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2200000005

第5章 书评

洛丽塔,不洛丽塔:二十一世纪的少女遇险记

张亦绚

(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电影及视听研究所硕士。自由作家)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份具有独特性的珍贵书写。让我先将故事摘要如下:

……已婚补教名师李国华五十岁了,诱奸十三岁的房思琪之前,狩猎学生的经验已很老到。在初次性侵五年后,与思琪情同双胞的刘怡婷,接到警局通知,去带回神志不清被判定疯了的思琪。透过思琪的日记,怡婷得知思琪五年中的所见所思。五年初始,嫁入钱家的伊纹,是少女的忘年交,但在李国华的用计下,将其“文学保姆”的位置,让出给李国华。二十余岁的她,是丈夫家暴的沉默受害者,如此懦弱的女前辈,形成少女吊诡的守护者。在思琪与伊纹之间,存在某种“不幸的平等”。尽管伊纹的关怀,是思琪的一线希望,但在李国华对思琪的暴力加剧之后,终究未成救援。伊纹鼓励怡婷不忘房思琪之痛——尽管不知内情的众人,尊敬李国华如故,并将房思琪疯掉一事,归咎于伊纹让她们“读太多文学”。

这番内容梗概,未必能彰显书写特出之处,但已揭露不少颇堪玩味的问题意识。以下我将把论述重心,放在文学表现上:

诱奸主题并非乏人问津。歌德、纳博科夫或哈代[8],我们都不能说,小说家没披露少女在年龄、性别与文化上所处的三重不平等。然而要将少女不单视为苦命人,也是具不同视野的社会成员,多少仍未竟全功。童妮·摩里森[9]在回顾《最蓝的眼睛》的写作时,就称在一九六五年,强暴受害者仍是“无人闻问的个体”,而最大挑战,乃是将受暴故事以“少女们自己——的观点揭露出来”[10]。此处“个体”两字是重点。不能说纳博科夫不视洛丽塔为个体——不过若以“赋予个体化深度与生命”的尺度量之,《洛丽塔》仍属失败大于成功之作。也就是在这个检验向度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致力着墨房思琪的文学痴情——这个有代表性,但不见得有普遍性的强烈个人特质——可以被视为此作,值得肯定之处。

此外还有几点是我想指出来的。首先,作者充分掌握了性暴力幸存者的“语言(时)差”特征。思琪初次倾诉,用的是“……我跟李老师在一起……”——避谈强暴。怡婷想成两情相悦的小三剧,报之以“你好恶心”。这个“语言未能承载经验核心”的吞吐特质,导致思琪与自我及他人沟通的持续断裂。小说处理细腻。然而,更了不起的是,思琪在自我对话以及与加害者对质的过程中,从严重落后,一步步追赶上对她极度不利的“语言差”,运用的并非任何理论,而是以“对手(老师)的语言”反击之。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番语言马拉松,思琪是从鸣枪时的惊慌始,一路等比加速——尽管此番冲刺,我们读来心酸。这并非脱离现实的智商跳表,毋宁说更是绝境逼出的才智狂飙。然而,暴力是对“语言与智识有效性”的绝对否定。思琪虽有“反将一军”的文明,但文明不敌野蛮。

其次,在处理人物与文字上头,作者林奕含也有能够生冷的老练。这在笔走性事上是关键功力——在本篇中,作用尤其复杂。故事发生在一个夸夸谈“爱”的语境中,李国华“说爱如说教”,其自我陶醉,也许偶会令人不耐。然而这却是诱奸的重要一环。身体侵犯杀身体,诱奸者“谆谆教诲”,则如同杀灵魂的现场直播。无论少女的文学渴从何而来,如同某些对体育或科学的早熟向往,有先见的社会,一向持护,而非扼害。李国华固然是变态地使用文学,品味也堪忧,但对文学的依附俨然更是血腥嗜欲这一层,也隐含精神暴力。——这病灶是社会性的。思琪自省,谓自己有对语言“最下等的迷恋”。语涉自辱,却也是意识萌生。思琪并未从关系中出走,但此节仍为曙光。伊纹说思琪“爱失禁”,也颇值思索。失禁溯其源,与肉体关系密切。失禁一般是肛门括约肌失灵,人不能以己力控制肉体,也是肉体更占上风的回返。思琪的家庭,对性不单贬抑,甚至严重到不认存在。小孩的范型近乎“干净机器人”。强暴在此发生,女童身体形象看似被高抬聚焦,强暴褒扬的更是非肉身存有,除了暴力,可说也是对肉身存有的二次否定。逻辑推到极端,去性化规训子女的家庭,与“夺处为快”的诱奸,看似分庭抗礼,实则一体两面。作者没有采取统整性的态度,反而以文学的层次与致密,保留人物自成一格、溢出常规的语言质素——有时任其乖张,有时忠于误用。这是小说书写难度最高,也最挑战读者的风格手法。

思琪回溯自己误信李国华时说:“……不知道,反正我们相信一个可以整篇地背《长恨歌》的人。”对文学略知一二者,对这浪漫幼稚的高亢,必不陌生。然而,这只表示少女世故几无、被反智青春文学所误、还在“以浅薄为高尚”吗?起句为“汉皇重色思倾国”的《长恨歌》出现,原因应不限于其为名篇。能对君王说不者寡,杨贵妃的“高升”,与女性权益更不相关。妃与王的爱情理想,除非如李国华之流关门做皇帝,背着社会以儿童为禁脔。此诗有四段,次段中“爱情女王”杨贵妃即惨死,是歌咏或讽刺,也不无暧昧。思琪是囫囵吞枣词句之美?还是在有能力做古典新诠前就已早夭成祭品?小说若干典故嵌入,未必是卖弄词章,它还有如写实的文件大展,清点一时一地少女所拥有的文化(反)资源,有多少是精神先武装?多少是思想预缴械?“对文学的追寻同样也是逃入监禁状态的一种画地自限”[11]——宁乔艾玲在分析文艺少女时,一度直指要害。思琪怡婷会在成人指挥下分汤圆给游民,邻居也相互拜访,似乎不全适用社会学中缺乏联结的说法。然而,针对性别的监禁,必须从思维的空洞封闭这个角度来看。

小说中的张太太,引出“嫁女儿”一线,似与诱奸无涉。但她不愿女儿嫁打人的钱一维,还介绍伊纹嫁钱家——此人麻木,与帮李国华牵线奸污学生的蔡良,可有一比。少女距婚姻预备军尚远,但“不嫁不行”的意识形态已罩顶。“必嫁”会带动各种性别压迫,邻居“守望相助”之“助”,更近“助纣为虐”。少女“从封闭到文学,从文学再到被文学化身以诱奸形态囚禁”的连缀,最早的封闭线索较少,但还是有。失乐园篇开篇写住七楼,下接“跳下去”如何又如何——这是封闭创痛。

最后,尽管“既难且虐”,小说仍能以极度自然的方式碰撞读者内心柔软处。几次读到“如果姐姐能用莎士比亚擦眼泪……”处,我必落泪。难言的神秘,在创作事上,都说是“祖师爷爷奶奶赏饭吃”。这是难得的诚挚之味。

虽偶有造句过多、工笔太力之病,《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仍具足了掷地有声的雏凤挺拔之姿。

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

蔡宜文(台湾“清华大学”社会所硕士,自由作家。关注性别研究和亲密关系)

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

《强暴是社会性谋杀》是美国人类学家Winkler遭受到性侵后的自述,念女性主义或性别的人应该都会念过一篇讨论性暴力的文章。“强暴”或者是好听一点的称呼为性侵,有好多种定义方式,社会学的、人类学的、女性主义的、法律上的,但没有一个定义比这篇文章的标题来得笃定且让我印象深刻。

强暴是社会性的谋杀

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社会性”的,或应该这么说,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不是由施暴者独立完成的,而是由整个社会协助施暴者完成。这句话,很适合作为这本书的开端。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社会可能不仅仅是协助者,更往往就是施暴者本身。

故事中的施暴者有李国华、钱一维。前者贯穿全文,无论是补习班官方、小孩的家长,甚至是班主任还帮他降低女孩的戒心——把女孩载到老师家里——这些能够看见的旁人凿斧的痕迹,其中更重要的是那些无形的“社会”:“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

李国华聪明,他十分理解这个社会面对性的暴力时,会站在施暴者的那一方。也因此他可以得到许多的“爱”,无论是房思琪的、郭晓奇的还是那一群在后面排队等待的小女孩的爱。因为这个社会允许。而女孩们必须也必然要面对“被强暴后”的自己,说服自己爱上施暴者——“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若与自己不爱的人做爱是污秽的,而既然老师爱的是自己,如果是真的爱我,就算了。若撕开爱的面纱而奔向丑陋的背后,那就是赤裸裸的“社会性的谋杀”,正如同针对晓奇的那些也不虚构的网络评论一般。

另一个较隐隐然发展在故事之中的暴力是一维对伊纹的暴力,知道钱一维打跑几个女朋友,说穷死也不让女儿嫁过去的张太太,把伊纹介绍给一维。估计整栋大楼的人都知道、老钱奶奶也知道,但面对这样的暴力,大家都安静带过。关于性与性别的暴力从来都不会独立而成,必然由整个社会作为施暴者来确定,特别是性,性的暴力,本质上就是权力的展现,而谁掌握权力,往往就掌握这个社会。李国华、钱一维借由他们的暴力,宰制了女孩与女人的身体,宰制了她们的自由,从而谋杀了一部分的她们。

伊纹姐姐这角色既是房思琪的对照,也是李国华的对照。作为受暴者,作为美丽的相似的人,她就像是房思琪来不及长大的样子,又像是另一个房思琪。但作为同样是思琪与怡婷的偶像、指导者,同样是讲着那些书的人,她又像是李国华的对照,是另一个思想及论述上期待带领思琪与怡婷的人,也因此,某种程度上造成其跟“老师”的竞逐关系。这其实与现实世界多么相符:当女性也开始在知识上逐渐茁壮要成为他人的导师时,那是一种隐含的、私密的,像是“保姆”一样的——同时身兼了引导者却也是受暴者:为了婚姻而中断学业的伊纹,因为婚姻而受到钳制的伊纹。思琪、怡婷与伊纹那珠宝一样的时光,是女性知识的传送,而这些传送,都在努力地与象征正统有着更权威的李国华进行近乎没有的斗争,但也几乎都断送在男性的暴力、社会的暴力之下。

不过,我觉得仍然是带有希望的,即使这个希望很渺茫。我这边的希望指的并非房思琪或任何角色的“希望”,而是女性知识传送的“希望”,就好像是前一代攻克魔王失败的村民还能够留下一点存档给下一代。伊纹得以离开一维与怡婷对思琪的姊妹情谊,甚至包括了伊纹最后能够传达的东西,都还看出在这个暴力当中,渺茫的希望(虽然对我来说,无论伊纹能与不能再爱毛毛,光是毛毛的存在就有点太美好了,好得不像真人一样)。

也因此,才有了最后的那一段话:

怡婷,你才十八岁,你有选择,你可以假装世界上没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假装从没有小女孩被强暴;假装思琪从不存在;假装你从未跟另一个人共享奶嘴、钢琴,从未有另一个人与你有一模一样的胃口和思绪,你可以过一个资产阶级和平安逸的日子;假装世界上没有精神上的癌;假装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铁栏杆,栏杆背后人人精神癌到了末期;你可以假装世界上只有马卡龙、手冲咖啡和进口文具。但是你也可以选择经历所有思琪曾经感受过的痛楚,学习所有她为了抵御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从你们出生相处的时光,到你从日记里读来的时光。你要替思琪上大学,念研究所,谈恋爱,结婚,生小孩,也许会被退学,也许会离婚,也许会死胎。但是,思琪连那种最庸俗、呆钝、刻板的人生都没有办法经历。你懂吗?你要经历并牢牢记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绪、感情、感觉、记忆与幻想,她的爱、讨厌、恐惧、失重、荒芜、柔情和欲望,你要紧紧拥抱着思琪的痛苦,你可以变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连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我在想这段话,连同后面的那一连串伊纹对于怡婷的教诲,或许是作者奕含书写的动机,来自真实世界的故事、恶意,而这本书的书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传递的可能。相较于受害者,我曾经很害怕“幸存者”这个词,从刚开始认识强暴,认识一切关于性暴力的理论后,我一度很害怕使用这个词,原因倒是无他,因为我们几乎不会使用这个词去指涉其他种犯罪的受害者,你不会这样说被偷被抢或是被打的人,当用到幸存这个词时,仿佛都是在描述一种屠杀,像是校园枪击、恐怖攻击等。我害怕使用这个词,不是因为它太大而失真,而是从整个社会的谋害中活下来,除了幸存,没有更好的字眼,太确实,让人害怕的确实——身为一个女人,想逃避的确实。

因为,幸存的何止是遭受过性暴力而活过来的人,怡婷,正如同每一个女人活过的轨迹一般,即使不是亲友,即使未曾切身,当我们看着新闻报道,看着批踢踢八卦版[12],看着奇摩新闻[13]下方的评价,看他们如何继续与施暴者一起施展性暴力时,才突然深吸一口气,啊原来我今天又侥幸地活下来了。

我相信奕含这本书写得极其痛苦,我无法在文中更多提供一些什么,更无法提供怎样的安慰。唯一只能感谢她,在这一刻,让我们一起幸存于这个时空,拥抱那些被社会谋杀了的女人的思绪与感受,牢记这些感受,然后,好好地活下去。

同类推荐
  • 荒年

    荒年

    1960年的冬天,一场大雪覆盖了华北大地。乌蒙蒙的苍穹笼罩着银白色的田野,让整个世界变得十分凄凉。路边的杨柳、刺槐被雪絮包裹着,任凭无情的寒风肆虐地摧残。枯黄的树梢承受不住积雪的压迫,无奈地垂下腰身,随风摇荡,凌雪挣扎。它们企盼着阳光融化严寒,和风驱散阴霾。等待着春回大地时,发芽、成长、壮大……十六岁的裘宇同背着书包,踽踽独行在积雪半尺多厚的城郊土路上,艰难地跋涉着,向长途汽车站赶去。远远地看,他不像一个少年,更不像一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倒像一个年过半百佝偻着腰的老农。
  • 印第安酋长

    印第安酋长

    一条铁路将向西部延,“老铁手”来到印第安人领地绘制地图。在部落间的冲突中,阿帕奇人的酋长“好太阳”饮弹身亡,美丽的姑娘“丽白”为追求白人的文明与爱情却被白人杀害。年轻的酋长温内图踏上了复仇之路……异域的风情、独特的文化、险象环生的故事,揉神话、探险、悬疑和哲理于一体,这些构成了卡尔 麦小说的永恒魅力。
  • 韩伯仁家的水羊

    韩伯仁家的水羊

    伯仁家的羊是水羊,也就是母羊,水羊是皖北的说法。皖北人很有意思,家里养的牲畜,除了鸡和狗按公母来区分之外,其他的动物就各有说法了,比如牛,公的叫老犍或者牤牛,母的叫舐牛,公驴是叫驴,母驴是草驴,公猫不叫公猫,叫做郎猫,母猫则叫做咪猫,羊也是,公的叫骚货头,母的叫做水羊。当然,骡子是要和这些动物区别开的,骡子是个杂种,它干的活最累,出的力最多,皖北人也没有给它另起个名字,不管公的还是母的,它不能生,也不能养,二韩人说一个人没有本事,常常用一个歇后语来形容,说他是骡子的家伙——就是一个摆设。
  • 谋杀之心

    谋杀之心

    一场复杂的案中案,六种不同的谋杀动机,十三位各怀鬼胎的嫌疑人。这一次,连名侦探都失手了!P.D.詹姆斯:与阿加莎·克里斯蒂齐名的推理女王!荣获世界推理两大至高终生成就奖:“钻石匕首奖”“大师奖”!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同时入驻“世界推理小说名人堂”!精神诊所的地下室内,诊所主管被凿穿心脏而死,尸体抱着一尊病人雕刻的诡异木雕!名侦探达格利什迅速奔赴现场,却发现诊所几乎完全密封,凶手很可能就在诊所内部!妄图取代主管的秘书、曾被主管识破婚外情的医生、主管的遗产继承人表妹……似乎所有人都有充足的动机,却谁也不像是残忍的凶手。随着调查的深入,达格利什发现,这桩案件背后,还隐藏着另一桩案件的影子……
  • 桂花树

    桂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作者以调侃、风趣、幽默的文笔,书写百家讲坛那些人和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悬念:学者怎样上电视?如何从"学术人"变成"电视人"?学者是否应该明星化?上了"魔鬼的床",主讲人被"截短拉长",是否还张扬个性?易中天、于丹等人是怎样被发现,并被拉上"魔鬼"之床的?阎崇年、王立群、纪连海等人一讲成名,生活和心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了阎崇年青灯独对,坐拥书城五十载,厚积薄发,面对台下一名观众,一举成名;性情中人易中天妙语如珠,机智洒脱,哪怕是与央视名嘴对话,照样挥洒自如,机锋迭出;于丹为人谦和冲淡,洞察人世,掩不住顽皮活泼,骨子里侠气激荡;老夫子王立群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他用苦难来磨砺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自己;纪连海懵懵懂懂,总是被好运眷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嘎小子,成为名动一时的中学老师……《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不仅对十大主讲人做了精彩的描述,对栏目的一些运作内幕,如何在大学里"选秀",如何"修理"大腕主讲人,都有细致生动的解读。
  • 佛说受新岁经

    佛说受新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价萌宝:总裁爹地超给力

    天价萌宝:总裁爹地超给力

    “偷了我的基因想不认帐?”他逮住她,要她交出6年前生的宝宝。她死活不愿交出儿子,他只好纡尊降贵的对她死缠烂打,更是扬言要求同居。“爸爸,妈妈和别的叔叔跑了。”某宝告密。“派人给我追,绑回来家法伺候。”某男大怒。她只是和同事一块儿去出差,哪里是和别的男人跑路。于是,以后的每天某宝看到妈妈总是扶着墙下楼,然后爸爸笑的意犹未尽。
  • 巨星从守望主播开始

    巨星从守望主播开始

    平行世界,易铗大一暑假闲着直播守望先锋,却被系统附身。“直播守望先锋,获得人物卡牌‘济南屁王’,你将获得他的游戏潜能。”易铗:“哇,原来新出的末日铁拳那么强!我要上五百强!”携雷霆之势,易铗杀入国服百强,并满心以为自己将成为守望区的大主播,他快乐的唱出歌来。“在五千人面前唱歌,获得人物卡牌‘张震岳’,你将获得他的音乐片段。”喔!喔!朋友,我不做主播啦,我要做巨星!
  • 出走

    出走

    这个叫陈皮的男人面对十年如一日的灰色岁月,心怀不息不安的梦,设一场可能的冒险——离开自己的旧生活,却如苍蝇一样,飞了一个小圈子,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 文玩天下

    文玩天下

    推荐大家看这本书用起点app,在那上面可以看到插图,每一张都是很用心制作的。 杨平是一个喜欢文玩的平凡男人,心里装满了丰满的梦想。但是骨感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寄情与那些文玩,籽料,核桃,手串。。。。。。奇遇会改变一个妻管严的生活吗?惊艳的相遇你问过我弱小的腰子吗?到底是要超越李超人还是老老实实先超过楼下的李超市呢。这是个问题。文玩,按字面儿上的意思就是有文化的玩,玩的有文化底蕴,实际上是古代文人文房清供的延伸品,小玩如和田翡翠,核桃菩提,象牙犀角,手钏把件等等,体积再大点儿,提笼遛狗,花鸟鱼虫,草缸造景,家具摆件等等,再大点儿,自行车,摩托车,越野酷跑?
  • 簌簌扑满城

    簌簌扑满城

    这辈子我听过的最动听的声音大概就是风雪扑满脚下的城——像极了你的温柔
  • 虎龙天尊

    虎龙天尊

    一个人奔着巅峰中遇到无数事情最后走向巅峰
  • 莲生混沌

    莲生混沌

    帝青莲,一个死的不明不白的神,在世间漂浮千年,有一天被自己的血脉用禁术给召到了她身上,然后受了三年的禁锢之苦,后来,逃出生天的她演绎了流传百世的传奇。有人说,她的传奇是因为她实力强大的夫君,有人说,她的传奇是因为她坚不可摧的军团,有人说,她的传奇是因为她枯木逢春的医术,也有人说,她的传奇是因为她千年一遇的天赋。不管谁说她都会坚持走自己的路,其实强大就是坚守本心。1v1双洁男强女强女主走扮猪吃老虎风格文风欢快,偶尔玛丽苏,考究党剧情党勿入。
  • 心悦君兮之摄政王的冷清太后

    心悦君兮之摄政王的冷清太后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北辰修,一个重权在握的王爷,遇见了沈君兮,便是百炼成钢化作绕指柔。可对于沈君兮来说,情爱于她却是无端坠入红尘梦,惹却三千烦恼丝的存在。命运弄人,她不得不扛起本不属于她的包袱,入宫为妃,从此为了家族和亲人负重前行,心扉紧闭。然潜龙在渊,总有锋芒毕露之时。他抢先一步劫了凤辇与她拜堂成亲,三百过后,她本该是他的王妃。可面对佳人绝尘而去的背影,又是几许悲凉。奈何脉脉之情如一溪春水,快刀难断。一朝宫变,她带着幼帝,成了北诏皇太后,垂帘听政,而他,为了自己一点微茫的希望,力图摄政。一场盛世权谋徐徐开展,这一生,他为的,都只是佳人。谁知再遇国丧,奸人所害,他误杀了她最珍视的小皇帝,血海深仇在两人间布下了万水千山。何时再见,何日当归?当一切尘埃落定,过往覆之流沙,久别经年,催枯白发,而后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