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王二十三年秋末,唐公破晋霍邑,晋武公吐血三升亡于随。其子诡诸于晋阳即位,天子谴使言和。诡诸大怒,斩之,言“孤与唐枫小子之仇不共戴天。”
唐公闻之亦怒,实乃莽夫,不思其不义反以仇怨避重就轻。奈何凛冬将至,遂双方暂时休兵,公命五千新卒于霍邑山口筑关。
王师还都,百姓夹道欢迎。公于宗庙祭天,以七牢祀之。天子闻之,北望而叹:“唐公实乃为我大周之忠臣也。”
桓王二十四年春,南方战事了,秦虢撤军。天子于洛邑同唐公大会天下诸侯,诛耿、郑之国君,众人皆惊。
天子裂郑土,十之七入周,十之三立郑公之弟为主,裂卫土十之三入周,十之一入鲁,裂河内之地与唐以资勤王之功臣。由此卫、郑皆元气大伤,而周、唐为天下之大国。
同年五月,晋国诡诸率众攻瓜衍郡,管大夫引军来战,大败诡诸。是日唐公出兵攻随,随破,大军长驱入平原。二军合一至晋阳,诡诸坚守三日于邸内自刎而亡,晋遂亡。
此役之后,大河(黄河)以北遂无敌手。
六月,唐公于都城阳邑祭天告慰先唐祖宗。是日大宴群臣,举国同庆。
七月按功行赏,朝内丞相、大将军、御史大夫、大行令、大司农皆食邑万户。余下功臣皆以食邑劳之,未见封地。
八月,国内置汾、蒲、潞三州,河东、安邑、山南、屈、平陵、中阳、瓜衍、霍、翼等郡分属之。新得之地设晋阳郡,下置祁、邬、涂水、马首四县。并于涂水屯兵以备东侧白狄肥国。
九月,故晋地曲沃国人复叛,唐公亲自平叛,未造杀戮。流放叛军于汾州,立劳改营以教化之。临行时“汝等皆为我华夏之人,孤不忍杀之,望尔等好自为之。”众人听公之言无不责己三年后汾州大治。
桓王二十七年,王崩。托孤于周公黑肩,太子姬佗继位。公亲往吊唁,大夫尹氏、武氏进谗言,言唐公不行周礼、肆意吞并他国是为不臣。表面欲行大义,实为裂土封国。
新王不顾周公黑肩所劝,夜谴刺客行刺,幸公之飞虎队有所预,公连夜奔逃至河内郡,周唐交恶。
李枫看着太史令太乙编纂的唐国大事记,感慨万千。在三年前唐周二国是何等的亲密无间,世人都说桓王是成王再世,而李枫也被比做周公。周朝的遗老们也为之而奔走相告,唐国在诸侯国中的声誉日渐昌隆。
事后虽然新任的周天子以叛臣贼子的名义诛杀了二人,但周唐的关系已然充满了裂痕。
就在李枫感慨万千的时候,内侍的通传打断了这一切。
“禀告君上,翟国狐突携部众来投,今已经到了国都宫门之外等待传召”
李枫近来心情不错,故也没有责备。
“嗯,传”
“诺”
狐突,翟国的一个部落首领,早在去年李枫为了优质战马组建骑兵而在汾州黄河岸边开设码头向西进入黄土高原,然后北上河套。正是这个过程中与翟国发生了摩擦,几次小规模的交战下来,翟国节节失利。狐突看到了唐国的强盛和翟国队伍衰弱。为了不随着国家的灭亡而葬送了他的宏图伟志,他遂帅部众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