是德意志科技的结晶俾斯麦,请铭记于心.......欢迎加入陨落的铁十字书友群,群号码:601655508
  • 腹黑寒王神医妃

    腹黑寒王神医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古武医学世家传人,一朝穿越成了沐家人人可欺的废物大小姐。废物?!一枚洗髓丹下肚,逆天天赋爆表,说她是废物,来个天才瞧瞧!手握逆天空间,坐拥百万兽军,外加护短师傅,开挂的人生真的是爽歪歪。找茬?来试试!姑娘我等你!噗…等等,你们说谁来了?我夫君???某腹黑妖孽姗姗来迟,“娘子,睡了就要负责!”沐霜儿:-_-||姑娘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瞬间闪人!时不待我,赶紧逃命,不,是逃婚啊!!!
  • 这种修真不科学啊

    这种修真不科学啊

    本文轻松向,作者不正经,手底下的人物也不正经╮(╯▽╰)╭女主标签:美,学霸,很倒霉!祖师爷:“浔仙,你先把这些书都背下来!掌握引气之法!”女主懵,什么?修真界功法靠背?师父大人:“小浔仙,学符篆术基本功要扎实,你先去那里写生!”女主懵,为什么学符篆要先学美术?叶容怀:“阵法我略有涉猎,不过这推演……”算了算了,我不学了还不成嘛!推演什么的不就是算数嘛!怎么修个真比读博士还难?众多配角:“求求你不要搞事情了好嘛,我们再不惹你了!”女主奸笑:不行啊,你不惹我,我怎么倒霉啊,怎么用霉运修炼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下笑:素手红妆

    天下笑:素手红妆

    梢头豆蔻初遇雨,哪堪识得春情薄。秋节凉飙夺炎热,独自笑纳西风扇。
  • 重生后盯上了霸总

    重生后盯上了霸总

    重生前的沐戚榆痛恨薄初时“薄初时,我会恨你一辈子的。”重生后的沐戚榆开启了漫漫追夫之路“小时时,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沐戚榆霸道的宣示主权,薄初时眼神淡淡的瞥了她一眼并没有理她。“薄初时,何以解忧,唯有暴...”“恩?”“...抱抱你”上辈子沐戚榆恨薄初时虐了她三年,直到死前才看清自己的真心,猜到了真相。重生后沐戚榆先行一步,但好像一切都在悄然发生改变。(甜宠文,女追男,脾气暴躁女主×腹黑敏感伪弱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