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2600000005

第5章 潇洒职场,小细节让你成为职场达人

要想在职场中胜人一筹,立于不败之地,更多的是在工作中注重细节。在工作中把小事也做到细致,注意小细节,这样的工作才能让你在职场不断获得升职。

做好分外的琐碎工作

工作中有许多人只会斤斤计较,不愿去做一些分外的琐碎事,于是他们也就常常得不到“分外”的回报,更不能得到“分外”的发展机会、以及“分外”的能力锻炼。因此,他们一辈子也只能做他那一份小得可怜的“分内事”,得到也是那一份被自己一直抱怨分内回报。每天做一件“分外事”,提升的是你个人的能力,不管在哪个方面,每天必须去做一件。王连九是一名地道的浙江安吉农村妇女,目前在上海做保姆,去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就业论坛”上唯一一名在会上发言的上海外来务工者。

四十一岁的王连九说“我讲安吉话,上海人能听懂。我烧的饭菜,上海人吃着香。”王连九说,她知道在上海找一份工作并生存下来就很难,更别说完全靠自己找到一份工作了,所以她格外珍惜自己的就业机会。正是这份感恩之情让王连九工作得很细心,更受到了雇主的好评。但一个普通的保姆,为何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呢?

王连九的第一份工作是照料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可她并不是把心思只有在这个婴儿上,她总是为自己的分外工作动着心思:不等雇主吩咐,她把雇主家箱箱柜柜里的衣物晒了个遍,还分类收拾整齐。得知主人每天晚上要八点才能回家,细心的她就悄悄把做饭时间推迟,做到:“饭好主人归”,使主人能吃到刚做的饭菜。……她在“分外事”上和分内是一样地用心。王连九的第二个雇主的新家刚刚装修完毕,请来王连九一人率先入住打扫。一周后主人回到新家,眼前清亮无尘的新居让她惊讶无比,竟然连车库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王连九的工作赢得了雇主和家政公司的好评,她的更赢得了雇主的尊重。同时,雇主的尊重促使她更细心地经营着自己的事业。王连九说,永远比雇主多一份心,才能做好保姆这份工作。虽然做保姆这份职业不到一年,但她的工资已经比同行要高的多了,其中的缘由就是在工作中多做“分外事”。

每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能说你像是一头牛一样的任劳任怨,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点分外事,则更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这是一个人有气度和有职业精神的表现。无论你是身在职场还是身在官场,想有更多的得到,不仅体现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上,也体现在愿意接受额外的工作上,要能够主动为他人分忧解难。因为额外的工作往往是紧急而且重要的,尽心尽力地完成它是敬业精神的体现。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接到额外的任务,要知道这是对你工作认可的表现,但有时自己也会产生“为什么这些事都找我呢?”的想法,觉得有些苦乐不均。其实分外的事并不分外,事情不是预先计划好的,但是现在发生了就需要人去处理,能够被选作处理这些临时事物应该感到自豪才是,这说明你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说明人们对你的工作放心,处理这些事物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锻炼,应该很好地珍惜这个机会才对。至于一些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可能会被临时的工作冲击,这可以通过协调来解决。

在工作中面对可做可不做的分外事,有的人选择了做,而另一些人则不会去做。做额外的工作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但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各方面的素养。

选择做“分外事”,虽然这样做很费劲,但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且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绝对会给领导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做“分外事”虽然避免了劳心费神,但从工作的责任的角度来看,做“分外事”更为恰当。

为老板多操一份心

在一个很“精明”的人看来,做好手中的工作,明哲保身就是最好了。因为有些事不属于自己的操心的,如果“管的太宽”,做得好,可能会得到上司的赞赏;做得不好得话,不仅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还会被人耻笑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所以,很多人只会低头做自己的事,根本不会为老板去操心。

但一个优秀的员工,在做工作的时候,他往往不拘泥于手上的工作,而会更多的时候,他会像老板一样为公司操心、替老板操心。

有些人知道为老板操心,提出了一些见解,可老板就是不采纳他的建议,后来,他往往就不再提出什么建议,不再为老板操心。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为老板操心,不是要老板按你的意思去做,你的建议就是没有被采纳,老板也会把他当作是一种提醒,使得老板考虑问题更全面一些,“操心”的价值依然也很大。

其实,你要注意这样一个细节:老板也是人,他不一定比员工“高明”多少,有时候,员工才是老板的依靠,员工的群策群力才使得老板“高明”,员工都为老板操心,公司才会强大。因此,老板会喜欢重用替自己操心的员工。

延俊华刚从清华大学毕业,他被应聘到深圳华为公司工作。刚工作没几天,他就经过一番收集资料和实际的市场调研,给华为老总任正非写了一封《千里奔华为》的信。在这封信中,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提出了华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建议。一个刚来的新员工,给这么一个各方面都很成熟的企业写信、提建议,在很多人看来,显然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但是,当任正非读完他的信后,被这个小伙子的大胆和富有远见而震惊,称延俊华为“一个会思考并热爱华为的人”,并当即决定提升他为部门副经理。其实和延俊华一同被招聘的那些员工应该都有这个升迁的机会,但是为什么只有严峻华一个人重用了呢?其实关键就在于他为老板多操一份心,而且“这份心”是确确实实在为老板考虑。正如任正非所言,延俊华是一个热爱公司的人,更重要的是它将这种热爱转化为了一种行动,本来是自己的事,但延俊华替老板去想公司的问题,这才是真正关心公司的发展前途,这种人才当然会获得自己的青睐。

为老板多操一份心,就是关心公司的发展前途,是关心自己的发展前途,个人永远是与老板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老板没有了前途,那么作为个人当然更没有前途可言。当你全心全意为了老板的前途而出谋献策时,当你为了公司的发展而努力工作时,你已经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在老板眼中已经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员工,那么,接下来的提拔和加薪自然会降临到你的头上。这就是说,当你选择进入一家公司后,就应该抱着一种和老板一起成长、与公司一起发展的态度工作。

诚然,有些人总是害怕犯错,因而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他们认为完全听老板的话,一切服从老板才是最优秀的员工。服从是必需的,但是,绝对得服从就是呆板。只知道服从却没有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也称不上是个优秀的员工。这些人是只知道机械地完成工作的“应声虫”,他们像机器人一样没有自己的思维,只知道按照别人的指令做事,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遇到一点问题就去向老板求救。而且更糟糕的是,为了避免工作犯错,他们总是保持沉默,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最令老板感到不满的地方。这样的人无法替老板分担忧愁,自然就不会得到老板的器重。而那些既能很好的服从老板的命令,同时能够主动加上本身的智能和才干,把老板交代的任务做得比预期还要好的人,才是当下老板真正所需要的人。

因此,当你的老板在处理某种工作的时候,如果你有好的主意,就应该主动地提出来,采取让老板感到能够接受的方式,主动地、适时地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可以让你的价值在老板的心目中升高。

上班最早到,下班最晚走

如果你去问许多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十有八九回答你这样一句话:“要当那个早晨第一个到办公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这句话换一个说法就是:“上班时不要做最后一个,下班时不要做第一个。”

平时不难发现,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有迟到早退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人,他们经常受到上司的斥责甚至辞退。在那些人中,不乏才华横溢、能力突出者,可终因为时间观念的问题而屡屡受挫,颇不得志。

刘定是一个工作很出色的小伙子,但他有一个毛病,经常早上迟到,下班的时候比谁都走得早。老板看在他工作出色的份儿上,没有说他什么。有一次,老板与他约好时间到一个客户那里签合同。头一天,老板叮嘱刘定早一点来,不要迟到。可到了第二天早上,刘定差不多迟到了半个小时。等到刘定和他的老板一起驱车到达客户那儿的时候,比约定时间迟到了20分钟,客户已经离开了办公室,去出席一个会议了。

刘定因为迟到,在公司失去了已经落入手中的好机会,给公司造成了不少的损失。老板一气之下,把刘定辞退了。这样的人无论到哪儿都不会成什么大事。

别以为没有人注意你的出勤情况,也别以为老板经常不坐在办公室里,实际上你在办公室里的一举一动,老板都清清楚楚。

如果有一天,老板准时走进办公室,看到其他同事正在埋头工作,而你的座位空空如也,那么,无论你如何开脱,也很难挽回恶劣的影响了。在老板眼里,你肯定是不喜欢目前的工作,随时准备放弃,所以工作起来无法尽心尽力。

一个成功的职业男士这样告诫我们:“就算不能第一个到办公室,也不能做最后姗姗来迟的人。”在星期一早上,如果你能比其他人都早到一些,即使只是赶在别人还没有进办公室之前查查自己的电子邮件,或者整理一下办公桌,都会让自己提早进入工作状态。同时,跟周围的人比起来,你的精神显得特别愉快,也绝对是当天最让上司眼前一亮的员工。

就算不能最后一个下班,也不要在众人都埋头工作时扬长而去。你的工作效率可能比别的人都高,那么应该去帮助在今晚必须开夜车的人,问他有什么是你可以帮忙的,就算你到头来也没有帮上什么,光是这点心意,就足以让人感动并产生好感了。但是一定要表现出你的诚意,别让你的同事感觉到你在居高临下地对他的工作指手画脚。如果团队里其他人显得灰头土脸,不但不会让上司认为你的能力比其他人高强,反而会觉得你的工作太过轻松,并且没有团队精神的概念。而且如果你充满自信地第一个离开办公室,任何人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就是你匆匆忙忙赶着下班的情景,到时候就算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最好每天都坚持提前一刻钟上班,做一些清洁工作或准备工作。下班时,则要等上司或者同事发出可以走了的指示时,再收拾办公桌,结束工作,最后离开办公室。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可以说这是成大事人的一贯作风。

和上司谈话时关掉手机

职场中,有成就的人不会忽略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和上司谈话时关掉自己的手机。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参加某个庄重的会议,或在某种严肃的场合,主持人总是要招呼大家把手机、呼机关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怕你手机的声音影响别人,给平静的气氛增添不协调的声音。

有成就的人,在严肃的场合,一般都会关掉自己的手机,如果凑巧没关手机,当电话打进来时,也不会去接电话而是迅速地关掉手机,不让自己的手机声影响别人。

有一个员工,老板找他谈话安排工作,由于他平时从不关手机,恰巧有电话打进来,他对老板说了声“对不起”,就拿着手机出去接电话了。等他用了20分钟打完电话回来时,老板已经走了。他再去找老板,老板说:“你这个人这么忙,电话都接不完,你回去接电话吧,明天开始就不用来上班了!”

要有成就的人在办公室里尽量要把手机关掉。因为你的手机声音会让身边的同事感到厌烦,尤其在老板跟你谈话时,或者重要的会议上。

在老板跟你谈话时,最好要关掉手机。你的手机铃声一响,打断老板说话,打断老板的思路,就会影响老板的情绪。如果你当着老板的面接手机,那就更不好了。那是对老板极不尊重的表现。

老板可能还会这样认为,你一天到晚不关机,是你对工作不尽心尽力,某些多心的老板还会认为你在利用手机办私事,这会让老板对你没有什么好印象。

成大事的职场人还会注意在上班时间把手机的声音关掉,不让手机声音影响自己和同事的工作。如果别人有事找自己,可以打办公室的电话,这样不至于影响别人。

同时,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是工作关系,办公室是工作的场所,员工应养成不随便接听手机的习惯。最好是把你的私事放在上班时间以外。上班时,可以把手机放在震荡的位置,等到休息时再给对方打过去这样既不影响工作,也能给老板留个好印象。

职场中有许多细节问题都应当引起成大事的人们的高度重视,比如类似在与上司谈话时关掉手机这样的细节,它们甚至能决定一个人事业的命运。

要等对方先挂掉电话

现代社会中,电话已成为商业联络的一个重要工具,职场中电话的使用频率更高,有成就的人应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即在使用电话时通常会先等对方挂掉电话然后自己再挂掉。

因为有成就的人知道电话不仅传递声音,也传递情绪、态度和风度。虽然电话是通过声音交流,对方看不见你,但你的情绪、语气和姿态都能通过声音的变化传达给对方。电话是与顾客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接听电话是需要讲究礼仪的。有些职场中人,在这方面就相当欠缺。往往在接听电话时,还没等到对方说“再见”,就重重地挂上电话,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却是一个十分不礼貌的行为。不管你手头有多少工作需要尽快处理,也不可粗鲁地挂断电话,这会让对方感到你不懂礼貌,素质太低,对你产生坏印象。这是成大事的职场士最忌讳的。

谭亮是一家贸易公司的助理,恰好在他忙得不可开交时,接到一个客户打来的电话,谭亮在听了对方一番长长的问题后,只作了简单的回答就挂了电话。对方还没有说再见,就听到谭亮这边“咔嚓”一声挂了电话,一下子就愣住了,他并没有想到谭亮会在他之前挂断电话,心里十分不快地嘟哝了一句:“这么急,赶杀场啊!”

后来这个客户与谭亮的上司一起聊天时,说到了谭亮挂电话的事,他的上司好像受到了侮辱一般,回来就把谭亮训了一顿。

因为接听电话而失去重要客户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工作中接每个电话,都要将对方视为自己的朋友,态度恳切,言语中听,使对方乐于同你交谈。接听电话时,应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出你的修养和气质。同时,适当地给予回应,让对方感到你有耐心、有兴趣听他讲话,这无疑会使对方信任你,客户的信任对你的工作是很有利的。

即使你案头有很多工作要做,也不可在接听电话时表现出不耐烦,尤其是接下来听抱怨你的工作或公司的情况的电话时更要耐心、专心地倾听。在电话交谈时态度冷冰冰的,急于为自己为公司争辩,不能平心静气地听对方说话,甚至不耐烦地挂断电话,这些做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使得问题更难解决。遇到类似情况,首先得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然后再分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后再平心静气地与对方商量解决办法,这样不但留住了客户,而且还给客户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一般来说,通话完毕后,打电话的一方应先挂断电话,等对方挂了电话之后,你再轻轻地放下话机。某些情况下即使是你主动打的电话,若对方比你的职位高、年龄大,你也应该让对方先挂电话,然后自己再挂断。这才是成大事人的作风。

抓住与老板擦肩而过的一刹那

在现代职场中,许多原本非常优秀的人并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其主要原因是与老板过度疏远,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向老板表现和推销自己,没有把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介绍给自己的老板。

有些人到一家公司上班几年了,老板对这个人都没有什么深的印象,这就在于他们对老板有生疏及恐惧感。他们见了老板就噤若寒蝉,一举一动都不自然起来,要么遇上老板就躲开,或者装作没有看到,这样消极地与老板相处,尤其在大公司里,老板又怎么可能留意到你呢?有成就的人应该善于抓住与老板擦肩而过的一刹那。

要想在职场取得成功的人要得到老板的赏识,做老板的“圈内人”,就需要平日多与上司接触和沟通,懂得主动争取每一个机会。事实证明,很多与老板匆匆一遇的场合,可能决定你的未来。

比如,在电梯间、走廊上,吃工作餐时,遇见你的老板,你要主动迎上去并微笑着谈几句,或者说几句工作上的事。千万不要像其他同事那样,极力避免让老板看见,即使与老板擦肩而过一言不发。如果你自信地主动与老板打招呼,主动与老板交谈,你大方、自信的形象,会在老板心中留下印象。

有一个小伙子,工作非常出色,老实正直,只知道埋头苦干,缺乏与上司的沟通,因此他根本不在上司的视线之内。

有一次,公司里举行联欢会,老板的兴致很好,很快加入到了他们中间,他见到了老板,一举一动就不自然起来,没过多久就逃出老板的视线,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喝饮料。

不知为什么,他好像天生就有畏惧老板的毛病。在走廊上、电梯里或在餐厅里,遇到老板,他都不会主动打招呼,反而迅速离去。即使自己的主管不在,老板找上门来,他也缩在一旁,一概扮作不知,马虎应付了事。这样一来,他和老板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产生了隔膜,他给老板唯一的印象就是怕事和不主动。老板怎么会把升职的机会给一个不敢和自己说话、交往的人呢?

不主动与老板交往,可以说是一种对自己的前程和发展不负责的态度及行为,一个不在老板视线范围内的人,根本就没有担当重任的机会,又怎能成大事呢?有成就的人要抓住每一个细节创造机会,大胆与老板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员工,只有主动跟老板面对面地接触,让自己真实地展现在老板面前,才能让老板充分认识到你的才能,你才会有被赏识的机会。

一些碌碌无为的人只会埋怨机会不等,命运不公,总是觉得自己碰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每每看到别人的成功,总归结为运气好。实际上,从整体上说,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同的只是有成就的人善于创造和抓住机会。

王刚在合资公司做职员,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板,要好好表现,但他只是在不断地想。王刚的同事庞雨,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板的上下班时间,算好他大约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板,有机会可以同老板打招呼,说上几句话,寻找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王刚的同事晓民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了老板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板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几句简洁却有分量的开场白,并算好时间去乘坐电梯,如此去跟老板打过几次招呼以后,终于有机会跟老板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理想的职位。

有心有成就的人会想方设法接近老板,不放过任何一个与老板接触的细节,这样终有一天会引起老板的注意,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成功也就触手可得了。

遇到闲话打个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很敏感的。特别是在办公室这种场合,几个人在一起就闲聊起来。有时说到某个人时,还会说出一大串的坏话。在这种时候,很多把持不住的人,也会跟着附和说起某人的坏话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这种坏话不久便添油加醋传到他的耳朵里,别人不仅对你有了看法,还有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你的坏话或打击报复你。有成就的人一般不会被卷入这样的风波,因为他们会尽量避免在背后嚼别人的“舌头”。

某公司企划科李某升为科长,同一间办公室坐了几年的同事忽然升迁了高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刺激与震动。平日不分高下,暗中竞争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总让人有那么一点酸酸的感觉。企划科李某的几个同事背后嘀咕开了:“哼!他有什么本事,凭什么升他的官?”一百个不服气与嫉妒就都脱口而出了,于是你一句我一句,把李某数落得一无是处。

王新是分配到企划科不久的大学生,见大家说得激动,也毫无顾忌地说了些李某的坏话,如办事拖拉,疑心太重等。可偏有一个阳奉阴违的同事A,背后说李某的坏话说得比谁都厉害,可一转身就把大家说李某坏话的事说给了李某。

李某想:别人对我不满说我的坏话我可以理解,你王新乳臭未干有什么资格说我,从此对王新很冷淡。王新大学毕业,一身本事得不到重用,还经常受到李某的指责和刁难,成了背后嚼别人舌头的牺牲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别人在你面前说某个人的坏话。此时,你千万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被他的话左右你的思想,更不要跟着别人去说坏话。最好的办法,别人在你面前说某个人的坏话时,你不要去插嘴,只是微笑示之。

微微一笑,它既可以表示领略,也可以表示欢迎,还可以表示听不清别人的话。当你不插话,只是微笑不语时,既不抵触不得罪说坏话的人,也没有参与说坏话,两边都没有得罪,这是比较好的做法。

有人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如果你是一个想有成就的人,一定要充耳不闻或者开溜,再或答非所问,转移话题。

比如,有人向你数落某人的不是:“苗艳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好大喜功,拍马屁。”

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如果能笑笑就将话题岔开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如果岔不开,你又不加理睬,显然得罪人。这时,你可以挑起新的话题来达到目的。如:“据说周迅将扮演《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是吗?”

对方可能会说一句“不知道”,然后还会继续说苗艳的坏话:“你知道吗?苗艳偷偷地给老总送礼……”

这时你就继续说你的话题:“唉,要是真那样,《射雕英雄传》就有得有了,周迅戏路宽,演技好……”

相信这样对上几句话后,对方就会缄口不言“苗艳”的坏话了。

一个人若连这点自持力都没有是很难成大事的。

不要随便发牢骚

有些人刚开始工作时充满激情,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可是一旦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是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往往就会产生不满并开始发牢骚、抱怨,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这种行为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团队中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如果让老板发现,将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

丁力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刚开始修理汽车的时候,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修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每天,丁力都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工作对自己来说就是煎熬,自己就像是个奴隶在不停地卖苦力。所以,丁力总是关注着师傅的行动,一有空隙,他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试用期三个月过去了,当时与丁力一起进厂的三个工友,各自凭着精湛的手艺,得到了老板的重用,有的升迁,有的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而丁力,则在抱怨声中继续着自己的修理工作。

在工作中,有一些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也有能力,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总是对工作抱怨不止。这一现象,在一些刚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人身上尤为突出。一些大学生刚参加工作,就对工作环境不满意,喜欢和同事抱怨、发牢骚,结果还没有过试用期,就被老板辞退了。假设你是一个司机,在开车的时候总不停地抱怨:这车怎么这么破,车上的环境太差了,路也不好走。这时,你想你自己会开好车吗?会一路顺风吗?说不好还很容易发生车祸呢?如果发生车祸了,责任又在谁呢?

在生活中,有许多失业的人,你会发现其中不乏许多才华横溢者。当你和这些失业者交流时,你会发现,这些人对原有工作充满了抱怨、不满和谴责。有的是怪环境条件不够好;有的是怪老板有眼无珠,不识才;有的是怪工作太累,而工资却很低,总之,牢骚一大堆,积怨满天飞。其实,这些抱怨中有些问题是事实,但是还有很多是从业者自己吹毛求疵,这种恶习使他们丢失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总是关注环境中对自己不利的方面,从而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

他们经常感到自己被老板盘剥、替老板卖命,是老板赚钱的工具,因而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没有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把大好的光阴和大把精力,花在了抱怨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抱怨是失败的一个借口,是逃避责任的理由,是事业成功的绊脚石。喜欢抱怨的人没有胸怀,很难成就大业。没有人会因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更没有人会因为永无休止的抱怨而获得成功。

如果你选择了某个工作,就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明确自己在工作中应付的责任,并为此而不断地努力。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改善的目的,享受到成功的果实。这就好像你正住在一间简陋的破屋里,心中梦想着宽大而明亮的房屋。要实现这个梦想,你首先就必须从努力工作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

对“上帝”细节服务

职场中的人应该注意,在“服务经济”的时代,单靠产品带来丰厚利润的想法已经不现实了,服务才是让产品迅速增值的最重要环节。而是否能给顾客带来完美的服务,将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

日本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在质量管理方面有一个公式1%=100%,所讲的意思就是当消费者认识一个企业的时候,往往是将局部等于整体。比如说他会将客户经理的不良表现提升为对企业的整体印象,认为是企业不好。因此如果你不小心所忽略的一个细小的环节,却极有可能会毁掉你长期大量的努力……

这些如果发生在短缺年代或垄断的情况下还好,但现在的市场情况是高度竞争,而且同质化的程度也很高,随时随地都有大量的竞争对手准备替换你,要让顾客听你解释,让顾客理解你简直是痴人说梦。而你一旦得罪了一个顾客,他就会形成偏见,并永不停息地将不利于你企业的信息向外传播……据美国的专家研究,1个人会传播给25个人,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

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保持服务的稳定。这也是一种竞争力。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的思路发生了错误。适当“麻烦”顾客,让顾客感受到你服务的存在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麻烦应该适可而止,就像炒菜放盐,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企业应该尽量减少“扰民”性的服务措施。另外,企业应该树立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的观念,在生产设计的阶段就开始考虑每一个细节和顾客消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过于依赖补救性措施,这样会将更多的问题暴露给顾客,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服务成本。

那么,在服务竞争也逐渐变得激烈的情况下,服务的竞争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呢?是一味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吗?这也未必。因为服务是围绕消费的核心利益展开的,只要能够满足这种要求,服务的稳定性才是更为关键的。就是说企业服务的优势不是体现在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能做得有多好,而是你万无一失的水平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便利之外还要绝对可靠,保证服务质量稳定。

这两者对于企业来说,能够体现企业服务的真实水平。这样的服务,才是好的服务,才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很自然的这种能够把事情一次做好,保持服务质量稳定的能力也就是企业的一种核心能力。

只有当服务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时候,它才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做得好能带来高附加值;做得不好,服务的支出就会变为成本。我们的服务是在竞争的市场背景下产生的,自然要为竞争服务。但是,即使是出于竞争的需要才提供更好的服务,服务的方向也应该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才是好的服务,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服务是“伪服务”,是企业的一些蹩脚的“扰民”的营销措施。虽然顾客未必有企业聪敏,但是迟早顾客都会明白过来。这样的服务最终会遭到顾客的唾弃,企业则会受到鄙视。

要使服务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它能否为顾客创造价值,能为顾客创造多大的价值。只有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服务,才是最有意义的服务,也才能够帮助我们增强吸引力,改善形象,创造价值。

替公司节约点

当今一些温室中长大的员工,缺乏吃苦精神,非纯净水不喝,非出租车不坐,出差非飞机不去,非星级宾馆不住,夏天空调断一会儿、冬天暖天供不上来,便怨词满口……缺乏吃苦精神除了不能胜任富有挑战性难题外,还有一点就是会铺张浪费国家和组织的各种资源,使组织的运作成本大大增加。

降低成本是增加效益的最有效方法,而要降低成本,一个组织成员必须具有节俭精神,厉行节约。

今天,许多企业组织都在不遗余力地在组织内倡导节俭精神,这是竞争激烈的微利时代的迫切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所有的企业都感到了严峻的生存压力。尽管经济还在高速增长,但很少有“暴利”行业了,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了。微利时代的到来是一种必然。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微利时代的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业务能力的竞争了;在当今,谁拥有成本优势,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

怎样才能拥有成本优势呢?那就需要控制成本。把本来可以不必支出的部分节省下来,实际上等于赚到了利润。因此,节约是最大的利润点,节约关系着企业组织的兴衰存亡。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所有的节俭活动都离不开员工的参与,节俭精神必须靠每一个员工贯彻。因为员工是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效率和降低损耗的具体实施者。

但是有很多员工却认为,一个人即使再节俭对降低成本也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对的,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组织效益的大海也是由一点一滴的“水”汇集而成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在这里节省一点,那里俭省一点,汇聚起来就会为惊人的数目,为组织创造出惊人的效益。所以,节约就是在作为,而且是一种很大的作为。

一个员工,只有具有敬业、负责、认真的态度,才能处处替国家和组织着想,历行节俭。

处处节俭,必须以吃苦精神为依托。

挤公交比打出租当然能为组织节省出利润来,试问:没有吃苦的精神能选择前者吗?

出差时住小旅馆比住星级宾馆当然能为组织节俭出利润来,试问:前者的苦谁又愿意吃呢?

要节俭,就得在各方面自己克制一点,要多动动手,多动动脚,少享受一点便利和舒适。

在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指挥高铭的心里,一直铭记着一位老专家的身影。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身处上海的这位年过六旬的副所长,每次来北京参加调度会,只选择一种交通工具——火车硬座。看着这位老专家开会时熬得通红的眼睛,高铭心疼了:“您老怎么不坐卧铺啊?”老专家的回答让她动容:“任务组经费非常紧张,我自己能省一点儿就省一点儿。”

和这位老专家一样,多少中国航天人宁肯委屈自己,也绝不让自己的事业“吃亏”。一位参与载人航天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的年轻科学家谈起一次“激烈”的争论:

他所在的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的科研条件比十几年前好多了,积累了近百万元的科研发展基金,有人建议买部汽车改善改善条件。但大家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后认识到:今天搞航天仍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在研制工作中应尽量降低成本、节约开支,买车要比依靠社会交通服务花费大,目前还没有工作需求。买车计划“流产”了。而这一年载人航天研究中计划拨款偏少,严重地影响了研制进度,研究室毅然拿出了多年积累的科研发展基金几十万元,购买了示波器等急需的科研设备,按时完成了年度的科研任务。

厉行节俭,说到底,受益的是员工本人。“大河有水小河满,”试想企业的利润提升了,国家富了,员工作为组织一分子薪水肯定会上涨。更重要的事,一个人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将组织的资产像自己的财产一样爱护,领导会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晋升这样的员工,他又会晋升谁呢?

刘芳菲在艰苦的西北山区长大,经过十年寒窗,终于大学毕业,在北京某国家机关找到了一席之位。

刚进机关,同事们把她看成是一个“另类”,因为自小艰苦的生存环境使她养成了节俭吃苦的习惯。她从来不用大家都习惯用的一次性纸杯和筷子,而是自备水杯和筷子;她从来是在用过一面的纸上写字和打印文件,总是刻意提醒同事节约用纸;当办公室的电器用不着的时候,她会主动去关掉;甚至卫生间的马桶漏水,她也不怕脏,主动地去修理好……

一开始同事们都认为她“扣门”,是多此一举。因为毕竟单位的实力雄厚、财大气粗。更何况领导似乎并没有刻意在这方面过多要求过。但是刘芳菲依然我行我素,一年后,在她的潜移默化下,她所在的部门办公作风已经改变:一开始她那些看起来“另类”的行为,观在成了每位员工主动去做的事情。

当然刘芳菲的节俭举动早被不动声色的领导看在眼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她由普通职员跃升到办公室秘书的位子。

以吃苦的精神处处替组织节约,替国家着想,体现的是一个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组织中更重的担子正需要这样的员工去挑,更高的职位正是为这样的员工所设。

“小帮派”大害处

上海某家五星级大酒店为了提升经营业绩,经董事会决定,高薪聘请一位资深管理专家任酒店总经理,并应这位总经理的要求任命了他推荐的3名副手。

酒店董事会的本意是,给这位总经理一个宽松而有效的环境,让他的管理才干得以充分施展。这位总经理干得也确实不错,酒店的业绩有了提升。

可是没过多久,酒店董事长发现这位总经理和下属的3名副经理上下通气,4个人形成了一个小“山头”,牢牢把持了大权。有时甚至对股东和董事会的决议也敢阳奉阴违。酒店职员对此议论纷纷。

酒店董事长为了安抚人心,果断地把这4名经理都解聘了。

在组织里,如果你与几位同事关系比较密切,这种关系常常是超乎业务和工作之上的,于是你们几个人便经常聚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们的情谊越来越深,真是“铁杆兄弟”,用当今时髦的说法就是“死党”。工作上也只为你们几个人的利益考虑,把组织利益放在一边,甚至为了你们小集体的事而违反组织的规章制度。如此下来,在组织其他同事和领导的眼中,你们就形成了一个“小帮派”。

也许你还在为自己的好人缘而高兴,殊不知,你们的“小帮派”已经使领导感到不舒服了。

无论在怎样的组织中,无论怎样的组织都不喜欢那些搞“小帮派”的人。因为领导对“小帮派”总有不信任感,对“小帮派”里的人,会顾虑重重。他会认为“小帮派”里的员工公私混淆,如果提拔了圈内的某个人,而与之关系好的“哥儿们”可能会得到偏爱放纵,对组织的发展不利,对其他员工也不公平。

另一方,领导也会担心“小帮派”里的人不忠诚,经常聚在一起的人臭味相投,若领导批评其中的某个员工或某个员工与其他同事发生冲突,这几个人会联合起来对付上司,影响组织团结。

还有一点,即使上司想单独给其中某个人嘉奖或发“红包”,这个人很可能泄露给圈内的朋友,因为“红包”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其他同事知道后,会认为领导不公平,这样就会在组织内掀起风波。

而且,领导们会认为,“小帮派”里的人应酬较多,私人事务也增多,很难抽时间加班或学习技能。如果在一个办公室,他们则很容易在上班时间聚在一块聊天。

所以,当领导在内心中将你打入某个“小帮派”中的一员,那么此后基本上不会给你地位上晋升的机会了。

在工作中,你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加入已经形成的“小帮派”,也千万不要以自己为核心形成“小帮派”,否则,你在组织里的发展前途就基本结束了。

为了避免“小帮派”之嫌,并非杜绝一切正常交往。为了在组织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一般而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公私分明。

与同事相处,特别要注意公私分明,不能因为跟谁关系好而在公事上也以感情论事。即使关系好的几个人同在一个办公室,上班时间也要公事公办,不能徇私,更不要经常粘在一起聊天说闲话。

其次,要以团结为重。

当你在工作上受到上司的批评后,不管上司是对是错,你都不能因一时之气与关系较好的人煸风点火,联合起来对抗上司。而要把团结放在第一位,尽量缓解与上司之间的紧张气氛。

还有,要护大交际范围。

在组织里,不要把自己的交往对象只限定于三五个同事,而应与组织的所有员工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乐于帮助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就不会被别人误以为在搞“小帮派”了。

总之,作为一名以组织的利益为重,想有一番作为的员工,应当明白:在企组织中,如果员工们热衷于联群结党,排斥异已,试图通过另立“山头”来发展个人私利,这样就一定会出现损人利已的行为,从而有损于组织的发展,不利于组织内部的团结和人心的稳定。

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明白:“小帮派”对于整个组织,就如同肿瘤之于人体一样,一旦恶性膨胀,就会有吞噬整个机体的危险。一名正真的员工,应有坚定的立场,刚正不阿,面对极少数别有用心者的拉拢和挑拔离间,要从维护组织团结和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自觉地予以抵制。

不要比你的老板穿得还好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穿着打扮对树立一个人的良好形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平时穿着好一点,新潮一点倒没什么,如果你在一家公司里上班,那就完全不同了。很多人抱怨命运不济,却不知那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穿着出了问题。

穿着打扮,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却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有很大的影响。

有一次,刘季同老板一起外出洽谈一项业务。他一改平日里的休闲着装,换上新买的皮尔·卡丹西服,想通过“包装”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跟客户见面时,客户看到刘季的气派样,眼前为之一亮,紧紧握住刘季的手,说:“经理真是年轻有为啊!”

刘季的穿着不同凡响,客户把他误当作了“主人”,把一身旧衣服的老板当成了“随从”,晾在了一边。直到谈判快结束需要签字时,对方才知道穿旧衣服的才是“主角”。结果,业务没能谈成,还被传为笑话。

后来,老板就对刘季“另眼相待”了,有业务外出时再也不要他陪同,好端端一个得意的人就这样被老板贬了。

身为一个下属,如果你的衣着、穿戴比你的老板更好更体面,那么大部分的发展机会就与你无缘了。因为你穿得比他更体面,会让他很失面子,心里有一种被你比下去的感觉,会感到自惭形秽。这不是一个成大事者所为。

因为就算你各方面都很优秀,老板也不会对你有好感,试想,哪个老板喜欢一个比他强、穿着比他好,让他失去面子的人呢?

如果你担心自己的衣着不够得体,或者你不知道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的话,你可以以老板的衣着风格来衡量自己的着装。

如果你与老板的着装风格相一致,你就不会犯“鹤立鸡群”的错误了,也就不会受到同事的排挤。

与老板的着装风格保持一致,可以更好地突出你的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精神,很容易得到老板的器重和赏识,还会让上司产生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他可能会认为你与他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对你产生好感。

有成就的人要尽力去塑造与公司气氛相协调的衣着风格,是树立你良好形象,得到老板、同事好感和认同的基础,是你走向成功的必要阶梯。

与老板的衣着风格一致也好,不一致也好,有成就的人都要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不要比他穿得更好。何必让比老板的衣着更好的衣着,成了你平步青云的绊脚石呢?这实在是太不值了。

养成注重细节的工作习惯

我们要想开创人生的新局面,实现人生的突破,就要学会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够一步步向前迈进,一点一滴积累资本,并抓住瞬间的机会,实现人生的突破,踏上成功的道路。

鲁尔先生要雇一名勤杂工到他的办公室打杂,他最的挑选了一名男童。

“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不解的问,“你为什么选他,他既没有带介绍信,也没有人推荐。”

鲁尔说:“你错了,他带了很多介绍信。他在门口时擦去了鞋上的泥,进门后随手关门,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的提问时干脆果断,证明他懂礼貌而且有教养。其他所有的人直接坐到椅子上准备回答我的问题,而他却把我故意扔在椅子边的纸团拾起来,放在废纸篓里。他衣着整洁,头发干净。难道这些小节不是极好的介绍信吗?”

在一些公共环境中,人们对一个陌生人的了解,注意的往往就是他的小节。在互不熟悉的情况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一个小节常常反映出大问题。所以一个人在小节上的表现和修养,其实就是他身份的象征。

曼玲大学毕业了,很幸运被一家中等规模的证券公司录用,十分兴奋,憧憬着大展拳脚。然而,踏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对于新人,公司安排的实际工作并不多,倒是往往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像发报纸、复印、传真、文件整理等等。

同来的新人们觉得要他们大学生做杂活,未免有些丢脸,又觉得不受重视,不免满腹牢骚,便经常找借口推脱。曼玲心里也觉得有些委屈,回家就和母亲说起,身为职业女性的母亲笑了笑,说:“小事不做,焉能做大事。须知,由细微处方见真品性。”

于是曼玲不再和大家一起发牢骚,见到别人不愿意做的琐事,她便接过来做,一下子就忙碌了起来,有时甚至要加班加点。其他新人有些笑她傻,说有时间多休息休息不好吗;有些就说她贪表现,说不用这么拼命吧。不管别人怎么说,曼玲总是笑而不语。

其实,曼玲一点一滴的工作,部门主管都看在眼里,便开始逐渐选择一些专业的工作给她。公司的老员工也喜欢这个手脚麻利、不挑三拣四的“傻女孩”,平时也颇乐意将自己多年的工作心得传授给她,并将公司里人际关系上的微妙之处向曼玲点拨。逐渐地,曼玲工作上越来越顺手,在人际交往的分寸上也把握得越来越好。

有了这么好的群众基础,又有了那么好的工作成绩,在讨论新人转正的问题时,曼玲自然成了第一批转正的新人,并且被安排到了她最向往的岗位,成功地踏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不要忽视小节,这在现代职场上已被奉为金玉良言。

在你过去的工作中,有没有认认真真地做好过每一件小事?要知道,一个微小的细节也许就改变了你人生的命运。具体来说,工作中的细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办公桌的整洁。如果你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信件、报告、备忘录之类的东西,就很容易使人有混乱感。更糟的是,零乱的办公桌无形中会加重你的工作任务,冲淡你的工作热情,使你很难很快投入工作。一位成功学家说:“一个书桌上堆满了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一下,留下手边待处理的一些工作,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些。这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公室工作质量的第一步。”因此,要想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首先就必须保持办公环境的整洁有序。

不要经常缺勤。缺勤在很多员工看来是一件小事,但是,这件事情完全关系到你个人和公司的利益。因为在公司的老板看来,出勤率高的员工无疑对公司更加负责。你应该尽一切努力来保证出勤,因为缺勤会使你无形中损失很多。

不把请假看成一件小事。请假无疑会影响你的工作进度,即使你认为工作效率较高,认为耽误一两天也不会影响工作进度,那也不能轻易请假,因为你身处的是一个合作的环境,你的缺席很可能会给其他同事造成不便,影响其他人的工作进度。所以不要将请假当成一件小事,或者只是你一个人的事。

不闲聊,不干私活。就员工个人而言,利用上班时间处理个人私事或闲聊,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工作进度,造成任务逾期不能完成。所以把办公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任务上,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下班后不要立即回去。下班后要静下心来,将一天的工作做个简单总结,制定出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并准备好相关的工作资料。这样有利于第二天高效率地开展工作,使工作按期或提前完成。离开办公室时,不要忘了关灯、关窗,检查一下有无遗漏的东西。

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事业都是由点点滴滴的细节汇集而成的。在细节上能够表现好的人,他在成功之路上一定会少许多漏洞。同样,工作中很多细节会影响到我们的事业和前途。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话,就不要忽视这些细节,以免因小失大,给你的人生和事业带来重大的损失。

同类推荐
  • 卡耐基口才术:让你增辉无限的说话技巧大全集

    卡耐基口才术:让你增辉无限的说话技巧大全集

    本书集合了所有卡耐基口才艺术的精华,从理论上讲述了卡耐基先生毕生总结的说话艺术的基本途径、技巧等。另外,本书每章选取多个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述如何与不同的人说话,如父母、客户、对手、朋友、恋人,等等;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说话,如求职面试、情感交流、推销、演讲、谈判、酒桌,等等……如果你正在为提高口才而发愁,不妨翻阅一下这本书,相信你读后说话水平会有意想不到的提升!
  • 曾国藩的启示

    曾国藩的启示

    《曾国藩的启示》延续曾教授独特的曾氏风格,评古论今,小中见大,通俗易懂,幽默睿智,微小细节中明大道理,平实讲述中显大智慧,深合古人“文章之道”,读者定能从曾国藩通过奋斗而逆转的一生与曾教授的独到解读中获得从未有过的启示与激励。
  •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通常是指一种团队精神,主要强调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主动奉行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则,优化集体的危机意识,从而在有限 ( 或劣势 ) 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手段。狼其性也:野、残、贪、暴。狼智 生活中的狼性生存法则可人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一切动物都有的特性都有它的共性——原始野性。即使当今的已经理性化的人,在特定环境也会产生原始的野性,这是诸多科学家和成功人士的共识。人类在特定环境暴发产生的野性,在本质上和狼性中的“野味”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是指的那种巨大的“潜能“。
  • 会说话就是情商高

    会说话就是情商高

    为什么情商高的人非常受人欢迎?其实并非他们拥有无人能及的智慧,而是因为他们会说话——说话的内容包罗万象,表达方式大有讲究。懂得了谈资的艺术,就等于掌握了沟通、交流、谈判的技巧。本书中就详尽分享了“会说话”的妙招,你离情商高只差“会说话”。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论语(全集)

    论语(全集)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哲学巅峰之作。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是儒学主要的经典,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便于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研究,本书在编撰体例上对《论语》的20篇分别逐一从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评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解读,力求以详细的解析和现代的眼光进行有实际意义的阐释。
  • 世间虽冷有你即暖

    世间虽冷有你即暖

    乱世之中,历生死,感离别,所幸天下大定。乱世之后,两个孤独的人相遇,两颗破碎的心相知,在痛苦和废墟之上编织俗世的幸福。这是一部疗伤、体悟、并积极生活的书。
  • 盛世荣宠之商女为后

    盛世荣宠之商女为后

    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被莫名其妙退了婚。苏念瑾冷漠的看着来人,“我跟你已经没关系了!”来人一脸错愕,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即便知道他满心满意都是自己,苏念瑾最后还是选择不搭理他。她身上有血海深仇,没功夫搭理他。只是到最后,自己大仇得报在即,自己却抛下一切,奋不顾身的只为去见他.....
  • 是慕大神先动的心

    是慕大神先动的心

    A大论坛最近炸了,因为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理学院的慕非言大神,被人给非礼了!“慕非言,我不是故意的!”翻墙入校,不小心扑到慕非言怀里的南汐汐要哭了。“但是我是故意的!”慕大校草面不改色地说道。南汐汐:“!!!”【高冷校草VS表演系元气少女,甜到你牙疼!】
  • 庶女狂妃:王爷请自重

    庶女狂妃:王爷请自重

    21世纪,他们是各自叱诧风云的总裁冤家,一朝穿越,竟然重新回到前世,那时他是人人羡慕的美男王爷,她却是人人唾弃的世家庶女,带着前世记忆跟21世纪的记忆重新回到过去的她又怎么会甘于像以前那样卑微,上灭嫡母,下惩长姐,再拜名师,后称霸江湖,却又再次与他相遇。
  • 她代替他后开挂了

    她代替他后开挂了

    “从今天开始,你代替你的哥哥,拿下顾家的继承权!”母亲的一句话,她成了双胞胎哥哥的替身。女扮男装,却撩得一手好妹!一不小心,权倾天下的冥少他妹也被她所惑,喊着要嫁给她!冥少怒了:“从今天开始,你就跟着我。我会将你训练成合格的妹婿!”喂!说好要当妹婿的!怎么变成男朋友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解石迷踪

    解石迷踪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知道有些事情没有结果,却往往有人为了些化不开的执念苦苦追寻,有多少遗憾,是能够挽回的?“阿青啊,不是我愿意苦守着执念,只是你家公子的心是捂不热的啊。”“阿青,其实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挺好的。”“公子,你什么时候会把阿青也忘掉?”“是轮回的宿命啊,只是叫我负了诸位,往后,连这些石头也记不住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