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位魏国国君的弟弟快马回到魏国时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匆匆忙忙的跑进了王宫。
“王兄,大喜事啊。”正在与文武谈政的魏王听到后并无多大的情绪波动,而是挑眉问道:“哦?不知王弟喜从何来。”
“回王兄,我奉命去唐国打探虚实,在入其城时被其高大巍峨的城墙所惧。然入城之后,我看到他的国人破衣烂衫、目光呆滞,从街道到宫廷连那守卫的兵卒都如此,且其装备几乎无一件青铜器。”这都说的点什么呀,毫无重点可言都是一些细枝末节。就在魏王打算打断这位王弟的讲话时这位话锋一转。
“更重要的是这唐国公子为人怯懦,目光之间对于兵戎相见而充满恐惧。堂下之臣武不过就公孙洪一个莽夫,而文臣皆是庸庸碌碌之辈,在我辱其主时尽然无一人以正色呵斥。况且这公子枫从几千人的国人不过三年就发展至三十几万人,其大多为山里的戎人、流亡的野人等,其民心定然不稳定。”
“故而乘其国内疲敝、民心不稳、军心涣散、上无明主、下无贤臣可一举灭亡唐国。”听完这位王弟最后的总结时,生性狐疑的魏国国君并没有急着做决定而是将目光投向堂下。
“国君,臣以为我魏国之军粮可以支撑全国军队出征六月的粮食”看见魏王投下来的目光,这些个聪明的文武们明白魏王的意思,这是要在最后下决定前对于本国实力的问答。接着一个武将也站了出来“末将愿带领五十乘踏平唐国,为我魏国开疆拓土。”
“好、好、好,我魏国有如此,那何愁我魏国不兴。”魏国国君悬着的棋落子了。
“王弟,孤就命你和上将军共同率领七十乘出击唐国。”之所以将自己七成的兵力派了出去是为了将唐国犁庭扫穴灭个干净,这位上将也很清楚国君的意思便也没有任何异议。不过出于多年来的从军感觉还是觉得总是感觉到不安。
唐国,都城,议事殿
面对斥候报回来的消息李枫看了看墙壁上挂着的地图,魏军来的不算快。从使者离开到现在过了六天,而魏国国都离这里不过百里,说明魏国除了那几匹拉乘车的马后都是步卒,那魏国交战的地点应该在这里。心里盘算着的李枫在地图上标好了点。
“来人,通知公孙将军带领大军出征。叫骑兵准备,明日早晨出发。”
“诺”
传令的兵士下去后李枫站在地图前继续盘算着。这棉花大抵是在四月种植,但不同时期对于水分的要求很是严格。而现在适宜种植就是这临近黄河十里左右范围内的,现在自己国内是没有地皮了,看样子得将这魏国降卒先用来开垦荒地了。至于梯田还是等明年吧。
夜已深,李枫还在擦拭着自己的甲胄。摇曳的灯光下,李枫似乎听到了明天的厮杀声。李枫在第一战中已然见过血了,但这次自己带着这千余骑兵是要进行近战冲锋,那可都是真刀真枪的肉搏。在这个乱世,金戈铁马虽然令人向往但又有谁能知道哪些因战争而带来无尽创伤的普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