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5900000185

第185章 小生意(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煤?”

朱翊钧不解的看施奕文,询问道。

“致远,你说来听听。”

然后朱翊钧就是一副煞有兴致的模样,对于内心渴望财富的他而言,最为欣赏的就是施奕文能够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商机,然后带来丰厚的回报。

“陛下,正所谓“柴米油盐”,这柴是最重要的,没了柴就不能升火做饭,米油盐也就成了摆设。不过在京城,大抵上百姓都是用煤,就是宫里头也是一样用到很多煤。”

即便是在万历年间,因为京城方园百里的山上树木几乎都已经伐尽,所以京城薪材来源稀少,不得不依赖煤炭,幸好京西的煤矿为京城提供了足够的燃料。

而对于刚刚买下门头沟一带大小煤窑的施奕文来说,他之所以提到这件事,就是为了获得皇帝的支持。

“所以呢,我寻思着,可以在煤上做点文章。”

说话的功夫,他就提起一个红泥陶炉放到了桌子上。

“这是……”

瞧着那个两尺高的红泥炉,朱翊钧笑道。

“施奕文,莫不是你孟子,就在琢磨着这么个东西?”

说笑着,朱翊钧还是打量了一下这个红泥炉,两尺高,一尺多粗,这炉子也就大了点。

这两天施奕文还真的是在琢磨着煤,最后琢磨出来了它,一个利用空间里的粗水管、圆钢、钢板制成的小玩意。

“皇上,陛下,这炉子和普通的炉子不一样,您瞧……”

施奕文的话让朱翊钧疑惑道。

“还能有什么不一样的?”

站起身探头看了下炉子,朱翊钧立马看出了它的不同之处。

“似乎烧的煤球不一样,这煤球上怎么有眼?”

“回陛下,这炉子里烧的是蜂窝煤,和普通的煤球差不多,也是用煤和黄泥掺水打成的,”

这个时代的人们很少使用纯煤,是因为优质的煤炭,不是所有家庭都用得起。贫苦人家,多半使用混合黏土和煤渣的煤球,此种煤极适合其封闭式的煤炉。

“由于中间有十二个孔洞,因为形似蜂窝,才叫这个名字。因为中间有孔,所以通气容易,烧起来比普通的煤团火大。这个炉子是专门烧蜂窝煤的。炉膛正是蜂窝煤大小,炉子里可以放三块煤。这下面有一个气孔,平时用盖子把气孔盖住,这样炉子就闷了火,不过只是闷火,闷火的时候,能持继六个时辰,只要打开气孔,就自动升起了火……”

说话的功夫,施奕文把炉子的气门打开了。

“这样就省得像现在烧煤团那样,现用现升火。所以能省下不少木炭,烧那种煤球,每天都要早起生火,所以必得用木炭,有钱的人家可以买百十斤存下,没钱者则每天向抓零炭者买两、三文钱的。总之,虽然居民离不开木炭,却没有用煤之多。要晚上可以在炉子上面放一壶冷水,早上能得一壶热水,正好可以用来洗漱。”

瞧着炉子朱翊钧顿时没了兴致,毕竟这种东西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根本就理解不了他的用途。倒是跟着过来的客用,听得是两眼放光。毕竟,他可是贫苦人家出身,见皇帝没什么兴趣,他立即问道。

“施同知,这煤球是怎么个烧法?一天烧多少?”

“正常用的话,烧三块就行,早、中、晚三顿只要三个煤球。”

“三块煤球,这一个煤球有多重?能烧多长时间。”

“两斤,半个时辰肯定没问题。”

“两斤,现在京城里头的煤价是一百斤一钱银子,也就是两文钱的煤……”

听着客用在那自言自语的算帐,施奕文在一旁说道。

“这煤球里还掺了三成的土。”

“我知道要掺土,你这玩意这么圆,还有孔,本钱肯定不便宜,估计本钱都得三文出去,这正常人家,做顿饭顶破天了也就半个时辰,差不多……嗯,得三四斤煤,一天少说得十二三斤,也就是十三文上下,施公子,你这没什么赚头啊。”

这太监,倒是挺精明的。

原本还瞧不起太监的施奕文,倒是对客用另眼相看起来。其实他那知道,原本自阉后在宫外侯着的客用,没少烧煤,毕竟现在京城的百姓大抵上都是烧煤。

“确实没什么赚头哇。”

在客用说话时,朱翊钧一直没有插话,他不知民间饥寒,可身边的人知道。一听没赚头,便打了个哈欠。

“明志,这煤球要是用手工团的,自然没什么赚头,可这是用煤球机打出来的。”

说话时,施奕文就从一旁拿出了他在空间里焊的煤球机,地上还有一箱已经和好煤泥,然后他就踩着煤球机打起了煤球。

“咦……”

原本没什么兴趣的朱翊钧,一瞧那东西新鲜,没见过,立即说道。

“来,我来试试。”

学着施奕文的动作,踩机子灌泥,然后向下一推。

“哟,这么快就出来了!”

这下朱翊钧倒来了兴致,这煤球打起来可是挺方便的。

“对,只要晒干了就行。陛下,臣算过,算上人工最多不超过一文八,比煤便宜多了,一百块卖三钱六分银子,算着和煤团的差别不大同,也就便宜几十文,可胜在升火方便,不用天天升火,也就省掉了升火的柴火,而且一天到头有开水喝,算起来,肯定比烧煤团方便多了。”

接连打了几块煤球,已经没了什么兴致的朱翊钧瞧着地上的那几块湿漉漉的煤球,反问道。

“那个,靠卖煤球,能卖着钱吗?”

这才是朱翊钧最关心的事情。

“明志有所不知,京师军民百万之家,差不多都是用石煤代薪,柴薪顶多也就是用来升火,这京师里那年不得烧上在百万两银子的煤,这生意做起来,确实能挣上几十万两银子。”

在解释之余,客用看了一眼施奕文。

“不过,以小的看,即便是施同知弄了这个煤球炉子和煤球机子,也必定挣不了那么多银子!顶破天也就是千儿八百两的生意。”

同类推荐
  • 大楚烈帝

    大楚烈帝

    谋天下,得民心,除内忧,御外辱,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且看二十一世纪的熊元穿越战国末期,成为楚考烈王熊元,带领楚国一步步走向强大。在此提醒!考据党慎入!不喜勿喷!
  • 异世之国运系统

    异世之国运系统

    楚云深穿越做了皇帝,还得了系统,但是这个系统有点废啊。“系统,你说实话,你是不是除了抽国运,根本没有其他能力。”【咋滴,商城功能被你吃了?】“别说话,说了我就来气,卖那么贵,质量还不保证。”【你一个皇帝,那点小钱多吗?】“当时年少不懂事,上了你的贼船,如果再给我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是会上贼船。】“。。。”
  • 天下帝灵

    天下帝灵

    这是一部古代谋士谋略,将士战争撕杀的,天下英雄登场的战争小说。
  • 明兴天下

    明兴天下

    男主角以普通身份穿越时空,回到大明天启皇帝时代。挽救民族危亡是每一个中华子孙的义务,在经历改革变法失败之后,最终通过武力救赎再续华明,不仅让大明的命运扭转,也给与了许多著名历史人物重新选择命运的机遇,最终功成身退。
  • 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

    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

    在南亚地区中,印度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印度模式涉及方方面面,该书选择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角度切入进行阐述和分析。除了印度以外,在南亚地区中,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三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各具特色,在书中作了重点介绍和分析。《凤凰文库·历史研究系:世界现代化历程(南亚卷)》的一个显著亮点是对相关学术界中有争议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独立的看法,特别在上篇印度模式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热门推荐
  • 我夺舍了始皇

    我夺舍了始皇

    秦君一觉醒来,竟然夺舍了始皇。马车之中,鲍鱼作伴,臭味熏天!马车之外,子与臣谋,倾覆江山!这一刻,他的帝国,高耸入云!但,同样在这一刻,他的帝国,摇摇欲坠。
  • 一朵万芙蕖

    一朵万芙蕖

    亲爹是个能作的皇帝,亲娘是个能作的皇后,亲爷爷是个能作的太上皇,亲奶奶是个能作的太后,万芙蕖也很郁闷啊,这个该怎么破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随身带着BOSS副本

    随身带着BOSS副本

    张良从乱葬岗爬出,获得随身BOSS副本。从此。无论是玄兽还是敌人,都成为副本中的BOSS,张良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大爆特爆,爆武器、爆装备、爆丹药、爆功法……
  • 重生的战将

    重生的战将

    我这么拼命,也还是守护不住想要守护的东西,凭什么不去拼命,难道失去后还要后悔自己没有努力过吗?
  • 最强仙侠啊

    最强仙侠啊

    区区之身,不辞蚍蜉撼树。三尺之剑,斩尽魑魅魍魉。我力虽弱,亦可一剑光寒十九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灌篮之翔阳斗魂

    灌篮之翔阳斗魂

    灌篮同人,主角藤真健司,系统文,嗯...就这样吧。PS: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去留随意。
  • 我有个很皮的金手指

    我有个很皮的金手指

    别人的金手指都是吊的不行,或者嚣张的不行。可为毛我的金手指却是那么皮呢?谁能告诉我答案呢!
  • 玛丽来到清泰街

    玛丽来到清泰街

    清泰街原是老城区的一条主街,南通渭河渡口,北连仪凤街,一座凤凰台把两条街南北隔开。仪凤街上有早年间的县衙、文庙、学道门,建筑虽已破旧,却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而清泰街上则全是小门小户,砖砌的门楼,两扇木板门,简陋却也素净。站在凤凰台上朝两厢观望,仪凤街好似大家闺秀,清泰街分明就是小家碧玉。小却自有其小的好处,简洁明秀,质朴无华,三十几家住户,三五家门店,街两旁柳树成荫,垂柳依依,有一丝悠然、幽静,又透出些许冷寂之气。清泰街上的人物,也都似这条街一样不事张扬。文革中,凤凰台上城头变幻大王旗,摇旗呐喊的都出在仪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