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73900000006

第6章 (五)再去镇上

这回张栓去镇上卖灵芝牛牛跟着一起去了,到回春堂时,那天那老大夫不在。大约不是集日,回春堂的大夫和病人都没几个,有小童见张栓和牛牛来,就招呼他们进来。

“您是看病还是拿药啊?”小童问。

“我们在山里偶得了好药材,来问问贵馆收不收。”张栓客气的答。

于是那小童引张栓在一旁坐了,然后又去请了一个约莫二十的年轻男子出来。那男子白面无须,举手投足显得很有些教养,见到张栓时也讲究礼节,客气的询问:“您是有什么药材要卖呢?可否拿来让某瞧瞧品相。某这回春堂的名声想来您也是听过的,所以不必担心,我们定是最公道不过的了。”

张栓显然对回春堂里的大夫也很恭敬,虽对方只是个二十郎当岁的小年轻,也并不敢轻视,仔细的从背篓里拿出被包裹了好几层的灵芝来。

“这灵芝是我昨日在山里砍柴发现的,老大一丛,我看它长得不凡就斗胆摘了来您这问问。”张栓道。

那青年人一见张栓手里捧的云菇草,竟有些痴了,目光愣愣得盯着,嘴里只呼“好啊!好啊!真是好极了!”只把张栓和牛牛晾在一旁,险些没把牛牛给尴尬坏。

终于,那小伙子欣赏了一盏茶左右,才回过神来,神色略羞赧的给张栓施了一礼“实在是抱歉,小子从未见过如此品相的血灵芝,失态了。原以为您只是带些寻常草药来,没想到有如此不凡之物,这灵芝小子不敢妄下定论,只能等我父亲回来才能给您开价了,若是可以,您就在这医馆后院略作歇息如何?”

牛牛看这小伙子也还蛮实诚的,心中对他有些好感,只他来一次镇上不容易,并不想在此枯等,于是趁张栓还未开口就先说到:“爹,这药现在不能卖是吗?那你陪我买糖吃去吧,路上还说要给牛牛买糖吃的。”

张栓本想在医馆等等,但牛牛确实少出门走动,于是也就不拒绝牛牛要出去的意途,只向那青年人问:“敢问公子,令尊几时回来?若是不久便返,我就在此稍等片刻,若是还要一会儿,我便带我家小子去镇上逛逛去。”

那青年人想了一下,便回到:“家父返家恐还需一个把时辰,您带令公子去转转也好。”

于是张栓将云菇草又细细包上装到背篓里,牵着牛牛从医馆告辞了。

青石镇今日相比集日略显冷清,但也比石头村乡间地头热闹很多,干净很多。牛牛知道这回来镇上他爹是带了些银两的,所以就到西市的铺子四处逛了会儿。

父子俩先是到上回买油粮的张家米油铺去买些大米,因牛牛喜欢吃大米饭,但家里从前吃不起大米饭,能喝碗浓浓的白米粥都算奢侈了,所以得了钱,张栓第一件事就是买些大米回去给牛牛吃。而后又到卖布匹的何氏布匹扯了几尺细棉布和几尺水红色的花布,这是出门时贺氏交代要买的。买完这些张栓就没啥要买的了,只随牛牛喜欢,牵着牛牛的手四处闲逛。

这西市实在太小,从头走到尾也不过一刻钟的事儿,逛完西市牛牛就拽着他爹往东市走。张栓倒不像春花对东市那么畏惧,见牛牛要去就带他去了。东市有几家银楼首饰铺、酒楼之类,都是两层的楼房,看着就很气派。牛牛并不去那酒楼望,而对首饰铺子有些兴趣,就拉着张栓进了一家叫“金玉堂”的首饰店。

金玉堂不愧叫了这个名字,进到店里最直观的就是感受到其无处不在散发的豪气。进门有侍女和童子在一旁候着,是男客就有童子来行礼询问,态度恭谨亲和,显然是受过训练的。而后入目的就是一个四方的展示柜,那柜子有几分意思,上头全是用一种叫“玻璃”的材料镶的,这玻璃清透明亮,首饰就这样一件件摆在红绸面或是黄绸面上,客人来选就可透过玻璃直接选,看中的可叫侍女或童子拿出来细细品鉴。

牛牛到金玉堂时,店铺中有几个身着锦缎的女子在挑选首饰,有一个桃粉色的女子似乎有些挑剔,可那为其介绍首饰的侍女却也一直温和淡雅,丝毫不恼。见牛牛和张栓进来,立马就有童子将两人引到另一边,询问要买什么。张栓以前哪有闲钱逛这样的地方,被一问竟有些讷讷。好在牛牛是见过世面的,只回到:“我要给娘和大姐姐买个好看的簪子。”

张栓进到金玉堂时就有些想拉牛牛回去,心想在这样的地方买个东西得花多少银子啊!可奈何儿子已经撒开他很有主意的跟那童子往柜台去了,他也只好赶紧跟上。

最后牛牛为贺氏买了一根梅枝银簪,给春花挑了一对珍珠耳坠,给杏果和冬梅一人拿了两朵嵌着珍珠的头花。张栓付账时发现这么些东西竟花费了十几两银子,不禁肉痛不已,可又不想让别人看不起儿子,且儿子小小年纪就知道惦记家里,心里虽然有些怪他自作主张,但也有些欣慰。

花了钱了,牛牛也见识了这个世界的一些新奇之处了,就任由张栓抱着他回到医馆去了。回春堂开在东西坊市交界处,离金玉堂也没有几步。因买东西花费了一些时间,到回春堂时那老大夫已经回来了。

见张栓来,那大夫很是激动的迎了过来。又是一番品鉴下,最后这株灵芝以二百五十两的价成交了。张栓还是要求让老大夫给一部分银票,一部分碎银子。张栓还和老大夫闲谈了几句,方知这医馆是这位老大夫和他的一位朋友合建,老大夫姓宁,之前见的那青年是老大夫的小儿子叫宁蕴知,他们这回春堂在青石镇开了近四十年了,宁蕴知将来估摸就承他的衣钵了。老大夫他们也得知张栓拿来的人参和灵芝都是在在家对门的山里偶得的,见此宁老大夫便殷切表示希望以后张栓再得了好药材,一定卖给他们回春堂云云。

最后收获满满的牛牛坐到张栓背后的背篓里,一路美滋滋的睡回了家。

到家已经是午时过后了,牛牛已经辟谷,自然不会感到饿,但张栓不同,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又背了牛牛,手里还拎了十斤米,几匹布,还有几包糕点。在镇上因舍不得再多花钱,也没吃啥,倒是牛牛一路走遇到糖葫芦吃一串,看见糕点要吃一点,便在不会感到饿的情况下还混了个饱。贺氏和春花自是为张栓整治了一桌饭菜,一家其乐融融的吃过不提。

饭后自是张栓向家里汇报镇上一行的成果的,先说灵芝得了二百来两银子,一边将银子和银票拿给贺氏收起来,并表示今年加税也有银子可抵,于是家里几个人都先舒了一口气。而后将在镇上买来的大米、布匹等物一一拿了给贺氏过目,最后将牛牛在金玉堂为几人挑的首饰郑重的拿了出来。再三强调是牛牛有心,特为几人买的,把贺氏和春花几个感动得不行。

其实牛牛去金玉堂最大的目的并不是为她们买首饰,而是想参考凡俗的饰品,将来为几人炼几件法宝,现在多给她们买些东西,将来修为高些了,炼了好东西再给她们,也不会引得怀疑。

毕竟,牛牛觉得自己在这方世界,目前来说,除了修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一世的家人过得喜乐安康了。

从镇上回来后,一晃又过了几日。牛牛每天都平淡又规律的生活着,内心很是满意现在安逸的日子。只是家里的生活还是不够好,所以牛牛准备从空间移栽几株云菇草和万须草出来,然后到回家去改善家里。

然这样的设想还未来得及实现,就让牛牛不得不另想它法来发家致富了。

加税的消息也在前几日正式传到村子里了,这些天因天冷没有山上去捡柴了。

入冬了一日日的变冷,天也总不得晴,灰蒙蒙的,像是被蒙了一层厚厚的又脏脏的毡子,让人也变得沉闷起来。

村里征税的事儿也开始了,这两日村子里开始有兵丁出入,整个村子的气氛就更沉闷低迷了。牛牛家倒是不担心税交不上了,但发横财始终有发横财的烦恼和弊端。比如今日。

张家大伯张柱和大伯母刘氏比贺氏还像主人家一样,神色倨傲的坐在张栓家的正屋里,贺氏则是端茶递水的,春花就带着杏果几个小的避在厨房,那小心翼翼又似大难临头的样子,让牛牛真是不解又气愤。

张栓早上又去山里了,说是去采点野菜什么的,家里人多,菜确实不够吃。可天也冷了,山外围估计也不会有啥好东西了。不过张栓前几日在那日砍竹子那一块设了几个抓兔子野鸡的陷阱,今日也可顺便看看有没有猎到什么。

而张柱这个大伯一家,实在让牛牛没有什么印象。从他有记忆以来,除了知道张柱这个人是他亲大伯,似乎没有别的感情了。他也知道两家关系疏远源于分家一事,却不清楚具体内情。

那时张栓的娘刚去,父母都不在了,分家时自然的。但坏就坏在刘氏欺负张栓没生儿子,揪着这事儿将张栓一家硬生生从张家的老宅子分到了村口的牛棚里住了。张栓家现在这几间土屋就是从原来张家的牛棚改的。

说来也是天意,张栓这一支从他曾曾曾爷爷开始便一直是一脉单传,偏到张栓他爹这里生了俩儿子。所以张栓在张家一族里除了他大哥张柱,就再无近亲了,分家时他哥嫂给族里许了好处,自然就没有什么亲人能为他说句公道话了。张栓常想,或许他们这一支命定该是一脉单传,如今多了他,反而兄弟关系疏远,还不如寻常邻里。

他们这一支从祖上到如今,倒是颇积了几分家业,光是良田就有三十几亩,住得更是祖上传下来的一套两进的青砖大瓦的宅子。可张柱刘氏贪心,恨不得张栓一家消失在这世上,分家时,将牛棚那边的一块地分给了张栓,意思是让张栓一家离村子远远的,离他们远远的。

牛牛其实对住在村口没什么意见,但是一家人除了他好像都希望能重新回到村子中心去住。

张栓还未归家,贺氏对大伯一家怵得很,张柱倒没什么,一副严肃的样子端坐在那里,似乎有什么大事要找张栓商议似的,但那刘氏就让牛牛很不痛快了,她神色倨傲,看着贺氏时满是不屑和挑剔,那样子让从来心平气静的牛牛都忍不住揍她。

牛牛被春花拘在厨房,但在牛牛神识的笼罩下,刘氏的一举一动都被牛牛“看”得一清二楚。

“弟妹,不是做嫂嫂的说你,虽你家孩子多,但终归还是只有儿子是正经传家接代的,女儿都是赔钱货,你看看你们,当初为了几个丫头,连家业也不要了,竟要住到村口的牛棚里来。”刘氏并没有因为贺氏怯懦的样子而放过她,反而满脸得意又假惺惺的教训起贺氏来。

贺氏并不敢怼回去,只急得眼睛都红了,嘴里来来回回只一句:“话也不是这么说。”刘氏可不管贺氏什么脸色,只一直絮叨,从家里的水满是土味儿,到贺氏的衣裳破旧,延伸到贺氏不会勤俭持家,这么多年他们一家还没混出个名堂之类。

就在牛牛和杏果受不了刘氏的言语时,张栓回来了,手里还拎了只瘦不拉几的灰兔子。

同类推荐
  • 浮易有道

    浮易有道

    浮云拢虚梦,易地探生缘。拢梦辞,探缘归。已为陈迹,已为虚妄。卓然间,赴此情,寄道心!——————————这是一个袒露在阳光下的所谓“正道”,这也是一个沉寂在黑暗中所谓“妖邪”。
  • 修仙从当反派开始

    修仙从当反派开始

    穿越到仙侠世界,成为了牛家村胆小懦弱的书呆子牛大春,这是什么坑爹的开局?幸好激活了史上最强反派系统,只要按时完成任务,古往今来各种武功、仙术、神通应有尽有。系统:“反派定律第一条:为反派者,当心狠手辣,杀掉正派敌人后务必要在心脏部位再补一刀,最好将其头颅割下,以防主角光环附体的正派少侠战后复活,从而将你反杀。”“反派定律第二条:对敌时万万不可将其打落悬崖,据不完全统计,百分之七十的正派主角都能跌落悬崖而不死,跌崖后更是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在崖底得到逆天造化,从而走上开挂般的逆袭之路。”“反派定律第三条:击败对手后,务必第一时间将其一剑穿心,或是直接斩下头颅,万万不可洋洋自得,说了一大通对方只所以会败的前因后果,因为你是反派,而反派又往往死于话多。”......赵炎:“系统,可不可以改个牛B点的名字?”系统:“可以,请缴纳500点反派值。”赵炎:“当我没说...”
  • 冥仙小姐

    冥仙小姐

    黎凤鸾,女,性子随意为人正派,向来保持着我命由我不由天为真理,身为修仙者规矩这种东西在她看来却可有可无,当不可抗拒的命数降临她又当如何抵抗?且看她笑看灰尘。
  • 我变成了一条蟒蛇

    我变成了一条蟒蛇

    穿越成了一只蟒蛇,每天只为吃喝发愁。原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在这森林渡过了,只是那一天,天上有一个人飞过,是的,他脚下还有一把剑。
  • 一朝将行

    一朝将行

    暗流沉浮的时代,一群少年将踏上征程。东荒的山脉,一座寒寺,名为空山,一老和尚,一少年。“师傅,我想还俗去?”“为何?”“因为想去看看天下”。
热门推荐
  • 顾少,你老婆是重生的

    顾少,你老婆是重生的

    林若兮被人开车撞死,重生后去找那个对她好到付出生命的男人。没想到重生后这么好,智商上线,附赠的各种金手指也不要钱的上门,各种撒娇卖萌求收养。“金手指走开,本仙女要靠本事宠老公!”这辈子,她只想要好好补偿前世老公,好好爱他,携手一起虐渣打脸走向人生巅峰!“老婆,老公我也有金手指。”“哪里?”难道老公也是重生的?【忠犬+双处+爽文+甜宠】
  • 名侦探柯南之从心出发

    名侦探柯南之从心出发

    企鹅群号:9~4~6~9~1~0~8~5~4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和菩提尚

    和菩提尚

    初识,花是花,叶是叶,树是树。事隔经年,再回首,花非花,叶非叶,树已是菩提。恰如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后有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史上对明朝的第十三个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众说纷纭,各有其解。本书就其事的发生赋予神化的色彩,顺史而展开一段玄幻的三界悟世之说,神话般的爱恨情仇……“和”乃三界,“菩提”乃如梦初醒,顿彻真理,以达智慧,“尚”乃至高无上。“和菩提尚”是书中的佛说至真之理,也是本书追求的希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宠坏大小姐

    宠坏大小姐

    想她秦淮,叱咤商界的一代女中豪杰!长的是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观众,中间还对得起那群已经审美疲劳的视觉动物!可是,她准老公花了三十万美金为她量身定做的高跟鞋,居然在婚宴上罢工,害她直接从楼梯上悲催的摔下去!其实吧,真摔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二十年后又是一巾帼英雄!可是!为什么会直接摔回六百年前?还被塞回老娘的肚子里重造了一遍!罢了!既来之则安之!还好,她现任老爹很有钱!有钱到可以把银票拿给她,让她撕着玩;还有四个爱妹如命的哥哥,而且有型到她这个妹妹都想不顾血缘关系,冲上去染指他们!不过最后还是被迫放弃,因为那四个妖孽男不是一般的腹黑,她只能是有色心没色胆!她决定还是安安分分的过她的大小姐生活,每日调戏一下府里的小丫头,夜里偷偷溜出去欣赏一下秦淮河上的华灯丽影,顺便逛逛自家美丽勾人的‘销魂院’,不花钱的看看现场版的限制级画面,当然偶尔也会学学琴棋书画,陶冶陶冶情操!然后就呆在钱府里当一辈子米虫.可惜的是,上天偏不让她安生!十五岁那年,一个头戴大红花身穿大红袄配着绿襦裙,涂着香肠嘴的老阿婆,自以为风情万种的扭着水桶腰进了她钱家的大门,美其名曰--提亲!钱家大小姐本来很想一脚将那阿婆踹回她姥姥家去,可是在听到对方提到的名字时,那伸到一半的小短腿,又悄无声息的收回来了。为什么?!因为那人的名字跟送她伪劣产品,害她平白小了几十岁的王八蛋准老公一样!然后钱大小姐就来兴趣了,让她亲爱的哥哥们坑蒙拐骗,弄来了同名公子的靓照,不对,是靓画.丫丫的!名字一样也就算了!居然还敢长成一样!长成一样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来提亲!好吧,你丫的敢来提,姑娘就敢嫁!还怕折腾不死你!可是为什么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被折腾的人却成了她自己.片段一:“墨墨,这是大哥刚刚从醉香坊买来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你不是最爱吃吗?快起来吃吧!”钱大哥捧着小汤碗一脸讨好的盯着床上那一堆一动不动的东西。“一边去!”钱二哥挤开钱大哥风姿绰约的甩回流落的发丝,从怀里掏出一对晃得人眼花的五彩琉璃珠,掐媚的凑近床边:“墨墨,这是二哥出海时从琉球给你带回来的小玩意儿,你看看喜不喜欢?”“哼!娘娘腔让开!”钱三哥豪迈的跨倒床边一把拎开钱二哥,然后咧开刚硬的唇角:“墨墨,这是三哥托人从蜀地带回来的芙蓉兰纹妆花锦,这可是刚刚才出来的新花样,三哥让人给你做新衣裳可好?”床上的那堆东西连动都没动过。
  • 诸天之最强高手

    诸天之最强高手

    世界被雾霾笼罩,环境污染着人类……??蔡远来到了平行宇宙的另一颗星球,流云星。??在一次清理垃圾的过程中,蔡远随口说了句:“要是有瞬间就让垃圾全部消失的技能该多好。”??
  • 因为我们的存在

    因为我们的存在

    想成为剑士的人,却成为了骑士的悲惨故事。
  • 帝欲

    帝欲

    冷清衣——她看似血染成妖,阴冷狠绝:“今晚你们承天门三百七十一人,都要死。”可她却是在度人红尘:“命不轻弃,奈何凡世千般苦。受人欺凌,尊严丧尽的苟且,不若死在我的阵中…这样的痛,你永远都不会懂。”万俟千重——他看似胸无沟壑,佛家气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乃是大仁大智者所能驾驭,孩儿胸无大志,当不得。这太子,天下还是交给二弟吧。”然而他,自由无羁,笑看宫廷纷争:“打吧,杀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皆是一般愚蠢的马前卒。真真是不明白这江山有什么好争的,有那功夫不若花前月下,河山游遍。何苦非要找个枷锁,把自己锁牢了…不过,神仙日子一个人过,好像无聊了点。喂,不如以后你陪我好了。”莫尘轩——他潜心修道,无欲无求:“红尘不过白纸一张,人说它千种错,万种孽,其实,不过是人心间有千错万孽。若虚怀若谷,不动私情,这世间仙界便无差别。”但是他,终逃不过情劫:“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何独独见你,这心却好似等了很久。”风孤虚——他是异类冷酷嗜血的主:“三千铁骑算什么,我们要踏过他们的脸,饮尽他们的血,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的主。”然而他,永无安眠:“我不敢闭上眼,一旦闭上所有杀戮和屈辱都会洪水猛兽般本来,逼得我像个肮脏的乞丐,只能躲在看不见的角落。可在你怀中,这所有一切,皆随风逝。”轩辕上襄——他孩童心性,灿若朝阳:“我这一生最想要的就是开开心心的笑一辈子,因为你的笑映在别人眼中,或许会变成一种幸福的温暖。然而他,怎堪命运捉弄:“是不是我死了,便能带走这世间的所有污秽;是不是我死了,清白了,你就会回再头来看我一眼?”北斗失仪,六星残暗,神魔降世,千错万缕。万俟岩烈好不容易一统的天下,又会因这几人恩怨情仇,发生怎样的变故。事事纠葛,又是谁伸出黑色的手,故意编排这一出出乱世无望的爱恋。————————————————————————————————广播剧预告地址:http://m.pgsk.com/m.pgsk.com?reg_id=2120327&song_id=3999412配个视频:http://m.pgsk.com/programs/view/9fRGL05J_aI/
  •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

    本书共分三辑:在第一辑中,作者试图从阐释学和当代学术的角度,阐述海外汉学研究的正当性、合法性及其意义,并对民国期间汉学与中国学之互动进行梳理。第二辑主要考察了德国汉学家的中国叙事如何反映明清之变以及晚清民国之变,选取的人物有汤若望、福兰阁以及傅吾康父子。在第三辑中,作者选用了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中西互视与互释的重要性,涉及的西方人士既有经典翻译家卫礼贤,也有目前研究不多的白乐日、许理和、罗哲海。在学科分类愈来愈专业化的当今时代,重新审视汉学家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研究以及整体观点,会使我们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