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1700000013

第13章 清朝为何定都北京

定都北京对清朝统一中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攻进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

吴三桂消息传到沈阳,范文程当即上书清朝廷,分析关内的形势,请求严申军纪,笼络人心,进兵中原,同农民军争夺天下,否则就会错失良机。辅政大臣多尔衮觉得有理,拿定主意,率领军队向通往中原的门户山海关出发了。清军刚走到半路上,忽然迎来了两个明朝装束的人,自称是把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官吴三桂派来请兵的。

原来,李自成率农民军进入北京后,就接管了明朝的权利。他亲自召见将官和耆老,又派人到黄河流域各地去建立地方政权,甚至准备开科取士,筹备即位典礼了。李自成等领导人因为胜利也被冲昏了头脑,几乎忘记了东北关外还有虎视眈眈的清军。在一些农民官兵中,贪图钱财追求享乐的思想也有所滋生,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时候,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的态度就越发举足轻重了。吴三桂出身官僚豪门,手下兵将骁悍。农民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飞檄文命他入京保卫,可他却走一走,停一停,迟缓观望,拥兵自重。北京陷落后,吴三桂又径直退回山海关去了。李自成进京后,也看到吴三桂的重要作用,就命人带着四万两犒师银和他父亲吴襄的劝降信,许诺父子封侯,劝他投降。吴三桂接到信后,以为从此可以跻身新贵,就决议投降,并带着兵马入京朝见李自成。不料走到半路上,府中的大总管来边关报信,说他父亲吴襄被索饷20万两;又说他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夺了去;还说农民军放火烧了他家的宅院。吴三桂一听,肺都要气炸了,马上翻脸变卦,返回了山海关。为了报私仇,他派人去见多尔衮,请求合兵攻打李自成的农民军。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马上写信给吴三桂,答应出兵,并告诉他如果降清可以封王。吴三桂果然投降了清朝。

匆忙离开北京城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不肯归顺农民军,就亲自率军到山海关,征讨吴三桂。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和吴三桂约好,双方进行决战。那天一开始,农民军以威武的气势把吴三桂的人马包围起来,占了上风。

然而,早就埋伏好的清军突然掩杀过来。农民军猝不及防,乱了阵脚,败下阵来。李自成这才知道吴三桂已经投降了清朝,要引清军入关了。

李自成连夜返回北京城。他深知敌我力量对比对农民军不利,决定退出京城,做长期抗清的准备。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称帝,国号大顺。第二天早晨就率领军队撤出北京,退回陕西去了。两天以后,清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北京城下。

清军进北京

北京城里的明朝文官武将听到消息,连忙出城迎接。他们走出离城门五里地以外,跪在大道两旁,不顾千军万马扬起的尘土,不住地磕着响头。多尔衮命令明朝官员在前面带路,从朝阳门经正阳门进入皇宫。进城之后,多尔衮在武英殿升座。他看了一眼那些恭恭敬敬的明朝官员,说:“我和我们大清的军队是仁义之师,这次进关杀贼,是为了替你们报君父之仇”。说罢,他又对身边的清朝王公大臣们说:“传我的命令,诸将进城,不许闯入民宅,对百姓要秋毫不犯,违令者严加惩办!”过了几天,多尔衮又为崇祯皇帝发丧,表示自己不会跟明朝的官僚为敌。

消息传开,那些为逃避农民军躲到城外的地主和明朝的官僚们,也都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按满族人的习惯剃了头发,留起辫子,迎接清军。

迁都北京

多尔衮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年的夙愿,占领北京。

他立刻决定迁都北京。可是有不少满族官员留恋东北故土,反对迁都。

有一天,他们又在朝堂上发生了争论,一些大臣对多尔衮说:“王爷,不如留军队在这里驻守,大军还是班师凯旋吧!”多尔衮沉吟片刻,严肃地说:“先皇(指皇太极)在世时曾经说过,如果得到北京,马上迁都,以图进取,况且现在人心未定,不可轻易放弃北京”。几天以后,奉命回去接小皇帝顺治的使者,就拿着多尔衮的亲笔信上路了。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月,顺治皇帝从盛京沈阳来到北京。多尔衮用顺治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宣布以北京为首都。从此,清朝从偏居东北的小朝廷,成为统治全国的大清帝国。

多尔衮在这件事上立了大功,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定都北京对清朝统一中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金圣叹之死

金圣叹因为亲自参与了轰动江南的“哭庙案”,一代奇才命丧法场。真正的大才子

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金圣叹是个谜一般的人物。他曾评批了《水浒传》、《西厢记》、《史记》等“六才子书”,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尤其是他腰斩了一百二十回《忠义水浒全传》的十二分之五,使全书内容更加精练,在最精彩的“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处落了幕,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他写的评语蕴含着机智与才情,极富感染力,被称为“金评”,而他的评改本成为风靡海内的传世之作。

虽然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深入探究他的身世却有些困难。因为他是被砍头的朝廷要犯,在很长时间里无人为他刊印文集,也无人为他著书立传,有关他的生平身世几乎成了一片空白。那么,如此一位才子是怎样获罪而死的呢?

金圣叹,原名喟,苏州府长洲人,明朝灭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他特别看不起为清朝贵族效命的读书人。然而作为生员,他又不甘心游离于科场之外。一次应试时,题目为“王之将出”,金圣叹一字未写,只画了一个大方框和四个小方框,这样的答卷自然激怒了考官,于是以藐视科举之名被取消下场应试权。金圣叹不甘心,于是改名金入瑞再次应试,他用心做完三场文章,即“举拔第一”。

由于他佯狂傲世,倜傥不群,不屑于谒钻营,加之为人又很怪诞,所以三十年科场均不得意,到死时仍是一介布衣。54岁那年,金圣叹因为亲自参与了轰动江南的“哭庙案”,命丧法场,一代奇才就这样被断送了。

哭庙案

顺治十六年,苏州一代发生灾荒,收成大减,本来富庶的江南水乡变成了饥民遍地的灾区。朝廷本应减免粮赋,救济灾民,可是,江苏巡抚朱国治和新任吴县县令任维初不顾百姓的生计困难,照常催逼粮税。谁要是拖欠不交,就以“抗粮”之罪论处。不论缙绅还是百姓,“受责者皆鲜血淋漓,俯伏而出,不能起立”。

更为可恶的是,县令任维初竟监守自盗,私吞公粮,中饱私囊,数额高达三千多石,其亏空部分却要灾民悉数补偿。百姓对任维初恨之入骨,倪用宾、金圣叹等诸多生员更是怒火中烧,决心把这些贪官污吏赶走。于是他们暗中商议,等待时机。

顺治十八年二月初一,顺治皇帝驾崩,哀诏传到苏州,巡抚以下官员各在府堂设立奠幕,并按规定哭灵三日。倪用宾、金圣叹等人认为,正好借哭庙之机控告任维初等人的贪污残暴,惹起众怒,达到驱逐贪官的目的。

初四这天,诸生员近百余人来到庙堂,鸣钟击鼓,又一起来到府堂。一时之间,跟随者达到上千人,号呼奔走,群情激昂,震动了整个苏州城,酿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抚臣见此情景大惊,不但不体恤民意,相反却立即派兵捉拿。示威群众经不住刀砍马踏,哗然而散,金圣叹等十一人被当场捉拿,下入狱中。

当时的会审记录称:“姚刚、丁子伟、金圣叹鸣钟击鼓。伊等亦说,在倪用宾家聚会,丁子伟、金圣叹、姚刚为首,鸣钟击鼓聚众扰乱是实”。江苏巡抚朱国治见此案非同小可,害怕再审下去会牵连自己,于是连忙涂改口供,并为任维初开脱罪责,接着就匆匆具文上报。他在参奏哭庙者的折子上,列举了金圣叹等人的三大罪状:一是震惊先帝之灵,罪不容赦;二是声言扛打朝廷命官,目无朝廷;三是书写匿名揭帖,违犯大清律令。

他列举的这三条罪状中的任意一条,都可置哭庙者于死地。朱国治恨不得马上将他们处死。恰巧,当时反清斗争此起彼伏,郑成功率领的抗清军队又一度连连攻克瓜州、镇江等地,引起了全国震动。面对这种严重局势,清廷决定采取严厉的镇压手段,哭庙一事恰在风口浪尖上,正要惩一儆百。不久此案以谕旨定罪:金圣叹等八人斩决,家产籍没,妻子充军,其余十人也处以死刑,连同其他案中人犯共121人,皆斩于南京的三山街。金圣叹坦然引颈就戮,死后葬在苏州城外五峰山下。

因为他是被砍头的朝廷要犯,三百多年来,他的坟丘隐于荒草野荆之中,很少有人前往凭吊。人们对金圣叹的惨死非常惋惜,一代才子竟落得如此下场。有关他的生平身世很少有人敢去撰写,即使有人涉猎,也大都是一些传说或趣闻,真是可惜可叹。

不过,这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名下并不寂寞,人们只要捧读他评改过的几部文学作品,就会想起这位白眼观人、痛贬时世的名士来,对他独具慧眼的才情赞美不已。

同类推荐
  • 大宋第一闲人

    大宋第一闲人

    穿越到五代十国末期,成为后周大将高怀德府上的二公子,定要玩乐一世,不负此生。陈桥兵变,大宋新建,灭南平、攻后蜀、平南汉,这里怎能没有我的身影?出使南唐、经略北汉、发兵契丹,我要夺回的可不仅仅是燕云十六州!江山一统,笑傲天下,人道高府二公子高处俊乃是“白衣内相”。啥?你可别瞎说!我不过是一富贵闲人耳!
  • 天朝第一人

    天朝第一人

    这是一个表面的辉煌,实际已经摇摇欲坠的天朝。内有贪官权臣,外有敌国蛮夷,这个国家不断地走向衰败,似乎是无法逆转。朝政腐朽,党争不断。这些年科举更是腐败不堪,叶晓身为北方学子,孤身踏上仕途,那金碧辉煌的朝堂,纸醉金迷的万城之城。病入膏肓的皇帝,手握重兵的大将,震慑南蛮的亲王,很多人都在试图挽回这个逐渐走向灭亡的庞大帝国。这个天朝,又将会因为一个塞北的学子而改变多少。
  • 大汉最强军师

    大汉最强军师

    一觉醒来,魂穿汉末,成了诸葛亮。辅佐刘备?不行!根基太差了。辅佐曹操?不行!疑心太重了。辅佐袁绍?不行!竖子不足与为谋。刘辩:“董卓又打进来了,孔明教我。”诸葛明无语望苍天,轻摇羽扇,一瞬间风卷残云。这是什么情况,道法,内气,灵气,七仙女?这是来到了神话三国了吧。
  • 一团和气见深情

    一团和气见深情

    大明宫庭风云变幻,一个弱小的生命在一位妙龄宫女的庇护之下长成为一代君王,面对种种血雨腥风的,一生功过又有几人说得清,觉得成化帝朱见深的故事有许多可发挥之处,《一团和气》是他年轻时的绘画作品。
  • 追忆商海往事前尘:胡西园回忆录

    追忆商海往事前尘:胡西园回忆录

    本书通过主人公胡西园创办“中国亚浦耳灯泡厂”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危机,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保存民族工业的一点血脉,胡西园伴随着“中国亚浦耳灯泡厂”撤离上海孤岛,南下湘西,西进四川,期间几进几出,企业损失巨大,几近破产边缘,却始终站在“倡导国货”的立场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与发展奔走呼号,殚精竭力,最终成为中国近代工商界屈指可数的翘楚标杆。
热门推荐
  • 诸天无尽处

    诸天无尽处

    诸天无尽,万界穿梭。轮回不灭,天道蹉跎。虚度了四年光阴的李问心不愿做生活的奴隶,想要振奋而起,摒弃那颓废的自我,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他只是想要战胜自己,战胜生活,却不料星辰流转,天命无常,一股神秘玄奇的强大力量选中了他!从此,无限浩瀚与深邃的星河,陌生遥远却奇妙的异度空间,以及那失落在历史记载中的古老纪元……世界的真相逐渐显露在他面前,李问心知道,那所谓的“终极权柄”触手可及!
  • 劝读十则

    劝读十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奶爸别怂

    奶爸别怂

    扎心系统?有没有搞错?想我高进一生没皮没脸,扎心?不存在的!高进:能不能换个厚脸皮系统?我擅长那个。系统:不可以!高进:得!这系统废了,没劲!系统:高进,大学生,死于二十五岁,还是个小纯情男,都没有碰过女……高进:打住!我的心好扎……
  • 不轨之臣:废柴国师要翻天

    不轨之臣:废柴国师要翻天

    她面上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宅里斗,深宫斗,朝堂斗,其斗无穷其乐也无穷。她一步步地由深闺小姐到一朝国师,一步步地要助他登上皇位。她虽甘为一国之重臣,却怀不轨之心。到最后,尘封多年的秘密揭开后才晓得,原来他们前尘旧事,不仅仅是这二十年来的互相牵绊,它还远到很久很久以前,远到今生来世,生生世世……千年守候,逆天而行,能否换你一世相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顺光爱你

    我顺光爱你

    前世,孟千初看不清渣男的真面目,放着帅气多金的老公不要,去和渣姐挣一个渣男……最后家道中落,死无葬身之地。重生后,左手透视,右手一个帅气多金老公,虐渣姐,虐渣男……孟子初:“萧祁,我生气了!哄不好的那种。”萧祁:“那要怎么哄,带你去旅游还……”孟子初:“我是那种人吗,我也是要面子的好不好?”萧祁:“那你说怎么哄?”孟子初:“我说的你都能做到?”萧祁:“我萧祁说话算数。”孟子初:“那好,我要你给我轻薄。”
  • 网游重生之植物掌控者

    网游重生之植物掌控者

    谁说只有游戏世界可以影响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一样可以影响游戏世界的,重生回到原点的林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进入游戏,成为一个NPC。谁说植物师没有攻击力的?看我的豌豆射手大杀四方!谁说植物师没有用,下副本也没有人要?我杀敌、困敌、治疗样样精通,不需要别人,我自己就能下副本通杀。
  • 黄绣球

    黄绣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

    《妄想是真实的主人》是多多的一部诗歌自选集,收录了诗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创作的的诗歌作品,按照年代编排,包含多首过去已出版诗集未收入的新作,完整体现了诗人的创作面貌和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多多的诗歌个性和风格都十分显著:语言的锐利简洁,对细腻情感的洞察理解。
  • 来穿个越

    来穿个越

    突如其来的一场蓝色的雪,从头开始的一场人生。改变自己,做向往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