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41700000001

第1章 词学宗师龙榆生

钱鸿瑛

2001年7月,曾冒着酷暑为龙榆生先生《中国韵文史》写“导读”;今年的酷暑刚从上海飘然远去,又一次有机会为先生大作写“序”,不禁感慨万千。

龙先生名沐勋,字榆生,别号忍寒居士,以字行。1902年生,1966年病逝,为20世纪中国词学宗师之一。敏于词作,长于论述,勤于编撰。1929年开始写词学论文,具有同时代一般研治诗词学者所不及的敏锐思辨力和广阔的视野。其论文一变往昔词界评点论词的形式,推进了当时词学研究的学科建设。1933年创编《词学季刊》,至1936年9月共出11期,后因抗战爆发而中止。上海书店于1985年12月重印此刊。夏承焘先生题词云:“《词季》问世,颇为词坛耆宿所赏,同时学者,如叶恭绰、张尔田、夏敬观,并为延誉,多所匡赞。盖词之为学,久已不振,旧学既衰,新学未兴。龙君标举《词学》,使百年来倚声末技,顿成显学,厥功甚伟。”此言公正。龙先生对词之起源和发展、词的创作、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探讨;对全部词史作了研究,重点为唐宋词。所著《唐宋词格律》、《词曲概论》、《词学十讲》、《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等书,深受词学界重视和一般读者欢迎。所编《唐宋名家词选》自1934年12月开明书店初版,一而再、再而三重版,至今在广大读者中影响深远。

《词曲概论》原是龙先生大学任教时讲稿,1979年经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论源流,主要论述词曲的特性及其起源、发展、流变,并对唐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的重要作家、作品加以评价。下编论法式,着重探讨声韵对词曲的重要作用,阐明词曲中平仄四声的安排、韵位的疏密和平仄转换等对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本书对许多问题的阐发细致深入,且具独到见解,对研究词曲史、声律学以及词曲写作,都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书中所引例子,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通过介绍和评析,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鉴赏力。当然,由于当年政治环境的影响,书中不免留下一些“左”的痕迹;今天的读者从历史观点出发,应能鉴察。

龙榆生先生和笔者相识于1964年春。当时他是著名词学家,我是高校青年教师,他不但没有丝毫“架子”,且对我十分热情。每当去香山公寓拜访,先生总是替我冲一杯麦乳精,旁置一盒饼干。我有一次问他:“我吃了这么多的麦乳精和饼干,从来没带礼品给您。您爱吃什么呢?”他笑着说:“我喜欢碧螺春。”我又问:“碧螺春是什么?”他说:“是茶叶啊!”我就买了一小罐碧螺春茶叶给先生,他非常高兴。那时期的龙先生,总是神采飞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谈论有关词的话题。有一天他在高亢的发言中,突然压低了声音,对我这唯一的听众神秘兮兮地说:“有人来上海,送我一首词。”我问:“是谁?什么词?”他迟疑一下,目光向四周迅速扫视一遍,见客厅门是关上的,就急急走向里间,拿了一张纸出来,递给我,低声道:“是陈毅将军的。”“啊!”我感到惊奇,不由自主发出这么一声,低头看词。我分明感觉到龙先生是经过考虑而持非常谨慎态度让我看的,似乎等我一瞥后就即抽走,也就急急忙忙、慌里慌张地往纸上搜索;可怜连词牌都未看清,只记得标题是《蟹》,内容咏物而富有讽刺意味。等我急急“搜”毕,龙先生果然急急拿走词稿,放回里间了。我惊魂甫定,脑中一闪:是否可请先生让我抄录这首珍贵难得的词呢?我终于未敢启齿。当时形势虽尚未“山雨欲来风满楼”,但自1951年以来不断的政治运动,使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宛如惊弓之鸟;龙先生让我看陈毅的词,已经是对我莫大的信任了。“文革”一开始,龙先生和我就无法联系,此词的最后命运,也就不得而知。我猜想先生那时对陈毅同志的《蟹》,极可能彼此唱和。

先生文思敏捷,诗情横溢,每次相见总有新作相示。赠我词数首,都写在宣纸制的精美信笺上,毛笔小楷的字迹是长长的、瘦瘦的。第一首赠词是《浣溪沙》:

掩卷低回暮色稠,藕风吹面冷于秋。算来词女总工愁。飘絮雪花行踽踽,织烟丝雨思悠悠。梅花知是几生修。

写得空灵而婉美。后来我看到原稿的结句本是“梅花笛里又江楼”,可见先生是用心改的。最后一首赠词《蝶恋花》云:

肯向邯郸轻学步?青眼相看,那复伤迟暮。只恨芳韶留不住,消凝洛浦凌波去。一霎沧桑经几度。月上潮平,静爱幽花语。合共湘累绵坠绪,澧兰沅芷迷归处。

可见内心交织着寂寞、伤感和期盼。龙先生还告诉我昔日朱彊村先生收他为弟子时,赠他一方端砚。他也赠我一块端砚,是圆形的,至今我仍珍藏着。

悠悠十几年过去了,1986年春,龙先生长公子龙厦材学兄寄来上海音乐学院印发的《悼念龙榆生先生》小册子,才知先生被错划右派问题,“已由中共上海音乐学院委员会于一九七九年一月十六日予以改正,恢复名誉”。那么,1979年“改正”,离先生1966年逝世,已有13年了。所幸新时期以来,龙榆生先生之著作得以不断出版和重版。2003年1月18日,先生曾经工作过的暨南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文学评论》编辑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研讨会,纪念“龙榆生教授百年诞辰”。来自境内外的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先生的学术成就,纷纷发言,赞扬先生在词学上所作的重大贡献。中国社科院文研所陶文鹏同志赋诗云:“风云激荡蛰龙吟,壮烈声情赤子心。拗怒和谐分析妙,清雄婉约探求深。构思体系开高路,咳唾珠玑泽后昆。今日暨南春光暖,词林葱绿慰骚魂。”“慰骚魂”,也是此诗标题。啊!在这春光融融的纪念会上,代表们座前都泡着一杯香茗。我默默想:每当春天来临的日子,碧螺春茶总会上市的吧?

2003年国庆期间于上海

同类推荐
  • 听厉以宁教授讲诗词(增补版)

    听厉以宁教授讲诗词(增补版)

    《听厉以宁教授讲诗词》一稿根据厉以宁讲授唐诗宋词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总论诗词理解的境界,包括诗词创作和诗词的主体分类;第二章具体论说唐宋诗、五代宋词、金元诗词、明清诗词;第三章分析厉以宁创作诗词的主题与情怀。该书是对厉以宁教授关于诗词的第一次系统整理,体现了厉以宁教授对诗歌本质、诗词流派以及诗人成就深入且独到的见解。
  • 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

    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骑行天下之时,在承接山水的滋养和灵润中的漫思之妙笔、逸想之绝唱;《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就是你年轻心灵的一面镜子,展卷而读,从那字里行间,你将发现一个勇于冒险、无畏前行、融心大块的自我!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热门推荐
  • 诡案实录

    诡案实录

    一位老刑警,为你揭秘重案组尘封多年未公开的八桩神秘凶杀案。到底是神鬼作祟,还是凶手欲盖弥彰?到底是人性流露,还是罪恶的叛逆?或许在午夜睁眼时,就有人正用锤子砸向你的脑袋;或许转过一个胡同,就有一个黑影用钢绳死死勒住你的脖子。一本书,八桩惨案,让你了解这个世界鲜为人知的一面,带你走进杀人专家的黑色法则!
  •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全集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全集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女孩的命运没有人可以左右,关键要看自己如何把握。好的人生都是规划出来的,没有一个女孩生来就是好命的;谁都知道人生难以预料,但是任何事情只要顺着规划好的路去走,就算有时候会有偏差,结果也还是走不出这个已经规划好的范围圈。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宁负山河不负卿

    宁负山河不负卿

    对的人,终归会在一起——原本形同陌路,最后却为了对方不顾自己,多少次生死磨炼多少次的悲欢离合,终归他能陪她日出日落,牵着她的手走遍万水千山。他是天才,她更是天才,他们不是适合,只是天生就适合一起。
  • 谷崎润一郎作品集:犯罪小说集(新民说)

    谷崎润一郎作品集:犯罪小说集(新民说)

    《犯罪小说集》集中收录谷崎润一郎极具代表性的七则犯罪故事。比起推理分析和犯罪技法,谷崎润一郎更感兴趣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谜团和秘密,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揭示出人意料的犯罪动机,其独白式犯罪絮语、耽溺的感官白描、对人性深渊与世界暗面的凝视与思考,都展现出谷崎对犯罪文学领域的边界探索与风格开拓,进而被誉作日本犯罪文学的原点。本部选集中包含谷崎润一郎引以自傲的篇目《我》,以及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称其“给侦探小说划出了一个时代”之篇目《途中》。本书作品在小说技法上也多有开拓,有人格分裂式的告白体叙事,剧本形式的对话体小说,以及将现实生活与戏曲故事巧妙嵌套的多重结构,在文学史上都极具开拓意义。
  • 夏商野史

    夏商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冰寒为渊

    冰寒为渊

    哪一个才是真的你,如果这就是你的游戏,我明长渊愿背负所有的骂名来让你游戏人间。亲情,爱情,是不理解的转身?是踏在心上的那一脚,还是抹去眼角泪水的那双手?我木寒冰都不需要。寒冰似渊,我自苍茫中来,本想阅尽世间繁华,奈何情牵意乱,盼归已是不归之路。楚辞,你可愿归?一直以来,想跟随你的脚步,奈何情深缘浅。承君真情,还君成全,就让我陆无忧还你们一世缘牵。亲情,友情,爱情。
  • 贤者与少女

    贤者与少女

    我们终究会因为想要找到某些东西而踏上旅途。彼此的所求不尽相同,有的人只是为了找到心中的景色,另一些人却是为了寻找一段人生。这是一个背负贤者之名的男人与无名少女一同旅行,并且邂逅许多事物的故事。它不会像你以往看过的故事那么急躁,因为我更希望你能细细品味,细细思考,像是对待一段人生一样去认真对待它。我会试着展现给你我眼中一个完整而真实的异世界应有的样子,假使这毫无干劲的宣传引起你的兴趣了,不妨一阅如何。……简单粗暴版本:这个故事讲了一个被叫做贤者背着大剑的大叔跟一个萝莉一起旅行并且试图把她培养成一个三观正确的好孩子,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