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2500000003

第3章 大汉400年的兴衰(2)

宣帝多次下诏征召贤能,安置流民,减免田赋,赈济灾民,还一再派人到各地考察吏治,查处不法官员,并亲自审核疑案大案。由于他来自民间,“知民事之艰难”,了解“间里奸邪,吏治得失”,所以注重对地方官的任命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官员及时进行奖励和提拔。魏相、丙吉、王成、黄霸、朱邑、龚遂、召信臣等都是当时的名相良吏,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等也都称职,“汉世良吏,以是(宣帝时)为盛”。宣帝对匈奴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没有乘人之危,而是以隆重的礼节和丰厚的资助接纳呼韩邪单于的归附,并帮助匈奴内部恢复秩序,保持匈奴基本独立的地位,使汉匈边界维持了60年的和平安宁。宣帝时期实现了西汉的中兴,成为与“文景之治”相似的又一个恢复和发展阶段。但宣帝对外戚的过度封赏,对宦官的任用,都为此后外戚和宦官势力的膨胀留下了伏笔。

即位的元帝(刘奭,前49~前33年在位)改变了宣帝“王霸道杂用”的策略,重用名儒学者,虽有宽政减刑、治国安邦的愿望,却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更没有打击地主豪强的势力,土地兼并更加严重,政治日益腐败。成帝(刘骜,前33~前7年在位)时外戚王氏开始控制朝政,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成帝软弱无能,只能听任外戚专政。哀帝(刘欣,前7~前1年)即位后,傅、丁二家外戚取代王氏,外戚专政的情况依然如故。哀帝重用嬖臣董贤,赏赐无度,诛杀规劝的大臣。哀帝死后,王氏外戚重新执政,9岁的平帝即位,政权实际已由王莽执掌。公元5年平帝死,据说是喝了王莽献上的椒酒。次年,王莽立二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自己摄政(称居摄)。至公元8年,王莽即皇帝位,国号新,西汉亡。

新朝的建立没有给社会带来生机,王莽的改制接连失败,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军事行动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更加速了新朝的覆灭。

最先对王莽政权发动反抗的,是受害深重的北方边民。不久,各地相继出现农民暴动。天凤四年(17年),荆州饥荒,新市(今湖北京山县东北)人王匡、王凤聚集数百人于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中,各地流民纷纷投奔,数月间达到七八千人,被称为绿林军。地皇二年(21年),荆州牧率军镇压,绿林军出山迎击获胜,部众扩大到五万余人。次年绿林山瘟疫流行,绿林军分路出山,一支西入南郡(治今湖北荆州市江陵),称下江兵;一支北上南阳(治今河南南阳市),称新市兵。平林人陈牧等率众响应,称平林军,其中有西汉宗室刘玄。宗室刘绩、刘秀兄弟也组成舂陵军,与下江兵合作。绿林军为扩大影响,拥立刘玄为皇帝,恢复汉朝,称更始元年(23年)。王莽派数十万大军阻击,前锋十多万人围绿林军于昆阳(今河南叶县)。刘秀说服众将坚守,自己突围求援,其后以三千援兵击毙敌军主帅。与城中合兵,取得大胜。昆阳大捷后,绿林军分兵两路,一路北上攻克洛阳,一路西入武关(今陕西商南县西南),直取长安。王莽危急,率群臣至南郊,告天大哭,有数千儒生、百姓因哭得悲哀而被封官。九月,更始军入长安,王莽逃至宫内的渐台,被暴动的民众杀死。公元24年初,更始帝由洛阳迁都长安。

另一支起义军赤眉军是由琅琊(今山东东南一带)人樊崇发动的,最初在莒县(今属山东莒)起义,在泰山、北海(今山东境内)一带活动。地皇三年(22年),王莽派廉丹等率十多万军队镇压,为在战斗中与敌军相区别,他们将眉毛涂红,因而被称为赤眉军。赤眉军在成昌(今山东东平县境)击败王莽军,杀廉丹,势力大振。更始帝在洛阳时,樊崇等曾接受了他的封号,但因受到排斥,又脱离了更始。当时赤眉军部众想返回故乡,军心不稳,为防止瓦解,樊崇等决定西攻长安。公元25年,赤眉军在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东)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而更始内部一片混乱,演变为兵变火拼。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等先后投降。

更始帝在洛阳时,派刘秀镇慰河北。刘秀收编地主武装,消灭农民起义军和敌对力量,在河北建立基地,脱离了更始帝。在赤眉与更始厮杀之际,刘秀乘机遣部将攻城略地。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部(今河北柏乡县北)南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恢复汉朝,史称东汉或后汉,刘秀死后被称为世祖光武帝。同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

建武三年(27年),赤眉军的主力在离长安东归途中向刘秀投降。同年,割据中原的梁王刘永从被刘秀包围的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县南)出逃,被部下所杀。建武四年,汉军围李宪于舒(今安徽庐江县南),至六年初攻克,李宪被俘。建武五年,刘秀的部将吴汉杀刘永之子刘纡于郯(今山东郯城县),张步杀苏茂后投降。建武六年,吴汉克朐(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俘董宪、庞萌。至此,刘永势力全部肃清。同时,割据黎丘(今湖北枝城市北)的秦丰被俘。占有武当(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的延岑和田戎等逃亡,投公孙述。割据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的彭宠被其苍头(家奴)所杀。北方大部分地区已为东汉所有。

建武五年,据有河西的窦融归附东汉,使割据陇西的隗嚣处于孤立境地,致使其向据有巴蜀的公孙述称臣,合力抗汉。建武八年,刘秀与窦融两路夹击,消灭了隗嚣的主力。建武九年正月隗嚣死,十年十月,其子隗纯降,陇西平定。建武十一年,汉军两路大军攻蜀,十二年十一月公孙述战败受伤身亡,成都降,巴蜀平,最后一个割据政权被消灭。至此,除了一些边疆地区外,全国重新统一。

光武帝(25~57年在位)实行“务用安静”(务必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政策,“以柔道行之”(实行富有弹性而灵活的政策)。他注意减轻赋税徭役,提倡节俭,放宽刑法,释放奴婢,并省郡县,精简官吏,任用良吏,打击豪强,使社会趋于安定,经济得到恢复。明帝(刘庄,57~75年在位)、章帝(刘炟,75~88年在位)、和帝(刘肇,88~105年在位)时,基本继承了光武帝的政策,同时对诸侯王加强控制,防范外戚专政,所以政治尚称清明,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在此期间,南匈奴降汉南迁,东汉初的失地收复。北匈奴被击败,西域都护府重建。

但即使是在东汉的全盛时期,也没能再造西汉的辉煌。和帝以后,东汉初就预伏着的危机很快暴露出来,而且日益严重。

光武帝是依靠地主豪强的支持才登上帝位的,特别是他故乡南阳一带的宗室、豪族,是他主要的依靠力量。东汉初,官僚豪强拥有大量土地,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他们大多凭借权势隐匿不报。户口隐漏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其中一部分就隐匿在官僚豪强名下。建武十五年(39年),光武帝下诏各州郡认真清查核实垦田数和户口登记,就是为了将被隐漏的土地和户口清查出来。但从朝廷到地方的官员和豪强地主勾结起来,以“度田”为名,对农民实行苛刻的清丈,连屋前屋后的零星土地也要计算,而对豪强却百般优待庇护,百姓怨声载道。光武帝得知后,将有舞弊行为的十余名高官处死,但各地都出现了“大姓”、兵痞和“群盗”(一部分为起义农民,一部分为盗匪)的武装反抗,袭击行政机构,杀死官吏。地方政府加以追剿,军队一到就不见踪影,军队撤退后又重新集结。光武帝只能采取变通办法,“度田”不了了之。

古代青铜器连开国皇帝也无法触动豪强地主的根本利益,以后的皇帝就更无能为力了。正因为如此,东汉期间豪强地主的势力越来越大,被他们隐匿的田地和户口也越来越多,转嫁到在籍的农民头上的负担必然越来越重,而东汉的国力却越来越弱。

章帝死后,就接连出现少主即位,母后临朝,外戚秉政的局面。而少主一旦成年,就依靠宦官夺回权力,清除外戚。外戚、宦官交替擅权一次次重演,成为东汉无法摆脱的轮回,直到覆灭。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制造出一次次权力斗争,使大批文武官员和无辜平民成为牺牲品,而且导致吏治腐败,国势衰落。

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清议”之风,即评议鉴品人物。善于清议的名士往往成为士大夫的领袖,他们的贬褒左右着舆论,影响着士大夫的进退。清议起了扬清激浊、发扬正气、揭露黑暗的作用,但往往失之偏激、矫枉过正,甚至故作姿态、哗众取宠,名士中混杂了不少沽名钓誉的伪君子。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士人的太学,很自然地成为清议的中心。而当权的宦官集团是清议的主要目标。这种斗争又与朝廷的权力斗争、外戚与宦官之争交织在一起,最终演变为桓帝(刘志,146~167年在位)、灵帝(刘宏,167~189年在位)时发生的“党锢”事件。

使东汉衰落的另一个因素是民族矛盾。地方官吏对羌人的残暴统治,引起他们一次次的反抗,朝廷屡次出兵镇压,并将一部分羌人迁至陇西、陇东和关中。羌人的反抗波及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迫使朝廷将西北和关中的行政机构内迁,还强迫百姓随同迁移,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对羌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长期镇压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加剧了民族矛盾。

灵帝时,钜鹿人张角传播太平道,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其徒众迅速增加到几十万,遍布八州。中平元年(184年)二月,以黄巾为标志的起义在七州二十八郡同时爆发,并迅速得到各地响应。尽管黄巾军的主力在9个月后就被镇压下去,但余部仍在各地坚持,张鲁以“五斗米道”为基础建立的政教合一政权在汉中存在了二十多年。

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将领和地方官乘机掌握了军政权力,形成与朝廷抗衡和分裂割据的基础。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死,外戚何进联合官僚、名士,与宦官集团做了最后一场较量,结果两败俱伤。地方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协(献帝),控制朝政。关东州郡联兵讨伐,董卓挟献帝西迁长安。但董卓实际控制的范围有限,统一的东汉政权已不复存在。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王允计杀,但其旧部又杀了王允,仍控制着朝廷。不久,董卓旧将自相冲突。献帝逃出关中,依附曹操,迁都于许(今河南许昌市东)。曹操先后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刘备占有巴蜀、汉中和西南,孙权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在赤壁(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击败曹操,从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20年,曹丕迫使献帝禅位,名义上的汉朝至此也结束了。

一般史书上将西汉的起迄时间定为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东汉则自公元25年至220年。严格地说,公元前206年刘邦自己只称汉王,统治区范围也有限,至公元前202年才称帝,至此汉朝才开始。这样算来,西汉有210年,东汉有195年,合起来共405年。从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权至清朝被推翻,在这2132年间,比较长的宋朝(北宋、南宋合计,算至1276年宋廷降元)是316年,唐朝是289年,明朝是276年,清朝是267年,没有一个能超过汉朝。

如果我们翻一下《中国历史地图集》就会发现:西汉所拥有的稳定疆域基本保持到了清朝前期,尽管在边疆的局部地区有所盈缩,但主体部分并没有变化。

“汉承秦制”,但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它的制度还来不及经受时间的考验,秦朝的短命更给它的制度蒙上了一层不祥的色彩。真正使秦朝的制度得到保持、发展和完善的还是汉朝,而只有经过了汉朝四百年的检验,这些制度的适用性才得到了确认,这就是当时很多制度一直延续到近代的原因。

传世的文献资料使我们了解到,汉朝曾经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强大而富足的国度,拥有在当时世界上堪称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灿烂丰富的文化。考古的发现,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书、地图、帛画和大量实物,长安和其它古城遗址,居延和河西其它地方的汉简、连云港尹湾出土的汉简、中山王墓中的金缕玉衣、南越王墓、徐州楚王墓等等,更证实了文献记载。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汉”一度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名称,绝不是偶然的。

汉朝为什么会建立?为什么会延续四百年?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又为什么会走向覆灭?读了本书后,你必定会找到一些答案。

同类推荐
  • 追随曹总混三国

    追随曹总混三国

    建安初年,曹丞相奉天子诏,讨伐逆贼袁术,军中缺粮,杀粮官示众以安军心,与袁逆决战,一举大破贼兵,堪称用计之妙!只不过唯一一点,这个将要被砍脑袋的倒霉粮官不是老子就好了!旌旗猎猎,大军云集,眼看着光着膀子长着一身腱子肉的刽子手在自己脑瓜子后头晃悠着大刀片子,王垕是悲催的对老天比划着中指。
  • 庶子至圣

    庶子至圣

    皇族庶子,内有后母敌视,外有强敌环伺。齐小天平内忧,安外患,凭一己之力走出一条至圣之路。
  • 大家小书:三国史话

    大家小书:三国史话

    本书帮助人们廓清《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误读,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国。作者分析文学和历史的问题,认为文学需要刺激和感情满足,扑风捉影势在必然,而历史却要真凭实据,谨慎从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全书史料扎实而精确,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述清楚,见解独到而精辟。
  • 上品闲人

    上品闲人

    武朝大观年间,河道决堤,浪荡公子落魄街头斗蛐蛐,家里还有个赶不走的小丫鬟,看一个不甘命运的浪荡公子如何苦苦挣扎,一步步登上人生顶峰……她,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小丫鬟,心性善良,默默无闻地在背后撑起一个家。却一直被无视,最终等到了她的王归来!
  • 盛唐小侯爷

    盛唐小侯爷

    屌丝化工男李思聪魂越大唐县侯爷,在大唐搞工厂,开超市,发快递,卖彩票......巨富商贾对其名忌讳莫深,朝廷官员对其恨之入骨,可是那有怎样?老子就是活得精彩,不服来干!(本书不出意外,月底完本,将近三分之二免费字数,相当于免费看了,大家若是可以的话就支持一下正版吧,哪怕是一分钱也可以叫作品走的更远一些。)
热门推荐
  • Rinkitink In Oz

    Rinkitink In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浮生

    浮生

    本书中,作者借散文之笔,通过描写和记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给作者带来震动与思考的事件,写出的一部用诗心对生活不懈的追问。作者疑怀世俗,却又透出对世俗无限的衷爱。病痛、孤独、乡愁、自然、田埂,哪怕是作家自己无奈中替老姑父在北京的医院高价挂号,而病人千里迢迢到来之后,专家医生又无端地休息歇班,还是作家在文中写到故里,站在村头,对田野、村落、物景、人事的点点滴滴,都有一种浓到化不开的爱,有一颗对庸常生活的感谢心。甚至作家写到这些细碎的日常,有一种不愿停笔的渴望,仿佛不画出生活落叶的筋脉,就不足以在一幅油画中表现林地树木的繁华和更替。作者的叙事十分从容,笔尖的脚步,从来都不因风雨到来而凌乱、而急迫。
  • 修仙炼道传

    修仙炼道传

    一个平凡的宗门少年只因救下了一个老乞丐,无端遭受迫害,却因此踏上修真界的故事。
  • 血皮人

    血皮人

    品味人生,谈着平凡之心在神秘的世界里翱翔,以坚强笑容,驱赶心酸与耻辱,面面对未来,保持乐观……磨难过后,迎来的就是新生,凌驾于世俗之上。永恒、恒古、盘古三大神族神秘展现在在大家面前,洒脱于世,只希望追寻自由人生,修炼世界又是何等神秘?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但危险现在才降临。
  • 重生异世天才药师

    重生异世天才药师

    圣玄大陆,强者为尊,败者为寇!这里有绚丽的魔法斗气,有亲情爱情友情,有学院生活,也有热血。当一个强者穿越到一个废物身上——她,大陆上的至尊法圣,活了上百年,处于巅峰的境界,呼风唤雨,令所有人仰望!她,年仅13岁的小女佣,性格怯懦,没有一点魔法天赋,在家族中没有任何地位,任人欺辱早就是家常便饭。她变成了她,在这大陆上将会掀起一片怎样的风雨?那温柔如水的面孔下暗藏冷漠!她低调,但不代表是个软柿子,随意蹂躏!对她好,她铭记在心。若是欺她,辱她,绝对会千百倍地讨要回来!定然不会让对方好过!★路人甲:你听说没,帝国家喻户晓的天才,是个全系魔法师,强大的战士,顶级的炼药师!路人乙(酸溜溜:是嘛?好像连个魔兽都没有?引来众人一顿鄙视的眼神:“人家连大陆神秘强大的龙都送人了,你觉得有什么魔兽配得上?”路人乙灰溜溜地闪人.某处,被讨论的女主角一脸淡然。一只毛茸茸的雪球从衣角里钻出来,瞪着可怜巴巴的眼:“主人,我是魔兽吧?”“仓鼠。”“。。。。。。”★★★碎碎念★★★(男配多多,身心干净,结局待定。女主强大冷漠也会成长,内容略偏西方。作者简介无能,直接看内容,相信不会让亲失望,欢迎收藏)★★★友情链接★★★幻梦若尘《拽妃狠无赖》:紫小乐《重生之昭雪郡主》:
  • 遗失的美好

    遗失的美好

    整个车厢失去平衡地朝前涌,又向后倒置,一位男乘客的声音失常的尖利,他的脚面被一位女乘客的高跟鞋快要戳穿了,他咆哮着,说那儿肯定会肿起来,三天也消不了。顺着他的声音有人发现,男乘客说得一点也不夸张,紧挨他站的那位女士鞋跟的确很高,并且看上去像金属制成的一样。同时各种指责疑问抱怨冲透层层人流发送到售票员耳朵里,如果公交车坏了中途抛锚,这种事情还容易被乘客接受,因为他们可以下车,转乘别的车或打的到达目的地,但是在涵洞里,除了耐心等待,一切都没有可能。售票员不得不从座位上下来,挤到司机副座的位子打开车窗向前张望,然后大声宣布,“前方发生了一起恶性事故。
  • 三寸雪

    三寸雪

    五万年前,寒族第十六任族长寒玉,率领妖兽大军、三生阁禁军、神之领域护卫军,总计数十亿军队,攻打妄图实施神权的创界山。自那以后,世间平静了五万年之久,寒玉卸去族长之职,但创界山仍不死心,妄图再施神权……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