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北行几百里就是曲沃,也就是晋武公的老巢。他的丢失不仅使曲沃失去了屏障也使得让整个晋国失去了河东的一大块肥沃土地而国力受到极大的削弱。其缘由就是晋武公的老巢曲沃往南走十几里就是绛(今绛县),而往东则是耿国(今河津市),自己国都可谓是暴露在旷野上的肥肉。并且这两处都与安邑隔着一道小山岭,而其中各自的一个天然的山口连通着两地。而这样的地形使得安邑东南被中条山所围,西边被黄河所围,西北被吕梁山脉所围,北边被这条小的山岭与晋国相隔。如此这般就形成了一个半盆地,唐国只要守住隘口便可安心用河东肥沃的土地作为守成之本钱。而晋国因为失去了安邑基本在其他地方的晋国守军就会孤悬在外失去了依凭,因为安邑以西的地方如果想与国都曲沃想通过北边的耿国和翼城方面肯定不行,只有通过安邑这一要道。唐国夺了安邑就等于断了河东这块土地对于曲沃的联系。这还只是外围的地缘环境上的角度来看安邑的重要性。
而从内部来说靠近黄河和汾水的地方可以建设水力作坊发展军工和手工业。而肥沃的土地真好给高产作物留下来充足的生长空间。只要李枫经营的好,养活几百万人不是问题。并且在内陆地区,安邑的盐湖可谓是宝贝中的宝贝。要知道历代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掠夺其重点抢夺的三样东西中就有食盐。由此可见食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远的不说,就处在同一历史时期的齐国齐桓公时期也正是靠着齐国渔盐之利为霸业积攒了最原始的资本。
所以李枫在夺取安邑后第一件事就是和管仲鲍叔牙去盐湖实地考察。相对于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作为山西本地人的李枫来说。早在自己的“前世”就造访过这里几次,虽然不是考察,但生性爱思考动脑的李枫在几次的游玩的过程中已然对于当地食盐的制作流程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次的实地考察就是为了确认两千年的沧海桑田的变化后到底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其变化对自己的初步方案会造成那些影响。
通过十几天的认真考察,一套成熟的方案已然在李枫的纸上成型。而身为商人的鲍叔牙和渔盐之利的倡导者管仲来说对于李枫的想法可谓是佩服之至。
在召集了当地的制盐人组成唐国第一支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层析领先于当代的盐工团队就初步行程,在李枫将技术教下去后,李枫安排随行的兵士将所需的场地清理了出来。
一年后,一座盐为核心的商业城镇兴起,而作为占财政收入两成的盐税也为唐国国内的基建的资金来源提供了一个有利的保障。
原本还打算乘在安邑初定其内部人心浮动的空子挽回一些颜面的晋武公也望着离都城不远处的水泥新关卡绛关而无奈的叹了气:“终究是让他成了气候。”而自己也考虑把都城迁往新夺取的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