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400000068

第68章 国学大师的学习三捷径 (2)

第十三章2 国学大师的学习三捷径 (2)

张岱年先生是反对孔子的“述而不作”的,他主张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怀疑原有知识的真伪,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陪养创新的精神。这其实是非常正确的观点。在我们的学习中,如果没有创新,那么我们的知识就将仅限于老师传授给我们的那么一些东西;如果大家都不创新,只“述”而不“作”,那么现在只有四大古典名著,我们将不可能看到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不可能欣赏到韩寒的《三重门》,由此可见,没有创新的结果多么可怕。

我们的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呆板和教条,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的道路上,陷入了只知道接受知识,而不加以思考创新知识的话,那么,他在学习中将时刻感觉自己被束缚,他所学的知识将成为毫无意义的死知识。只有敢于挑战传统、打破常规,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能快速地掌握知识的力量,才能有所作为拥抱成功。

火箭本来是以“往上发射”的方式起作用,前苏联工程师米哈伊尔却倒过来想,终于在1968年设计、研制成功了“往下发射”的钻井火箭。后来他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又研制出了寒冰层火箭、穿岩石火箭等。人们把这些向下发射的火箭统称为钻地火箭。这些钻地火箭的重量,只有一般起同样作用的钻地机械重量的1/17,能耗可减少2/3,效率能提高5倍~8倍。科技界把钻地火箭的发明视为引起了一场“穿地手段”的革命。

原来的破冰船起作用的方式都是由上向下压,后来科学家们倒过来想,研制出了潜水破冰船,这种破冰船将“由上向下压”改为“从下往上顶”,既提高了破冰效率,又减少了动力消耗。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研究,证实了细菌可以在高温下杀死,食物可以煮沸以后保存。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倒过来思考,推想细菌也可能在低温下杀死或使其停止活动,食物也可以通过冷却过程加以保存。深入研究后,他终于发明了冷藏新工艺。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一个小小的创新之举,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更新和进步,而且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方便和舒适,但最为重要的是它启发了我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了我们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张岱年先生曾说:宇宙万象复杂繁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无穷的,因而常有新的现象涌现出来。研究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这是学术创新之路。创新是学术发展的关键。

青少年朋友们,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就应该努力创新,去做一个时代的新人,不要害怕自己成为“创始人”。任何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都是抱着成为“创始人”的创新精神,才取得巨大的成功的。所以,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去思考去创新吧!当我们回过头来观看自己思考的人生时,你将发现:你一生的思考,仿佛一个美丽的花园,而你的创新是这个花园中最美丽的花朵。

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方能获得真知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傻瓜,进城去卖竹竿,可是在他要进城门之时却发觉竹竿横竖均不能进入城门,他非常气恼。

这时走过来了一位读书人,这位读书人为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把竹竿从中间折断,就可进城了。傻瓜觉得读书人说的非常有道理,十分的感谢这位读书人。直夸他聪明。

这位读书人听到了傻瓜的表扬之后,非常谦逊地说:“吾非智者,无非见者多矣。”意思就是说:我并不聪明,只是我见的事情比较多罢了。

后来,傻瓜按照这位读书人的方法,把竹竿都折断了,结果折断了的竹竿一根也没有卖出去,只能拿回家当柴火烧了。

故事中的读书人,自己认为自己见多识广,其实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同样,我们也是读书人,那么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可能会是一个书呆子呢?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很多青少年朋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种依赖的习惯,使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非常的欠缺,叫他们洗碗,碗就给摔了,叫他们打壶开水,开水壶就给弄爆了,还烫伤了自己的手,但是叫他们背诵英语单词或者文言文或诗歌,他们却能够背得滚瓜烂熟。然而叫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却怎么也行不通。这些迹象其实就是书呆子的表现,这是非常不好的,我们必须改变自己这种死读书的习惯,而要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的检验,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真知识,长到真见解。

张岱年先生学习捷径的第二条就是:知与行的统一。在《做学问的三个基本方法》中他这么写到: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讲“知行合一”,知是认识,行是实践。知行合一即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唯心论是错误的,但“知行合一”还是正确的。的确如此,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如果有知识不知道如何运用道实际的生活中,那么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死的知识不但没有一点益处,有时还可能有害。

要想正确地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就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最佳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我国医学的宝典《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就是因为将自己的知识不断地通过实践的检验,才写出这一举世闻名的医学名著的。

李时珍是生长在我国的明朝时期,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大夫,那时的山里人因劳动特别辛苦,腰肌劳损是种常见病,所以,父亲常常给这类病人泡制用白花蛇做主料的药酒。

李时珍当时特别好奇:为什么白花蛇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呢?李时珍很虚心地向很多医生请教了这个问题,但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他决定到深山里去,亲自了解一下生活在野外的白花蛇。但是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他们说:“白花蛇生活在深山里面,而且剧毒无比,万一有个闪失,就会把性命丢掉!”但李时珍并没有被困难给吓住,他一心想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在医学方面有一个大的进步。

李时珍终于向深山进发了。经打听,李时珍来到了龙峰山,这里是白花蛇的理想栖息地,他在山路上足足等了两天,才等到一个捕蛇人路过。

捕蛇人告诉李时珍说:“我家世代都是捕蛇为生,但是没有一个能得善终,都是给蛇咬死的,特别是白花蛇,毒性特别大!”

听了捕蛇人的说法之后,李时珍并不感到害怕,而是告诉那位捕蛇人,为了减少天下人的病痛折磨,就是死于毒蛇之口,他也在所不惜。捕蛇人被李时珍这种不畏艰险的执著精神所感动,终于点头同意带他去找白花蛇了。

路上,李时珍向捕蛇人请教了许多关于白花蛇的问题,例如生活习性、特征和毒性等。捕蛇人见李时珍确实好学,就倾囊而授,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非常详细地讲给他听。虽然如此,但李时珍并不满足,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亲眼看看白花蛇。

两人在山里耐心地寻找着,一连好几天,他们连白花蛇的影子都没看到。捕蛇人泄气了,但李时珍毫不气馁,他有个坚定的念头,不亲眼看见白花蛇,决不出这座山。这一天,李时珍和捕蛇人又在龙峰山山腰间搜寻白花蛇。眼看着山顶云层聚拢,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于是捕蛇人便催促李时珍,赶紧往回走。

捕蛇人走在前面,李时珍在后面跟着,两人正匆匆忙忙地赶路,突然李时珍“哎哟”叫了一声。捕蛇人回头一看,不由地大吃了一惊。原来有一条白花蛇缠住了李时珍的左腿,蛇头正被踩在脚底下!

捕蛇人赶紧来到李时珍身旁,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这条白花蛇给抓进蛇笼里。捕蛇人对李时珍说:“如果不是你碰巧踩在蛇头上,今天你就没命了!”

这次深山之行,李时珍不但亲自考察了白花蛇的栖息环境,而且还亲手抓住了野生的白花蛇,他又接连走访了好几位捕蛇人,掌握了大量有关白花蛇的第一手资料。李时珍就是这样,凭着勇于实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终于完成了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可见,任何伟大的知识都是从实践当中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则很可能会是错误的知识而贻害我们的一生。张岱年先生就曾说:研究学问,应该从实际出发,最后更要以实践加以检验。自然科学以实验室的实验为依据,社会科学的实验则复杂得多。

青少年朋友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想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就不应当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为满足,而应当走向社会,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生活中验证我们在书本上所学得的知识,一边读书一边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类推荐
  • 老狐狸经全集(上)

    老狐狸经全集(上)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
  •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人格魅力就是一种独立于外貌和才能之外的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是一种导引,是一种震撼,让人向往。人格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人格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从人格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入手,介绍了人格与生活、人格与情感、人格与事业的关系,以及人格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内容。
  • 情到深处是无言(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情到深处是无言(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著名企业求职面试指南

    著名企业求职面试指南

    本书以企业招聘为出发点,立足求职者能力素质的培养,从面试例题、面试技巧、面试经验等多个方面展开剖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面试的诸多事项,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准备踏上求职之路的应届毕业生和准备向不熟悉的行业领域跳槽的求职者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书中不仅涉及了国内中小企业常见的面试案例,还对一些知名企业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分析讲解,对金融类岗位、管理类岗位、销售类岗位等许多职位进行了重点剖析。全书案例生动、技巧实用、紧扣现实、着眼未来,用人力资源的现代化理念为求职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事业巅峰的大门。
  • 就这样去谈判

    就这样去谈判

    本书介绍了谈判应具备的素质,谈判的准备工作,谈判理念,谈判形象,谈判技巧,谈判沟通,谈判原则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速效说服术

    速效说服术

    说服高手绝不公开的心理秘笈,让人无法说NO的顶级攻心话术!人生就是一连串的说服,说话未必要口沫横飞,无需滔滔不绝,只要掌握对方的心理,一针见血便有办法说服他人,如何看时机说话?如何做好说话的心理建设?你知道吗?史上最强的说服术,尽在本书。
  • 器境双域

    器境双域

    两大界面的碰撞。魂器与原力,这个世界的王权象征。人与人的矛与盾在这一刻相对,这个复杂混乱的世界,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 星河入梦:你入我心!

    星河入梦:你入我心!

    这世间,因果报应,皆有定数。在数千年后,有人问煌漓,为何常年守在星云山上?煌漓只淡淡一笑,不语!眼眸凝望着这九州大地,似是追溯到了很久远的时候。“这九天,没有了他,我活着又有什么用?世上那么多的痴男怨女,真可笑,最后,却还是终以遗憾画上句号。”“我活着,就是最好的折磨。”她知道,那个骄阳似火的男人,再也不会回来了。渊明:“星河入梦,你入我心。”这是煌漓这辈子听过最好听的情话。因为是你,才会不同。其实你也入我心了!
  • 太空城+金刚钻

    太空城+金刚钻

    大钢牙的新老板,同时也是邦德的新对手,是雨果·德拉克斯,这位国际商业巨子计划从外太空摧毁所有人类,再用自己零缺点的人种繁殖新的族群。邦德与中央情报局的探员Holly Goodhead一同从威尼斯跑到里约热内卢,尽全力拯救世界……
  • 冷月葬君心

    冷月葬君心

    一场婚礼,开始姻缘,一个传说,斩断相思,一份执着,毁了来路。我的名字来自我的父亲,和不是母亲的母亲取得,他们希望我带着那份爱与恨像蔓藤一样生长,你那潇涵,假如我的血滴在你的家谱,淹没你的名字,是否你就完完全按属于我,属于众生都憎恨的。过往像一道屏障,从我们未出生时,便把我们的未来断的干干净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岁月如此多娇

    岁月如此多娇

    清淡地生活在山河如画、亲情如蜜、爱情如药、友情如茶的城乡之间,她静默的无任何言语。时代的步伐太快,她眼睁睁地看着蜂拥而至的人群,以开发者的名誉把山河改造的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在钱似乎越来越多的过程中的,亲情蜜变了质、爱情药变成毒药、友情茶破在了灾难里。尘埃落定,人群散去,她依然在那静静地和山河一起面对以后的岁月。她相信,只要诚心等,亲情、爱情、友情都会回来……
  • 教你学赛艇·皮划艇

    教你学赛艇·皮划艇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江山不若你倾城

    江山不若你倾城

    她,本是龙族继承人,生而便无辜卷入两族纠纷。初醒时才色惊人,护龙母,斗侧妃庶妹,震慑龙帝。她嚣张,狂妄,却引来争相追捧。凤族太子,谪仙般的人物,高冷,残酷,众生皆不可高攀,却只对她一人软语温存,“瑛之,你是我的人,情场如战场,看你往哪逃。”夜瑛之好像发现一件不得了的事,这似乎都是一个人。且看她一曲思君舞天下,手执仙剑魅江山,把杀伐果断的他,彻底逼成三界第一醋王。
  • 六月半

    六月半

    本书收入70后女作家付秀莹不同时期中篇小说十多篇:《爱情到处流传》《花好月圆》《灯笼草》《小米开花》《锦绣年代》《旧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