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嬉闹过后,两人相视而笑。
明月稍羞,云纱掩面;清风有意,林海拨澜。
彭成看着柳嫣然,问道:“嫣然,你们古代人不是......不是,你不应该十五六岁就嫁人吗?怎么十八了还待字闺中,莫非是嫁不出去?”
柳嫣然看了一眼彭成,又抬起头,看这夜空中高悬的明月,“你才嫁不出去呢?我不想嫁人,嫁了人,就要相夫教子......”
柳嫣然正说着,那边胡秀云出了门。
柳嫣然一听见门开了,便顾不得说话,站起身来,走到胡秀云身边。
“胡姐姐,你......怎么样了?”柳嫣然叫的很亲切。
彭成也站来,走了过去。
胡秀云没有说话,只是对着柳嫣然点了点头。
柳嫣然明白了胡秀云的意思,愉快地朝着彭成,挑动了一下眉毛。之后就伴着胡秀云,回了房间。
彭成看着她们俩走远,就走进了自己的屋子。
牛大壮在里面坐着,傻傻地笑着,竟然都没意识到彭成已经进了屋子。
“三爷,三爷。”
“啊?哦,老四啊。”牛大壮这才从美梦中醒了过来。
“三爷,小弟跟你说的这事,你明白了吧?”
“什么事?哦,这事啊。这事能说明什么?”牛大壮一头雾水。
“三爷,你和胡嫂嫂是郎情妾意,但总不可能在这山寨呆一辈子吧?倒不说过得富裕,最起码要过得安稳不是?”彭成坐了下来。
“老四,我知道你的意思。可你三爷我这心里,还是有点......罢了罢了,老四你这么聪明,一定不会亏待咱们这群兄弟的。你说吧,我该怎么办?”牛大壮沉思了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
“那好,咱们这样......”彭成吧啦吧啦说了一大段。
牛大壮邹起眉毛,“老四,你这......不会连累你吧?”
“三爷,你放心,老四我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彭成信誓旦旦。
“那好,”牛大壮长舒一口气,“那就按你说的办。时候不早了,那我就走了。”
“好的,三爷慢走。”
彭成把牛大壮送了出去,便躺在床上睡下。
月光澄澈,黎阳如昼。
早上,彭成早早起了床,就待在屋子里想着什么。过了一个多小时,有人推门而入。
“彭老弟,那程谦出去了。”是刘猛。
“好,老刘,你去叫兄弟们在大堂集合。银两准备好了吗?”
“银子准备好了。我这就去叫。”说着,刘猛又跑了出去。
准备了一会儿,彭成便去了大堂。
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彭成走上台前,众人便安静下来。
“万雄寨的各位兄弟,今日叫大家集合,有要事要说。”
彭成停了停,“现在是七月末,眼瞅着就快到秋天了。这一立秋,往来行人骤减,可寨中的存粮上次官军夜袭被烧得差不多了,各位说,到了冬天,咱们这么办?”
“下山抢啊。”
“对啊”
又是一片附和之声。
“我昨天是白说了吗?附近百姓能走的都走了,你抢谁的?去黎阳县城?”
“这......”
“整天就吵着抢抢杀杀?难不成你们要一辈子都这样?”
底下又有人说道,
“能活一天是一天,管不了那么多。”
彭成一听,正中下怀,“好,如果我能让活你一辈子,要不要?”
“当然要。”
“要,要。”
“万雄寨既今日起,不复存在。想跟我一起招降的,我带着你们从军。不想的,拿着银子,赶紧回家。”
众人一听,顿时乱了起来。
这时,牛大壮走了出来,“老二说的是真的,官军要来,咱们打不过,我们不想让兄弟白白送死。快!”
这下人群渐渐分成了两对。陈敬忠带着一队人维护着秩序,而刘猛则在发放路费。
大约过了三四个小时,彭成把要回家的名册登记好了,还好这些人的名字起得简单。
这下,山寨的人没了大半。
彭成又走上台,“兄弟们,我刚才给了竹签的,先留着,等官府来给你们发放免罪文书。没有竹签的,到牛老大那里,我有话说。”
说完,人群又成了两队。
彭成跟着过去,小声说道,“兄弟们,你们刚才没说要下山抢劫,所以没给你们要文书。带着家眷,找个新地方,好好过日子。世道乱,户籍不严,这样,就不用担心官军找你们的麻烦了。去,收拾东西,牛老大带着你们从密道走。”
“二爷,你......”一群大汉,却个个眼中含情。
“怎么?这么看我,还想着伺候给我不成?”彭成开起了玩笑。
众人笑了,在彭成的催促下,就散了。
牛大壮紧忙走过来,拿着一包东西,“老四,你这是干啥,刘猛怎么把我的行李收拾好了?昨晚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三爷,当兵可不能带家眷。你和秀云嫂嫂好不容易团圆了,就带着这些兄弟们下山吧。带着嫂嫂,找个地方,好好过日子,等有了孩子,别忘了请我喝满月酒哦。”彭成说着说着,竟有些感伤。
“老四......”牛大壮这一声老四,情谊绵长。
“三爷,快走吧,秀云嫂嫂已经在密道口等着你了。等程谦带着官府的人来,那帮兄弟可就不好走了。等安稳下来,找个人,到卫州军里找我。今日一别,还望三爷珍重,你我兄弟一场,天涯勿相忘。”
“老四,兄弟。”两人抱做一团,拍着彼此的肩膀,这情谊,都在一声“兄弟”里。
彭成目送着牛大壮离去,心中无限感伤,是啊,这江湖路远,这一别,何时才能再见?
彭成神色黯然。
中午已过,彭成正吃着饭,忽听见寨门外一阵激烈的叫骂。
想必是程谦带着官军来了。
陈敬忠连忙稳住了秩序。
为首的两个人,一个穿着也是上衣是绿色的圆领袍衫,标准唐朝七品官服,头上包着展脚蹼头,是唐朝文官的“头巾”;另一个披着明光甲,十字形甲系在胸前,左右各一块围护和肩缀披膊,腰下左右各一块“膝裙”,小腿上各加上一只“吊腿”,铠甲背部连成一片,带着“交脚蹼头”。
“我乃黎阳县令邹韬,受卫州刺史受托,特来安抚万雄寨众。这位是天雄军杨威杨都头,受卫州指挥使齐明义将军所托,来收编各位。”
彭成一听,走上前来。这邹韬身后,跟着几个属员,而那位杨都头身后,这是身披铠甲,手握银枪的官军。
众人见状,便不敢再有任何言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