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7900000007

第7章 “意象”说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也是审美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突出的表现是玄学的兴起,老、庄思想成为一时风尚,无疑使文学艺术开阔了视野,有了新的审美追求,显示了审美重点从艺术外部规律的认识向内部规律认识转变。在方法问题上表现为“言”“意”之辨,内容涉及“言”“象”与“意”的关系,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对于文学审美特性的认识。除了各种文学艺术的发展外,并涌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美学新概念,如“气韵”“风骨”“神似”等等,其中刘勰《文心雕龙》的“意象”说就是明显的例证,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第一节 王弼的“意象”观

魏晋时期由于崇尚老、庄思想,一时注《老》、注《庄》蔚然成风。“玄学”来源于“三玄”,就书而言是指《周易》《老子》《庄子》。王弼以《周易注》和《周易略例》及《老子道德经注》而闻名于世。他虽未注《庄子》,但在注《周易》《老子》中,常引《庄子》之说,故人称他以《庄子》解《易》,以《庄》解《老》,当时及后世人都认为“好老庄”[12]“说以老庄”[13],在正始玄学中,形成相当独立的体系。

王弼,字辅嗣,三国时期魏国人,死时年仅二十三岁,是一位年轻而杰出的哲学家,也是正始玄学的代表人物。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说,何晏、王弼“彼诸人者,并其领袖,玄宗所归,递相夸尚,景附草靡”。可见其影响之大。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篇》中对“意”与“象”“言”的关系,作了颇为深入而辩证的辨析: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意可为其征。

王弼所论乃是哲学认识论的命题,并不是文学艺术的理论问题,但对审美意识及其理论的深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意象”说的形成,也有着直接的启示作用,因而具有美学价值。

第一,关于“言”“象”“意”三者的关系。王弼在“‘言’‘意’之辨”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提出了“象”的概念。“言”,指易卦中的卦、爻辞,“象”指卦象,“意”指卦义。他认为“言”“象”“意”三者是相互递进派生的,“言生于象”,“象生于意”,所以才能导致“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言”指卦、爻辞,它是用来阐明卦象的,所以说“言者,明象者也”。而卦形的“象”则是用来显示“意”的,所以说“象者,出意者也”。充分肯定了“言”“象”在达“意”上的作用。在王弼看来,“言”和“象”都只是“意”的载体,其终极目的只是为了表达“意”,三者之间存在一种相生相成、相互递进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内在含蕴。“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象”这个词可说正是由这种相互关系构成的,这就是王弼“言以明象,象以出意”的“意象”观。

第二,关于“得意而忘象”。王弼提出的“言”“象”“意”三者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具有基本的一致性,而“言”“象”作为一种手段,又有不一致的一面,故王弼提出“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的命题,并把它看作有如《庄子·外物》篇中所说筌、蹄之于鱼、兔的关系。这与王弼的哲学受老、庄“贵无”论的影响有关。《老子注》说“有以无为用”(四十章注),“凡有皆始无”(一章注)。何晏在《无名论》中提出“夫道,惟无所有者也”。王、何玄学的“贵无”论,在于探寻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富有思辨性,同时魏晋玄学的“贵无”论是对幽隐深微义理的崇尚,王弼认为:“凡言义者,不尽于所见,中有意谓者也。”(《周易·姤卦彖传》注)又云:“自统自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由本以观之,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周易略例·明彖》)这种幽隐深微的义理,是与事、物、形、象相对待的,因此“言”“象”“意”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方式和层次,“得意而忘象”实即“忘象求意”的意思,指的是卦义确定后怎样去认识它、表达它,正是由于“象之所生,生于义也”(《乾卦》注),卦义的被确定在先,因而对卦义的认识、表达在后,如果拘泥于作为工具的“言”“象”,其结果反而得不到传达的“意”,故王弼强调指出:“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周易略例·明象》)它的主旨在于说明如何探索“求意”的问题。韩康伯《系辞传注》也说:“夫非忘象者,则无以制象。”韩康伯以王弼后学著称,所说是符合王弼的“忘象”说的原意的。又如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卷七曾说:“遗忘己象者,乃能制众物之形象也。”可证王弼的“忘象”说,旨在说明“寻象”时不可拘泥于某一特定的“象”,而要超脱于有限的“象”,可从“象外”求之,只有这样方能得“意”。所以他最终得出“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的结论。这里的“忘”,就是对传达媒介的“象”“言”的一种超越和否定,使之达到“得意”“得象”的极致。由此可见,王弼的“寻象而观意”与“得意在忘象”,是作为认识论的两种方式和层次,也即是对“圣人立象以尽意”的一种哲学思辨,唯“忘象”才能“存象”,唯“忘象”才算“得意”,这种探索有如《庄子·外物》篇中的“得鱼忘筌”一样,对于文学艺术欣赏活动来说显得十分深刻,因为对美的主观体验和感受,不能停留在“言”和“象”上,而是对“言”和“象”的超越,从而获得“意”所蕴含的精旨妙义。谢赫《古画品录》所说的“穷理尽性,事绝言象”的“象外”说,就由“得意忘象”推演而来。庾阐《蓍龟论》云:“是以象以求妙,妙得则象忘。”宋人黄伯思论画云:“昔人深于画者,得意忘象。”(《东观余论》)杨时也说:“学诗者不在语言文字,当想其气味,则诗之意得矣。”(《龟山语录》)方以智亦云:“必超浮言者,始得其意;超文字者,乃解其宗。”(《文章薪火》)可说是对“得意忘象”在审美领域的一种体悟和发挥,对审美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重大的进展,对于“意象”论的形成,应该说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第三,关于“触类可为其象,含义可为其征”。这是王弼对“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概括性阐述,“象”作动词用有“象征”的意义。“触类可为其象”,“触类”指六十四卦,所谓触物比类,由此及彼,从而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周易·系辞上》说:“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正是由于《易》象“体万物之撰”,而且往往可以触类旁通,使大千世界的许多事物都可以概括于其中,从而发挥《易》象“其称名小,取类大”的特殊功能。故王弼认为只要符合象征的意义,就可成其为“象”,并不拘滞于某一固定的“象”,所以他在《周易略例·明彖》中说:“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而“含义可为其征”。在王弼看来,《周易》六十四卦中任何一卦的义理,都具有象征的意义。这是符合《周易》“以象喻理”的思维方式特点的,八卦就是通过具体图像象征吉凶祸福的,故司马迁就曾指出:“《易》本隐以之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而“立象以尽意”,正是体现了这一表现方法,而这也正是一切艺术最根本的特点,所以它又是和艺术的象征性要求相一致的。“触类可为其象,含义可为其征”,可说是王弼对《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的阐述和颇有新见的发挥,他的精到之处,还在于从“立象尽意”说出发,经过“忘言”“忘象”的哲学思辨,最后又回归到“立象尽意”的命题中来,从而肯定了“象”能尽“意”。这种“意”“象”相融的观点,使“意”“象”之间构成了辩证互补的关系,可谓不期然而然地接触到了“意象”论的主要特征,并为此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说:“王弼之解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孔颖达《周易正义序》云:“惟魏世王辅嗣(王弼)之注,独冠古今,所以江左诸儒,并传其学。”所以美学“意象”论的文化学意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进一步加以探讨。

第二节 刘勰论“意象”

刘勰不仅是我国古典文论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心雕龙》体大而思深,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美学见解,对文学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鲁迅先生曾说:“篇章既富,评骘遂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集外集拾遗·题记一篇》)这里仅就《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意象”说作一些探讨。刘勰说: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神思》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第一篇,所论乃创作构思的特点和作用,今结合“意象”试以下列几个问题分述之。

一、艺术构思的特点与规律

艺术构思最主要的特点是想象。刘勰在开首就说:“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这是刘勰对“想象”所下的定义。“古人云”语出《庄子·让王》:“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原意谓“身在草莽而心存好爵”。刘勰借以说明“神思”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一种可以由此及彼的联想功能。这也就是刘勰为什么把艺术构思称作“神思”的原因所在,因为这种想象活动有其神妙之处,是一种不受身观限制的心理现象,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致“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都可以通过想象而宛然在目,达到了“神思”的极致境界。

那么,作为艺术构思的规律是什么呢?从这一段的内在逻辑层次来看,最值得注意的论点,是所谓“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思理”亦即“神思”之理,主要是指主体的“心”与自然“物”之间一种神妙的感应交合作用,这就是说,作家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神与物游”的过程,是一种心物交融的合乎规律的思维活动。因此“神思”的活动与作家主观的精神意念密切相关,“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在刘勰看来“志气”是综合心物的关键,“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心物综合也就辍止了,而“物”指客观物象,“神与物游”恰切地表述了创作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往复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反复论述到这种“心”和“物”的交合作用,如《诠赋》篇的“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色》篇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明诗》篇的“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等等,都是阐述客观物象触发并影响作家的思想感情,使之进入构思想象活动的境地,同时刘勰认为“物以情观”(《诠赋》),“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物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思》),强调了主体情感对外物的能动和主导作用,所谓“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物色》),使主体与客体、情感与对象、心与物双向交流,融会贯通。所以“神与物游”是艺术构思中符合认识规律的理论概括,同时也指明了形象思维不同于抽象思维的基本特征。刘勰的“神”就是建立在心和物这个关系上的,“神与物游”即作家主观精神与客观物象的契合交融,实际上构成了情物相得遇合的意中之象,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物沿耳目’,与神会然后成兴象”,即指明了“意象”是建立在心物同一的基础上的。王昌龄“神会于物”(《唐音癸签》卷二引),苏轼的“神与物交”(《书李伯时山庄图后》),黄宗羲的“情与物游”(《黄孚先诗序》),都可窥见其深远的影响。

二、艺术构思与“意象”

在探索“心”与“物”的关系时,刘勰侧重于对艺术心理的审美特性的分析,所以紧接着强调在构思和酝酿创作时“虚静”的重要性,也就是必须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这是艺术创作审美体验的重要准备,从而摄取物象,与物交游,同时从“积学”“酌理”“研阅”“驯致”即学问、理论、经历、技能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作家应该具备的条件,所谓“才分不同,思绪各异”(《附会》),否则往往会产生“暨乎篇成,半折心始”的苦恼,难以将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出来。刘勰正是从“意象”生成的机制出发,认为“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也就是如何处理构思与表现之间的矛盾关系。所以强调文艺创作各种准备的必要性,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条件,才能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一论断,揭示了“意”与“象”契合的形象性特征,使主观的“意”与客观的“物”同构对应,融为一体。一方面“意”对象化了,不再是主观的思想意念自身;另一方面,“物”也情感化了,不再是自在的物象本身。“意象”作为心物交融的体现,正是“神与物游”的产物。所以刘勰在“赞”中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也是说明同一道理,“神”即“神思”,“象”即“物象”,意谓神思与物象感通,是情思变化所孕育的,所以“意象”归根结底是在情感的孕育和传达中创造出来的。很显然,刘勰所说的“意象”,即作家在构思中通过种种感受在内心所形成的形象。在这个意义上,“意象”即“意之象”或“意中之象”,是经过情感所染化了的“象”,是一种呼之欲出即将物化的内视形象。这种主客观的交融统一,正确地揭示了“意象”形成的规律性,所以,他紧接着强调“意象”在艺术构思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谓这是驾驭创作的主要方法,是布局谋篇的先决条件。

三、“意象”的构成及其特征

刘勰在我国美学史上首先将“意”与“象”合成“意象”一词,开创了审美“意象”说。他所说的“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包含了许多精辟的见解。“玄解之宰”“独照之匠”均见《庄子》。《庄子·养生主》云:“古者谓是帝之县(悬)解。”《庄子·徐无鬼》云:“匠石运斤(斧)成风”。这里一指文辞的表达,唯有深通玄妙道理的主宰,才能按照和谐的声律来安排文辞;一指文思的酝酿,唯有独特感受的艺术匠心,才能使文思窥探意象进行创作。《文心雕龙·事类》篇云:“木美而定于斧斤,事美而制于刀笔。”盖亦此意。“寻声律”之“寻”,窥意象之“窥”,都表明构思过程是一个酝酿、探索、联想、组合的过程,是将审美感受转化为审美意象的创造性运动过程,也就是“意象”孕育、生成的过程。指明了作家进入创作过程后形成心物交融的复杂情况,并强调这一过程都离不开“意象”。

刘勰曾在《物色》篇中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从而使内心情感与外界物象发生同构效应,“意象”正是这种情意与物象的自然契合,但这时的“意象”还只是一种心象,它仅仅存在于作者的头脑之中,还未成为可以感知的艺术意象。因而“意象”的创造,还须运用文辞、声律的媒介,所谓“写气图貌”“属采附声”亦即《神思》篇说的“运斤”“定墨”,最后形成作品。这两方面的相互矛盾关系,一是“心”与“物”的矛盾关系,一是构思与表现之间的矛盾关系,概言之就是刘勰说的“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神思》篇)的矛盾关系。对此周振甫在《文心雕龙注释》注云:“意指意象,思指神思,言指语言文辞。神思构成意象,意象产生文辞。这三者的结合有疏有密。有时神与物游,心境交融,作者所想到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意象,用语言恰好地表达出来,思、意、言密切结合,不烦绳削而自合,即密则无际。有时作者想得很多,到形成意象时,比原来想的已经有了很大改变;用语言表达时,又经反复修改,对意象又有很大改变,甚至没有意象,写不出来,即疏则千里。”这可说是对“意象”生成的特点的深刻理解,而这正是刘勰比之陆机有关论说的深化,从而更接近创作实际,体现了理论的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刘勰在《神思》“赞”中提出:“刻镂声律,萌芽比兴。结虑司契,垂帷制胜。”意谓依据声律以语言来从事形象的刻画,让“比兴”各种手段萌生滋长。创作要运用意匠来构思,定能写出好的作品。我们如果联系他的《比兴》篇“赞”中说的“诗人比兴,触物圆览”“拟容取心,断辞必敢”,则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比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特点和作用,表明了物象在“比兴”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拟容取心”的观点,“心”即主体的“意”,“容”即客体的“象”,强调摹写用作“比兴”的物象即“容”的目的,必须服从于“比兴”的意蕴是“心”的需要,“心”和“容”两者应交合无间,从而使外在的物象情感化,内在的情感形象化。所以刘勰认为运用“比兴”手法必须注意“取类”:“观夫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比兴》篇)已接触到对文学艺术概括性的认识。在《物色》篇中他总结《诗经》写物的特点说:“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这种文学创作中的“以少总多”,实际上阐明了构造意象的具体方法。刘熙载在《艺概》卷二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曰‘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如果直接说“春往冬来”,就缺乏诗的意象,也不成其为诗了。而“比兴”其实就是要求作诗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创造一种“意象”来感染读者。在《隐秀》篇中刘勰还论述了“意象”的完美标准:“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佚文,见张戒《岁寒堂诗话》引)诗人冯班在《钝吟杂录》卷五说:“隐者,兴在象外,言尽而意不尽也。秀者,笔中迫出之词,意象生动者也。”这是基本符合刘勰的原意的。总之,刘勰正以他睿智的目光,进一步地探索着“意象”构成的方法,这无疑是具有理论认识意义的。

最后谈一谈刘勰的“意象”说受《周易》与王弼的影响问题。《文心雕龙》整个篇章的安排就是根据《周易》结构而成的,“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序志》篇),并建立了以“道”为本的美学思想体系,认为:“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原道》篇),而其引用《周易·系辞传》则屡见不鲜。刘勰在《论说》篇对王弼之解《易》有“可为式焉”的评价。“式”,法式、规范。同时在认知方式上刘勰也深受魏晋玄学的影响,所谓“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夸饰》篇),故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注“意象”云:“意象,见上《论说》篇引王弼《周易略例·明象》。”[14]《论说》篇则在“辅嗣之两例”下,“姑录《略例·明象》篇于下”。可见《周易·系辞传》的“立象以尽意”及王弼的“得意忘象”说,给刘勰的“意象”说提供了哲学基础,也反映了“意象”论的孕育成熟,终于完成了作为艺术审美“意象”理论的建构,并赋予了明确的审美含义。这是刘勰对中国美学的一大贡献,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同类推荐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
  • 巴桐煮字

    巴桐煮字

    本书作者承袭一贯的幽默洒脱的文风,处处蕴含哲理睿智的机锋。不少篇章充满了浓郁的异域色彩,闪烁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诗意与精致的文字,带给读者美妙的悦读感受。作者以“煮字”为标的,凸显他对文字的苛求。他试图颠覆惯性的便词常语,殚精竭虑地将方块字“煮”化、激活。
  • 我以我情荐故乡

    我以我情荐故乡

    2006年12月19日上午。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报告厅。一位中等身材、举止儒雅的汉子,在哗哗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开始了他的演讲。在此前,他应邀参加过中国第三届民营经济高峰会,参加过在香港召开的有40多个国家参加的中国民营经济论坛会。今天,又应山西大学管理学院首席博导梁嘉华教授的邀请,前来参加该院举办的和谐社会与企业精神研讨会。作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对外交流与展示学术水平的窗口,能够应邀走进这学术报告厅,并且有资格登上讲台的人,老实说不是专家学者,就是社会上有能力,有一定影响的人。否则不会邀请你来,你也不敢去班门弄斧。
  • 集外诗

    集外诗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热门推荐
  • 九爷爷的黄昏

    九爷爷的黄昏

    年前腊月十五日晚,十三婶被鬼上身的事情,整个小周庄都知道了。第二天中午,人们心有余悸,我奶奶曹氏喊我九爷爷周千九一家到自家吃饭。饭桌上,九奶奶南枝好奇地询问曹氏,昨晚十三婶被我九爷爷的前妻翠心附上身,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奶奶曹氏说道,能是怎么回事?还不是因为你男人死赌,连死去十多年的翠心都看不过去了。听我奶奶曹氏讲完事情的经过,九奶奶南枝停下筷子,把饭碗朝小方桌上一搁,对我奶奶说道,四嫂,我今晚和青桃想在你家睡。曹氏一开始没怎么领会南枝的意思,只漫不经心地答应道,那就和以前一样,你俩睡里屋,吃完饭我去收拾收拾,铺好被子。
  • 那边那个小可爱快放下刀

    那边那个小可爱快放下刀

    唉唉唉?为什么拥有快穿小说里女主的经历,没有逆天的能力?我的金手指,我的超级bug系统!!我的逆天身世,超高智商都没有,还收获了一个智障儿砸……“啥?你说谁是智障?”明明没有实质的身体却非要露出猥琐的表情。。(* ̄rǒ ̄)姜茶:“哪里来的智障儿童?”“质疑系统,电击警告”?(????)?“苏爽不苏爽?”(?˙?˙?)姜茶:“你这个***”“敢电我的小宝贝?”“大佬??!”姜茶:“谁能告诉我刚才还嘚瑟的一蹦一蹦的统子哪去了?”小声bb“现在就是我们两个人的时间了”姜茶:“大佬不要突然猥琐!!”本文1v1双洁,女主不是苏爽炸的哦,挑战没有金手指,bug,光环的快穿挑战,作者是带着良心写文的哦~姜茶:“呵呵,我信你个鬼,你个黑心作者坏的很”
  • 内功四经

    内功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元境之处

    元境之处

    于大千世界,创辉煌。于仙境传说,造人福。——————————文风偏搞笑,剧情不拖沓
  • 爱妃,你个庸医

    爱妃,你个庸医

    得到了标配废物之身,附带渣男贱女。叶凤回只想呵呵。废物?那是老娘给你们面子,不想把你们秒的太难看。渣男贱女?呵呵,要不要老娘送你们上天,和太阳肩并肩的双人游?她乃麒麟圣女,左手麒麟,右手轮回石,天下万物,竟在手中。想要欺负她?来人,放小麒麟!能够重生复仇,叶凤回原本挺开心的,虐渣虐的不亦乐乎,只是……谁能帮她把身后这个尾巴男给砍了,在线等,挺急!“那啥,大哥,大兄弟,你要什么美人,我给你找,求放过,行不行?!”
  • 深渊守密人

    深渊守密人

    (调查员们,请进行一个1d6的sancheck)深海之下,一艘沉没的沉船附近,有古生物再现于世,引来包括男主在内的一众科学家的大规模科考。然而,这既不是什么自然的奇迹,也不是什么战争遗留的神秘武器带来的突变,而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单方面屠戮,大海成为好奇心过剩的人类的囚笼,深渊则为恶之华的温床,这个世界真正的支配者,正窥视着渺小的人类。有的人选择成为黑暗的眷属,有的人选择与不可知的强大对抗,那么,调查员要怎么做呢?直面不可描述,探索不可为知,用疯狂和灵魂换取这个世界的真相。本书永久免费,创作初衷是创作COC跑团模组,完结后将会开放模组的完整内容供爱好者使用。
  • 轮回者苏离

    轮回者苏离

    纵横万界,唯我独行!群号:937200707
  • 陨尘凰羽

    陨尘凰羽

    在山上悠哉悠哉地待着,不时下来转一圈,这是楚声倚的人生梦想但,一纸婚约,把她原本平静的日子敲个稀碎,对方还是个木木讷讷的书生……而且还是个桃花泛滥的书生而楚声倚也是没想到,下了山之后,她怎么就替他掐上桃花了呢?
  • 白凛的吸血鬼男友

    白凛的吸血鬼男友

    白凛是圣洛斯学院耀眼的一道风景线圣洛斯学院分为日耀科和夜耀科。日耀科的都是普通的人类,而夜耀科的却都是非人之物,而就在有一天,白凛却不小心发现了这个秘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连串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