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1400000009

第9章 澶渊之盟

北宋自高梁河之役和雍熙北伐两度失利后,宋廷内部恐辽情绪日渐滋生。继而党项拓跋部首领继行叛宋臣辽,国内又爆发青州地区王小波、李顺的起义。外忧内患,今宋廷不得不重新调整内外策略。端拱二年(989),左拾遗田锡在回答宋帝赵炅(宋太宗)询问边备之策时,即提出:“欲理外,先理内,内既理则外自安。”①未几,赵炅亦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甩心,常须谨此。”②至此,宋廷“守内虚外”的内外策略已是基本定局。至后代,更有“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治;盗贼者,腹心之疾,深可忧”③之说,明确提出预防“内患”乃为关系社稷安危之首要大事,“守内虚外”遂成为宋朝的基本国策。

在此策略下,宋廷一改对辽朝的攻势,而代之以守势。辽帝耶律隆绪(辽圣宗)自大挫宋军攻势后,亦对宋朝采取攻势,先后攻占宋深州(治今河北深县南)、束城、文安等沿边重镇。同时,辽廷又利用继迁的叛宋归附,对他大加册封,授予“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④,并应继迁之请,将契丹宗室耶律襄之女封义成公主嫁之,结成联姻,而使党项拓跋势力与辽朝合成对宋朝的钳形攻势,首尾相应,夹困宋朝。面对此种形势,宋廷却一味消极防御,令宋军西起保州(治今河北保定)西北,东至泥姑海口,沿宋辽边境,利用河渠塘泊,筑堤蓄水,蜿蜒长达900余里,以为屏障。于沿边设置26寨、125军铺。布置兵士3000余人,使“部舟百艘,往来巡警”⑤,企图以此阻止辽军的长驱直入。但对于入侵宋境的辽军,宋廷竟然规定,“但令坚壁清野,不许出兵,继不得已出兵,只许披城布阵,又临阵不许相杀”⑥。宋廷旨在息事宁人,与辽和解。然而辽廷已从中清楚地看到宋朝的虚弱,遂进一步加紧入侵和挑衅,不断派兵深入宋境,掳掠人畜财物,屠杀百姓,毁坏民宅庄稼,宋霸州(治今河北霸县)、雄州(治今河北雄县)、贝州(治今河北南宫东南)、冀州(治今河北冀县)、邢州(治今河北邢台)守名州(治今河北永年东南)等10余州军百姓惨遭涂炭。

宋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帝耶律隆绪及其母萧太后亲统辽军,以收复瓦桥关(位今雄县旧南关)一南10县为名,大举南下,采取避实就虚战术,绕开有宋军重兵把守的城池,一路挺进,迅速围攻定州(今属河北)。辽军的迅猛进攻,使宋军措手不及,北方州县纷纷告急,公文一夕数次频传开封(今属河南),宋廷上下为之大震。此时在位的宋帝赵恒(宋真宗)虽曾表示要亲自统兵抵御辽军入侵,但事到临头,又心虚胆怯,犹豫不决。臣僚意见纷纷,参知政事王钦若劝说赵恒迁都升州(治今江苏南京)以避战乱,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则主张迁都益州(治今四川成都),惟有宰相寇准力排众议,主张赵恒亲征北上。经过朝廷中主战派的力争,将王钦若调离,出镇天雄军府兼都部署,赵恒被迫同意北上。

临亲征北上前,宋廷又作了周密的部署,除倚重抗辽前线屡立战功,“勇于战斗,以名称相上下”⑦的杨延朗(杨业子,后更名延昭)、杨嗣外,又以天雄军都部署周莹为驾前贝冀路都部署,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葛霸为驾前邢洛路都部署。又令兵部尚书张齐贤兼青、淄、潍安抚使,权三司恒丁渭兼郓、齐、濮安抚使。诏令定州路驻泊行营都部署王超等将领率兵赴宋帝临时驻扎之地,大将魏能、张凝、田敏统兵屯驻定州。还以山南东道节度、同平章事李继隆为鸳前东面排阵使,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石保吉为驾前西面排阵使。为了防止党项拓跋部趁势侵扰宋疆,宋延义委任西凉府六谷吐蕃部落首领厮铎督为朔方军节度、灵州西面巡检、西凉府六谷大首领,以牵扯党项。在完成了一系列的部署和安排后,赵恒才终于踏上北巡的征程。

南侵辽军号称20万,在耶律隆绪和萧太后的统领下,继续南下,又先后攻陷宋德清军(今河南清丰)、通利军(今河南浚县西北)等重镇,直抵黄河北岸的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城北。但辽军此番南侵,目的在于掠夺物资财富,并向宋廷炫耀武力,施加压力,因而在用兵进攻的同时,又不断向宋廷表示和谈的意图,以为试探。辽帝通过降将,原宋定州副都部署王继忠向宋莫州(治今河北任丘)守将石普送去一封书信,表示须由宋廷首先提出议和。此信转到赵恒手中,赵恒亲笔手一书,答应王继忠所提条件,并委派閤阎门祗侯曹利用前往辽军给予明确答复。

辽军兵临重镇澶州城下,对宋都开封构成极大的威胁。宋军守城官兵坚守城池,以阻止辽军的继续南下。澶州前军西线宋军设伏驽射杀辽兵,辽南京统军使萧挞览(一作挞凛)率游骑攻城,中伏弩身亡,辽军士气受挫。宋帝赵恒自开封北上,一路顾望不前,进军迟缓,在寇准的一再催促下,才于十一月到达澶州南城。时澶州城跨黄河而建,故分为南、北二城,河上用船并联架设成一座浮桥,成为联系二城的通道。赵恒抵达南城后,即表示不愿过河,寇准又与禁军将领高琼再三劝说,高琼甚至用鞭子抽赶为宋帝抬轿的兵士,方才将赵恒请到北城。当赵恒登上北城城楼,召见抚慰诸将领时,宋军一片欢腾,“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⑧,士气为之大振。与此同时,宋军已有数十万人马集结于澶州一带,与辽军形成两军对峙的局面。辽军深感孤军深入,难以相持长久,急于和谈。而赵恒北上的真实目的并非武力驱逐辽军,而是指望通过和谈,不惜用金帛换取辽军的北撤,稍后到达澶州的宰相毕士安也力赞赵恒以重金厚赂辽军,以求双方议和。尽管此时澶州前线局势对宋军十分有利,但在宋帝及宋廷主和派的积极倡导下,一味忍辱议和,再度派遣曹利用作为使臣,向辽乞和。

曹利用受命出使,临行前向赵恒询问议和所许银绢之数,赵恒告诉他,如实在不得已,只要能议和,以百万银绢作为交换的条件也是可以的。寇准闻讯则叮嘱曹利用说:“虽有敕旨,汝往,所许毋得过三十万,过则勿见准,准将斩汝。”⑨曹利用到辽军果真以30万银绢达成和议,待他返回澶州行宫入见宋帝时,赵恒正在进食。得知曹利用自辽军归来,赵恒迫不急待地想知道具体情况,便先让内侍询问应允辽帝多少银绢?曹利用推辞道:“此机事,当面奏。”后见推辞不成,他以“三指加颊”为示。内诗人内秉告:“三指加颊,岂非三百万乎?”赵恒听罢,失声说道:“太多。”既而又道:“姑了事,亦可耳。”曹利用正站于门外,先闻宋帝抱怨太多,顿时惊慌失措。之后再听宋帝之语,他又转忧为喜。待他入见赵恒,又故作姿态,再三称罪,直至最后才说明与辽议和是以30万银绢成交。赵恒听罢,竟喜出望外,给予曹利用极丰厚的赏赐⑩。

十二月,宋辽经过几次交涉,商定和议,交换“誓书”,终于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宋辽维持原定疆界,两国约为兄弟之国,辽帝称宋帝为兄,宋帝称辽帝为弟,且称萧太后为叔母;宋朝每年给辽朝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双方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双方相互遣送对方的逃亡入境者,沿边城市只能依旧修葺城池,不得新增修筑城堡、开挖或改移河道;辽军北撤时,宋军不得在沿途邀击。澶州又称澶渊,故此盟约又称为“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订立之后,宋廷委任何成矩、李允则、杨延朗等强帅勇将分驻北疆沿边重镇,谨守边境。又“改威虏军日广信、静戎日安肃、破虏日信安、平戎日保定、宁边日永定、定远日永静、定羌日保德、平虏城日肃宁”,以示对辽的友好。此后,宋、辽之间长期并立,双方再未爆发大的战事,边境相对安宁,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使臣往来不断,“二方既定,中外略安”。

注释

①《长编》卷三○。

②《长编》卷三二。

③《长编》卷一六三。

④《辽史》卷一一《圣宗纪二》。

⑤噬宋史》卷二七三《何承矩传》。

⑥《长编》卷一五三。

⑦《长编》卷四八。

⑧《长编》卷五八。

⑨《涑水记闻》卷六。

⑩《长编》卷五八。

《宋史》卷二八一《毕士安传》。

同类推荐
  • 西晋为君

    西晋为君

    一朝回到西晋末年,成为正在登基的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之乱”中悲剧的亡国之君。剩下的时间只有五年。内部,权臣东海王司马越刚赢下“八王之乱”的胜利,与信口雌黄的王衍组成“王与马”组合。外面,东晋十六国中,氐族成已称帝,匈奴汉正在路上,石勒、刘曜还是打工仔,张氏前凉、慕容前燕已在奠基,司马睿、王导另一个“王与马”正在谋划江南。此时祖逖、刘琨、陶侃、王敦还未发迹;邵续、李矩、郗鉴、苏峻这些流民帅尚在寒微;温峤、庾亮、桓温、谢安这些江左支柱,有少年,有未出生。神州大地无一柱石,门阀、玄学两大怪兽还在虎视眈眈。新帝看着遍地荆棘的荒野,如何走出一条成功的为君之路,这是一个难题。
  • 战神武安国

    战神武安国

    井盖被偷,他走夜路时掉了进去,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东汉末年,成为武安国。此刻,外有华雄在挑战,内有盟军在催促。面对着如此强敌,武安国难道会害怕?不!手中的双锤早已饥渴难耐,此战不成功便成仁,来吧!吾与你一战! PS:情节纯属杜撰,有不合理之处,望体谅! QQ交流群:609883853
  • 欧皇崛起

    欧皇崛起

    "(本书为《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的续集,为故事发展的第二阶段。)马林花了六年时间,从一名被赶出家门的穷流浪骑士,奋斗成为伯国的伯爵,并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黑水公司”,麾下有2万强悍的雇佣兵,成为雇佣兵中的王者。然而,对于一名博学多才的学霸级穿越者而言,成为雇佣兵界的王者,显然不是终点。于是乎,马林带着武装到牙齿的强大雇佣军,在全欧洲,掀起了腥风血雨,开始了欧皇崛起模式。最终,北海成了被马林所有的领土包围的“内海”。秘鲁和墨西哥的金银,智利的硝石,加勒比海岛的蔗糖、香料,南非的黄金……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为新的帝国增添营养……"
  • 伍人之行

    伍人之行

    这是五个君王的故事。这是五个国家的故事。描绘四野之陆四十年来的沉浮,命运令天下之人相融交织。你会看到北狩大辉自巴格神山的顶峰升起;你会看到大烬携着火焰的铁骑飞驰而过;你会看到上汶王师重甲划破烈风的长戈;你会看到寒洋的巨鲲与东舫的巨舰破浪而行;你会看到西胡朴河岸边,少年挥起泛着鲜血的朴水血流……濯野之战,拒子峡大屠,王朝之战……“知道什么是命吗?”“是一朵花吧,所有人都不希望看着它枯萎,但它终归要凋谢……”
  • 盛唐风华路

    盛唐风华路

    梦回大唐,李世民刚刚杀了兄弟,突厥的铁骑踏破武功,直逼长安城下,耻辱的渭水盟约即将到来,蔡聪该何去何从?历史真的那么容易就改变吗
热门推荐
  • 三生狐劫之倾华劫

    三生狐劫之倾华劫

    她是守护神界禁地的灵狐,为羽化成仙下凡渡劫。他是帝君之子,初见时,她那似水的眸,便融进了他的心湖。让他不顾天规,一次又一次下凡帮她。那么深爱,最后将她亲手了结的人却是他。“原来,你就是我的劫。”血丝顺着嘴角流下,闭上眼,有的只是无尽的悲哀。剑断人亡,已是生死无话。流年过往,不忆笔墨天涯。墨滴一幅画,血溅一路沙。
  • 十世之黄泉尊者

    十世之黄泉尊者

    地狱里有这么一句话:铁打的黄泉,流水的阎王。从地狱诞生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六位阎王,而黄泉却只有二十一位。端木伊人,从出生起便顺应天意,寻回三魂七魄,接黄泉之位。而若要寻回三魂七魄,却要入轮回十世,生生凄苦,世世杯具。如今,是第十世,若是成功,便位列黄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失败,便是身死道消,魂飞魄散。是生是死,她说:佛挡弑佛,魔挡屠魔。
  • 重生只为续前缘

    重生只为续前缘

    前世一切不OK的,全都见鬼去吧!重生一次,财富,真爱,宝贝儿子,我一个都不会少!其实幸福很简单,重生不就OK了?
  • 缘来喜雨

    缘来喜雨

    这么多年,所有人都随时间而改变,唯独不变的,是当年那美好而温暖的回忆
  • 我家褚总不是小奶狗

    我家褚总不是小奶狗

    五年前那个撒娇卖萌打滚的小奶狗,如今却变成了食物链最顶端的男人,坐拥一个商业帝国,可惜他已婚,她已嫁。“褚煜,如果能重来,你还会爱我吗?”李笑蕙知道一切都不能重来了,但她依旧想问他最后一句,最后一次,即使还有一点点机会,她也会奋不顾身。“为什么要重来?”他眼里迸出火花,你已经死了五年,我的心也死了五年,现在还想逃去哪里?“哦,那打扰了。”在她转身要走的那一刻,他强劲的手臂一把将她揽入怀中。“你还想逃去哪里?你以为回来搅乱我的心,还能就这么轻易逃走吗?”“我,我听说你已婚。”“是的,你不是也已婚吗?”“哦。”“哦什么?你的丈夫是我!”“啊?”李笑蕙瞬间被他搞懵了,她躲躲藏藏了五年的老公竟然是那个她朝思暮想了五年的人,真是可笑啊!“啊什么啊!快回家,户口本上少了个人。”“什么人?”“我儿子。”
  •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的智慧忠告

    磨难是柏杨一生的主基调:周碧瑟为柏杨执笔写回忆录,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停下笔来,看着柏杨叹息:您的灾难怎么没完没了!求真,是柏杨文章的大方向:杂文在柏杨的各种文体中成就最高,这里有深刻的剖析、幽默的谈吐、犀利的文风。求真,让他的文章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令浊者惧,使清者快。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 诸病主病诗

    诸病主病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等待,让我选择与你陌路

    等待,让我选择与你陌路

    哪有那么多说得清道得明的关系,懵懂的懵懂里,谁对,谁错。不轻易承诺,是因为都知道,那时,真的承诺不起。爱情,在哪里?在犹犹豫豫里,在那漫无目的的等待里,在那彼此的猜测和轻易的放弃里。谁动的情最真,谁伤的最彻底?一切,怎样开始,才不至于以后如此的悲伤。什么时候习惯了等待的?然后愿意自己一个人看着夕阳西下,习惯耳机里放着你最喜欢的歌。什么时候习惯执着的等待着?所以可以微笑的拒绝身边的人,可以独自享受着那段时光里的五味杂陈。你说:“用我的黑色掩盖你白无暇的忧伤。”最后的最后,我终于说:“等待,让我选择与你陌路。”只是这陌路,早已不是曾经的意思。
  • 战能英雄

    战能英雄

    天龙大陆是一个修仙的大陆。修仙者离了资源,他们修仙的道路就会放慢,天龙大陆的修仙者们,除了炼制强大威力的法宝以便在资源的争夺上大站上风之外,更是大力的炼制各种的傀儡,来增加自己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