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旦之后,太平殿外的门口,左右两侧站着两列守卫,每一列都有有三十三人。
太平殿内左边坐着的是文官,由左第一排的陈昌与姜蠡带头。右边坐着的是武官,由右第一排的周羽与诸葛明珠带头。
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是各怀鬼胎,虽说在王念平扬起了大旗时,文武百官们都是一条心,共抗外敌。不过在王念平打下了王立和王彰后,晋国是必定会崛起,在这种国而立时刻,谁都想将自己的势力扩大,要不然就会被别人踩在脚下。国家就是如此,打仗的时候都是民主一心,而在和平的时刻就开始制造内乱,哎~毕竟人是有人性的,而人性又是可善可恶的。所以说老子的话才是人类和平的最高境界“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
“这…这,哎~这成何体统啊。“
姜蠡作为王念平的先生,从太子太师到太尉,一直为王念平出谋划策,在他眼里王念平就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可今日看到快要成帝王的王念平还是这么玩世不恭,连上早朝的时间都错过,不由得生起闷气。
“太师何事犯愁啊。“
姜蠡身边的陈昌,准备给姜蠡献殷情。因为今晋国再起,王念平登基是迟早的事,而姜蠡又身为王念平的先生。如若日后自己与姜蠡起了纷争,自己绝对是弱势一方,还不如曾现在双方没有任何分歧,早早的化干戈为玉帛,以为日后的安平做打算。
姜蠡听见了陈昌的问候,转过头看着一脸担忧的陈昌,忍不住嘲讽式的冷哼了一下。
“太傅您认为,我是何事犯愁。“
这姜蠡给陈昌回了话,陈昌顿时觉得当下,正是个好机会可以与姜蠡建立关系,便自以为是回了姜蠡的话。
“莫不是家中,您幼子给您带来的困惑。“
姜蠡冷笑着摇头。
陈昌本想按着自己的理论继续推测,但是仔细想了想,要是自己的理论一直都是错误的。这会让姜蠡开始觉得厌烦,毕竟话不投机半句多,一意孤行准没好事。于是陈昌改变了思路,还是一副担心的样子询问道。
“那您是因为何事忧愁。“
虽说陈昌是把虚伪二字展现的淋漓尽致,但他却不知,在姜蠡的眼里,他陈昌只是个庸人,并且从未放在眼里。
“我所忧愁是因为天子还未到殿内,与我们这些大臣们共同挑选这登基的吉日。而您呢太傅,身为朝中大臣,不仅没有担心这国家大事,倒还与我聊起了家常。莫非…你心里并不想这瑄.王.登.基?“
姜蠡此话一出,直接让陈昌瞪大了双眼,后背直冒冷汗,随后小心翼翼地看了看身后的文官们,确定他们没有听见后,再转过头心里嘀咕着‘好你个姜蠡,我好意跟你示好,你居然诬陷我,反对天子登基‘。
可这事已至此,陈昌不得不将僵硬的面部表情转为微笑,给自己解释道。
“呵呵…陈昌虽是奴才,但仍有忠肝义胆。天有日月,唯有晋国。我等奴才又怎敢不让真龙天子登基呢?“
这陈昌可算是把话圆回来了,但他身旁的姜蠡却不领情的冷哼道。
“陈太傅,这站着高也得站着稳啊。若不小心一脚踩个空,那可就再也爬不上去了!“
话已至此,陈昌算是明白,这姜蠡压根就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便收回了笑容,转头看着龙椅,冷哼道。
“哼。那就请姜太师,多赐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