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2500000020

第20章 汉武帝的晚年(1)

在清朝康熙皇帝之前,活到70虚岁的皇帝屈指可数,其中一位就是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间也数汉武帝最长——整整54年。与秦始皇、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相比,只有明太祖比他多活了一岁,但当皇帝的时间比他短得多。不过,这位皇帝的晚年并不如意。

在武帝时期,汉朝先后灭东瓯、南越、闽越、朝鲜,平西南夷,击败匈奴,设河西四郡,通西域,奠定了汉朝极盛疆域的基础。他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完全消除了割据的威胁,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他亲自指挥堵塞了长期泛滥的黄河决口,使黄河恢复故道;兴修水利,扩大农田;修建了通向西南、西北边疆的道路。汉朝出现了开国以来最强盛繁荣的局面,武帝的功业也达到了巅峰。但在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约束的条件下,延续数十年的帝位使武帝本来就存在的好大喜功、挥霍浪费、迷信鬼神、刑法严酷等缺点在他晚年恶性膨胀,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国库中的钱财曾经非常充足。陈粮还未用完,新粮又入库了,结果陈陈相因,粮食腐烂而不能食用。大量的铜钱放在仓库中长久不用,串钱的绳子烂了,铜钱散落无法统计。但这些由上千万农民和手工业工人一年年聚集起来的物资很快就被武帝消耗完了,因为无论是战争、筑路、建城、移民、治河,都需要大笔开支和大量人力,而且由于原来的粮食生产者成为消费者,新产的粮食必然会减少。随着战线的延长和疆域的扩展,粮食输送的距离越来越远,成本高得惊人。因为从东部产粮区至北方和西北边疆只能依靠人力或畜力在陆路运输,在遥远的路途中人和牲口本身就要吃掉大量粮食和饲料,能运到的是极少数。据主父偃统计,秦始皇时从今山东半岛渤海沿岸将粮食运往河套,结果是“三十锺而致一石”,到达目的地的粮食是输出量的1/192。汉朝的水平大致相同,而目的地更远达云货币贵高原、河西走廊、天山南北,甚至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武帝曾调集10万人到朔方筑城据守,将关东72万贫民迁至西北,征60万士兵去边郡屯田,数万人向西南夷筑路,安置数万匈奴降人,这些人员至少在最初阶段必须完全由政府供应粮食和必需的生活、生产物资。当时每人每年大约需要18斛食粮,72万人就要1296万斛,而从关东输入关中的粮食最多的一年也只有600万斛。这样大的消耗,国库如何能不空?

郑当时任大司农(农业主管官员)时,建议从渭河引水开一条漕渠,穿过长安城,沿秦岭入黄河,既可方便漕运,又能使上万顷农田得到灌溉。数万人干了三年,漕渠开通,效益不错。这引发了武帝和群臣大办水利的积极性,大项目纷纷上马。河东(今山西西南部)太守的计划是引汾水连接黄河,既可取代底柱(原三门峡中险石)以东的漕运,又可增加5000顷田、每年增产200万石谷。武帝投入数万士兵开垦这些“渠田”,由于这一带的黄河经常改道,渠道根本不能使用,渠田连种子都收不回,只能任其荒废。又有人建议,从褒斜道运漕粮,御史大夫张汤认为可以斜水通渭水,褒水通汉水,都可以运粮,而两水间相隔的百余里可以用车转送,这样一来,汉中的谷能运到关中,关东的粮食可以从汉水运来,不必再通过黄河底柱天险。武帝很听得进去,就封张汤的儿子为汉中太守,负责开褒斜道。几万人筑成了五百余里道路,固然距离较近,交通方便,但褒水、斜水都十分湍急,水浅多石,从褒水向关中又是溯流而上,根本没有办法行船。关中花了十几年才开成的龙首渠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未得其饶”。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亲自主持堵塞了泛滥23年的黄河决口,取得了一项空前的成就。这再次引发了大办水利的高潮,一时间“用事者争言水利”,西北边疆的朔方、西河、酒泉都引黄河及川谷水灌田,关中上马的工程有灵轵、成国、伟渠,汝南、九江(今淮河南北)引淮水,东海郡(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引钜定泽,泰山下引汶水,规模都有万余顷,其他小规模的工程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工程中,像成国渠和以后建成的白渠是成功的。发挥了长期效益,但多数只是应付政治任务,劳民伤财。如在朔方开渠,花费上亿,却毫无成效。在这种气候下,齐人延年提出了一个更惊人的计划:将黄河引入匈奴地区,关东再也不会有水灾,匈奴不战自灭。总算武帝的头脑还清醒,虽然对延年的气魄颇为赞许,表扬他“计议甚深”,却没有采纳。

如果说水利工程多少还有为百姓着想的成分,那么另一些花费就纯粹出于武帝的个人需要了。如武帝给功臣、将士、宠幸的赏赐不计其数,元朔五年赐卫青军黄金二十余万斤,元狩四年赐卫青、霍去病黄金50万斤,骗子栾大一次就获赏黄金10万斤。当然这些“黄金”并不真是金子,可能只是纯度高的铜,但即使如此,价值也是巨大的。至于对“外国客”和“使者”的接待和赏赐,是作为意义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对待的,自然更是不算经济账了。武帝在关中大建宫殿楼台,在各地到处建离宫别馆。他先后建了甘泉宫、柏梁台、承露仙人掌等,所谓仙人掌是用铜制的巨盘,高20丈,大7围,耗费可想而知。以后又在长安建飞廉、桂馆,在甘泉宫建益寿、延寿馆,通天台,扩建甘泉宫。太初元年(前104年),武帝为了在甘泉宫接受诸侯和各地的“上计”(报告当地户口、赋税、粮食产量等基本情况),专门建造接待诸侯的宾馆。又下令造建章宫,规模宏大,千门万户,前殿比未央殿还高,东面的凤阙高20余丈,西面有一个方圆数十里的虎圈。北面开一个大水池,称为太液池,中间有蓬莱、方丈、瀛州、壶梁等岛,还有一个高20余丈的渐台。南面有玉堂、壁门,雕塑的大鸟等,还有高50丈的神明台和井干楼,用走廊互相连接。

有的浪费是制度造成的,但数额巨大。根据汉朝的惯例,皇帝登位后就开始卜地修陵,所以属皇帝私产的“少府”,以年收入的1/3修陵。由于陵墓工程浩大,在位时间短的皇帝往往等不到完全修好就死了。武帝在位时间长达54年,到后来陪葬品已塞满陵中,无法再容纳每年新增加的部分,但这种制度又有谁敢改变呢?

武帝的挥霍浪费很大程度上与他的迷信和虚荣有关。如元封元年(前110年)去泰山举行春游封禅大典,就被认为是“存亡继绝”的大事,是“受命于天”的象征。主管天文观测、国家历史和档案的太史令司马谈(司马迁之父)没有能躬逢其盛,竟一病不起。但武帝更多进行的是求仙、求长生不老药、炼黄金术和满足个人的欲望。武帝即位之初就特别敬重鬼神,于是一伙骗子也应运而生。

首先出笼的是深泽(今河北深泽县)人李少君。他本是深泽侯家的医生,一直自称70岁,能以意志使物体改变和长生不老,并经常留下一些金钱和衣食。大家见他从来不治产业却如此富裕,又不知道他的来历,更相信他是异人,争着侍奉他。有一次在武安侯的宴会上遇见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李少君说曾经与老人的祖父在某处游玩,老人小时候的确随祖父到那里去过,还记得,在座的人大吃一惊。他见武帝时,看到旁边放着一件旧铜器,就说:“这是齐桓公十年放在柏寝的。”武帝一看上面的铭文,果然是齐桓公时的器皿,宫里人都以为他是几百岁的神仙。他向武帝建议“祀灶”(祭灶神),说这样就能“致物”(按意志使物体改变),丹砂就能变成黄金,使用黄金制成饮食器皿就能益寿,这样就能见到海上的神仙,再封禅就能不死,像黄帝一样。他说:“我曾在海上遇见安期生,他给我吃的枣子大如瓜。安期生是仙人,住在蓬莱,但高兴时就见人,不高兴时就隐而不见。”武帝对他十分尊敬,亲自按他的办法祀灶,派人入海见安期生,用丹砂炼黄金。后来这位仙人病死了,武帝以为他不会死,只是化去了。于是齐、燕一带的方士更加活跃了。

宠妃李夫人死后,武帝日夜思念,齐人少翁说有办法让武帝再见到李夫人。到了夜间,他让武帝躲在帐帷中,在远处也放了一顶帐子,果然在幽暗的灯光中,帐子中出现了一个很像李夫人的美女,少翁说这是他召来的李夫人的神灵。武帝封少翁为文成将军,给予大量赏赐,以客礼相待。少翁说:“皇上真想与神仙来往,除非宫室和用具都像神仙一样,否则他们是不会来的。”武帝立即下令对所住的甘泉宫重新布置装修,画上各路神仙。连平时坐的车上也画上云气。少翁这样混了一年多,再也没有什么新招,神仙却一直没有来。他灵机一动,在一块帛上写上一些字,与饲料一起喂入牛肚子,然后假装不知,说这头牛肚子里有奇物。武帝让人杀了牛,果然见有一块帛,上面写着一些看不懂的话。武帝一看,认出是少翁的笔迹,经审讯,少翁只得交代。武帝将他杀了,但没有公开。

第二年,武帝在鼎湖宫病得很厉害,医生、巫师都没有办法治。有人推荐上郡(治今陕西榆林市东南)有位巫师能召神君驱鬼治病,就想让他将神君请到甘泉宫,问有什么办法。巫师传达神君的话说:“天子不必为病担忧,稍好一些就到甘泉宫来与我相见。”武帝去甘泉宫后,病果然好了。以后就在甘泉宫专门建立了神君寿宫,据说神君(太一)来时有太禁、司命等随从,但都住在帷中,见不到相貌,只听见声音,与人差不多,具体都通过巫师联络。武帝要见神君时,先得沐浴斋戒,然后才能进去。武帝将神君说的话记下来,与一般人说的没有什么不同,武帝却深信不疑。

元鼎四年(前113年),胶东康王的内弟乐成侯向武帝推荐栾大。栾大与少翁同出一门,武帝杀了少翁后,一直后悔没有能将他的方术都弄到手,见了栾大,龙颜大悦。栾大长得高大俊俏,会说话,敢吹牛,说得武帝神魂颠倒。他说:“我常往来海上,见安期生、羡门等,但因为我身份低贱,他们不相信我;又认为胶东康王只是诸侯,不值得将方子交给他,再说康王也不重视我。我老师说‘黄金可炼成,黄河决口可堵塞,不死药可以得到,仙人可以请来’,但我恐怕像文成将军一样下场,现在方士都掩口不言,怎么还敢说方术呢!”武帝忙说:“文成是吃了马肝死的。先生要是能修成方术,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给你!”栾大说:“我老师不是要求人,是人家求他。陛下一定要请他来,就得提高使者的规格,让他当你亲属,以宾客的礼节对待,让他们佩带印信,才能使他们向神人传话。还不知神人肯不肯来,但尊重使者后才能请来。”武帝让栾大试试小方术,他将一副棋子放着,棋子居然互相斗起来了。武帝正担心黄河决口堵不了,黄金炼不成,就拜栾大为五利将军,给了他四颗印,封为乐通侯,为他备了一所豪华住宅,1000名仆人,一切用品都由公费置办,将卫皇后生的长女嫁给他,赐黄金10万斤,武帝亲自上门,自武帝姑母以下皇族、文武百官全部登门赴宴送礼。武帝又授予他“天道将军”的玉印,让使者和他都在夜里站在白茅草上交接,表示不将他当臣子。于是每当夜深人静,栾大就在家中举行仪式,但神仙一直没有光临。他就准备行装,说要入海见老师了。

当年六月,汾阴的一位巫师在魏国留下的后土堆旁发现了一只鼎,比一般鼎大得多,没有文字款识。武帝派人核实无误,就举行隆重的仪式,将鼎迎到甘泉宫,又随武帝一起运至长安。过中山时,出现一片黄云,有一只鹿经过,被武帝射死,正好当了祭品。武帝召集公卿大夫,问道:“因为黄河决口,连年歉收,所以我巡祭后土,为百姓祈谷。今年并没有丰收,鼎为什么会出现?”有关专家论证为吉兆,应将宝鼎祭告宗庙,然后收藏在皇宫。齐人公孙卿报告称,宝鼎出现的时刻与黄帝时相同,黄帝得鼎后380年就升天成仙了。武帝听到后大悦,立即召见,公孙卿说自己的老师是申公,已死,原与安期生来往,听到黄帝的话,但没有书面记录。安期生说:“汉朝的圣人出现在高祖的孙子与曾孙间,宝鼎出现后就能与神来往,封禅。封过禅的有七十二王,但只有黄帝封了泰山。”申公说:“汉帝也应该封禅,封了就能成仙升天。黄帝经常游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又借着申公说了一通黄帝升天的过程,武帝听了大为感叹:“真能像黄帝那样,我把扔掉老婆孩子当做脱鞋那么方便。”(实际上武帝时后宫已增加到数千人。)他封公孙卿为郎,让他在太室山等候神仙。

五利将军栾大到泰山转了一圈回来,骗武帝说他在海上遇见了老师。不料武帝派人暗中监视,知道他根本没有出海,他的方术也不灵了,就将他杀了。可是到了那年冬天,公孙卿又报告,在缑氏(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城上出现了仙人的足迹,见到像野鸡一样的东西在城上来往。武帝亲自上城察看,还警告他:“是不是要学文成、五利将军?”公孙卿答道:“仙人无求于皇帝,是皇帝求他,所以没有充分的时间是不会来的。神仙的事看似迂阔荒诞,时间长了,自然会请来。”于是武帝下令全国各地整修道路,修缮名山的神祠,迎接神仙的到来。这位公孙卿一再以神人的踪迹为诱饵,武帝至死不悟。齐地上报的神怪奇方更是数以万计,数千人如醉如痴地求仙。

风景画鉴赏从元狩元年(前122年)开始,武帝外出祀神、求仙、巡游、封禅共29次,行踪北至朔方北河(今内蒙古黄河),南至九嶷山附近(今湖南南部),西至安定、北地(今宁夏、甘肃东北一带),东至辽西(渤海北部沿岸)。元封元年(前110年)至泰山封禅,沿着渤海到达碣石山(今河北昌黎县境),花了四个多月。第二年的巡游长达五个月。可以想象,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这样“千乘万骑”、“舳舻千里”的长途、长时间巡游,会耗费多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又会给各地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折柳传

    折柳传

    奴骑浩荡近乡关,背水戡胡乱。架空历史,异界华夏。
  • 哈里发国家的浮沉

    哈里发国家的浮沉

    《哈里发国家的浮沉》内容始于610年伊斯兰教的诞生,结束于1258年蒙古军占领巴格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二、哈里发国家的变迁;三、哈里发时代的中东经济与社会生活;四、异彩纷呈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公元632年,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逝世之后,穆斯林经过百年努力,建立起一个西起大西洋、东至帕米尔高原、北迄高加索、南达阿拉伯海和亚丁湾的庞大帝国,这就是哈里发国家。在“三洲五海”的宏大舞台上,那些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等在岁月的磨砺中共同缔造了光彩夺目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它承前启后,汇流东西,使人类文明之薪火得以续传,使相互孤立之民族融通交流,为世界由分散走向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唐朝娱乐圈

    唐朝娱乐圈

    杨林在唐朝开了一家娱乐公司,前来应聘之人络绎不绝。“杨哥你好,我叫李白我会写诗还会耍剑!”“滚!”“杨哥哥~我上官婉儿都等了大半年了,你到底什么时候捧我成为公司一姐啊?”“日后再说。”“杨林!我武媚娘就算嫁猪嫁狗也不会嫁给你这个卑鄙小人!”“罗成、狄仁杰你们快去把媚娘给我找回来!”“杨林我不想用武媚娘这个名字了,我以后就叫武则天,你觉得怎么样?”“不行!”
  • 三国之名将基因库

    三国之名将基因库

    你说我裴青手无缚鸡之力?我有名将基因库,直接变身裴元庆。什么?你说廖化比较差?我给你变身廖永忠试试,周仓还不够猛?那周勃怎么样?高览还不够强?那变身高宠够不够?名将基因库最擅长的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化神奇为神话,试看裴青如何在这个乱世杀出一片天下?
  • 庶子要登基

    庶子要登基

    生为庶子,又做人质。是不是心有不甘?嘿嘿,没有的事。半空掉下个皇子的身份,偷着乐还来不及呢。左眼红颜,右眼江山。借力使力,隔山打牛。看我上演一出庶子夺嫡、一统天下的大戏。
热门推荐
  • 霸主刀无天

    霸主刀无天

    自神魔大战殃及人界多年后,神魔两界被一位大能之人永久封印起来,使人界得以休养生息,由于人界此时已四分五裂成不同板块分布在不同的位面。所以为了弥补这一切使人界恢复完整,这位大能之人留下了能使人界重复当年的一丝生机~~~~同时也造就了一代霸主,名震四海八荒!从此以后无论神魔人三界皆对此人表露出崇拜之情~~~~~~
  • 盛婚之复仇女王

    盛婚之复仇女王

    三年前,何萘被新婚丈夫推向悬崖,从此人生从高峰跌落到低谷,成为海鲜市场老板娘捡来的便宜女儿海潮。海潮认识了如玉一般的江镜之,却不想这人狼子野心,在她身心沦陷之后,一份文件将她送进了监狱。两年后,何萘出狱,恢复身份,成为万众举目,死而复生的何家大小姐,拳打脚踢曾经伤害过她的那些人,前夫跪在她面前,乞求原谅,继母,继妹一个个的成为她复仇计划中的棋子……何萘:“来者何人?”江镜之:“你的人。”-江镜之:“萘萘,我不想撞南墙。”何萘,“那你想换个死法?”江镜之:“萘萘,我……”何萘:“臭流氓!”
  • 踏天凌霄

    踏天凌霄

    武道一途,当忘生死,沐敌血,剑斩诸敌!七尺男儿,当踏九天,冲凌霄,傲视万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机械信条

    机械信条

    随着十年前仙女座战役的失败,人类陷入困境,银河系成为最后的阵地。十年后,虫族来袭,李慕白驾着机甲奔赴前线。
  • 将门重生之盛宠毒妻

    将门重生之盛宠毒妻

    一朝魂丧,迎来嫡女重生。尔虞我诈、栽赃嫁祸,渣女恶男休想故伎重演。庶妹霸道,乱你名节;管家逞凶,送你入狱;姨娘阴险,揭你丑事;继母恶毒,夺你权力……别人欺你辱你,我偏护你宠你!绝世好剑,防身暗器,免死免伤令牌一一奉上。天地为媒,此生只与你共荣辱齐生死。
  • 金陵变

    金陵变

    郁知远犯案被捕入狱,被迫参加一项名为“白光计划”的实验,代号为“1”,实验目的是被传送到1400年寻找前一个失联的实验体——“0”号。实验发生偏差,她来到了1402年“金川门”之变的那一天,目睹了朱棣率领燕军攻入南京城的一幕。在乱军中差点丧命的郁知远,在明代有没有找到0号?她怎样参与了建文帝的失踪谜团?又怎么见证了明成祖的上位?明成祖为什么会起兵“奉天靖难”?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在温润如玉和强势有力的两个男人之间,郁知远又会如何选择?
  • 一个人的灵魂书

    一个人的灵魂书

    这是描摹了古代大河的图纸,黄色的纸张,褐色的图文,当你的阅读进入了状态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那汹涌的苦水,在凄凉的秋天慢慢将你埋没吞噬的忧伤。黄泥沙,绿草岸,这些古老的艺术美已经没糟蹋得不成体统,满口的烟碱,那是被鸦片一样的文字麻痹的眼睛和心。
  • 万道大主宰

    万道大主宰

    摘花飞叶,可斩日月山河;动念之间,上摘九天星辰,下镇六道黄泉;翻手掌乾坤,覆手遮天地!这是…武者的世界!少年崛起于大荒边城,习武技,修战痕之术,踏遍诸天万界,战尽各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