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行快,一路到了也都城后,却不进宫,萧凉带着林承殇走进了一条幽静的竹林小路,在深处的亭中,一身常服的萧绰早已坐在那里,手中还拿了一本宋史在读,林承殇走过去后,便听到萧绰厉声说道:“跪下!”
林承殇心中有愧,直直的跪在那里不动,林深幽静,只能听到几声伶俐的鸟叫声,除此之外林承殇也不敢说话,只有了萧绰翻书的页面声
一个时辰过去后,才听道:“可知错了?”
林承殇回道:“儿子有错,不该不顾大辽周全,私自放走天波府众人,请娘重重责罚!”
萧绰却浅笑出声说道:“不是”
林承殇不明所以问道:“娘,您在说什么呢?”
萧绰把书放桌上一放,起身说道:“我并不是责怪你放走宋人,,只是你做事不够果断,不够思虑妥当,你可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也敢冒大宋边境,若是被人发现了,该如何是好?”
林承殇自认有错,并不多说,只低头对着萧绰应答道:“娘,儿子只是担心,何况当年天波府对我有救命之恩,不能坐视不理”
萧绰知道这个儿子的心性太像林玉了,仁慈,温和,磊落君子,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最是看重,也最是不放心。
想罢示意萧凉过来,拿出怀中令牌,密林中瞬间出现三十位黑衣紧身的人群
林承殇觉得奇怪,接着便被萧绰亲手扶起来说道:“也跪那么长时间了,也够了,此事过后,不许再牵扯天波府的事情”
林承殇说道:“谢谢娘,”
萧绰看到他这么乖巧的态度,也不好再严厉说话,便指着那一群密探说道:“这是萧家自小训练的密探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三十个人,我让萧凉挑出来后组成了暗卫,以后就守在你左右,听你调遣,其中也有在军中供虚职的,以后行事也便利许多”
林承殇说道:“娘,儿子不用这么多人保护的,您这……”
萧绰不由违抗的把调派的令牌放在了他的手中
林承殇接过后,仔细看了一下,通体碧绿的浑然天成,真是很精致的玉牌,最后还是对萧绰笑着道:“娘,这么多年,您真的辛苦了,处处为儿子着想”,
萧绰为人处世雷厉风行,哪怕面对自己的子女,也不会温柔半分,唯独在这对父子面前,总是要改了自己的想法,也是无奈的
萧凉先行一步去安排暗卫,林承殇则忍着腿疼和背后的伤,一路笑着把萧绰送上了马车,随后骑马跟在后面,款款进了也都城
回到将军府后,林承殇在大堂看到了从玉门关回来的寇准,急忙过去说道:“阿准,你回来了,玉门关情况如何?”
寇准也是风尘一路,昨日刚到的也都,便在林府住了一晚等林承殇回来,便回道:“阿瑾,玉门关边境情况很差,经过一场大战,不仅天波府死伤众多,连夜的大雪更是让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穆桂英的伤势,一直是总兵府封锁的消息,上次我派进去的人,不知那里露出了端倪,也被清了出来,一直收不到消息,后来我辗转在府外遇到了天波府的九小姐,她好像知道我是将军府的人,只和我说要我带信给你,穆桂英安好,一切无忧”
林承殇猜到是杜金娥回去之后把寇准派去的人给查了出来,原来她这么厌烦我了,便道:“我知道了,阿准,你刚才说边境如此民不聊生,难道大宋一直没有派出援兵和救援不成!”
寇准气愤说道:“哎!别提了,奸臣当道,我听说都指挥使王钦打压天波府,并且上书宋帝,责怪穆桂英挂帅不利,已经撤了帅印,如今天波府的人日子很难过,佘老太君据理力争,已经回朝请缨禀报,目前耶律休正集兵,怕是不日就要再次出兵了”
林承殇一听,说道:“耶律休勇武善战不假,可是杨宗保是将门虎子,为何会惨败而归!”
寇准道:“这个,的确无人知晓,只是杨宗保在战场失利,民间众说纷纭,中毒的可能性极大,只是这毒与穆桂英的不同,我明察暗访中,已断定此事,杨宗保在出征前就已身中剧毒”
林承殇惊道:“此事当真!天波府可有线索查询?”
寇准道:“应该早有察觉,目前也在查访,只是在暗中进行,我与天波府的人接触过两次,险些暴露出来”
林承殇道:“我一定要查清楚,你也累了这一段时间,正好也别回家了,就在我府中住下”
寇准打个哈欠道:“我本来也没打算走,你这将军府要什么有什么,可比我那破窝强多了,正好离店铺进,我就不客气了阿”
林承殇笑了笑道:“你别客气,我可不招呼了,赶了几天的路,我也得去休息”
晚间萧凉回来后,在厨房忙活了好一会,寇准正好睡醒了看到萧凉一来一回的端菜,便乐呵呵的上前帮忙,嘴里含糊不清还说道:“凉姑姑的菜真好吃,我这一个月在玉门关可辛苦死了,就那萧瑾总使唤我做这苦查事”说完还冲着萧凉摆出一副受欺负的神情
萧凉笑着说道:“阿准,都十八岁的大小伙子了,怎么还和以前似的呢”因为寇准三年前就跟着林承殇进了府中,一直都是萧凉照顾,时间久了,亲情更是深厚
萧凉说道:“饭菜好了,你去阿瑾房间看看,他睡醒了没,你们两个都是一样的爱赖着不起”
寇准一边嚼着菜,一边往林房间里走,也不敲门就直接进去了,林承殇就觉得睡梦中有人扭他脸,待一睁开眼,就看到寇准的一张大笑脸顿时还惊了一下,正好碰到后背的伤,寇准一看,也不禁唏嘘林帅教子严厉,嘴里埋怨着,帮林承殇重新换了药
收拾停当后,林承殇一身宝蓝色绸衣,与寇准说笑着走出来,看到萧凉道:“凉姑姑,您回来了,”
寇准坐在萧凉身旁,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和林承殇说着大宋的事情,他自幼成长在辽国,虽是宋人身份,却从未在宋境住过那么长时间,平日也时间来去匆匆,这次有机会,也趁着到处增长见闻了
林承殇只听着他说,偶尔也和萧凉附和几句,饭后寇准忽然说道:“凉姑姑,阿瑾,我准备回大宋了”
林承殇问道:“怎么有如此想法,”
萧凉则不说话,等听寇准道:“凉姑姑,您对我好,阿瑾也对我好,可是此番我在玉门关所见所闻,身为大宋子民,实在是不能独善其身,况且,这也是我母亲临终的遗愿”
萧凉道:“阿准,你心中有大义,也有大才,姑姑支持你做想做的事情”
林承殇想不到萧凉会这么说,毕竟寇准是宋人,而此时的情势紧张,心里一边又在赞叹萧凉的心胸开阔,便说道:“我与凉姑姑想法一致,何况珍味楼在开封也有分铺,你去了宋朝,可以去帮我经营,都是一样的”
说罢寇准对着萧凉道:“凉姑姑,准儿走了,给您磕一个头”说完对着萧凉利落的跪下,又对林承殇敬了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