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400000003

第3章 国学大师“语不惊人死不休”般的独特智慧

第一章2 国学大师“语不惊人死不休”般的独特智慧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用来形容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再好不过,这位6岁便能写得惊人好诗的“疯狂大师”,总是给人特立独行的感觉。这里我们从他精粹思想中,摘取了两朵最别致的花朵送给青少年朋友,相信会带给你扑鼻的馨香。

为学最要“眼学”,而非仅仅“耳学”

章太炎先生有一著名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为学最要“眼学”,而非仅仅“耳学”。“眼学”,顾名思义,就是指用眼睛来学。在章太炎先生看来,眼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对于任何知识和问题,只有自己在书本中亲自去翻阅资料,用眼睛去看,找到根据,才不会出现差错。而“耳学”,则是指我们最为常见的用耳朵来听讲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讲授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时,也就是“耳学”,成了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时,章太炎先生强调最要紧的是“眼学”,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眼学”,是一种亲身地学习实践,它能让人对“耳学”得来的知识进行考证,也能弥补“耳学”所没有学到的。众所周知,通过听讲来的知识,并非是书本上原原本本所有的知识,而是经过老师或者他人们的理解后所讲解给我们听的。一旦老师们理解错了,或者有所遗漏,那么我们“耳学”来的知识自然就与原来的知识有了偏差。所以,章太炎先生强调要学会“耳学”,只有“耳学”,才能吸收原原本本的知识,减少了因听讲而导致知识偏差的可能。其次,“眼学”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留在学校中通过听讲来学习。我们必须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所以,章太炎先生极力提倡要学会“眼学”。他曾说:“制之恶者,期人速悟,而不寻其根柢,专重耳学,遗弃眼学,卒令学者所知,不能出于讲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耳学虽然能快速地掌握知识,然而却不能穷究知识的根源,使知识出不了老师讲义的范围。

纵观我国的历史,大凡有着渊博学识的大学问家,无不是注重“眼学”的人。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顾炎武就是其中之一。

顾炎武被后人广为推崇得最多的,是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他的一句名言。而在学术上,他则是一位非常有造诣的史学家。他是当时非常出名的“乾嘉学派”的开山鼻祖。他治学的方法就是推崇“眼学”,注重知识的求真。而具体的治学方法则有两点:一是注重旅行治学,二是注重考究治学。

他的旅行治学,并不是简单的游山逛水或为学术而学术,而是在特殊情况下,抱着“纪政事,察民隐”的目的,寻求经世致用的有补于国计民生的道理。他到过河北、山西、陕西和山东等地,一年之中,有一半时间是住宿旅店的。定居北京后,仍然继续活动,足迹几乎踏遍了北京郊区各地。顾炎武在旅行的过程中,不肯乘车或骑坐马匹,他牵的两头大骡子,驮满了图书资料,每到一处,就把实地考查结果和书本上的记载对照参看,做出科学而又详细的记录。他写的《京东考古录》和《昌平山水记》等书,被后人称之为最为真实和准确的著作。这就是顾炎武的旅行治学,在旅行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双眼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不道听途说。正是在这种旅行“眼学”思想的指引之下,顾炎武才写出了这些著作。

他的考究治学则是表现在,对知识的考证当中,力求辨别知识的真伪,主张自己去看典籍,去考证典籍的真伪。他认为治学旨在经世致用,资政育人。他毕生提倡务实求真、去芜存菁的学风,反对治学中的蜻蜓点水和沽名钓誉现象。在这种主张之下,他大力提倡世人读书要“眼学”,要学会自己的双眼去探究典故和知识的来源,要在学习当中求真务实。他有一部著作《日知录》,虽是他倾注大量心血精炼而成的巨著,但顾炎武为该书所写自序却只有短短的六十一字。意思用白话翻译过来则是说:“我从小读书养成一个习惯,每有心得,便信手记录下来。日后发现与新材料和新认识有不合之处,就反复修改。倘若发现与古人所见略同,则干脆删除。日积月累,花三十年工夫写成本书,期待后世方家审正。”这种务实的治学态度,反映出顾炎武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的严谨治学态度;在《日知录》中,他时刻都在告诫学人:治学切忌心浮气躁!万不可“一年磨十剑”。凡为学之人当以此为戒,以此共勉。

这就是顾炎武的“眼学”。在这种“眼学”思想的指引之下,顾炎武养成了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和见识,成就了大学问家的美名。

青少年朋友们,“耳学”让我们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快速地掌握了知识,对于我们知识的启蒙来说,“耳学”功不可没,在课堂上我们真的必须学会“耳学”,然而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学校里。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唯有养成“眼学”的习惯和能力,才能在一生当中能独立地学到真知。章太炎先生说:“为学,最要紧的是眼学,而非仅仅耳学”,告诉我们的是这两种学习都不可偏废,然而眼学才是我们更应该掌握的治学方法。

要学会在“群”中做“大独”

章太炎先生有一句名言:“夫大独必群,不群非独也”。这里的 “独”不是离群索居的孤芳自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优游于天地之间的“独善其身”。章太炎先生眼中的“大独”是在“群”中的“大独”,用现在的话来讲,“大独”我们可以理解为有大成就的人,而“群”自然就是群体,集体。从这句话中,我们得出的启示就是:一个人,要想成为杰出的人物,必须学会融入集体当中,利用集体的优势,来成就自己“大独”的理想。

事实也确是如此,一个人的能力就算再出类拔萃,如果他是一个离群索居之人,那么他绝对不可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而一个人的能力即使不算优异,但他学会融入集体当中,借助于“群”的作用,那么他很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楚霸王项羽,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以一人敌万人的智谋),于是跟从叔父学习兵法。项羽身高八尺,力能举鼎,“力拔山兮气盖世”就是形容他的武艺高强。年青时的项羽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上:“彼可取而代也”,可见年轻的项羽便有着做“大独”的理想。

而与项羽相比,刘邦在四十岁时还是一事无成,只是一名小小的亭长。这位布衣出身的汉高祖在年轻之时,还是一个市井之中的无赖,小混混。他既长得没有项羽英俊潇洒,当然更没有项羽武艺高强,也没有项羽那么良好的家庭背景。可以说,年轻时代刘邦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能当上皇帝,根本就没有项羽那般做“大独”的理想。然而最终取代秦朝登上皇位的人,却是他这样一位小混混。这当中有什么原因呢?

后来,史学家们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项羽虽然优秀,然而他的“大独”理想是建立在“群”之外的,而刘邦虽然不怎么优秀,然而时势造英雄,他在“群”中一步步被推为“大独”。项羽,的确五一高强,用兵也非常有术,“破釜沉舟”的典故就是用来形容他的军事天才的。然而项羽往往仗着自己的个人能力,忽视了他的部下们的作用。正如原来本是项羽部下的韩信回忆说:项羽有一个范曾而不能用,对待自己的部下,该给的封赏又十分地吝惜,只凭借着自己的匹夫之勇,自然不可能成就帝王的霸业。而刘邦呢?虽然本领不怎么样,用刘邦自己的话来说:文不及萧何,武不及韩信,谋不及陈平,然而这些人才都能为刘邦所用。这就说明了一点了,刘邦是一个群中的“大独”,一个懂得充分利用“群”的力量的人。

最后历史的进展也正是如此,鸿门宴后,项羽再也没有了杀刘邦的机会,反而逐渐地被刘邦赶超,最后在垓下决战之时,英雄一时的西楚霸王谱写了“乌江自刎”的可悲壮歌。

这就是历史的明证。项羽的悲剧正好印证了这句“不群非独也”。而章太炎先生的这句话,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则是:我们要学会融入集体,在集体中获取自己不断进步所需的帮助和支持,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大独”。“大独必群”这个道理可以说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现在的明星选秀活动层出不穷,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等超女们的出现,以及陈楚生等快男的产生,无不是观众用一条条短信给投出来的。而观众为什么会给他们投票,而且动不动就有几十万的票数,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是孤立于他们的“粉丝”之外的。成龙、刘德华、李连杰等大牌的明星们,年纪一大把了依然如此的红,也并非完全由于他们真的有多帅,有多么有型和酷,而是他们有着一种亲和力,融入了观众的心,贴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他们才能成为影视界的“大独”。道理都是相同的,同样在我们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被周围的同学孤立,从不与人讨论和交流,他也不可能会有多好的成绩。

所以,青少年朋友们,在我们年轻气盛之时,千万不要做一个孤芳自赏的“孤独者”,要牢记章太炎先生所说的“大独必群,不群非独也”,学会在“群”中做一个“大独”,那样我们不但能活出自信,享受着“大独”的快乐,而且我们也能被周围的人所喜爱,让自己的人生多出很多欢乐。

同类推荐
  • 穷二代富二代2

    穷二代富二代2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史,有你的影子,也有我的影子;这是一个朴实的故事,生动、亲切,融入了你我的生活。  生动的叙述、实用具体的融合剖析、独到的心理描写,相信会给众多的有志青年点燃一盏心灵明灯。  相集,生活不会辜负有志者。只要努力、只要找到合适的杠杆和支点,你就一定能撬起巨大的财富。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年轻人突破发展瓶颈的必读经典,全面提升处世智慧的必备图书,涵盖了最经典的案例、最实用的生存法则和最具针对性的处世技巧。99条人生经验让你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感到无望、心情沮丧时,汲取奋斗拼搏的力量。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狼道的法则

    狼道的法则

    狼群最值的称道的是他们有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统一策略,甚至为了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狼的忠诚,交流,合作,兼任是一个团队必须学习的精神。此外,学习狼族的职能,以狼为师,效法狼族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明锐机警,善于捕捉目标的特性,同时也学习他们有组织的观念,严守纪律,讲求速度,善于伪装的精神,读者可以透过本书得到智慧,与不可思议的生存法则,成为一位真正的强者。
  • 女人不怯场的智慧

    女人不怯场的智慧

    每个人都能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和变化,如果它对你没有起到作用,或者说你即便照这些方法做了也还是不灵,那也不必太郁闷。这是天性使然,说明你性情非常善良、宽厚,是个很值得交往的人。要知道,人生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你完全可以在你天然性格的支配下,做一个你习惯做或是愿意做的人。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赵公子

    赵公子

    简介:长平之战,赵国大败,伤亡惨重。西有强秦虎视眈眈,北有匈奴屡次寇边,东有燕国倾力来犯。值此危难时刻,赵孝成王长孙赵嘉,遇到了声名狼藉的未来战神李牧。从此,赵国与他们的命运,就被牢牢绑在了一起。(本书普通群号:780258263,只要回答问题就能加群;冰萌VIP群号:638908856,需要2000粉丝值,加群找管理验证方可,俺也不是管理,表找俺)
  • 我家老婆超乖的!

    我家老婆超乖的!

    十月怀胎,成功生下宝宝,那个俊美非凡的男人却出尔反尔拦下她:“我儿子不能没有妈咪!”之后,她非但不能功成身退,还要二十四小时随叫随到。
  • 教你学舞蹈知识

    教你学舞蹈知识

    舞蹈属于八大艺术之一,是在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进行“心智交流”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音乐、美术、舞蹈都可以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达到潜移默化我们心灵的作用,让我们得到美的滋润和享受,从而提高我们的修养和情趣。
  •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不敢说是诗,只因为生命的音符,在时空里跳荡,偶尔捉几只,铺排在平面上,就成了这,似连似断的长短句,空灵的真实,意象延绵嘈嘈急雨,韵律源于天地,智慧敲击宇宙的秘密,情,融化在阳光里,携心灵共振,是恒久的魅力。
  • 西镇流年

    西镇流年

    流年,光阴之河,奔涌向前。西镇流年,从光阴之河溯回,听舟子说流水,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在现世安暖里,追忆似水年华。本文以西镇为圆心,讲述一个家庭三代人摆渡光阴之河的故事。以李昌盛、李泰和李安、李婉为代表的三代西镇人,他们或从饥寒交迫中走来,坚韧、吃苦、有恒劲,历经生活磨砺却精神却从来屹立不倒;或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凭借自己的努力,勇敢追逐梦想,起伏跌宕中,成长为农民企业家和人民教师;或以开放的心态、勇往直前的魄力和饱满的热情,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他们以不同的奋斗之姿,一起壮阔了西镇的流年画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逐鹿三国

    重生之逐鹿三国

    【新书《全球高武之我是傅昌鼎》,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重生归来再入三国,江卓势要手持长枪,扫平一切敌人!“知道什么叫一寸长一寸强吗?我是逐鹿三国里最长的男人!”战队赛擂台上,老江如是说道。面对着三个拥有数万手下的大帮派帮主,老江骑在亡灵孙坚的背上不屑一笑,“知道江东是谁的地盘吗?孙策?放屁,这里是老子的地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礼仪全书3

    礼仪全书3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