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3100000001

第1章 序:诚抒与跳脱

杨梓

洪立于1983年在《朔方》发表诗作,写诗已三十多年,《露珠上的太阳》却是他的第一部诗集。

人生会有几个三十年?而三十年才出版第一部诗集又是何等的不易?

年初,宁夏诗歌学会经审编部推荐、会长团同意,支持洪立等八位符合条件的理事出版诗集。诗歌学会编辑部主任唐晴三番五次地催过洪立的诗稿,复印件也行,其他的都不用管了,他却不愿给学会添麻烦;我又给洪立打电话连催促带训斥,他才发来了诗集的电子版,原来是从工地请了三天假回家整理的。

我原本是直接转给印厂排版,却不由自主地打开了;原本是只想浏览一下,却一口气读完了,并略微编辑了一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天空这只大茶杯里漂浮/任苦涩的眼泪落进水里/我只能安静地品尝自己”(《一个人喝茶》)。读到这样的诗,我又不禁想为洪立的诗集写点什么。

《露珠上的太阳》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质地朴拙而透出灵巧,抒情诚挚且情感浓郁,语言简明又跳脱如兔。如一道黄昏中脉脉含情的目光,在不经意之间轻轻撞击一下我的心灵。

一般来说,诗如其人,诗品即人品;个别来说,与社会伦理道德有悖之人也会写出好诗,因为真善美是人心所向。洪立显然属于前者,他不像大多数诗人有固定的薪酬,而要面对黄土,还要外出打工,但我不能称他为“农民诗人”或“打工诗人”。因为洪立的诗里并没有怎么种地、怎么打工的内容,只是他的所见所想;更因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与男女、民族、城乡、身份、时代都没有关系,唯一有关的就是他呈现出来的诗作文本。

洪立的诗像他一样朴素,有时还显得笨拙,好像不知道怎样组织语言、怎样分行,而这又恰恰在他随意的排列中显出了灵巧、透出了诗意。如“一个人背着谷子/另一个人就摊开手掌/掂量着谷子的分量/那种弯腰的姿势/就像下垂的谷穗”(《傍晚》);再如“看一朵花开得很疼/看一片花红得发晕//花开得只剩下花了//在一朵花下/我葬下飞鸟/我想让花也开出飞来/让花也开出鸣叫”(《我多么希望花开得和天空一样》)。与其说这首诗出自一只粗手大脚的男性之手,毋宁说来自一颗细腻温婉的女性化的心灵。

西方浪漫派美学认为,“只有情感,才能保证诗的世界的纯度,它是诗的根本条件”。透过表面上五大三粗的洪立,深入他的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洪立很敏感、很细心、很柔情,也很会抒情。

抒情是诗的气息,或一气贯通,或一唱三叹,抒情的氛围便如云雾弥漫。而气息的强弱则取决于作者内心的情感,以及对情感的适度把握——既能放开又有所节制。正如云雾,太浓则遮天盖地,太淡则一览无余。抒情是诗的本质之一,是情感的弥漫,可现代诗已在结构上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古典的情景结构变为“情事结构”。所以很多的现代诗消解了以情景为主的意象,已非抒情诗,而是以细节或情节为主的小小说化的叙事诗了。

而在《露珠上的太阳》中,大部分都是抒情诗,尤其是洪立写给父母的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同时也消解了叙述。他写父亲:“我喝醉的时候/你在后面跟着/但我不知道/你悄悄地用一尊黑影跟着……”(《喝醉的时候父亲跟着我》);“强硬的父亲/从我记事起就没这样呼喊过我/但他心里一定是这样装着/直到他的泪水偷偷从眼角流了出来……”(《父亲喊我为“孩子”了》)。他写母亲:“那是我的母亲/站在半山上/衣襟里兜着杏子/红红的闪着/微疼的光……十八年前/把自己栽到风雨里/目送我走出家园……一片杏树都已长大//我的母亲还站在半山上”(《杏树》);“站在村口张望的母亲/几次都睁开泪蒙蒙的双眼/透过泪蒙蒙的时空/颤巍巍地伸出双手/把儿女朝一块拽”(《这次》)。母亲衣襟里的杏子都长成了杏树,但母亲还站在半山上,一站就是十八年。在此,母亲就是杏树,杏树也是母亲。这里的情感已被洪立抒发到了极致。

读洪立的诗,暂且不管其诗内容与形式,仅在语言层面,常常有词语从语言中跳将出来,令人眼前一亮,让人感到惊喜。但这在诗学上还无法归于哪一种手法或技艺,倒令我突然想起一个词“跳脱”,正是“化板滞为跳脱”,亦使平面而立体。如“这里空气停留/阳光在树叶上打坐”(《正午的河边》),阳光打坐,让人联想到了佛。“黄河在一位老庄户的唢呐里/泪流满面”(《守望大河》),谁在流泪?是老庄户还是黄河?“一片落叶又一片落叶/大地布满倾听的耳朵”(《落叶》),落叶即耳朵,什么都可以倾听。“我跑到村口拐弯的地方/我发现家乡的石头活了”(《春天的象征》),春天来了,连石头都活了。“然而我认识了歌的含义/也许是内心的独白/也许是爱的积蓄/就在这个时候/她透明了”(《看望一支歌》),是诗人认识了歌,却突转到“她透明了”。

是的,在“口水诗”泛滥成灾的当前,《露珠上的太阳》无疑是一朵朵怒放的荷花。

洪立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具有语言简约、意象别致、抒情浓郁、想象奇特、节奏鲜明、勇于独创等特点,而这些恰恰是诗的审美本质。本质具有永恒的意义,关键在于诗人如何去把握;真理也具有永恒的意义,关键在于诗人如何去表现。坚持创作是诗人的安身之根,坚守纯粹是诗人的立命之本。这两点,洪立都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

十几年前,我在《朔方》编辑部,常和朋友去洪立家小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在此谢谢为我们拌苦苦菜、炒“笨蛋”、炖排骨的嫂子。我们喝大之后就拎着酒去祭黄河,与黄河干杯,还想看看醉了的黄河是什么样子——一块冰凌突然起立,又轰然倒下。是在黄河解冻的黄昏,非常壮观而又感觉恐怖。

往事如烟,生活继续。诗歌已流在我们的血液里,并成为我们继续生活的精神寄托,成为我们每天可以不写诗、但每天不能不思考的生活方式。在此,与洪立共勉。

2014年9月28日于夏都闻月阁

同类推荐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上海鲁迅研究·鲁迅手稿研究专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鲁迅研究·鲁迅手稿研究专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鲁迅作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不论是在逝世后或者抗日战争时期,其精神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书从鲁迅手稿、著作、译作、哲学甚至是美术等各个方面入手,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 唐古拉山不会忘记

    唐古拉山不会忘记

    本书作者是青藏铁路一期和二期建设的参加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全国少数几位全程采访青藏铁路的记者之一,对青藏高原和青藏铁路一往情深。本书是伴随青藏铁路建设中在各大媒体上进行的系列报道,形成的散文特集。全书透过作者充满激情的文字,全程记录了这项世界奇迹的诞生,讴歌了那些为此付出生命的朴实而伟大的奉献者。正如作者所言:如今,青藏高原和青藏铁路,在我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一条通天大道,而是一种意味、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和生命的一部分。
  • 我少年时期的烟花:海飞自选集

    我少年时期的烟花:海飞自选集

    这是作者海飞刊发于各文学期刊的中短篇小说合集,内容涉及城市与村庄,男人与女人,情欲与私欲,人性的善与恶,它是一个人间缩影,也是作者多年来对各色人等以及各类人生的观察与思考。作者笔下,妓女、工人、少年、老板、村民、匪徒……在文字里交替出现,如同一幕幕各不相同的电影。
  • 甘棠之华

    甘棠之华

    念其文,思其行,怀其德,一次靠近巴金丰富精神世界的心灵对话。作为巴金研究会的骨干、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与巴金作品、巴金家人的联系非常密切,掌握了许多秘不示人的一手材料,经过多年积淀,终写成《甘棠之华》。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关于巴金读书、藏书、著书以及与友人交往的点滴细节与珍贵瞬间,真实还原了巴金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倾向。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国家大事到文坛风云,乃至个人情感等,对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和活跃在那个时代的背影大有帮助。
热门推荐
  • 小妇人(经典译林)

    小妇人(经典译林)

    1868年,出版商邀约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写一本“关于女孩的书”,奥尔科特以自己的生活为蓝本,温情描绘了马奇家四姐妹的生活与成长,这便是《小妇人》的由来。大姐梅格是贤妻良母型的女孩,结婚后相夫教子,持家有道;二姐乔开朗豁达,独立自尊,热衷写作;三妹贝思性格内向,善弹琴,音乐造诣高,但体弱多病;四妹艾米是典型的淑女,注重体态举止,喜爱尝试艺术。她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父母慈爱,子女孝顺,相爱互助,自强自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成熟季

    成熟季

    沙玉蓉,女,1963年生于安徽省宿州,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委员会公务员。2006年开始在《当代小说》、《安徽文学》、《西南军事文学》、《广州文艺》、《边疆文学》、《西湖》等省级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部,其中中篇小说《井口那片天》被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小说选刊》选载,并获2007-2008年度安徽文学奖(二等奖)。出版有小说集《河东河西》、《红芋谣》。安徽省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妻妹张菊来了。宁羽一边把她往屋里让,一边不自觉地绷紧了脸。
  • 虚静令

    虚静令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百姓遭殃。周天子姬瑜给世外高人惊鸿颁发了一块特赦令牌——虚静令。持虚静令者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代表周天子的意旨,官府不予追究责任。惊鸿作为第一代虚静令的持有者,在仙逝前给虚静令赋予了与神仙界沟通的法力。从此,虚静令不仅代表周天子的意旨,还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够得到神仙的帮助。虚静令开始于周定王姬瑜,结束于周灵王姬泄心,存在31年,历经四代传人。四代传人分别是惊鸿、定简灵、苦根和妙云。四代传人皆是苦出身,却凭借修炼火把功和通过虚静令得到神仙的帮助而无敌于天下。每代虚静令传人皆秉承“尊王攘夷”、“行侠仗义,拯救生灵”的宗旨,在江湖上惩恶扬善,维护周天子权威和华夏统一,救民于水火之中。他们粉碎了企图分裂华夏的“失禾集团”,击败了专搞仇杀的“子非集团”,瓦解了仇视周室找他们复仇的“狄浑集团”,平熄了许多江湖恩怨,为树立周王室威信和天下太平做出了贡献。每代虚静令传人都在坚持修炼火把功达到钻石十二级以上的情况下到仙界继续修行去了。
  • A Modest Proposal

    A Modest Propos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集》内容包括《秀云和支书》、《井台上》、《早行人》、《李秀满》、《石家兄妹》、《希望》、《青春一号》、《灾后》、《两妯娌》、《勿忘草》等。
  • 你若光明,万物生

    你若光明,万物生

    作为举世公认的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王阳明认为,人心是根本问题,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且有着神奇的作用,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受思想的影响和支配,一切统一于心。只有心灵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心境提高了,人的智慧、能力、素质也会随之提升。学习王阳明的心学智慧,让你修炼强大内心。
  • 笛语新说

    笛语新说

    欣闻曹晓磊先生编著的《笛语新说》一书即将出版,我感到甚是喜慰。关于器乐演奏教育教学的专门著述在我省范围内为数不多,笛子演奏类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今天,曹晓磊先生以他从事笛子演奏和教学的亲身感悟及切身体会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倾全身之力编著了这部新书,为我省的笛子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听说你不爱我了

    听说你不爱我了

    三年前,他们相爱,陆宸对叶朝歌说:“我娶你为妻,相伴一生。”三年后,他们相遇,陆宸对叶朝歌说:“曼曼离不开我,对不起。”如若爱忘了,我该拿什么挽回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位寓言集:长生不死药

    王位寓言集:长生不死药

    《王位寓言集:长生不死药》可以让孩子乘着寓言的翅膀,去认识奇幻美妙的世界,让孩子透过寓言的缤纷幻想,参透人间百味。寓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的篇幅虽然短小,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一个个显易易懂、形象生动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寓言是开发孩子想象力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