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600000061

第61章 退避三舍,后发制人

第五章10 退避三舍,后发制人

和“先下手为强”相比,后发制人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后发制人,更讲究多种因素的完备。公元前635年,楚军攻打宋国,宋国慌忙向晋国求救。晋文公决定攻打刚刚臣服楚国的曹、卫两国,以吸引楚军,解宋国之围。

楚成王听说晋国要灭曹、卫两国,心中大惊,急忙命令大将成子玉迅速撤离宋国。成子玉骄横自负,在停止攻宋之后,转而向晋军进攻。晋文公明令军队退避三舍,到达城濮驻扎。晋军求战心切,见自己现在要后撤,心中大为不平。晋文公重耳面对强大的楚军,胜负难料,因此在指挥上犹豫不决。这时,大臣狐偃让将士们稍安勿躁,先退避三舍。并解释说这样做,一可以实现国君当年诺言,二可以避开楚军锐气,待其斗志松懈时再与之交战,这样会更有胜利的把握。晋军明白了退军的用意,上下同仇敌忾,决心严阵以待,奋勇杀敌。将士们的高昂斗志也坚定了晋文公取胜的信心。

楚将成子玉将楚军和陈、蔡两国军队分为三队,气壮如牛地说:“现在是打败晋军、灭亡晋国的时候了!”两军开始对阵列势。晋军采取先弱后强的战略,先由下军列将胥臣向楚军右翼进攻,因为右翼是由陈、蔡联军组成,战斗力比较弱。果然不出所料,楚军右翼经晋军的战马一冲击,立即惊慌失措,弃阵而逃。

晋军上军主将狐毛假充中军,竖起两面军旗(当时只有中军才有两面旗帜),佯装退兵。晋下军主将栾枝也在战车上拖着树枝,扬起尘土,伪装败逃。楚军以为晋军主帅败退便驱车追杀,被晋中军主将先轸拦腰冲杀。楚左军也被狐毛、狐偃指挥的上军击溃。子玉见势不妙,慌忙鸣金收兵。这一仗楚军几乎全军覆灭,子玉后来在退兵途中被迫自杀。

退避三舍之退,不是消极地退、被动地退,而是主动地退。通过退让而寻找进的机会,积累进的力量。所以,有经验的谋略家首先算的是政治账和全局账,是不以初次交手的形势去论高说低的。

退避三舍、后发制人在军事上、政治上是常用的韬略。对敌作战,待敌先发,而己后发,敌之企图就会充分暴露,自己就可避敌所长,乘敌所短;在政治上,和对手角逐,后发制人较容易赢得民心,动员群众,取得同情和援助,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经营者推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用兵原则,力争抢先行动,先变于人,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有一些企业经营者,持重待机,后人而发,却也克敌制胜,成就非凡。

经典释评:

后发的行动要有计划、有目的,胸有成竹,一切在我掌握之中。虽发于后,但要想在前,备于先。后发制人应相机而动,不可拘泥于一法。

同类推荐
  • 你终将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你终将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光从岁月的那头到岁月的这头,串起我们所有的人。透过岁月的红尘,我们依稀看到前面似有无数龙钟老人正伴夕阳西下,也有无数初生幼儿正刚呱呱坠地——我们就这样被分割成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就是我们“80后”和“90后”流行语中所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撞死在沙滩上”。其中似有莫名其妙的豪迈,有令人费解的冷漠,也有一丝难以言状的淡定!
  • 别让学习折磨你

    别让学习折磨你

    书中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介绍了12个优质的学习观念,通过获得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走出对待学习的误区,学生朋友才会发现学习中的乐趣,从而爱上学习。书中附有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希望青少年朋友能从中获得一些鼓励和启迪。还附有名人的学习读书心法,希望你从中能学到一些方法和观念,开启你的学习新纪元。
  • 第二种生存:学习动物的生存智慧

    第二种生存:学习动物的生存智慧

    作者通过本书告诫人们:从动物的生存哲学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东西,例如团结合作、忠心耿耿,以及应变能力。人生,正由于起伏跌宕、迂回曲折才妙趣横生。
  • 学会宽容,人生步步为赢

    学会宽容,人生步步为赢

    宽容是爱,爱自己、爱生活、爱身边的一切人和物;宽容是情,用乐观心包容一切、理解一切;宽容是忘记,放下过去,放下不如意,生活才会更美丽;宽容是理解,用豁达的心胸接纳生活的不和谐;宽容是洒脱,用潇洒驾驭艰困的生活,用平和的心对待生活。《学会宽容,人生步步能赢》从宽容面对生活、自己、内心、人际、以及生活的不如意、不公平、不快乐等13个方面入手,让读者真正能够体会宽容的力量,拥有强大的内心,人生会更加精彩。
  • 不仅为薪水工作:自动、自发、高效地完成任务

    不仅为薪水工作:自动、自发、高效地完成任务

    《不仅为薪水工作:自动、自发、高效地完成任务》提出的建议简单、具体。它告诉你该怎样掌控工作和行动的主导权,该怎样达成所追求的成效。它引导你在工作中做出更多的贡献,也能让你从工作中获益更多。这是一本老板、员工可以共同分享的绝佳工具书。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噬天妖龙

    噬天妖龙

    在这个修士遍地走,仙神多如狗的修真界,作为一条妖龙还真不是什么好事——妖神
  • 皇商嫡女:医动天下

    皇商嫡女:医动天下

    她是大宇皇朝第一皇商宠爱万千的唯一嫡女;圣手医仙?逆势毒皇?也不过是俩厚脸皮翻墙头斗嘴扯架的糟老头子;妖孽师兄?长得是美若天仙,可惜当个面首都嫌老;;家财万贯自己挣、医术超群天生得,人不犯我怡然自得,人若犯我后果自负,霸气太多挡不住的漏,小小金针医动天下!
  • 总裁大人:一见钟情

    总裁大人:一见钟情

    “苏沫!我终于找到你了,”他激动的把她拥入怀中,她却不知他是谁,她失忆了,忘记了三年前的事情,她的儿子包括她,“你是谁?”她伸手推开他,愣愣的看着他,“我是你的,爱人,”我要怎么把你留在身边,这算是善意的谎言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宅斗作弊器

    宅斗作弊器

    从前,有一个书香门第的少女捡到了一颗自称系统的破珠子,得知自己是所谓“未来世界养成游戏”的女主角。系统:你爹在你十岁生日的时候会死。系统:本游戏的内容是将你从十岁抚养到十六岁。系统:本游戏共有十名可攻略对象,七百九十六种不同结局,五千四百种隐藏结局,一万八千多个豪华事件。“砰!某颗啰嗦的珠子被塞进梳妆盒中。这既是一个小家碧玉在系统和舅舅调教下成长奋发上进的故事,也是一个金光闪闪的系统最终沦落为作弊器的血泪史。
  • 天朝人无敌之后

    天朝人无敌之后

    9012年,一个新兴种族的名字响彻多元宇宙——天朝人。因为一系列意外和不知名的原因,M帝联合不知名地外文明研发的针对天朝人的基因武器发生未知变异。天朝人变成了一种类似超人般但强得多的存在,可以吸收(无论是能量,空间,时间。超越想象的一切概念。以及一切的一切。)就能无限变强的存在。不过,却彻底失去了生育能力。所有人都停止生长,不老不死不灭,超脱一切。幸运的是,多元宇宙是无限的。PS:要是不喜欢第一卷,可以从第二卷看。应该能吸引你们。嗯~大概PS:Q群号706334771欢迎尬聊。
  • 你是我的黑暗之光

    你是我的黑暗之光

    以前我以为,只有天使才配得上守护二字。如今才明白,天使守护的是全世界。而恶魔守护的,唯我一人。你是守护我的小恶魔,也是我今生唯一的黑暗之光。黎璃这个名字,生来便是不幸的。黎,有黑暗,黑色之意。璃,声旁也有分离之意。宣旭这个名字,生来便是霸气阳光的。古时只有帝王才可用宣字。而旭,又有光明之意。阳光与黑暗,原本是断不会有交集的。不论前世,还是今生,黎璃都清楚知道这一点。而当宣旭说出那句:“如果你生来黑暗,那么我就是你的黑暗之光。”时,黎璃承认,她心动了。
  • 废材杀手:弃女逆天

    废材杀手:弃女逆天

    她是东岚侯府弃女,中毒貌似精怪无法修炼,却被视为不详弃养村庄,遭迫害遗留于下等大陆。她是第一军师,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被人栽赃盗取密宝,泄露国家机密,既国不信她,她便亡了这国!吞密宝,助敌国,却将被剖腹取宝,她何甘?要死,也不能是被别人弄死,自己死好了,不过还是有点儿不想死啊~“哈哈,天不亡我,我又活了!”这一次的“死”却是新生,她变成她,凭着一颗聪明的脑袋,步步高升,收兽宠,沉冤得雪,复仇打怪,将侯府连根拔起,却被告知自己为天命所归?是天女?不过抱歉,她暂时还不会散花。一次次飞升,离真相一步步靠近,却陷入了一个又一个深渊……
  • 天幕西风东渐

    天幕西风东渐

    天幕之下,几方水土交织撕离,几多人物积情累怨,何处依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