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6200000019

第19章 改变

崔幼伯唏嘘不已的同时,萧南也沉浸在回忆中。

许是她这一次保住了胎儿,并从心底里认可了萧南这个身份,现在的她比上一世更加顺畅、紧密的融合了本尊的记忆,甚至萧南还惊喜的发现,本尊的性格、脾气、爱好、以及言行举止的小细节也都随着记忆一起在她身体里复苏。

仿佛一具身体里居住着两个灵魂,当然,本尊的那一份只是很小的存在,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萧南。

不过,这一小部分的记忆,却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它使得萧南跟本尊的气质、神态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细微不同,便是在本尊原有的恣意随性、神采飞扬的神态中,多了几分成熟、稳重,甚至还有一点点的深沉。

更巧的是,萧南刚才的一番‘表现’,已经给这种‘变化’埋下了伏笔,而身边服侍的这几个丫鬟和秦妈妈也渐渐接受了她的变化,并没有像前世那般,对她的身份产生了质疑。

这个改变,让萧南大大的松了口气。虽然,她清楚的记着本尊的一切过往,也深知她的脾性,但埋藏自己的本性去扮演另一个人,总归不如本性出演更让人感到自然。

这也让萧南对接下来去拜见长乐公主的事,多了几分底气。

融合了记忆,萧南又将重点放在她与崔幼伯的夫妻关系上,仔细在记忆库里寻找婚后夫妻相处的片段。

这又是彻底融合记忆带来的好处。

上一世,她只是听说或者通过模糊的记忆碎片再加上自己的猜测,总结出本尊跟崔幼伯婚姻破裂的原因。

而现在呢,萧南感觉自己在看电影,从萧南满怀憧憬的嫁入崔家,到新婚时小夫妻的恩爱甜蜜,再到发现崔幼伯偷腥,最后发展到两人恶言相对、形同陌路……短短不到一年的生活,世族贵女由少女蜕变成了少妇,又从个甜蜜的小妇人变成了深闺中的怨妇,甚至众人口中的毒妇,这期间,崔幼伯有责任,崔家的某些人也有责任,但她自己却该负主要责任。

唉、唉、唉,瞧瞧她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为了个完全可以妥善处理的小事,生生将丈夫推出了房门,最后还让自己落了个恶毒、善妒的‘好名声’,真是既丢了面子、又伤了里子,损失惨重呀。

萧南躺在床榻上,闭着眼睛,看完脑海中的画面后,她忍不住苦笑连连,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

“秦妈妈,县主可还好?”

思索间,萧南听到外面传来细微的说话声,她听出是玉竹的声音,想到刚才她吩咐的差事,便略略提高了嗓门,唤道:“是玉竹吗?进来吧!”

“是!”

玉竹连忙应了一声,绕过屏风走了进来,她跪蹲在榻前,附在萧南的耳边,小小声的说了几句。

萧南早就知道了结果,不过还是做出一副吃惊的模样,半撑起身子,不置信的问道:“是她?她、她为何要害我?玉竹,你没看错吧?萱草真的是她的人?”

玉竹也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是如此不堪,她恨恨的咬着下唇,点头道:“没错,婢子按照县主的吩咐,悄悄的潜回辰光院,刚巧遇到两个婆子押着萱草出了院门,正朝二门走去,婢子便一路跟了出去,看到在快到二门的时候,一个身着三等丫鬟襦裙的小丫头叫住了那婆子,婢子隔着远,并没有听到她们的谈话,不过看她们说话的神情,那小丫鬟与两个婆子相识,遇到了随口说了几句话,表面上看着挺正常。只是,婢子发现那小丫鬟说话的时候,眼睛不时的瞥向萱草,虽然没有跟萱草说话,但应该给了她暗示。”

玉竹一边回忆着刚才发生的事,一边低声说道:“起初婢子也不确定,后来发现萱草见了那小丫鬟后,也不哭了,整个人看着也不再死气沉沉,似是得到了什么希望一般。”

萧南闻言,稍加思索,道:“照你这么说,那丫鬟确实可疑,她是那人派来的?”

玉竹点点头,道:“婢子见萱草被赶出了府门,便找来咱们萧家的陪嫁小厮,让他跟踪萱草去了。接着,婢子也想落实下那个丫鬟的身份,便又寻着她离开的方向找了过去,结果发现她竟是——”

玉竹的话还没说完,门口传来秦妈妈惊喜的声音,“……奴给八郎君请安!”

萧南抬手阻止了玉竹,接着又附在她耳边嘀咕了几句,玉竹只听了两句便讶然的抬起头,接触到萧南满是恨意、寒光的双眸后,忙又垂下头,继续听她的吩咐。

“明白了吗?”萧南自是看到了玉竹惊讶的表情,不过,现在时间紧急,她来不及解释,直接把要她做的事说完,随后正色道:“玉竹,今天的事多亏了你和玉簪,你们对我的好,我都记在了心上,日后也会好好待你们。过去我对你们……唉,算了,直到我晕厥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在崔家,我唯一能信任的也就只有你们。所以,这件事我只能交给你,你不会让我失望吧?”

玉竹听了这话,想到过去县主对她们的疏离,她的心底不由得一阵酸楚。

俗话说忠言逆耳,偏县主最是听不得她们的真心规劝,再加上那时县主跟八郎君的感情还好,县主直说她们的担忧、提醒是‘危言耸听’、是‘诅咒’,嫌她们晦气,便渐渐远离了她们,若不是她们四个还有一技之长,县主恐怕早就将她们一一打发了出去。

而县主呢,却亲近那个别有用心的萱草,把辰光院的琐事交给了她和几个崔家的家生奴婢。让她们四个大丫鬟处处受萱草的掣肘,根本没有大丫鬟的体面和威严。

面对这样的境地,玉簪她们不敢怨恨,但委屈却少不了。

就拿今天的事儿来说吧,县主让玉竹带人去捆了萱草,结果、结果崔家的下人一个都不动手,个个抄着手围着看热闹。而萱草呢,则嚣张的站在她面前,满脸嘲讽的看着她,似是看一个天大的笑话。还是那几个红字辈的二等丫鬟,听说是县主的吩咐,这才领命将萱草拿下,并守好了院门。

如今,忽然听到县主这么说,玉竹又是委屈、又是高兴、又是激动,差点儿就哭了出来。

“好了,别伤心了,我知道你们受了委屈,等过了几天,我再好好的补偿你们。”萧南看到玉竹眼中闪烁的泪光,联想到记忆里的某些画面,也不免替本尊觉得羞愧,唉,真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呀,连善恶都分不清。

“婢子们不委屈,只要县主好好的,婢子们怎样都无所谓。县主放心,婢子定把这事儿办得妥妥的。”玉竹听到了门外的脚步声,以及崔幼伯询问秦妈妈的声音,便知道不能再耽搁了,忙借着蹲跪的姿势给萧南行了个礼,然后由侧门匆匆出了正房。

萧南也听到了崔幼伯的声音,她见屋里没人,忙用帕子沾了些桃源里的泉水,轻轻的在眼下按压了一番,制造出刚刚痛哭过的假象。

“县主,崔八求见!”自从萧南指着崔幼伯的鼻子骂他没出息、说他高攀后,崔幼伯便不再叫她的字,而是以‘县主’呼之。

“呜呜……是八郎吗,快请进来吧,”帕子掩着脸,萧南呜咽着。

崔幼伯听到萧南如此虚弱的声音,心头闪过一丝莫名的感觉,他整了整衣袖,抬步走进屋子。

来到榻前,看到一个娇小的身影正背对着他嘤嘤哭着,崔幼伯不知该说些什么,右手成拳笼在唇上轻咳两声,干巴巴的说:“咳、咳,县主,你、你的身子好些了吗?太医说,你有了咱们的孩子——”

不等崔幼伯的话说完,萧南转过身来,满脸水痕,有些红肿的双眼写满了不安和担忧,她打断崔幼伯的话,因无力起身,只拉了崔幼伯宽大的袍袖,无助的哭诉道:“八郎,怎么办,阿翁被罢官了,呜呜,我好担心,他老人家会不会被圣人处罚……呜呜,阿翁上了岁数,哪里受得了再次贬谪……”

崔幼伯真的愣住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萧南如此柔弱、无助的一面,也从来没有见到她如此不顾仪态的一面,更不知已经多久没有听到她如此温柔、软糯的声音,还有那如小鹿般纯真、怯怯的双眸……乔木真的变了?!

PS:那啥,某萨还在收集资料中,整理完资料,咱就全力更新,还请亲们继续支持啦!

PPS:继续修文

同类推荐
  • 萌妃驯夫

    萌妃驯夫

    再次睁眼,她成了冥王府最不受宠的王妃。王爷偏爱青楼女子?没关系,休夫便是!可是这个冥王是怎么回事,不光不同意,还处处和我作对,搞得越来越暧昧?“王爷,您能不能不要这么自作多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咸鱼翻身丫鬟升职记

    咸鱼翻身丫鬟升职记

    别人穿越,不是穿成名门闺秀,便是皇室权贵,然而,奚新月穿过去,不仅是一个倍受欺负的可怜丫鬟,更是穿在了猪圈中.......猪:哼唧......奚新月:......
  • 病娇公子宠妻日常

    病娇公子宠妻日常

    她是飞扬跋扈有名的女纨绔,明明是将军府之女,却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他是刑部尚书之子,天生的天才贵公子,偏偏却因为一片薄荷叶费尽心机谋划。“姑娘原来喜欢这种梁上公子之乐。”“那也要公子花容月貌,才色双全呀。”
  • 大明盛宠

    大明盛宠

    在大明时期,明昭年,朝臣内部忧患,大明与外敌的权谋政斗,于年先帝驾崩,留下一位15岁的公主,一位年仅八岁的小皇帝,首辅兼任太傅抚养小皇帝,顺带着教导明华公主,太傅对外冷峻,对姐弟却不失柔情照顾,面对这样成熟的男人,15岁的公主情不自禁心生恋慕,一颦一笑都为了他…却造化弄人,太傅深知自己爱上了明华公主,也因为身份关系更不可能在一起,和妹妹做场戏,明华公主最终嫁给驸马。历过朝廷风云变幻,太傅很少流露出个人情绪。当明华公主看到太傅那愁容的模样。心中不由一抽,因驸马叛变,使她的儿子也难遭毒手,公主听闻噩耗,呆着一夜,换上少女时期的发簪服饰,服毒自尽,太傅闻讯一夜白头,自此日渐消瘦,同年在深冬溘然长逝。
  • 懒女怕缠郎

    懒女怕缠郎

    推荐青青的新文《总裁的宅妻》常言道:烈女怕缠郎,但莫望月却无奈地发现,懒女更怕缠郎。她确信自己是一名平凡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她的人生中唯一不算平凡的地方便是:她是一名穿越女。但大家不要指望她能指点江山,建功立业,她是懒女一枚,足智多谋一词今生与她无缘;更不要期望她能迷倒一大片的美男俊公子,因为她既没有惊世才华,亦不称花容月貌,还很懒。莫望月的至理名言: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可是,万万想不到,这样的她,也能引来“缠郎”。因此,在打盹儿之余,她还不忘作一个望天无语的表情。【精彩花絮】永州四公子:王锦安、南宫泽、应无求、宫湛海。宫湛海眼中含笑,盯着坐在对面打盹儿的女人,亦真亦假地道:“望月,我们成亲吧!”原本快入睡的莫望月头皮一麻,坐直了身体,“公子。”宫湛海:“嗯?”莫望月:“我无才无貌。”宫湛海:“还有吗?”莫望月:“我很懒。”宫湛海:“我知道。”莫望月:……王锦安与应无求闻言,互看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望月,你不要嫁他,嫁我,我比他有钱。”从椅子上站起,准备走开的莫望月脚一软,直接坐到了地上。宫湛海温和一笑:望月,有没有摔疼?王锦安黑着一张俊脸:女人,连路都不会走,你长没长脑子?应无求轻轻一笑,摇了摇头:望月,我知道你迷糊的样子很可人,但你也不必做到如此地步,来讨我欢心,呵呵……最后赶来的南宫泽看也不看她一眼:女人,快给我滚起来,少在那里装可怜!莫望月满头黑线地自地上站来,想着,我怎么这么倒霉,遇到这几个神经病。随之望天无语中……本文继续青青的暖文风格,温馨清水,慢热,中间会有感情纠葛,结局一对一,喜欢的亲们收藏+投票,还可以送偶几朵花花、钻钻的,嘻嘻……****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领养榜@女主:望月——由【quswicky】领养宫湛海——由【elaine芦苇微微】领养(微微是个执着的孩子,呵呵!)应无求——由【浮世绝香】领养梁贤达——由【sdd860429】领养王锦安——每日更文时间:--------------------------------------------------------------------青青作品链接:《总裁的平凡妻》(完结V文)《杨柳相约》(完结免费文)
热门推荐
  • 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

    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

    《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取国学中养生文化的精髓,编录成一套可运用于实际的养生方案,使之成为您身边的保健医生和养生导师,使您真正做到内修外炼,在压力和忙碌中运用国学并学会养生。“养生”一词,始见于道家的《庄子·内篇》。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养生的国度,儒、释、道等国学在形成过程中,养生文化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 20岁经营自己 30岁经营孩子 40岁经营丈夫

    20岁经营自己 30岁经营孩子 40岁经营丈夫

    本书共分为三篇,主要内容包括:20岁,做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孩;30岁,做一个温柔体贴的妈妈;40岁,做一个魅力无限的妻子。
  • 浮华背后

    浮华背后

    鲁迅文学奖得主、都市故事最好的叙述者张欣, 描画人是如何纠结于爱情、亲情、友情,在名为“欲望”的泥淖中逐渐沉沦。一个放浪不羁、挥金如土的男孩,一个生长于清贫中的演艺小星,他们视线相遇的一瞬,共坠疯狂而浪漫的爱河,由此拉开小说展示的滨海 W市的生活场景:蜘蛛网般的国际走私+贸易,硝烟弥漫的走私与缉私对搏,奉献与腐败水乳交融,至深的母爱导致铁面无私的海关关长最终失节,纯爱的结局是年轻生命的香消玉陨……
  • 持剑争锋

    持剑争锋

    万难阻大道,以道斩万难。手握三尺青锋,屹立当世绝巅。
  • 诱惑情人

    诱惑情人

    因为醉酒,陶织星意外目睹杀人场面,深知这人不会放过她,当即她便决定逃往美国。可那不会放过她的人,以后妈小堂弟的身份出现在了她面前。“怎么样,才能不杀我?”“在我没有厌倦以前,你就要乖乖做我的专属奴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她会永远记得那个约定:三生石,缘定三生,前世,今生,来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会说才有影响力

    会说才有影响力

    好口才说服人,好口才打动人,好口才影响人。掌握了说话的本领,你就拥有了成功的优势。本书不讲沟通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帮你分析为什么不敢说,为什么说不好的原因,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么说,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说话的技巧,告诉你不要因自卑、胆怯、羞怯而捆住你的嘴,从而困住你的能力和魅力;不要以为口若悬河、吹牛瞎侃就能征服对方,赢得人脉。唯有站对立场、把握力度、该开口时就开口,才能说出影响周围环境的话,能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 和顾少的1001个夜晚

    和顾少的1001个夜晚

    ”顾倾烟,你再走一步试试!“慕霆深怒吼道。”慕霆深,你就是个满脑子想着上床的疯子!”顾倾烟愤愤地转身,径直向别墅大门走去。“顾、倾、烟,我叫你站住听到没有!”慕霆深上前攥住她的手:“你有种出这个大门”语毕,他不给她再次出声的机会,抱住她盈盈一握的腰身,埋在她充斥着少女馨香的颈间,耳鬓厮磨:“顾倾烟,我慕霆深这辈子算是栽在你这女人手里了。”邪性总裁pk禁欲娇妻,漫漫情路,到底走什么路数?
  • 异世逍遥游

    异世逍遥游

    袁杰:今朝我为帝,异世我独尊。大战魔帝闯异世,突破重关逍遥游。
  • 甜妻嫁到:老公放肆宠

    甜妻嫁到:老公放肆宠

    “顾总,我一直都视您为我的榜样。这一年多来,我一直紧记您的教导,博闻强识,志存高远。正因有你……
  •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1977年10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无数人彷徨的身影中,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一度前途灰暗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1977年12月,全国各省十三届高中毕业生——570万人涌向了高考考场,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1977年的寒冬,考场上却散发着郁郁勃发的生气,数百万考生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未来的轮廓。第二年春天,27.3万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停止招生的十年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回大地。1978年9月,新一轮的高考再一次拉开帷幕,前后两届共1000多万的考生,重新燃起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