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1500000031

第31章 大唐历史全面解读(13)

开元二十一年(733),侍中裴光庭去世,经中书令萧嵩的推荐,韩休官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他个性刚直,不趋炎附势,在原则问题上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意见,因此深得大家的赞誉。有一次,万年(治今陕西西安)县尉李美玉犯罪,玄宗特令将其流放岭南。韩休上奏说:“美玉官位卑下,所犯之罪并不大。而金吾大将军程伯献倚恃皇恩,贪赃枉法,大修府第,车服鲜丽,僭拟无度,应先流放程伯献,再处置李美玉不迟。”玄宗刚开始不答应,他又坚持自己的意见,说:“李美玉罪小尚不能容忍,程伯献罪大,岂能不过问?陛下若不处置程伯献,臣就不敢奉诏。”玄宗以其刚直,最后答应了他的要求。

韩休为相期间,忠直敢谏,对朝政得失多所匡正,连玄宗也惧他三分。玄宗每在后宫宴饮作乐或于禁苑打猎,若有超越限度、奢靡过度之处,即顾问左右说:“韩休知道吗?”经常是话音刚落,韩休诤谏的奏章就到了。宰相宋璟曾赞誉他说:“没想到韩休竟能够如此,真是仁者之勇啊。”

开元二十一年夏,韩休以匡正之功加银青光禄大夫。不久又转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二十四年,他被迁为太子少师。二十七年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追赠扬州大都督。

李林甫是怎样爬上宰相之位的

李林甫(?~752),小名哥奴,擅长音律。出身于唐王朝宗族,不过到他时已是疏支远属,政治上已没有太多的特权,但是凭着这点关系,他还是担任了负责皇帝保卫工作的“千牛直长”。而后他努力钻营,结交权势之人,在仕途上得以不断升迁。

在通往权力顶峰的道路上,李林甫走出的最关键的一步是他结交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武惠妃是杨贵妃出现以前最受玄宗宠爱的妃子,她生下寿王李瑁和盛王李琦两个儿子。她很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皇位的继承人,所以努力在大臣中寻找支持者。李林甫了解这一点后,想方设法通过太监向武惠妃表示了自己愿为效力的意愿。这样,武惠妃就对李林甫另眼看待了。她注意把皇帝的一举一动派人告诉李林甫,李林甫因此总能预先了解皇帝的想法,在玄宗询问政事时,总能“奏对称旨”,迎合圣心。开元二十一年(733)宰相裴光庭去世,另一位宰相萧嵩向玄宗推荐韩休来补空缺,诏书还没有下达,李林甫从宫中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他见缝插针,抢先在公开场合向玄宗建议用韩休为相。韩休当上宰相以后,自然对李林甫颇为感激,他不明底细,反而对萧嵩有意见。后来韩休又反过来推荐李林甫有相才,在武惠妃的暗中帮助下,李林甫很快就如愿地当上了宰相。

新上任的李林甫因资历浅,在宰相这个集体中地位较低,但他岂肯屈居人后。于是他想方设法地搞倒其他几位宰相。他阳奉阴违,在皇帝与宰相们议事时,一旦张九龄、裴耀卿对皇帝的想法提出反对意见时,李林甫就默不作声,表现得无欲无求,而背地里却对皇帝阿谀奉承,坚决支持皇帝的想法。日渐骄矜的皇帝逐渐听不进去谏言了,他反而怀疑张九龄、裴耀卿他们联合起来欺负自己,却越来越欣赏李林甫的“忠贞”,于是皇帝罢免了张、裴的相职。李林甫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了首席宰相,可以大权独揽了,而且一干就是十六年。

杨国忠是如何专权误国的

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掌权十六年的李林甫去世。李林甫最后的头衔是左仆射兼右相、吏部尚书、晋国公,除了执掌最高决策和行政大权,具体负责的只有吏部铨选。杨国忠除了上述权力外还直接执掌财政以及部分地方军政大权。经过李林甫到杨国忠,宰相权力已经是非常集中了,到了除了玄宗和杨国忠,谁也不能做出决定的地步。只要这两个人不动,朝政实际上就会陷于瘫痪。

古代名画如果杨国忠很有才干,哪怕有李林甫的那点才干,情况或许会好一些。可怕的是他本人无才,他自己就说过:“我出身寒家,因贵妃的关系才有今日,很难知道将来归宿如何,大概不会有好名声,不如当前快乐一时。”因此他所关心的是他的官运永存,生活上奢侈腐化,他对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屡屡胜利而沾沾自喜。他一人身兼数十职,事务繁重,即使每天每件公文上他只署一个字,他一天也做不完,他就把这些事情推给亲信去做,以至于政治混乱,纲纪败坏,贿赂公行。杨国忠继任期间,所受中央和地方大臣的贿赂,积累起来丝织品达三千万匹,相当于国家一年半的庸调收入。

经济上他大肆聚敛,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增加,而且向玄宗只报喜不报忧。当了三十多年皇帝的玄宗,日渐骄矜,杨国忠不但不劝谏,反而助长了玄宗的这种倾向,尽一切所能为皇帝提供挥霍的资本。他自己也与杨氏姐妹争相比富,田宅万顷,楼宇之盛,两都莫与之比,时人骇叹。

在军事上,他不能正确处理与番将的关系。安禄山和哥舒翰本来关系就不好,他又火上浇油,挑拨离间。面对着安禄山逐渐膨胀起来的势力,杨国忠也不能有效地加以限制。安禄山发动叛乱,就是以“诛杨国忠,清君侧”为名的。范阳起兵后,尽管太原和东受降城关于安禄山反叛的奏报很快就送到了华清宫,但玄宗由于没有收到河北州县的报告,就以为是“恶禄山者诈为之”。直到七天后,玄宗才得到确切情报。此危急时刻杨国忠竟还安慰说:“今反者独禄山耳,将士皆不欲也。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玄宗因此也不以为然。而后因杨国忠害怕哥舒翰手握重兵对自己不利,上疏玄宗诬奏哥舒翰拥兵关内,拒不出战,贻误战机。玄宗便诏令哥舒翰出关迎敌,结果丢掉潼关。此关键时刻,杨国忠竟对百官说:“人告禄山反状已十年,上不相信,今天如此,可不是我的过错。此时杨国忠仍只顾保护自己的权力,又缺乏应变能力,做了四十五年皇帝的玄宗,此刻真正地成为“孤家寡人”了。

安禄山的生平情况如何

安禄山(703~757),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本无姓,原名轧荦山,母为突厥人,安禄山少孤,后因其母嫁与粟特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所以有人称安禄山为“杂胡”。他懂诸蕃语,身体魁伟,骁勇善战,熟悉边地情况,又善逢迎,手段狡诈,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升任平卢(今辽宁朝阳)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后来,他利用行贿和伪装恭顺,取得玄宗和杨贵妃的信任。天宝元年(742),升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载,兼范阳(今北京西南)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天宝十载,又兼河东(今山西太原)节度使。他身兼三镇节度使,私下培植胡将,蓄养战马,笼络汉族失意文人,拥有精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他深知唐朝统治者的腐败,禁军虚弱,全国军事布局内轻外重,以讨权臣杨国忠为名,与史思明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在范阳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举兵南下,攻下重镇洛阳。因一路烧杀抢掠,河北人民纷纷抵抗。于洛阳称大燕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举兵西进,破潼关,下长安,大肆杀戮。从此唐半壁江山陷于战乱之中。至德二载(757)正月,为其子安庆绪所杀。

郭子仪为什么被称为再造唐室的功臣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武举出身。郭子仪历事玄、肃、代、德四朝,在平定国内藩镇叛乱和消除吐蕃等边患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安史之乱爆发的那一年,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

在河东道北部,郭子仪率领朔方军旗开得胜,迅速收复静边军、云中和马邑。随后,他又增援李光弼,东下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进军河北中部,获得节节胜利。尤其是嘉山一战,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军心动摇。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皇帝西逃,平叛战果付之东流。七月太子在灵武即位,郭子仪与李光弼共赴灵武,重整旗鼓。至德二载(757)郭子仪跟从广平王李俶率军十五万,自凤翔出发,进攻长安。广平王不懂军事,郭子仪肩负重任。唐军与叛军决战于京西香积寺北,叛军大溃,收复长安。而后郭子仪一鼓作气,连下陕州、洛阳、河东、河西等地皆平,平叛斗争取得重大胜利。郭子仪以战功加官司徒,封代国公。他凯旋班师,肃宗在灞上隆重迎接,慰劳道:“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而后郭子仪继续南征北战,不但扫平叛军余孽,挟制跋扈藩镇,而且多次打败吐蕃的进犯,七十高龄的他还上演了单骑退回纥的绝佳一幕。他总能力挽狂澜,救唐室于危难之中,所以他无愧于“再造唐室”的美名。

同类推荐
  • 明朝十讲

    明朝十讲

    国有几千年说不尽的历史,诸多英雄人物与成败往事都如过眼云烟,让人看不清楚。关键线索正系在明朝的身上。牵动这一线索,明朝的话题变得生动有趣,几千年的历史也变得亲切而清晰。明朝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三百六十二年,但这并不意味明朝已经过时。明朝作为帝围的典型样本,关于它的话题值得读史之人细细品味,并细细为它的种种病症开出自己的药方。这也许是明朝历史之魅力所在。阅读明朝的历史,需要胆量,因为那里处处充满着阴谋与杀戮;品味明朝的历史,则需要一种温和的态度。
  •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一场会议,一场交谈,总是在不经意间便为世界谋划出另一种面貌。《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虽只是舌尖上的战争,但依旧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追逐。
  • 古籍名著

    古籍名著

    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各阶层人士被逼上梁山起义的故事,塑造了一大批经典人物形象,如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宋江等,是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
  • 三国懒人

    三国懒人

    白仁本想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懒人生活,却不想被乱世卷了进去,到最后无法脱离。挣扎,反抗,还是默默承受?(本书已经完结,新书《宋天子》正在火热连载中!)
  • 锦衣御明

    锦衣御明

    魂穿越到大明,成为一名驻辽东锦衣卫暗旗,在这个不曾记载过的神秘组织中,背后暗藏着无尽杀机,稍有动作就能影响到辽东的局势。赵宗武看着自己所处的时代,这对于汉家儿郎来说,是一段极其不堪回首的历程。在这中间有着太多值得人深思的问题。建奴、汉奸、族群;东林党、阉党、党争;灾荒、流寇、瘟疫……每一段经历的背后,皆是汉家儿郎的血泪。诚然这朱明皇帝尚存几分骨气,可如果不能改变汉家命运,那要之又有何用?既然世道不公,那我辈当奋起而争,且看赵宗武如何掌兵权,树权威,诛建奴,震朝堂,灭东林,钳阉党,杀奴奸,拯华夏!一步,一步,走向令人仰望的巅峰!……锦衣御明书友群:938.887.683
热门推荐
  • 邪皇追妻:盛宠世子妃

    邪皇追妻:盛宠世子妃

    前世她是凌厉无双的超级特工,机缘巧合,穿越到王妃身上,从此开始起开挂人生!打王爷,写休书,撩完皇子,撩太子!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原以为这一世可以活的逍遥,却还是深陷皇宫红墙之中,他的温情,他的宠爱,原来只不过是一场用温柔编制的温柔,让她黯然心碎……她抛开一切,却被他全世界通缉:“女人,我在这里,你还想往哪里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为依据,以社会技术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技术”为“先天综合判断”,对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进行了“发掘”、梳理和分析,分别考证了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根本、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源泉、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灵魂、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观、剩余价值学说、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论等做了社会技术解读。
  • 万界共主是女生

    万界共主是女生

    现代杀手的灵魂穿越到玄幻世界,究竟会发生什么……万界共主,不可触及
  • 冷王不好惹:独宠腹黑妃

    冷王不好惹:独宠腹黑妃

    一朝穿成遗孤,凤亦白表示随性就好,却不想因为某个王爷而踏入了一条大坑!她觉得他傲娇冷血无情,他看不上她唇红齿白娘里娘气。当某王爷意外发现……“凤亦白,你是男是女!”“真男人也!”“那你告诉本王,你胸前是什么!”“我说是馒头你信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妃每天都想继承遗产

    王妃每天都想继承遗产

    莫蓁蓁真的很头疼,哪有像她这样的?别人穿越,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锦鲤附身,可她……有个大将军的爹,结果朝廷重文轻武,老爹天天被那些文官欺负;有个疼她的娘,结果亲娘卧床不起;有个王爷做未婚夫,谁知未婚夫马上就要病死了;身在一个盛世一样的朝代,可是马上就要亡国了!莫蓁蓁:……emmm,这是什么迷之开局?没办法,来都来了,先苟着吧!当她用拿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后,整个京城都变成了大型真香现场。之前“滑板?什么怪东西?不买!”“抽卡?花钱买一堆纸片片?不抽?”“报纸?什么鬼东西?没兴趣!”之后“这就是飞一样的感觉?老板,典藏版、豪华版、纪念版我全都要!”“老板再来一个648,不抽到金卡今天我就不回家!”“丞相逛青楼被老婆当街追着打,御史的老婆偷偷见相好的谎称去做头……报纸真有意思!”当她终于用钱砸出一片太平盛世之后,一心想要继承遗产的莫蓁蓁,看着依旧活蹦乱跳的某王爷疯狂暗示,“王爷,你也应该……懂?”某王爷直接将她抗回房间,“懂,是该生几个孩子了。”!!!她不是这个意思!ps:男女主身心干净,1v1轻松搞笑甜文,高甜无虐~
  • The Social Labs Revolution

    The Social Labs Revolution

    The book includes case examples of how this new methodology has proven successful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in many nations to make breakthroughs in solving such problems as poverty, ethnic conflict,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 她的心动喜欢

    她的心动喜欢

    “是不是你天天偷看我啊”李轩昂弯着腰歪着头对王子沐笑着说
  • 我在神话世界当主角

    我在神话世界当主角

    我是白蛇里的许仙,也是梁祝里的梁山伯,也是聊斋里的宁采臣。我经历一段段姻缘,见证一段段传说。面对命运,我不再愚钝,也不再懦弱。我要挥剑向天,养气如虹,要从传说里,斩出自己的仙路。——————努力写出点知名度来吧。每日两更六千字有点艰难啊,争取吧(可能腰斩)晚上十点左右更新,如有缺漏,必定补更并且道歉。(但愿不要太监)老读者,新作家,心里有一定准备但不一定很坚毅的准备,可以喷,但不要没人来啊ORZ。争取加更。
  • 带着虫巢征服异界

    带着虫巢征服异界

    某个倒霉鬼因为过马路时玩手机被车撞了,结果带着一座虫巢穿越了。“帝国大军?有我的蚂蚁军团多吗?”“兽人?有我的独角仙力气大吗?”“巨龙?那是我喂虫子的饲料。”
  • 妾本倾城:厉害了,我的法医娘子

    妾本倾城:厉害了,我的法医娘子

    “你腿断了!粉碎性骨折!”“所以?”“我能给你治好,保证你依然人比花娇。但是我有个条件!”“说来听听。”“你娶我吧。”“为什么?”“因为我嫁不出去,你娶不进来,咱俩刚好凑合!”验尸的配破案的!厉害了我的姐,天作之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