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宜珺搜索的是如何判断一个人不是精神分裂?
网络上面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基本都是同一个意思。
一是看有没有思维紊乱,二要看那人有没有经常出现幻觉和妄信的症状。
当初闻华章坠楼前经常跟她提起,说他看到了元茹茹和那个夭折的孩子。他每天会对着空气说话、傻笑,不管吃饭还是看电视,都会在自己身边空出两个位置。
起初闻宜珺觉得很诡异害怕,后来闻清浅给闻华章请了心理医生,闻宜珺才知道他只是太过思念妻儿,产生了幻觉。
再后来他的幻觉越来越严重,他会当着她的面,跟他幻想出来的元茹茹和孩子对话,甚至还会要求她带着那个不存在的表弟一起玩耍。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坠楼。
闻华章的精神分裂症属于家族遗传,闻宜珺的外婆三十多岁发病后自杀,闻华章也是三十多岁病情严重导致坠楼。
闻清浅两个月来砸了两次家,并且变得多疑又易怒,这让闻宜珺忍不住怀疑她是不是也发病了?
上一次她和闻清浅大吵过后,闻清浅说她也有50%的得病几率,从那以后,她担心自己哪天也会发病,所以一直观察着闻清浅的精神状况。
不过,结合闻清浅目前的情况来看,她应该只是单纯的脾气差而已。
闻宜珺希望闻清浅没有遗传到外婆的精神疾病,甚至连携带基因也没有。那样的话,她也就不会担心自己哪天会突然失控。
……………………
《疆山》要开拍了,闻清浅和杨毅也要准备进组。这是一部大制作,闻清浅和杨毅一个是女主角,一个是男二号,戏份都很重,进组后很难有时间回安北。
临走前,闻清浅给刘阿姨多转了一个月的生活费。并交待,如果她在年前没能赶回安北,让刘阿姨多照顾闻宜珺几天。
刘阿姨把这句话转述给闻宜珺时,她内心毫无波澜。对她来说,闻清浅回不回来都无所谓。
到了十一月,天气越来越冷,闻宜珺在刘阿姨到催促下换上了厚毛衣。
来到学校,她发现肖林恩已经在校服内套上了轻薄的羽绒服,杜衡也穿得比前几天要厚一些。
只有姜星辰依旧穿得很单薄,在室内还好,一到室外,就能明显地看到他的鼻头和双手冷得通红。
下课时她特意去问他:“你怎么不穿厚一点?”
姜星辰却说:“我觉得我这身很合适,一点也不冷。”
闻宜珺盯着他略显青紫的嘴唇,看出来他是嘴硬。
教室里人多口杂,她发微信问他:你是不是没钱了?
姜星辰秒回:“有啊,我都好好存着呢。”
实际上他的确快成穷光蛋了。
前段时间,为了替闻宜珺出气报仇,他找了好几个营销号合作,花了他三分之二的积蓄。
账户里剩下的钱,是这学期的生活费和下学期的学费,要省着用才行。天气越来越冷,去年买的两件羽绒服有些厚重,现在穿不合适,还要再等等,这段过渡的时期他打算硬抗。
以前什么苦没吃过,总不能越大越娇气吧?
闻宜珺并不相信他的回答,直觉告诉她,姜星辰绝对是经济上遇到困难了。
她也懒得刨根问底,直接买了两件厚毛衣送给他。姜星辰不愿意收,她骗他说,:“那是舅舅以前买的,一次都没穿过。”
怕他不信,她又说:“你也知道,我那么拮据,哪有钱买新的送你?”
姜星辰有些为难,“叔叔知道后会不会介意?”
“不会的。”闻宜珺肯定地告诉他,“舅舅要是醒了,肯定会很喜欢你。”
闻宜珺觉得,如果表弟没有夭折,长大了也许就是姜星辰这样眉清目秀,高高瘦瘦的少年。
舅舅给他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朝曦。因为他是朝日初升时降生的,是舅舅生命里最温暖最耀眼的小太阳。
可惜,他没能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就匆匆离去,还带走了舅舅最爱的女人。而她却鸠占鹊巢,占据了他的身份和父亲,除了舅舅,没人记得他曾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姜星辰不知道这个秘密,他换上了新毛衣,闻宜珺看着他从帘子后走出来,嘴角不由得勾了起来。
“真好看!”她由衷的夸赞道。
姜星辰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后脑勺,“是衣服好看。”
毛衣的款式简洁大方,质量也很好。说实话,从小到大他很少穿这种有舒服又暖和的毛衣。
在大伯家,他能穿的永远只有堂姐或者堂弟不穿的旧毛衣。堂姐是女孩子,毛衣大多都是鲜艳的颜色,他能穿的不多。堂弟调皮捣蛋,被他淘汰的毛衣,要么是袖口脱线了,要么就是破了个洞。
能穿的他就接着穿,不能穿的,他就干脆直接秋衣加棉袄。虽然冷一点,但至少看着人没那么衣衫褴褛。
后来他靠自己打工赚来的钱,买了一件很便宜的毛衣。虽然款式老气,质量也不好,他却非常喜欢,甚至一度认为那是他最暖和最舒服的衣服。
他摸了摸身上的毛衣,软糯的触感让他的心也跟着变软,他看着闻宜珺的眼睛,真诚的朝她说了一句谢谢。
“这有什么好谢的。”闻宜珺笑了笑,“自从认识以来,你帮我的还少吗?”
话音落下,两人不由得相视一笑。
闻宜珺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十二点了,于是对姜星辰说:“天太冷了,要不咱们去吃砂锅米线吧?”
“可以。不过你要等我一下,我回宿舍一趟。”
闻宜珺送毛衣的同时,还拿了一些水果和零食,不方便放在病房里,姜星辰打算放到宿舍去。
闻宜珺等了他一会儿,随后两人打车去了离学校旁边的乔姐砂锅米线。
据说这家店开了快十年,生意一直很好。闻宜珺和肖林恩吃腻了食堂,偶尔也会来这里换口味。
她特别喜欢吃这里的羊肉砂锅米线,很小时候闻华章经常带她去吃的那家米线味道很像。
她每次来只点这一种,人又长得好看,老板娘对她的印象比较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