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2700000041

第41章 王莽的结局

西汉的外戚王莽对夺权蓄谋已久,终于如愿以偿地篡夺了汉朝的天下。

王莽复古

王莽即位做了皇帝以后,面临着西汉来年一片衰败混乱的政治局面。为了挽回败局,王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王莽首先改革了官制,将传说的上古官制拿来和汉朝官制结合,就成了新朝的官制。关于土地改革,王莽参照了夏商周的井田制,颁布“王田令”,即将天下土地改称为“王田”,同时禁止土地的买卖。如果一家人中男丁不满8人,但土地超过了900亩,就要将多余土地交给国家,再分给本族人耕种。以前没有土地的家庭则依照一夫一妻100亩的标准分配。违背法令的人将被流放。流放在封建社会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流放后还要服劳役,以后也不准再返回家乡。为了防止奴婢的增多,影响国家劳动力的减少,还颁布了“私属令”,将奴婢改称为“私属”,禁止买卖,违令者也是流放。另外,国家还将盐、铁、酒收回专卖,国家垄断铸钱,国家管理山林水泽,并收山泽税等等。他还先后改革币制,有四次之多,可是每改一次,都使人民更加贫困不堪。

走上末路

王莽的新政并没有使他的政权稳固。他的所作所为导致了北方匈奴的不满,致使边陲重起战火。当对外的战争正节节败退的时候,朝中的大臣又发生了叛乱。因为这次事件的刺激,对很多的亲信也不再相信了。每当外出的时候,他都要事先派兵在京城搜查,还取名叫做“横搜”。有一次外出,王莽惶恐,竟命令在京师搜查了五天之久。为了防范其他的人谋反,王莽对大臣入宫的随从人数做了限制,这又导致了新的矛盾。太傅平晏有一次进宫时带的随从超过了规定的人数,结果被把守宫门的仆射拦住,双方发生了纠纷,平晏的随从盛怒之下将仆射捆了起来。王莽听说后,气得七窍生烟,马上命人围攻太傅府,把闹事的卫士处死,这才算完。王莽还总是觉得自己的儿子想夺权,因此把儿子也杀死了。

就这样,他虽然用杀戮的手段将内部的祸患消除了,但外面的威胁即起义军却已经壮大起来无法消灭。王莽的统治已经走上了末路。

王莽的一些笑谈

在这动荡的乱世之中,王莽再有办法,也不知道该如何挽救自己的命运。最后,他的所谓救亡措施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笑柄。

有人见他很害怕,便对他说,远古的黄帝曾经建了一个华盖,后来黄帝就成了仙。王莽听了,赶忙命人建了一个九重的华盖,高达八丈一尺,将这当成了成仙的车。每次外出,都要在前边拉着。还让几个人在车上击鼓,同时,拉车的三百名勇士边拉边喊:“登仙!登仙!”

还有人献计说,按照古时礼制,国家有大古代铜器难时,就以哭来向上天求救。于是,王莽就率领大臣们到了郊外,王莽抬头喊道:“苍天!你已将天命授与我,但为什么不替我消灭反贼!如果是我有大错,就请用雷电击死我吧!”然后,王莽就痛哭不止,也许是王莽真的着急了,结果哭得昏了过去。为了向上天表示自己的真心,王莽还命令太学生和百姓们每天都到郊外去哭,早晚各哭一次。他为了让大家尽心地替他哭,还下令说,哭得悲痛的就给郎官做。重赏之下必有“哭夫”,结果短短几天工夫,就有五千人得到了郎官的职位。

在公元23年,即地皇四年,绿林起义军拥立刘玄称帝,年号定为“更始”,刘玄就是更始帝。这使王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为了冲走这个不好消息带来的晦气,王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为了显示自己没有老,他还特意将自己的胡子染成了黑色。但这丝毫不能挽救王莽的败亡命运。

公元23年的6月,王莽派出的军队和起义军在昆阳交战,结果王莽军几乎全军覆没。起义军乘胜直捣长安。10月1日,义军攻进了长安的宣平门,进入城内。最后,王莽被起来响应义军的一名商人杜吴杀死。

王莽死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初刘邦起义的时候路上遇到了一条巨大的白蛇挡住去路,刘邦抽剑要斩杀这条蛇时,那条蛇忽然说出刘邦有帝王相,但它还是要和他做对,它说,如果刘邦斩他的头他就在他朝代的头捣乱,如果斩他尾,它就在朝代的尾捣乱。结果刘邦将蛇拦腰斩断。最后,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就在中间被王莽的“新”朝捣了十七年的乱。而王莽就是这条蛇后来变成的,而“莽”正好和蟒蛇的“蟒”同音。如此看来,王莽的灭亡真是从一开始就定下来了。

同类推荐
  • 重生农家子

    重生农家子

    王睿觉醒前世记忆时,正处于人生中的最低谷,彼时父亲失踪,母亲偏心,兄弟姐妹间情分淡薄
  • 爸这好像是北宋

    爸这好像是北宋

    爸爸去哪?北宋。人家穿越,不是带着仓库就是带着系统,为啥我却带着爹?且看主角重回北宋初年,画一副不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书友群:532037754
  • 半尺天下

    半尺天下

    穷小子打天下,却被卷进各个势力纷乱之争中
  • 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上下五千年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夏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巨变。本书为你解读中华五千年。
  • 绽放三国

    绽放三国

    汉末三国,是我们最耳熟的一个时代。我们因三国的光辉而喜爱三国这段历史,却忽略了隐藏在光辉影子里的是无数的痛苦与悲伤。自黄巾之乱到三国归晋,天灾与人祸使得人口锐减三分之二。好不容易天下归一,却只和平了十来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紧接着的就是“五胡乱华”……一觉醒来,回到一千八百年前的郑望,首先看到的不是文臣猛将的风采,也不是名士美女的风骚。而是这个时代的日常:天灾与人祸……PS:十年读者生涯,不喜无脑套路。打脸要有风格,装壁要有内涵。主配智商在线,龙套不设下限。平时幽默搞笑,高潮热血王道。双PS:新人入坑挣扎,不足在所难免。对眼投出票票,急眼留下意见。焚寂怒气爆发,骂骂可以理解。文明和谐社会,请勿涉及亲友。
热门推荐
  • 镜师驱魔录

    镜师驱魔录

    天生灵媒踏入镜师之道,一种区别于常人的道法。丧失亲人,寻找下落不明的姐姐,进而发现这一系列的事兴许是跟雪潼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切又像一场谋划已久的局,神秘古铜镜,千年雪潼岭又都将隐藏着什么秘密?以及那王又是何方神圣!一切也都将逐步揭晓。。。
  • 月嫂服务技能培训教程

    月嫂服务技能培训教程

    本书共分为三篇:月嫂篇、新生儿篇、产妇篇。讲述了月嫂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月嫂服务礼仪及沟通技巧等。
  • 非正常特工

    非正常特工

    古正从一间疯人院里清醒过来,却发现自己的身份成了一个谜团:他可能是BATF(烟草和枪支爆炸物管理局)的一级秘密特工,正在执行一个追查地下军火库的任务,但种种迹象表明,他更有可能是正在被BATF追查的那个地下军火商人。为了查明真相,他和一个伙夫基友,一个和他一起从疯人院里逃出来的精神病患者一道,踏上了一场阴差阳错的特工之旅。提醒:本书是非典型特工文,请勿强行代入,否则会疯。
  •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

    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成长又是一种幸福,它是人生中的一分财富、一种感悟,让我们在成长中激励自己,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地球上的圣光之美漫世界

    地球上的圣光之美漫世界

    “起初,神创造宇宙。宇为无垠黑暗止境,宙是扭曲虚空;神以空无运行在六源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浑沌的时间洪流中,空间依旧井然有序;力量终究会带来死亡,灵魂却赋予万物生命;隐藏在虚空中,暗影侵染现实;唯有心灵纯粹,才可拥抱圣光。”——摘自《艾露恩之书》残卷*************魔兽框架下的漫威同人文,无系统的无限史诗!
  • 三国之隐帝

    三国之隐帝

    秦隐,一个有着隐帝尊称的人,在这三国的乱世,为了某些事情,踏上了乱世的舞台,掀起了一场不同的三国风暴,同样揭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秘......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故事!!
  • 战王殿下的倾世神妃

    战王殿下的倾世神妃

    “轩辕钎浩你丫的本公主也敢捎想,看本公主不打的你丫连你娘都认不出……”。“啊!美人!”。“不,不,夫君,夫君爱妃来看你了”。“你想怎么样?”。“难道月儿表现的不够明显?”。“……”。“你有什么心愿?”。“睡你”。“……”。
  • 一条忍着不死的鱼(动物传奇·神秘卷)

    一条忍着不死的鱼(动物传奇·神秘卷)

    动物与人类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动物们也性梠各异:鹰冷酷、蛇毒辣、狮子霸道……它们的存在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此套10本“动物传奇”丛书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而不是战胜大自然,才会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