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41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瞿林东

本书是白寿彝先生论史学遗产的代表性著作,其中所收录的六篇论文,写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谈史学遗产》这篇长文撰于1961年,其余五篇撰于1981-1982年,前后相隔二十年,而其撰述旨趣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是一个史学大国,拥有连续不断和丰富厚重的史学遗产。所谓史学遗产,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前人在史学活动中的创造和积累,是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把史学遗产从历史遗产中“分离”出来,并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问题和理论问题提出来进行研究,白寿彝先生的这几篇文章不仅开其先河,而且从理论上和研究对象上奠定了探讨这一领域的学术基础,因而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谈史学遗产》一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研究史学遗产的重要性及研究史学遗产的方法。关于研究对象,作者从七个方面作了概括,即归纳了史学遗产中的主要成就,并将其比喻为一个个“花圃”。这就是:中国史学上有关基本观点的遗产,包含历史观、历史观点在史学中的地位、史学工作的作用;史料学遗产;历史编纂学遗产;历史文献学遗产;重大历史问题研究成果;有代表性的史学著作;历史启蒙书方面的遗产。关于研究史学遗产的必要性,作者指出:① 研究史学遗产,可以更具体更深刻地理解史学在社会中的作用;② 研究史学遗产,可以逐步摸索出来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③ 研究史学遗产,可以把历史上人们提出来的一些史学问题作为当前研究的资料,丰富我们的研究内容。这些见解,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回顾20世纪中国史学,自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1902年发表《新史学》对中国古代史学进行激烈的批评后,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古代史学始终处于不被重视以至被否定的地位。白寿彝先生在1961年撰写此文,这在当时不仅要有学术上的见识,而且要有理论上的勇气。

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撰写的五篇文章,集中讨论了四个问题,即历史观点、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历史文学。关于历史观点问题,作者在《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一文中,着重分析了中国史学上关于历史进程的看法、关于地理环境的看法、关于社会经济的看法、关于得失成败的看法、关于有民主思想内容的看法。作者继《谈史学遗产》之后,再次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出现以前,中国史学上是否存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的问题。从作者的观点来看,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同时他也指出,这些问题需要作长期的讨论。

《谈历史文献学》和《再谈历史文献学》这两篇文章,是作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撰写的。这两篇文章不仅可以相互补充,而且还可以从中看出作者在有些问题上思考的轨迹。在《谈历史文献学》一文中,作者指出了历史文献学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文献学可以帮助我们搜集、分析并正确地利用历史文献,使我们的历史工作在文献方面具有良好的条件,这就是历史文献学的主要用处。”在《再谈历史文献学》一文中,作者提出了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的设想,指出:“历史文献学,或者更正确地说,中国历史文献学,可以包含四个部分。① 理论的部分;② 历史的部分;③ 分类学的部分;④ 应用的部分。这样的分法,未必合适。现在这样分,也只是便于说明问题。”从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建设历史文献学,是作者的一个重要的创见。其中,关于“理论的部分”,提出了“历史文献学的多重性”问题;关于“历史的部分”,提出了历史文献同历史时代的关系;关于“分类学的部分”,提出历史文献学的分类学与目录学有一定的区别,即前者“有统观全局的要求”;关于“应用的部分”,认为可以包含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和辨伪学等。这些论点极大地开阔了人们关于历史文献学的理解和认识,对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谈史书的编撰》一文,反映了作者的历史编纂学思想。文章全面地评价了中国传统的各种史书体裁,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前人在对史书体裁的认识方面留给后人的启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第一次提出了“综合体”史书的概念并强调这样一个论点:“历史现象是复杂的,单一的体裁如果用于表达复杂的历史进程,显然是不够的。断代史和通史的撰写,都必须按照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体裁,同时又能把各种体裁互相配合,把全书内容融为一体。”作者总主编的《中国通史》,正是在这一撰述思想指导下进行并获得重大成功的。

《谈历史文学》一文,首先区别了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学”的含义和性质:一种含义,“是指用历史题材写成的文学作品,如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另一种含义,“是指历史著作中对历史的文字表述”,如写人物、写语言、记战争、表世态,都有优良的传统。继而作者从史文的运用上举《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为例进行论述,并有广泛的涉及;又从理论上举《史通》、《日知录》的有关论述作进一步分析。在讲到文与史的关系时,作者的这一段话是值得格外予以关注的,这就是:“是否有这样的作品,既可以说是历史书,又可以说是文学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既是历史书,也可以说是文学书,但究竟是历史书。它们是历史书,而具有相当高的文学水平。但确实有一些书,同时具备了历史书和文学书的性质,而不好说它主要是属于哪种性质的。如《盐铁论》、《世说新语》等就是这样的书。但这样的书毕竟不多。”这些见解,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历史书和文学书的界限是有帮助的。作者撰写这篇文章,除了阐述中国史学上的历史文学的优良传统外,还有一个鲜明的旨趣,就是为了说明这样的道理:“一个历史工作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不要说我们历史上的大历史家都是文学家了,仅就一个普通的历史工作者来说,他对于文学没有一定的修养,是不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当今的史学工作者,如能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对于历史学成果走向社会并广泛传播,进而充分发掘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是大有裨益的。

通观全书,《史学遗产六讲》是作者从理论上对中国史学遗产进行系统的发掘、爬梳的开创性成果,反映了作者恢弘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书中对史学遗产之精华所作的分析及其在当今史学事业中之价值的阐释,其真知灼见,在在多有,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者和广大史学工作者来说,尤其对青年史学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来说,既是入门之书,又是指导之书,成为人们走进史学遗产这一辽阔繁茂的园地,从而走进宏伟庄严的史学殿堂的一条路径。

本书作者对《史记》有精深的研究,为世所重,所撰《〈史记〉新论》和《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两文,卓尔不群,成为《史记》研究的传世之作。现以其附录于本书,一则可以进一步窥见作者对史学遗产之“细部”研究的精深,再则也可以帮助读者通过认识《史记》这部书去体味史学遗产的丰富底蕴。这或许可以收到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之双重感受的学术佳境。

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大家小书”,可谓立意新颖而又颇具学术眼光。《史学遗产六讲》收入其中,对“大家小书”和广大读者,都是很有意义的。出版社嘱我为此书撰写一篇前言,一是对所收文章略作介绍,二是也谈谈我的一点认识。这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当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2003年11月1日撰于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

同类推荐
  • 当涂高者

    当涂高者

    代汉者,当涂高也。一条西汉便已开始流传谶语似乎已应验于光武帝;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这条流传了数百年的谶语又要应验于谁?
  • 这就是北魏:走向文明并且不断创造文明

    这就是北魏:走向文明并且不断创造文明

    一度风光无限的拓跋鲜卑人,在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的封建社会里,也难逃黯然离场的结局,甚至于鲜卑这个民族都消逝在历史的风烟里。但是,拓跋鲜卑人创造的文明和辉煌却被永远地镌刻在石头上,久久流传……
  • 朝代与官署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朝代与官署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西明王朝

    西明王朝

    一个喜爱明史普通宅男在一次与朋友们出游时因为搭救落水的伙伴不幸溺死,他的灵魂穿越回到南明时期的隆武皇帝身上,从此他担负起拯救天下华夏苍生的重任,带领一众忠臣良将与强大的大清朝进行殊死抵抗,为恢复大明天下而奋斗不息。本书Q群:162617995
热门推荐
  • 末日之星球继承者

    末日之星球继承者

    开局一头驴,升级全靠吃。赵峰意外来到末世废土世界,成为星球继承者,和一头不靠谱的黑驴从此走上了拯救世界,种田升级之路
  • 求证

    求证

    寿星陶越坐在临海的餐桌上,伸长脑袋对着众人,狡黠地眨着他细长的眼睛说:“今天给你们来几段荤段子怎么样?”“好!”男士们齐声响应,女士则垂下粉面桃腮但却报以羞怯的微笑,基本算是默许。陶越清清喉咙,正欲开讲,但瞬间他已笑得东倒西歪,这笑声无疑是个挺不错的前奏。笑声戛然而止,再问:“先淡黄再深黄或先深黄再淡黄?”“不许深黄只可淡黄!”一粉面桃腮凛然命令。“好,好,淡黄就淡黄。
  •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最强圣尊

    诸天最强圣尊

    仙道法器,神道都天,一刀劈死!大罗金仙,无敌圣人,可能敌我四大基本力?主神空间,不过尔尔,造化玉碟,只能强化我体魄精神!看韩天擎如何凭借一颗窃取主神空间修炼资源的神格,逆战主神,斗法轮回,打破天庭,征服诸天,夺取四大基本力法则,成就最强圣尊!
  •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杰拉德自传:我的故事

    每三页唤醒利物浦球迷一段热泪盈眶的回忆。利物浦队魂杰拉德自述27年欧洲足坛生涯。足球还远没有结束,只要我还有利物浦,我就还有希望。从8岁加入利物浦青训营,到35岁飞赴洛杉矶,史蒂文·杰拉德将其27年欧洲足球生涯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利物浦,伴随了整整一代球迷走过青春。作为“红军”队魂,杰拉德总共为利物浦出场710次,打入186球,跟随球队夺得9个冠军奖杯。36岁正式退役前,他将他与利物浦的珍贵回忆写进自传里,翻开本书,听史蒂文·杰拉德自述他和千万利物浦球迷的青春回忆。
  • Looking Backward From 2000 to 1887

    Looking Backward From 2000 to 1887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年犯康小野

    少年犯康小野

    康小野是小吃铺老板海慧的儿子,海慧的小吃铺就在法院的斜对面。海慧姓姚,三十六七岁。长得瘦高个,像棵豆芽菜,大眼睛大嘴巴,下巴旁有颗痣,一笑露出又齐又白的牙,挺像歌唱家朱明瑛。她是个热心而爽快的人,她在这儿开饭店有几年了,在法院上班的,来打官司的,都来吃饭,便宜又实惠,虽挣不着大钱,也是小钱不断。我刚到法院时,住在办公室,早晚经常去吃饭,彼此很熟,还经常开个玩笑,有钱没钱都吃饭。对象和我吹的那天晚上,我去了她的小吃铺,我要了两个菜,一瓶酒,自斟自饮。她看出我的心情来,没事就坐在我对面,看着我喝。我喝了不到一半就吐了。
  • 传奇爱恋恋恋不舍

    传奇爱恋恋恋不舍

    他爱她千年,成痴成疾!她受感召穿越而来,记忆调零,于他面前筑起厚重的心墙。却命运之途另遇心爱之人,又因阴谋,成亲那日被花轿抬入了仇人身边.........。自此,爱生恨,叠叠相加,命运坎坷,一路披荆斩棘.......,终守的拔云见日!
  • 醉美不过相遇

    醉美不过相遇

    乔太太有世纪妖女之称,听说她极美极恶,而且夫控。某天牌局,乔先生优雅起身,公子甲愕然:“才十点不到,乔总这就撤了?”乔先生微微一笑:“不好意思,惧内,回晚了不让进门。”“哪有哪有,豪门中的惧内不叫惧内,叫宠妻!宠妻!!”
  • 浅浅动情

    浅浅动情

    太平盛世下的二货编剧,因为写剧本足不出户,于是乎,闺蜜看不惯,金口一开,送了她一个外号:“古墓小龙女”因为皮肤白。秦若书不服,说这是捂的,虽然我的确很白。竞争对手,落选金牌编剧,于是造谣:“你是抱上了盛宸铭的大腿,上了他的床,才有了今天这个位置。”sorry,说什么?明明是你想上他的床上不去,就把我拉下水,你心眼瞎不瞎呀?她同样是老妈心头的一块心病,26岁了,嫁不出去。excuseme?妈,我才26岁,93年生。秦若书自白:我爱过一个人,全身心的爱上他,所以即便她不在了,我也不想选择除他以外的任何人。然而,忽然有一天,庆功宴上被人设计,和一个人上了床,做了事。第二天醒来之后,欺负了她的男人说:“我们结婚吧!”秦若书:“慢走不送谢谢。"是她太单纯还是男人太狡猾,第二天竟主动找上门,用一枚有钥匙的戒指威胁要上节目的她:结婚,我帮你摘下来,不结婚,你就一直带着它。民政局门前,两张红本,某男一脸骄傲:“简太太你好!”男主:“鄙人简安之,23岁,交大医学博士,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大夫,往后多多指教,我亲爱的简太太。”秦若书:“滚,你个花狐狸!”但实际上,花狐狸不花,花狐狸是奶狗戏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