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54300000003

第3章 导读

科尔曼·巴克斯

宏伟壮丽的心灵王国

在有些地方和时代,神秘的灵性之流在强劲有力地深深流淌。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在那个世纪的印度和中国。耶稣和沙漠僧侣。17和18世纪波兰和俄罗斯的哈西德派大师们,同一时期的日本禅师们,也是神秘之流的一部分。

从11世纪到14世纪,在波斯帝国,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派别苏非派蓬勃兴起,尤其是诗人们。贾拉鲁丁·鲁米(1207—1273)就是那些人类认知与存在的传导者之一。苏非派称鲁米为库特布(Qutb),意思是爱之极。吉拉尼[1](卒于1166年)是权力之极,伊本·阿拉比[2](1165—1240)则是知识之极。经由鲁米而来的,是神性由爱的领域向这个世界的传递。他的诗是他长时间生活在爱的核心中的经验记录。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与神性相会的地方。这个相会之处就是人类的心灵。

有时候,我们感觉爱就是我们的专长。尽管这个时代充满了暴力,但我们确实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在爱。让我数数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爱的方式,这个世界因各种各样的野花而显得绚丽多姿。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我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一种蓝色调,我知道,我感觉到,那蓝色就是爱。我们无法用通常的视力看见爱,但在梦的视野中,爱就在那里呈现,将世界浸湿。我们知道,从外太空看,地球确实是蓝色的。

在诗歌朗诵会上,我这样谈论鲁米的诗歌:“伙计们,这可不是乡村音乐。”听众大笑。鲁米说,要用这样一种方式坠入爱河,它会把你从任何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与孤独的哀叹极为不同:她离开了我,她回到了我身边,她又离开了我。他的一些诗句已被谱成了歌曲。其中有一种分离之苦,但与流行歌词相比,这些诗句来自不同的领域。我并不是说,乡村歌曲中就没有智慧,应该有很多。但鲁米和夏姆士所沉浸其中的爱却包含这些维度,并经由它们而进入苏非派所说的心灵深处。我找不到这个词的同义词,也许没有多少这样的体验,但我遇到了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巴瓦·穆哈亚狄恩。我自己并不是教导伟大的爱的谢赫[3]。我平庸、嫉妒、容易分心、健忘。我想要说的是鲁米和巴瓦的境界,而不是我的。在临死之前,邬斯宾斯基[4]在信中告诉J.G.本内特[5]:靠头脑什么也发现不了,他说:“唯一的希望是,我们应该找到一种与更高的情感中心协作的方法。”这就是鲁米诗歌所做的工作。

苏非派说,心灵是“全面的人类现实”,爱的方式就是一条寂灭之路,是“仿佛它从来不曾存在过”的至福之路。我们最初的状态是非在,不存在,而我们应把大部分生命用来努力摆脱物质、摆脱头脑和欲望、回到存在与非在的深刻领域上,那里才是我们所属的核心。无梦的睡眠会让人恢复活力,我们却处于无意识之中,可以说,这是对这种状态的瞥见和浅尝。我们就在其中,但我们并没有这样的觉知。

绝对的纯粹自性、真如、人类的实相而非情节剧,就是存在的领域,正如禅宗经典《心经》中所描述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你必须在你死前死去。《心经》让人懂得,在那种消解中没什么靠它自己存在。在狂喜的核心,一切相互渗透,心灵的视觉由此开始。

一只碗从屋顶掉落。这并不是理论性的。它是对爱的寂灭的切实体验,也是最不可言说的经验,如果不可言说有程度之分的话。鲁米所有的诗都可以看成爱的诗歌。它们由悲伤、由每一道流经意识客栈的情绪之流来照料灵魂之花的开放。

爱的方式不是宗教性的。它是源头,是宗教性中的渴望。脚印消失在大海边。当我们向彼此鞠躬,脚变成了头,成了一个圆圈。没有人能说清,鲁米和夏姆士,他们谁是老师,谁是学生。恋人、心上人、爱,三者合而为一。透明和微粒的意象、一道道光线、中午的蜡烛、发生、呼吸融入天空的意象。我们在沉睡,并在另一个睡眠中醒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醒来……当面纱、语言的迷雾、明显的限制燃烧殆尽。爱的每一个领域都通向展开。这本书也许看似有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自发的徜徉到成为心灵的主人,但它也可以轻易倒转过来,或以任何顺序排列。心灵和它的许多领域,更像是互相贯穿的球体在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多重宇宙,而非一条线性路径。诗歌中的能量领域彼此融合,像海洋的不同层次,又像是土壤的神秘运作,或是山间错综复杂的排水系统。

鲁米的转化是朝向大地的,是向下的,而不像一个人因渴望天国而向上飞升。在爱中,没有向上或向下,但如果一个人一定要说,鲁米的诗更多是与纯粹的超越者相伴,还是更多与悲伤的园丁在一起,那他会说,鲁米是一个拥抱大地的人,而不是向上高飞的人,他更偏向于贾马尔(jamal,女性化的包容),而非加拉尔(jalal,男性化的威严)。但正如鲁米自己反复强调的,爱几乎是无法形容的。爱必须活出来,爱总是在行动。

在1910年,当20世纪伟大的神秘主义诗人里尔克看见在开罗的梅夫拉维教团[6]时,他说:“对于鲁米,他的视野已经转变了,因为这是深深臣服之人的奥秘。经由这样的臣服,他进入了那个在其中高度即深度的世界。这就是光明的深度展开的夜晚。”他指的是12月17日夜晚,鲁米在1273年的这一天去世。如今,这一天被用来庆祝他与神性的合一。

鲁米生平简介

1207年9月30日,鲁米出生于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以西的一个名叫巴尔赫的小镇。当时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正在西征,鲁米一家搬过好几次家,到过沃克什(Waksh,现在的塔吉克斯坦)、撒马尔罕、大马士革,最后在科尼亚(安纳托利亚中部高原)定居。鲁米的父亲巴哈尔丁是一个自成一派的神秘家,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灵性体悟和灵感。巴哈尔丁去世后,他的著作就成了鲁米最珍爱的书之一。他和他父亲以前的学生布尔汗丁·马哈奇一起研读这本书。他们也阅读萨纳伊和阿塔尔[7]的诗歌,布尔汗丁带领年轻的鲁米连续进行了几次四十天的禁食静修。布尔汗丁本人是一个古怪的隐士,并不关心信仰和派系。他似乎已经让鲁米准备好开始他年轻神秘家的生活,而鲁米与夏姆士·大不里士的相遇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1244年10月下旬,鲁米37岁。夏姆士比鲁米年长20岁,也许30岁。他们的见面和随后的密谈带来了新鲜的故事、神秘的觉悟和爱的狂喜的典范。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奥秘之一。鲁米的诗歌是对这一奥秘的持续反响。他们在物质层面的分离发生在四年之后的1248年12月5日。有关夏姆士是如何消失的,现在有不同的说法。富兰克林·刘易斯[8]认为,夏姆士被鲁米嫉妒的弟子所杀害的说法,“很晚才出现,只是口耳相传,并且几乎可以肯定毫无根据”。我们现在所能确定的是,我们所读到的诗歌充满了悲伤和狂喜的感觉。无论哪一个版本的传记体情节,都没有足够权威的证据。我们可以让侦探故事歇一会儿。我们有《夏姆士集》《玛斯纳维》、书信、演说、讲道、《鲁拜集》,内容已足够丰富!

夏姆士去世或失踪之后,鲁米又活了26年,在他领导的教团中继续修行,并给我们留下了惊人的遗产。他自然而然地说出诗歌。它们被记录下来,然后他在记录稿上进行修改。鲁米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任妻子古哈尔·可敦年轻时就去世了。她生了两个孩子,苏丹·维莱德和安拉尔丁。鲁米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基拉·可敦也生有两个孩子,儿子莫扎夫和女儿梅克里。

鲁米生活中最大的谜,当然是夏姆士·大不里士,那个令人惊讶而又古怪的云游僧,他有着沙漠之风的魅力。他曾跪倒在地,祷告要有一个和他有同样见地的同伴。一个声音说道,“你会为此而付出什么?”“我的头。”“科尼亚的贾拉鲁丁就是你的挚友。”他后来说,当他找到鲁米,鲁米刚刚准备好接受他的秘密。但人们分不出,鲁米和夏姆士,他们到底谁是老师,谁是弟子。

梭罗[9]前往树林,过着简朴的生活,并找到了他内心最深处的自己。“我不希望过无法称之为生活的日子,生活是如此的可爱。”有些句子让灵魂摆脱社会、个人的习惯而获得自由,这就是我们内心的新生。当夏姆士第一次见到鲁米时,他把鲁米的书扔进喷泉中,其中包括他父亲巴哈尔丁的心灵笔记,他说道:“你现在必须活出你所阅读的智慧!”

鲁米放弃了他的书,他和夏姆士一起静修。鲁米要求燃烧。夏姆士说:“我就是火焰。”正是这些诗歌化为他们的胆量和勇气,让他们进入未知的领域,这些心灵的象限是如此精微而多维。

我为什么还要寻求?

我和他一样。

他的本质通过我说话。

我一直在寻找我自己。

在与夏姆士的灵魂融合之后,鲁米找到了另一个挚友,金匠萨拉丁·扎库布[10],并和他一起做着开启心扉的工作。萨拉丁是一个老人(这时期的鲁米诗歌变得更为安静温和)。萨拉丁去世后,鲁米的抄写员胡萨姆·切利比[11]成了他的知音。他们完成了厚达六卷的巨著《玛斯纳维》。在1273年12月17日日落时分,鲁米逝世了,天空变得殷红。有一种轻微的震颤,仿佛心儿在呢喃。“要耐心,古老的大地!”鲁米叫道,“你很快就会尝到你的甘露!”

同类推荐
  • 苏轼文集4

    苏轼文集4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流云散记

    流云散记

    本书是已故著名文史学家孟超先生的作品集,书中包含了孟超先生在解放前发表于各类进步报刊上的说文论史的文章共计49篇,包括对历史人物如李隆基、秦桧、武则天、杨玉环、黄天霸、贝多芬等人的解读;对京剧《珠帘寨》《四郎探母》《鸿鸾禧》等的评论;对当时时事的论说;对外国文学作品如《大雷雨》等的分析。
  •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言、意、象、境为核心,探讨中国诗歌艺术理论;下编具体沦述、分析屈原、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温庭筠、韦庄、苏轼、周邦彦、陆游等13位诗人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全书将诗歌理论与诗歌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将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与诗人之艺术的具体研究互相印证,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经典之作。
  •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寻找幸福的天堂(上)

    寻找幸福的天堂(上)

    “初夏的黄昏正是萤火虫的春天,夜色渐渐苏醒唤醒了又一群新的生命,月光朦胧,若隐若现的弯弯的月牙,它走我也走。我的脚步踏过小草们的头顶,惊起一群正在专心舞蹈的小小萤火虫,它们萦绕在我的身旁,对于我的到来,它们似乎更加的欢快了,我低着头专注的望着它们。
热门推荐
  • 隐杀之影杀

    隐杀之影杀

    “希望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时光不老,我们都好”
  • 失落的皇储

    失落的皇储

    星隠者传奇首部曲:失落的皇储。只存在少数人遥远记忆中的古老传奇。一个失去战场的战士,在宇宙边陲被遗忘的荒星自我放逐,一連串的意外扰动了他沉寂的心。为了回应人们的信任,解除众人的危机,他高贵的血液再次沸腾。生命,再度发光,在最不可能的地方重获友谊以及跟随者。在血与火和人性的光辉与丑陋之中重新锤炼。这一次,他会重返荣耀,亦或只是昙花一现?
  • 紫团丹经

    紫团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杨炯诗全集

    杨炯诗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物不迁论辩解

    物不迁论辩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界黑白

    不界黑白

    黑与白明明是相对,明明是不犯却又彼此接触,彼此扩散,互不分离轮回转转,终是交错在一起一个白色干净的男孩一个黑色淡漠的女孩共同以茫茫大漠为起点,完成相同的任务在任务中途,却又引出一段段陈年往事,恩怨爱恨妒伤愁…………究竟是前世情缘,还是今生相遇……也许,一切的起点才是终点
  • 战灵帝尊

    战灵帝尊

    战灵觉醒,叱咤风云。蟠天际地,一代帝尊。
  • 浮生若若

    浮生若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人在秋晨遥望远方,将思慕落笔成章,随流水寄往。独坐幽篁,放歌长啸,有人在竹林悠然拨弦,蘸月光清幽澄净,于落叶寄情。少年侠气,豪情万丈,有人在舟上开怀畅饮,结五都英豪人杰,隧放声歌唱。
  • 漫漫追夫路:老公到怀里来

    漫漫追夫路:老公到怀里来

    颜子柒的人生有三大爱好,一是看景尘,二是玩景尘,三是睡景尘。颜子柒:“景尘同学,我是颜子柒,请问我可以追你吗?”景尘:“……”颜子柒:“景尘同学,你不出声我就当你默许了!”景尘:“……”颜子柒:“景尘同学,给你个机会请我吃早餐……当然了,我不介意你把这个机会让给我。”景尘:“……”颜子柒:“景尘,我这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景尘:“……”三年的追随,仅仅只是因一个小小的赌约而起。面对他的冷漠,她甘之如饴成为他的尾巴,像是个傻子般雷打不动,风雨无阻,不料到最后她却赔上了整整一颗心。而颜子柒原以为这场豪赌自己输得一塌糊涂,不曾想输得不仅仅只有她自己。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离乱之世,人如尘埃,随风不随己。无意穿越为白袍军老卒后裔的奇葩小白领,当务之急不是如何雄心壮志、一统天下,而是如何在这个时代保全性命。这时代有杨坚、李渊、尉迟迥,枭雄无数;这时代有萧氏、陈宣华、张丽华,美人如玉;这时代有淮上、建康城、洛阳府,长槊穿云;当然也有陈后主、宇文赟,荒唐君主······当身后白袍铁骑滚滚跟上的时候,李荩忱霍然回首。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老书《倾宋》三百万字已完本,可以先品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