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2800000165

第165章 太子李承乾

凌筱筱在现代的时候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是讲李承乾的,以疑问句开头。“李承乾,大唐最尊贵的继承者,这样一个先天后天条件都近乎十全十美的男孩,有什么理由能让他堕落变质?”

看古今中外历史上失德败事、死于非命的皇太们,究其根源,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政权的问题,代表:那些乱世饵王朝的继承人;

二、父母的问题,生母不是父亲正妻、父母感情不好;

三、朝中大臣的问题,权臣当道又一心跟太子做对;

四、自己身边近臣的问题,不断挑唆教坏了太子;

五、本身的问题,比如智商太低、或者有才却不用于“正道”,政治才能差;

六、不是国军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对手太强大的问题,其中你能想到的自然就是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了;

以这六项来审视李承乾,似乎,一项都不符合。

他生在蒸蒸日上国运雄强的唐初治世,他的父亲是正直刚强的明君,母亲是明理温婉的贤后,父母感情自始至终牢固稳定,他自己是名份上无可争议的“嫡长”,从小就被重点培养。

当时朝中也是绝对的正臣当道,没有哪位大臣出来跟他做对。父母派到他身边的臣也都清正忠直,勇于进谏。他的近身侍从中当然有唯唯诺诺的小人,但也没见有谁“主动教他学坏”,大不了都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罢了,顶多是宇文士及那一类的,要到赵高的级别还差得远。

至于李承乾的政治才能,那是连势利眼的史官们都不得不承认“裁决庶政,有大体”的——李渊死后李世民为父守孝,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只处理最要紧的政务,其余全都交给李承乾,而李承乾在这一时期的表现羸得了朝廷上下生前身后的一致称赞,那年他十八岁。

再说对手太强大的问题,虽然李世民偏心李泰,李泰也善于“收买人心’,不过看朝中上下一拥而上气势汹汹地指责李世民偏心李泰不对劲,就知道李泰这人心收买得怎么样了。

李泰他固然拉来了刘洎、岑文本站在自己一边(还是在父亲的明显暗示支持下),但对于影响力最大、父活信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简直就看不出来这甥舅俩之间有任何关系,天知道他都做了些什么,才让无忌一头栽到李治身上万死不悔吧。

长孙无忌不喜欢李恪,那是因为两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是天意人力不可挽回,但李泰身上的长孙家血液成份可是跟李治一模一样半滴不少……当然,长孙无忌一心扶持李治,也有他希望将来能控制这软弱小、把持朝政的因素,可是考虑到他一直以来紧跟领导、顺承圣意的行为习惯,如果他不是真的特别不喜欢李泰,那么在李世民非常明确地提出来要立李泰的时候,很难想像他有勇气去当面硬抗,毕竟顺水推舟作人情要容易得多。

至于他的其他兄弟,李恪身份尴尬,李祐不成气候,李愔名声太差,李贞无意皇位,李治软弱无能,李慎胆小如鼠,这样看来李世民真的没康熙会生儿子。

所以说,李承乾的失败,简直是给那些坚持“父死继、立嫡以长”理论的封建礼教家们的一记响亮耳光,因为他具备了当一名优秀太、守成之的所有条件,却偏偏没有变成人们期望中的那个样。

当时后世人评这段历史时,也只能含糊说什么“弟愚(指李佑)兄庸(承乾)《旧唐书》”“承乾悖逆”,以结果来代替原因,没办法解释这个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切都只能归于天性、天意。

但是从多面分析,这一切又不止是天意,李世民虽然是好皇帝,但他真的不是一个好父亲,在这一点上他还赶不上康熙,虽然康熙的儿子们最后也是下场凄惨,但前期他待儿子们还是很好的,太子更是养在身边亲自教导的,不像李承乾他生于承乾宫,见到父亲第一面的时候他都两岁了,接下来的几年,李世民要么出去打仗,要么留在长安跟兄弟争权,反正过的都不是太平日子。

父子俩相处的时间自然比以前多了,李承乾应该也终于认识了自己的亲爹,可是考虑那个时期的状况,恐怕李世民真的没有太多心思和精力去享受当爹的乐趣。

现代的学说认为,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幼年时期跟父亲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是他获得安全感、认知自己性别特征、初步架构起心理平衡的时候,而且这种认知和关系只能通过直观感受来获得,也就是说,无论他的母亲和奶娘丫鬟什么的跟他说过多少次“你父王是大英雄、真男人、国家栋梁、万众崇敬”之类的话,也远远比不上父亲张开双臂给他一个简单拥抱来得有效。

如果在一般臣民家,这种父爱缺位的现象还有可能得到补偿,毕竟史上父亲早死但儿子被单亲母亲抚养大仍旧成才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承乾他爷爷李渊,或者清朝的康熙,人家八岁就上位了。

这个时候就该考虑一下“单亲母亲”的问题,也就是“性素严”的孤独和温婉柔顺的长孙的个性差异,无疑,前者的个性更能填补“严父”这方面的空位。

或者,家族里的近支长辈男子,父亲的朋友,甚至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只要参与到这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且显露出了父性倾向,都能或多或少地起到一点作用,但李承乾很不幸,当他父亲缺位时,没有一位男性有能力,或者说,有胆量,以父性的方式对待秦王世子。

其实这个任务理所应当地是应该由他祖父李渊来承担的,毕竟是你把人家的亲爹轰出家门给你去干活了,可是想想武德年间李渊生下的那二三十个儿子女儿,就知道这老伯“沉浸天伦、享受生活”的最主要方式是什么了,然后承乾的大伯和四叔又是那个德性,怎么指望他们发挥爱心照顾小侄子呢?

李承乾长到八岁,玄武门兵变发,他母亲是被父亲伉俪情深地带到了玄武门去避难,他自己呢?在那个清早,被父母丢弃在深宫高墙里,无助地倾听外面厮杀声的小男孩而心酸……当然,对李承乾本人来说,他未必明白这么多前因后果,也未必就由此感受到了“父母不爱我”,但有一件事他应该是知道的:那些跟他年龄相近、曾经一同在皇宫大内玩耍过的堂兄弟,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身边人甚至都不准他再提起那些名字。

所以李世民一次杀十侄,他的其余儿子对此不见得有什么感触,李承乾就难说了,聪明的小孩往往都是敏感的。

贞观三年李渊迁居大安宫,让出房子来给李世民,父母走了,那些没成年的小弟弟小妹妹也跟着走了,十一岁的李承乾跟一大群太监,宫女,属官一起留在了东宫。从此之后,他要见父母得事先预约,要见兄弟姐妹,或者等到侍宴的时候,或者,就得冒着“结交诸王”罪名掉落的风险,派人专门“传”他们进来。

他当然是没有朋友的,他的世界简单而泾渭分明:祖父、父亲和母亲是他的“君”,是他要叩头的对象,其他人,是他的“臣”,是要向他叩头的。东宫的官员和师傅们,都是父母为他精心挑选的正直长者,每天正襟危坐满口仁义道德,相比之下,倒是那些侍从太监,还有李元昌这种人,要有趣好玩得多——十几岁的小男孩,你能责备他贪玩好动吗?

贞观三年,太子太师李纲因为脚疾只能乘着轿子进宫,于是李承乾亲自将自己的老师引上殿并恭恭敬敬地行礼,又向其虚心请教,态度极为礼敬。李纲病逝后,承乾又亲自为老师立碑。

贞观四年五月,唐太宗下诏令承乾“宜令听讼”,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虽然只是“听讼”,不过可见唐太宗已经在有意识地锻炼承乾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了,而这时候的李承乾不过12岁。同年,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令承乾亲自前去慰问。

贞观五年,李承乾原本定于二月行冠礼,不过唐太宗为了不夺农时,将冠礼改在了十月。同年,李承乾生病,而从来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却请了道士秦英来为儿子祈福;等承乾病愈后,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将狱中的囚犯减免了罪行,以此为儿子祈福。

贞观六年,唐太宗驾幸岐州,李承乾身为太子留京监国,八月李承乾来朝,唐太宗高兴之余大宴东宫官属,又赐帛各有差。

从字面上看,这时候的李承乾应该还是聪明又听话的好少年。然而到了贞观七年,就传出了李世民听说承乾“好嬉戏,颇亏礼法”的消息,于是赏赐东宫官员于志宁、孔颖达,要他们对皇太子加强规划和劝谏,并说出了“我十八岁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尤有过失,皇太子生于深宫不明世失,不犯错才怪”这样一针见血的话——这比那些将太子变坏归于他的“天性”“天意”的说法可要高明多了!

同类推荐
  • 穿到皇家开赌场:大胆宫婢

    穿到皇家开赌场:大胆宫婢

    她是戏耍暴君大胆到不行的冒牌小宫婢,她是指点妃子们用尽心计俘获君心的黑手,她是被绝色少年盟主捧在手心的丫头,她更是被喻为商界奇才地神仙公子云少,倾城多情惹得无数少女伤碎芳心。江湖传闻她是医圣的徒弟,可又不懂半点医术,商界传闻她喜好男色身边又坐拥无数美女,真真假假实在难辨……
  • 子匪言:定辙

    子匪言:定辙

    君洛出生便被冠上了“帝国凰女”的尊号,洛月帝亲自拟旨“君洛,从今往后便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国师更是说君洛是“帝国贵人”可为何,集万千宠爱是她,受蚀骨之痛也是她?师父告诉她,这是命,已经注定了的命!她不甘:“是不是,我翻了这天,便不再是注定?我的,我会守住,哪怕拼了命……”某美人魅惑一笑:“公子,逆天,我帮你如何?”其实是双强高甜宠文,不骗你
  • 茭白

    茭白

    我真的取不出名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姝途同贵

    姝途同贵

    姜姝儿有着京都人人羡慕的尊贵身份,不仅皇帝宠,皇后爱,姜家更是她坚定的后盾。作为拳打贵族诸侯,脚踢豪族纨绔的她,却在姜家覆灭后,无力反抗仇人,只能与之同归于尽。重生后,她依旧是那个打遍京都的小霸王,不一样的是却碰上了一块傲娇且自大的硬骨头。
  • 愿因

    愿因

    古代版追妻火葬场傅因:相公,你喜不喜欢前世的我!贺天行:……不喜欢。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有思想地生活

    有思想地生活

    生活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去读,并认真汲取其中的智慧,然后让自己有思想地生活。有人说,人死后或者升往天堂,或者堕入地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灵魂来报告这两地的消息。然而对于我们来说,不论死后进天堂还是入地狱,现实的生命无疑都要在这传说的天堂与地狱之间辗转。于是,我们就不得不感受、思索和体悟。而这一连串的麻烦事又不能找人代替,非由本人身体力行不可。
  • 我的丈夫是豆丁

    我的丈夫是豆丁

    爱情是什么?是命运赐予女人的万劫不复,是怯懦者遁世的垫脚石,是权谋着悬于胸前炫耀的勋章,是开在我心上的一朵金莲,它跌落尘埃,堕入地狱,在我心深处并蒂莲理,随我尝尽孽缘苦果,看一段人世浮华……
  • 亲爱的长官小姐

    亲爱的长官小姐

    初见,她是一个身手矫健的背包旅客,再见,她是一个英姿飒爽的部队教官;后来才知她是部队最神秘的一支队伍的队长,是所有军人最崇拜的队伍。初见,他是一个弱不禁风的被囚禁者,再见,他是一个玉树临风的部队军医,后来才知他是受部队保护的科研人员,医术了得。本是两个没交集的人,却在一次次的任务中有了交集,他对她一见倾心,而她却对他毫无感觉。他撒下大网慢慢笼络住她的心,然而,好不容易她们在一起了,天降灾难,宇宙黑洞爆炸融合,导致星球碰撞融合,所有生物都发生了变异,人类又该何去何从,这场灾难该如何解决,选择家国危机还是儿女情长?
  • 似锦,年华

    似锦,年华

    他是朝廷德高望重的宰相大人她是京兆城南陆家的嫡出娇女画舫上四目相对产生绵长情缘
  • 杨柳岸琉璃歌

    杨柳岸琉璃歌

    三代人的时间,两代人的时空,共同演绎同一段故事。春繁知叶绿,杨柳岸边生。秋风掠阡陌,谁唱琉璃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老婆是女王

    我老婆是女王

    傅洋很无奈,实力强无敌!且看他一路精彩纷呈、欢乐爆笑。走向巅峰!
  • 尘缘劫之君诺天下

    尘缘劫之君诺天下

    她本是豪门千金,却自小被迫揉入黑暗,与亲人分离。殊死训练,只为家族兴旺。阔别多年,与父母兄长团聚,却再找不回从前的快乐。一次意外,失去所有出生入死,一同长大的伙伴,只为护她父兄性命。她狠辣报复,却不想意外丧生,弥留之际,被卷入异世,开始了她注定不寻常的一生。爱恨纠葛,终是应了那句预言“紫微星动,天下乱,降世龙凤,定乾坤…”乱世起,她披甲上阵,于天下,她做尽一切,所为,不过只是心中那一人。一份爱,一生执念。他许她的一片天高地阔,就是她心中永远的归属!他是天下第一公子,也是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想方设法诛杀的一国太子,扭曲的家庭让他自小失去了对亲情的眷恋,却从遇到她的那一刻,体会到被认真对待的幸福。自此,一颗痴心交付,天下为她而已。千难万苦走到一起,却再生变故,他狠心亲手打掉了自己的骨血,在她滑胎之际不告而别,自此人间蒸发。她恍然真相,自废一身傲人修为,舍弃那绝世清华的容貌,只为留在他的身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那场熊熊燃烧的烈火,留给众人最后的念想,只是她一句温软轻言。承君之诺,必守一生,生生世世,相伴无悔…
  • 河流

    河流

    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 俄罗斯当代“战壕派”现实主义作家,一九二四年三月十五日生于奥尔斯克市,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期间一直在炮兵部队服役,军衔少尉,曾两度负伤。战后进入苏联作家协会高尔基文学院学习,毕业后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书记兼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曾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勋章,两获苏联国家奖章。其早期作品,着力于战争题材的创作,真实描写战争的血腥残酷,取得巨大成功。后期作品,多侧重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命运的哲理思考和探索。文吉 八〇年代生人,毕业于首都某外语院校俄语专业,曾于俄联邦国立喀山师范大学求学,现在湖北某高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