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1900000006

第6章 洪秀全创教

洪秀全(1814~1864),原名仁坤,小名火秀,拜上帝后改名秀全,借“禾”为“我”,意即“我乃人中之王”。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次年全家迁居官禄村。该村距县城约六十华里,离广州九十华里,背枕独秀山,西靠髻岭,是个有名的穷村庄。其父镜扬,长兄仁发,次兄仁达,均以种田为业。秀全7岁人本村书塾,几年间,熟读四书、五经、中国历史等多种古籍。十六岁时,因家计困穷辍学,从事农务。十八岁时,被聘为塾师。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支配下,他大约从道光八年(1828)起,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思想受极大刺激。道光十七年(1837)洪秀全第三次应试落第,在悲痛与失望中,大病四十余日,严重时神志昏迷,口说呓语。道光二十三年(1843)春天,洪秀全再去广州应试,仍然落选。个人的科场失意,同当时广大农民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以及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激烈变动联系起来,激起了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变现状的思想。

洪秀全最后一次应试失败后,仔细地阅读了十年前在广州得到的一本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这本书是中国教徒广东人梁发所编。书中宣传只有“上帝”是真神,其他为人所崇拜的偶像都是妖魔,一切人均为“上帝”子女,是平等的,人人都要拜“上帝”,敬耶稣,遵守十戒。它宣扬世人只有信仰上帝耶稣基督,遵守神天上帝之命,安贫乐业,才能得到赦免和拯救,来世灵魂可在天堂永远享福。这种宗教思想,是企图麻醉中国人民,为西方资本主义征服中国开辟道路。然而,这种与中国传统观念大相径庭的新奇说教,却使正在榜徨探索新思想的洪秀全得到了相反的启示。他将书中内容和六年前大病中所出现之幻觉加以附会,说是幻觉中所见老者即上帝,自己则是天父上帝的次子,天兄耶稣之弟,称那次大病中昏迷,是上天受命,后来复苏是奉上帝命下凡诛妖救世。据此,洪秀全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六月在花县莲花塘按书中所言,祈祷上帝,自行施洗,并劝人“拜上帝不敬邪神”。在这里,他实际创立了一个名为“拜上帝者”的新宗教。冯云山和洪仁玕首先受洗礼,皈依上帝。冯云山(1822~1852),出身于家道殷实的家庭,自幼诵习经史,博览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等书,但也屡试不第,在村塾中执教。他和洪秀全是表亲,又是同学,关系极为密切。洪仁玕(1822~1864),出身农民家庭,自幼读书,习经史、天文、历数,经考五科不售。拜上帝后,他们“将馆中所立孔子文昌,家中所立灶君、牛猪门户耒龙之妖魔一概除去”①。这一行动违背了封建传统,引起当地豪绅的不满,从而使他们失掉了塾师的职位。为吸收信徒,道光二十四年(1844)春天,洪秀全与冯云山从广东长途跋涉到广西贵县赐谷村秀全表兄黄盛均家,进行传教。经三个多月,参加拜上帝者超过百人,但因黄家生计艰难,冯云山首先离去,转人桂平县紫荆山区;洪秀全随后返回花县。

太平天国洪秀全道光二十五、六年(1845、1846),洪秀全在家乡一面做塾师,一面埋头于理论撰述,先后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百正歌》、《改邪归正》等重要著作。在这些文章里,洪秀全把基督教的教义和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阐述了拜上帝教的教义,曲折地表达了农民群众反对封建压迫和剥削的愿望和要求。《原道救世歌》指出:天父上帝为古今中外独一真神,主宰万事万物,所有的人不论贵贱,均为上帝子女,而且人间的一衣一食也都是上帝所赐,因此,人人都得敬拜上帝,不得拜邪神。他明确提出:“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天人一气理无二,何得君王自专,上帝当拜,人人所同,何分西北,何分南东”②。它谆谆告诫人们“勿拜邪神,须做正人”。要改邪归正,为善积福,就要反对淫、忤父母、行杀害、为盗贼、为巫觋、为赌博以及鸦片、饮酒、看风水、相命等,实则是要人们通过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来救世。《原道醒世训》首先揭露了中国的黑暗现实,指出:当时的世界,国与国之间,一国之中省与省、县与县、乡与乡、姓与姓之间,都彼此相憎,进而“相陵相夺、相斗相杀”,正处于“暗极”“乱极”的时代。产生这种“凌夺斗杀之世”的根源,则在于“世道乖离,人心淡薄,所爱所憎,一出于私”。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理想社会的构想,指出:天下凡间即然皆由“皇上帝主宰化理”和“生养保佑”,因此,就国家来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就社会成员来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既不应“存此疆彼界之私”,也不应起“尔吞我并之念”。文章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即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社会成员一律平等,“有无相恤,患难相救”,“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智不诈愚,勇不苦怯”,人人都过着太平幸福的生活。文章号召天下凡间的兄弟姐妹,跑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时凛天威,力遵天诫,相与淑身淑世,相与正己正人,相与做中流之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③。在这里,已隐含有要农民起来反抗黑暗现实的革命思想。

正当洪秀全从事艰苦的理论创作期间,在广州传教的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得到洪秀全的信息,遂由其助手邀约其前来“襄助宣救”。道光二十七年二月(1847年3月),洪秀全与洪仁玕应约到广州罗孝全教堂。在此,他们第一次读到《旧遗诏书》和《新遗诏书》(即《旧约》和《新约》),对基督教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但由于罗孝全的另外两个中国助手忌妒洪秀全的才能,设计陷害,洪秀全“受洗礼”的请求未能实现。对此,洪秀全极感失望,遂愤然离开广州,径赴广西。七月(8月)洪秀全抵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区,与冯云山会面。

冯云山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夏,在广西贵县与洪秀全分手,前往桂平紫荆山区。该区方圆五百里,位于桂平县城西北部,北连平南、永安诸山,西通象州、武宣界。这里分散居住着汉、壮、瑶等各族人民,其中多数是从广东迁来的客家人。他们以种田耕山为主,以烧炭、种蓝为补,生计极为艰难。冯云山来到紫荆山后,以极大的坚韧力教人敬拜上帝。他通过做苦工、当塾师,联系当地的烧炭工人和贫苦农民,向他们宣传拜上帝的道理,号召会众共尊教主洪秀全。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拜上帝的信徒已达二千多人,且以“拜上帝会”之名闻名于远近。洪秀全抵紫荆山后,看到拜上帝会组织已经建立起来,亲自感受到广西地区群众反抗斗争的激烈,因而增强了推翻清朝统治的信心和决心。于是,他撰写《原道觉世训》和《太平天国》,与冯云山共同建立拜上帝会总机关,制定“十款天条’和各种宗教仪式。以对会众加强思想和纪律教育。《原道觉世训》为拜上帝会指明了战斗目标。它把社会划分成两个根本对立的营垒,一面是正,是善,就是“皇上帝”和“皇上帝子女”;一方面是邪,是恶。就是“阎罗妖”和“妖徒鬼卒”。文章指出,“皇上帝”是“天下凡问大共之父”,人们的“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人人应当朝夕敬拜。“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做怪多变,迷惑缠捉世间人灵魂”;世人“所立一切木石泥团纸画各偶像”,清朝皇帝及各级官吏均属其类。文章指出,只有皇上帝才能称帝,人间君主不得僭越,砚然称帝。文章号召天下众兄,弟姐妹,独拜真神皇上帝,击灭阎罗妖及其妖徒鬼卒④,实际就是号召农民奋起革命,推翻以道光帝为首的清朝统治。《太平天国》以洪秀全在道光十七年(1837)的异梦为素材,用神话的形式,讲述了洪秀全上天受命,战逐妖魔,下凡救世,以后两次到广西活动的故事。它宣称洪秀全是上帝的次子,耶稣之弟,被封为“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是“真命天子”受命下凡“斩邪留正”⑤。这部书充分表达了洪秀全“奉天诛妖”、“斩邪留正”的革命思想。一切宗教必须依赖种种仪式戒律,才能维系其存在和表现其观念及情绪。洪秀全根据中国社会情况,对“摩西十诫”加以修改,制定十款天条,作为上帝教的戒律。“十款天条”的内容是:崇拜皇上帝,不拜邪神,不妄题皇上帝之名,七日礼拜颂赞皇上帝恩德,孝顺父母,不好杀人害人,不好奸邪淫乱,不好偷窃劫抢,不好讲谎话,不好起贪心⑥。前四条是宗教信仰,后六条为信徒的生活准则,起义时则变为军事纪律。洪秀全还通过宗教仪式把人生日常活动与上帝联系起来,规定人会受洗有悔罪奏章,礼拜颂赞上帝,朝晚拜上帝,食饭谢上帝,灾病求上帝,凡生日、满月、迎亲嫁娶、丧事,以致作灶、作屋、堆石、动土等事,都得祭告上帝,宣读祈祷文。这种迷信琐碎的仪式,成为拜上帝会组织、鼓舞群众的重要方法。为扩大组织,洪秀全、冯云山以紫荆山为中心,派人四出宣传拜上帝会教义,并领导会众开展破坏偶像、捣毁神庙的斗争。道光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1847年10月26日),洪秀全亲率拜上帝会众前往象州捣毁甘王庙。据传甘王是个杀母、贪暴、淫乱的凶神,当地群众怕它作祟降祸,祭祀非常虔敬。洪秀全等直入庙中,宣布甘王十大罪状,将神像推倒砸毁。这一举动以及拜上帝会到处捣毁神庙、社坛,很快在群众中扩大了影响,信徒迅速增加。然而这种捣毁偶像的斗争,却引起地主豪绅们的极端恐惧和仇恨。地主豪绅凭借团练武装力量,极力压制拜上帝会的活动。宗教斗争由此转向政治斗争。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1847年12月),桂平生员客家富户王作新率团练逮捕冯云山,途中为拜上帝会众夺回。接着他向桂平县衙控告,捏称冯云山“迷惑乡民,结盟聚会”,“不从清朝法律”“践踏社稷神明”,要求“严拿正办,俾神明泄愤,士民安居”⑦。十二月十二日(1848年1月17日),王又以团练逮捕冯云山、卢六二人,经大湟江巡检司送往桂平县狱。卢六于羁押中被折磨致死。后由于冯云山在狱中坚持斗争和广大会众在狱外积极营救,道光二十八年六、七月间,桂平知县被迫结案,以无业游荡之名将冯云山递解回籍。在递解途中,冯云山说服两名解差皈依上帝,与其同返紫荆山。

冯案前后历时半年多。该案发生后,在贵县赐谷村的洪秀全闻讯立即赶到紫荆山,随后又赴广州设法营救,未果。当洪秀全再返紫荆山时,已获释的冯云山却又动身前往广东寻洪秀全,两人于路途相左,直到洪秀全重返原籍,二人才得相见。在此期间,拜上帝会主持无人,会众发生混乱。处此紧要关头,以种山烧炭为业的会员杨秀清利用当地民间“降僮”习俗,于道光二十八年三月三日(1848年4月6日)假托天父上帝下凡附体,传言群众,安定人心,巩固了拜上帝会组织。洪秀全在返回紫荆山后,确认了杨秀清代天父传言的资格。九月九日(10月5日),在洪秀全的指使下,与杨秀清关系密切的萧朝贵又假托“天兄下凡”,证实洪秀全确是上天受命、下凡救世的“天下万国真主”,从而取得代天兄耶稣传言的资格。此后,杨、萧二人通过“天父”、“天兄”频频下凡,实际左右着拜上帝的活动。道光二十九年五月三十日(1849年7月19日),洪秀全、冯云山从广东返回紫荆山。这时,拜上帝会在同地主团练斗争中得到迅速发展,以桂平县紫荆山区为中心,东到平南、藤县,西至贵县,北达武宣、象州,南抵博白、陆川,以及广东的信宜、高州、清远等地,都有拜上帝会的成员在活动。人会的包括汉、壮、瑶等各族群众,其中绝大多数是种地或烧炭的贫苦农民和部分矿工、小手工业者,也有少数家境富裕而社会地位较低的地方士绅。在斗争中,拜上帝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领导核心,其成员有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肃朝贵,以及金田富户监生韦昌辉和贵县富户石达开。以均为上帝子女,其核心成员在会内排行次序是:耶稣为长兄,洪为二兄,冯为三兄,杨为四兄,萧为妹婿(萧妻洪宣娇为洪秀全妹),韦为五弟,宣娇为六妹,达开为七弟。此后拜上帝会就是在他们的领导下,掀起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

教义、教规的确立,从宗教斗争向政治斗争的发展,以及领导核心的形成,标志拜上帝会已成为政教合一的代表广大农民利益的革命组织,从而为金田起义的发动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2册,第690页。

②《大平天国印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上册,第10页。

③《太平天国印书》上册,第14~16页。

③《太平天国印书》上册,第16~22页

⑤《太平天国印书》上册,第36~50页。

⑥《太平天国印书》上册,第31~33页。

⑦《太平天国资料丛编简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册,第82~83页。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这个系统不太靠谱

    三国之这个系统不太靠谱

    现代屌丝张玄天穿越三国,获的了一个强大的系统,只不过这个系统好像有点不靠谱。张玄天:“小姐姐,小姐姐,你打算给我什么呀”?系统小姐姐:“我决定把李元霸和项羽奖励给曹操、孙权,怎么样?我明智吧”?张玄天:“卒”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穿越三国之山贼

    穿越三国之山贼

    他的生命,像是波涛汹涌海面上沉浮的浮萍,在风浪中,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却始终难以寻找到自身的归宿。可是他真的真的爱她,不能没有了她,舍不得放下她。因此他的人生中,又多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誓言。最终,他踏上了一段又一段不属于自己的人生路程,在异界他乡中寻找自己人生中幸福的起点和终点。于是,他的故事开始了……。
  • 大明易天记

    大明易天记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皇孙朱允炆继承大统。登基伊始便大肆削藩撤爵,一众藩王人人自危。燕王朱棣引兵而起,一场席卷神州的“靖难之变”拉开序幕。与此同时远遁漠北的蒙古余部虎视眈眈,卷土重来,奇袭燕京!安南诸国狼子野心,窥视神州,入兵云南。霎时间风起云涌,一众江湖儿女、隐士真修粉墨登场,或是各为其主阵前厮杀,或是更围绕着一本武林密宝《菩提洗心经》展开争夺。此间种种不仅有那铁马冰河、万箭千刀的两军对垒,亦有手刃仇人、快意恩仇的江湖豪情,更有飞天遁地、御剑而行的道法昭彰。历时四年朱棣在一众燕北豪杰的相助之下砺刀秣马,问鼎中原,终成一代英主!
  • 明未混子

    明未混子

    “吱”木板门打开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穿着不知什么年代的旧衣服,头上打了发髻插着木杈,一手拿着扫把,柔柔弱弱一副胆小怕事的样子。“何事?”大婶你好,我叫黎浩,请问这里是那里,到Z市有多远?”“猪市?不知”
热门推荐
  • 涉世之一世安

    涉世之一世安

    我父皇是帝王,我母亲也是帝王,我舅舅也是帝王,这天下没谁能比得了我的出身。但我绝不是等着被传位的庸碌之人,待我登上帝位那一日,必将这三洲合一,妖族驯服,万里河山从此只尊一人之命!那个人就是我,奕辰溪!————分割线————以上纯属为简介凑数的~
  • 我是碧草十二楼

    我是碧草十二楼

    高山重重,深涧暗渡,幽谷径入。一日,来了一个年轻男子,并不向村里人介绍自己,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怪异、简单却说不出的舒服的衣着,清瘦却健壮、温文尔雅的举止,如一道阳光,照进了眼前这个不过几十户,数百人的小村落。随后村里老人家们发现,他并不是不想告诉大家,而是——他真的忘了自己叫什么,以前是干啥的,来自于哪里,怎么就走到了这里。他也不是不讲从前,而是特别愿意讲,只是他讲的,没有人能听得懂,那完全是陌生的、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世界的事情。村里的一位多少念过些“四书、五经”,堪称有些文化的长者从他嘴里常出现的一句话“十二楼前生碧草”中,给他挑拣出一个诗意的名字“碧草十二楼”,姓碧草,名十二楼。这个名字曾经让村里的孩子们“疯狂”了很久,一个有着五个字的名字的人,太有趣了。关键是“十二楼”喜欢这个名字,他欣然接受,莫名的喜欢,谁叫都答应。日子就这样溜光水滑地过去了。直到有一天,随着村里唯一一个出去见过世面,却又忽然回来的大学生——旺仔的回归,“十二楼”现象激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在旺仔“上窜下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十二楼也在一点点地记忆回归,只是,事情却变得越来越不尽人意,甚至惊心动魄······
  • 租错房子爱对郎

    租错房子爱对郎

    初出茅庐的女主人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租错了房,工作四处碰壁。却没料遇上帅气多金的萧绅,就连“未来公公”都对自己赞赏有加。然而,他们的命运并没有料想中的顺利,尤其是那个跟萧绅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萧士,百般阻挠他们的姻缘。一切如何而起,又如何而终?请关注《租错房子爱对郎》。
  • 婚途漫漫:陆少求放过

    婚途漫漫:陆少求放过

    传闻陆氏集团陆少绅士有度,爱妻心切,是暖阳的化身。却不知他对妻子恨之入骨!当妻子凌晗跪在地上乞求他借钱救母时,他却提起另外一个女人,那是他心上的白月光。凌氏倒闭,他人前做戏护妻,背地里却将她逼上绝路。她决定忍痛离开,可他不放!“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死人,我怎么可能放过你?”
  • 名剑无双

    名剑无双

    莫名,一个本是先天经脉闭塞的废物,可是却成为了手持无双剑,身负九字剑诀的绝顶高手。一路打败无数敌人,抱得美人归。
  • 青春斗之再见爱

    青春斗之再见爱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7岁奏响了青春的乐曲.花心的肖萧、不讨人喜欢的夏芝芝、心机王涵、仗义的姜尹沫、胸有城府的罗欣。五个叛逆然而性格截然不同的好姐妹。虽然他们在一起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可是最后因为种种原因都各自走散了。失恋后的肖萧重新振作起来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后经过他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影视编剧,夏芝芝因为家庭原因回到老家为父母养老,王涵再次进入夜店重新开始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姜尹沫踏踏实实的在杂志公司立足,罗欣在一家银行做大堂咨询,几年后偶然间几人聚集在一起……
  • 嫡女毒后

    嫡女毒后

    前世,她是有名的政客,今世,她是从寡妇村逃出来的寡妇。夫君不仅没死,还与姐姐成亲。为了将她赶尽杀绝,两人合计派人暗中刺杀、毁容,坏事做尽,,这仇能不报么?后宫中的步步为营,她得心应手,各种谋害,她必然先行洞悉。太后赐婚庶王为妃,斗正室,斗小妾。嫁入宫中,翻身寡妇成皇后,艳绝天下。(女主绝非善类,与男主遇贱则更贱,遇强则更强。)
  • 不爱那么多

    不爱那么多

    一大早,生物钟就自动把沉睡中的罗小雅弄醒了。女儿弯弯因为惦记着幼儿园比赛拍皮球的事,不等妈妈喊她起床,听到动静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罗小雅在给女儿穿衣服的时候,小丫头先是嚷嚷着要穿裙子,说是比赛的时候,幼儿园要给她们录像,老师特意嘱托小朋友们穿得漂亮一些。罗小雅从衣柜里翻出一条玫瑰红背带裙,刚给她套到身上,她又唧唧歪歪说怕穿裙子影响拍球的速度。罗小雅低头一想,也有道理,只好又把裙子脱下来给她换了条花边牛仔裤。考虑到老师的叮嘱,便给她穿上新买不久的蓝色毛衣。牛仔裤配天蓝色的小毛衣,看上去清爽、干净,蛮漂亮。女孩子喜欢臭美,梳头发的时候先说梳麻花辫,没梳到一半,又吵着换成马尾辫。
  • 妖孽无双:你别太嚣张

    妖孽无双:你别太嚣张

    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女人,她不相信男生,不相信所谓的爱情,一直奉行单身主义,却偏偏遇到了一个‘棋逢对手’的男生,于是乎,兴趣被勾出来了,斗志被引出来了,而情感自然就不受控制的冒出来了。且看聪明狡猾的她遇到腹黑邪狞的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蜀山战纪2之奇蓁未果

    蜀山战纪2之奇蓁未果

    她是云梦泽第48世转世,他是火黎人第48代守护者。"你说过,你不是莫凌烨,而我也不是云梦泽”萧蓁蓁看着余英奇赤魂石被毁,属于云梦的诅咒才真正到来,往往活下来的才是最痛苦的。兜兜转转,他们在一起纠缠了上千年,到最终还是输给了命运“你是谁?”——云梦族长云梦泽“我又是谁?”——云梦中人云梦婕……她活了很久,久到以往的朋友都不复存在,而她还依旧是当初那个模样。“你说我们同样大,爹称你为姑姑,我又该如何称呼你才好?”“就叫我婕儿吧”云梦婕这个身份她从不想要,却不得不要有时候她也在想,活了这么多年究竟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