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80300000002

第2章 心灵的皱纹不必抚平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你身上肩负的东西越多,越不能走得长远。适时卸下身上的包袱,你才能轻松上路。调整自己,释放压力。

手机让我们越联系越疏远

文|[美]本杰明·丹格尔 编译|庞启帆

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的。

——列夫·托尔斯泰

上午九点多,我和两个来自意大利的同伴徒步进入了法国南部山区。经过昨夜雨水的洗涤,大地显得格外清新。牛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蓝天向远方无限延伸。突然,我听见一阵微弱的响声,听起来不像是鸟鸣虫叫。走在我前面的那个叫布森·福尔格姆的同伴听到响声,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了他的手机。是布森的母亲打来的电话,询问儿子的徒步旅行是否顺利。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布森既不聆听鸟儿歌唱,也不观赏清晨美景,而是一直和不在身边的母亲聊天。

这就是我沿圣地亚哥横穿西班牙北部,时间长达一个月的徒步旅行的开始场景。我决定借这次旅行摆脱我的手机和电脑屏幕。这一次逃离让我进一步领悟了亨利·大卫·梭罗的话:我已经成为我的工具的工具。

在我的徒步旅行起程之前,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题目叫作《现代科技的奴隶》,作者是埃里克·斯雷特。在文章中,斯雷特回忆道:“有一次,我坐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中年男子。突然,这名男子的手机响了,他不但没有接听,反而将手机随手从车窗扔了出去。我惊愕得张大了嘴巴。他看着我,耸耸肩,然后就把视线移开了。我不知道那手机是他的还是偷来的,或许他根本不知道手机是什么。但就是凭这个看似毫不介意的举动,他成功地将自己从某种东西中解放了出来,而这种东西却几乎已经耗尽了我的全部精力。”

这个故事让我产生了共鸣。就像今天许多人一样,我的生活基于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不论是上网还是打手机。但是,在沉迷于使用手机五年而不能自拔之后,我意识到,我的手机不但没有让我和他人联系得更紧密,反而成了隔离我与周围的人和社区的一道墙。而且,有这样感觉的不只我一个。在我徒步横穿西班牙时,脱离了与网络的连接后,我深思了手机的使用是怎样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讽刺意味地削弱了人类的基本交流的,而这种交流正是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要素。

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在使用手机。尽管手机是一种先进的、了不起的通信工具,它似乎使我们摆脱了办公室的束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休闲娱乐时间,但事实上并非这样。使用手机模糊了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之间的界限,增加了家庭和朋友之间的压力和紧张气氛。正如埃里克·斯雷特在他的文章中写的:“好像我们越有‘联系’,越变得疏远。”

在西班牙的徒步旅行中,我一遍又一遍看到这样的情景。虽然我那时在体验着没有手机的自由,但我发现自己周围的人,整天都在手机上浏览社交网站,与他们的亲戚朋友聊天、视频。几乎每一天,人们都在发展与陌生人的友谊和联系老朋友、家人之间疲于奔跑。

联系过于紧密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在徒步旅行途中,我迷路了几次。但在迷路的途中,我看到了新的景色以及碰到了令我惊讶不已的小镇。回到美国,一迷路,我就打手机向朋友问路。有了手机,你就不太可能走错路,也就看不到新鲜事物,不能意外地结识到新朋友。

所以,在徒步旅行结束,回到佛蒙特州伯灵顿的家中之后,我收起手机,用一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换来一部固定电话。如果必要时,这部固定电话同样能让我联系上亲朋好友。现在,我外出时不会立即打个电话或确认是否忘了带手机。因此,我在附近看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像街区旁的大花园,路边的艺术装饰和雕塑。现在,我不会紧盯着手机屏幕,我已经在街上和超市结识新的朋友,开始和以前没有说过话的邻居聊天,跟我的老朋友们见面、喝咖啡,而不是打电话、视频。

我发现,离开了手机,我不但没有和这个世界脱离联系,反而和这个世界接触更加频繁了,和亲戚朋友的关系更加亲密了。有一天早上,我和邻居们看见一头驼鹿穿过马路向不远处的一个小湖跑去。我们惊奇极了,瞬间有了聊天的话题。聊着聊着,我猛然发觉,与手机相比,这头驼鹿更能使邻里关系走得更近。

原载于《做人与处世》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通信已压倒性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联系方便了,但是距离却越来越远了,更可怕的是,联系越来越少了,每个人都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变得陌生了!

遇见一朵莲花心

文|筱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那一年,毕业考试刚刚结束,我就打包行李,和青春告别,踏上梦想的旅程。我没有回到那座世俗却温暖的城市,明知道这远方的孤独没有尽头,我仍然想要去那座我喜欢的城市,我要在那里实现我的梦想,我想有一天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我来到了这座大都市,每天穿梭在一家一家公司里,我相信以自己的专业一定可以很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可是,当我送出了第30份简历而音讯全无时,我站在春寒料峭的街头,摸着身上所剩无几的钱,想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却遥不可及,不禁感到心力交瘁。

我不敢向老家的亲人诉苦,也不想就这样放弃,我感到烦躁不堪,心里埋怨着生活的艰辛和这座城市的冰冷。我颓废地走在繁华的街市里,经过了一座公园,这似乎是一座充满快乐的公园,不远处有一群孩子互相追逐着,尖叫着。在青翠的草地上,人们惬意地坐着、躺着,有的安静,有的欢笑。植物带的花朵开得红艳艳的,一对对情侣微笑着在它们身边停留。这个公园的快乐似乎在感染着我,令我忍不住嘴唇上扬。可是一想到工作仍无着落,那些面试官冰冷的面孔一一跃入我的眼帘、心上,坏心情仿佛在这一刻令我的心上罩上一层驱散不去的雾霾,我的人生仿佛失去了方向。

在公园旁边有一家专卖瓷器的精品店,店的面积很小,除了四周架子上摆满了工艺品,在店里的中间还摆放着一个浅蓝色的“莲花座”陶瓷烛台,晶莹碧透,让人一见欢喜。这时,一群旅游团的游客走进店来,店里的空间显得更加拥挤。我正要往里走,只听“啪”的一声,我肩上的背包似乎碰到了什么。我转身一看,身后那个“莲花座”烛台掉落在地上,莲花心已碎成两块。我心里一惊,心想这个“莲花座”应该很贵吧。店里的客人们自顾地观赏着工艺品,显然并没有人注意到我的狼狈。

我正犹豫不决,是要悄悄捡起碎片当作没有这回事,还是要把钱赔给店家?可是,我身上哪里还有钱赔,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可能就要露宿街头了。我狠下心,蹲下身子迅速把莲花碎片放进了我的包里。旅游团的游客结束观赏走出店门,这时,一个店员惊呼:莲花座不见了,那可是我们店的吉祥物啊!见到游客们都惶恐若惊、瞬间阴霾布起的脸,老板听了走过来说:“没了就没了,比起吉祥物,大家旅游开心更重要。”店员还想说什么,老板接着说,我只是希望每个进来我们店的客人都像莲花的心一样开心地向上生长,只要能让大家快乐,就是我们摆放吉祥物的初衷。

我的心一下子被濡湿了,感受到了这尘世的温暖,心里仿佛盛开着一朵莲花。我惭愧地从包里拿出那两块“莲花座”的碎片,嗫嚅地说:老板,这莲花座是我打破的……老板露出笑意说,没事的,你看,莲花的心是向上生长的,只要有一颗向阳的心,我们看世间的任何事情都会很简单,很美好。

是的,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次短暂的邂逅,我明白,着急上路之前,一定要摆正心态,不然,梦想如“莲花座”般易碎。而一旦拥有店主一般的坦然胸怀,那么,任何的困难和逆境都只是暂时的,阳光终会照临。因为,念念莲花心,层层向上开!

原载于《阅读经典》

就像许巍口中唱的那样:心中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遇见一朵莲花,遇见重生,遇见下一个自己!

在“荒山”拾珍宝

文|张艳君

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

——穆尼康

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荒山未必不处处是珍宝。

他喜欢淘宝,不过最初他不是在“荒山”。出生于北京的他高中毕业进了一家整流器厂,业余时间却爱到街头淘邮票,往往星期日,再不济,一天的收入也要顶厂里三个月的工资。如顺手的话,则可以抵上一年的工资。上班三年后,他索性辞职了,一心去淘邮票。1988年,他花365元买进一张邮票,转手倒腾出去,竟赚了10万元。

不过他认为,邮票太“小”,有了钱后,他要干大的,先是倒腾老油画。一次,他在一位古玩商那里买艾中信的画,对方问他:艾中信的手稿要不要?他想,既然收藏艾中信的油画,为什么不同时收画家的手稿呢?这样对理解画家的油画会有帮助。从此他一脚踏进了“荒山”。

从几年淘邮票中,他深知,在“荒山”上觅宝,必须要有识宝的眼睛。为了练出一双火眼金睛,从进入“荒山”开始,他就有计划地学习艺术知识,仅购买关于油画艺术方面的书籍前后就花了二三十万元;同时,遇到业内人士他虚心请教。很快,他从不懂到深谙这些艺术品。

他轻车熟路地做开了“荒山大王”,做“山大王”,手下就得有人。北京潘家园是“破烂”的集散地,逛潘家园久了,他发现手里永远有货的就是那么一群人。他有意识地去结交认识他们,很快,他就拥有了一大批“线人”。是的,他是赵庆伟。

2014年春,一场名叫“小雅·观心——赵庆伟藏重要名家书稿、手札专场”拍卖会开始。全场95件拍品,其中手稿:王朔的《海马歌舞厅》剧本以28万多元的成交价成为全场最高价,冰心的《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成交价34500元,丁玲的《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成交价32200元,王蒙的《一九八四部分短篇小说一瞥》成交价18400元,铁凝的《来了,走了》成交价13800元……

最引人瞩目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苍蝇·门牙》手稿,刚在预展上露脸,就有不少人表达竞拍意向,还没开拍,价格已逼近百万元。不过,最终这件拍品按照莫言的意见,请崔永元牵线,无偿归还了莫言,莫言也如约将其赠予现代文学纪念馆。

不错,这些拍品都是这些年来赵庆伟从“荒山”中觅来的。“线人”中,专门在文化单位收废品的有数千人,这数千人几乎个个手里都有赵庆伟的手机号码,他们知道哪儿正在搬家,哪儿有大量的破烂要卖,哪儿会有赵庆伟喜欢的“好东西”。

相比废品收购站,“线人”们更愿意把破烂卖给赵庆伟,因为卖给废品站每公斤四元,卖给他十元。有一次线人田永中给赵庆伟打电话,赵庆伟一到潘家园,就有百八十号人围上来,把给他准备好的货,一麻袋一麻袋地装上车。王朔的《海马歌舞厅》等手稿就在这批货中,避免了被打成纸浆的命运。

2002年,“清河八家”废品站的人给他打电话,说一家出版社卖出整整一辆“面的”的废纸,3000元。赵庆伟说你给我拉来,我加你2000元。莫言的手稿《苍蝇·门牙》就夹杂在这一大堆残书破纸中。

2003年夏,赵庆伟接到“线人”电话,说有家杂志社清理出33箱东西,每箱1000元。买下后,当他拂去积在手稿上的尘埃,看到那些在时光中已经躺了近20年、泛黄的纸片上,出现了石鲁、吴冠中、李可染、冰心等名字时,他的心狂跳不止。

2010年年底,赵庆伟举办了第一场“小雅·观心”拍卖会。拍品中有1.4米长的周思聪素描,有《半夜鸡叫》的原稿,这些被一些人瞧也不瞧扔出门外的“破烂”,竟拍出了2000多万元。

赵庆伟成了进入“荒山”满载而归的人,除了手稿,他还收集了自清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100多万张老照片,是他以每麻袋200元收进来的,如今单张或许就能卖上万元了。

赵庆伟在“荒山”淘宝,并不单是为了钱,对于这些珍宝的去处,拍卖只是途径之一。他说,炒高这些东西的价格,只是为了让人重视这些尘封于历史中的瑰宝,不要把它们随随便便当作废纸打成纸浆。

对于国家级的宝物,如毛泽东与电影工作者在一起的留影,邓小平与日本天皇、皇后的合影,周恩来的信函,宋庆龄的批件,郭沫若以为已在日军轰炸闸北时被毁的作品手稿,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排练的文字和图片,人民大会堂建设工程的详细图片史料,茅以升设计建造最终又亲手炸毁的钱塘江大桥的设计蓝图……只要国家有关部门愿意接受,赵庆伟会把它们无偿地交出去。

同时,赵庆伟把藏品送给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一位朋友建版画博物馆,他便将七八千件版画送去;上千张黑胶唱片送给了一位建唱片档案馆的朋友;上万张漫画原稿送给建漫画博物馆的朋友;一万多盘电影胶卷送给了崔永元的电影传奇馆。

没送出去的,赵庆伟打算自己办各种文化专题的档案馆、博物馆:如建“中国诗歌博物馆”,因为他手里攥着数万篇诗人的原稿;他已累积五线谱原稿数百公斤,众多文艺演出团体的广告单、节目单、剧照和录像带、录音带、唱片,其中包括全国总工会文工团200多本各地巡演、采风的图文资料,因而他要建一所“中国音乐博物馆”;他还要建“中国戏剧博物馆”,他已藏有数千张戏曲唱片和大量的戏剧脚本。

在北京市郊崔永元电影传奇馆的旁边,赵庆伟已办起了“老照片档案馆”,其中有少见的清代立体照片,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清末人物照等。

而所有由他保管的这些宝物,赵庆伟也等着有一天能高高兴兴地全部交给国家。

知道珍宝的价值,却不想让它们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这样的人无异于最耀眼的瑰宝。

原载于《当代青年》

每个人有应该有这样的担当,在面对祖国利益的时候,选择以大局为重。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勇士和君子。

让路途变得轻松

文|文小圣

张弛有道,一切方得长远。

——佚名

美国专栏作家威廉·科贝特在年轻时候,为了可以专心创作,便辞去了报社的工作,整天在家里构思自己的“鸿篇巨制”。然而,他越是想尽快拿出满意的作品来,却越是写不出几个字。为此,他的内心痛苦极了。

有一天,科贝特实在闷得发慌,便一个人到街上闲逛,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灵感。这时,他遇到了一位朋友。朋友见他愁眉不展,便关心地问他发生了什么事。科贝特便将自己的烦恼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朋友。

朋友听了,微笑着说:“咱们走路去我家好吗?”“走路去你家?那至少也得花上几个小时呀!”科贝特不情愿地嘟囔起来。朋友见他退缩,便改口说:“那咱们就到前面走走吧。”

一路上,朋友带他到射击游艺场观看射击,到动物园观看猴子,到商店看红酒……由于太久没出来活动了,这会科贝特忘记了所有的苦恼,一路上充满了兴致,跟朋友谈得也非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走到了朋友的家里。几个小时走下来,他们没有丝毫劳累的感觉。

在朋友家里,朋友的一席话令科贝特终生难忘:“今天走的路,你要记在心里,无论你与目标之间有多远,都要学会轻松地走路。只有这样,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烦闷,才不会被遥远的未来吓倒。”

朋友的这番话改变了科贝特的创作态度。他不再把创作看作一件苦差事,不再急着打造“传世巨著”,而是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创作,并尽情地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快乐。后来,他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写出了《莫德》《交际》等一系列名篇佳作,并因此而美名远扬。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的理想看起来会非常遥远,有的事情做起来会觉得非常困难,有的东西要获得似乎很不可能,许多人正是因为不堪承受这种巨大的压力,于是放弃了原来的奋斗。这时,我们不妨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对待这一切,不要把那些事情当成负担,而应该当成一种快乐,学会享受过程,学会释放压力。

少一些急于求成的浮躁,少一些刻意的“艰苦奋斗”,让自己轻松地上路,许多看似遥远的目的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到达。

原载于《中学生》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你身上肩负的东西越多,越不能走得长远,适时卸下身上的包袱,你才能轻松上路。调整自己,释放压力。

心灵的皱纹不必抚平

文|沁园春

最惨的破产就是丧失自己的热情。

——阿诺德

那年,我去湘西旅游。在一个小村里,我看见一位面目安详的老人,坐在一棵老槐树下,微眯着眼睛在打盹。不远处,有两只鸭子正悠然地踱着方步。

我走到老人跟前时,他睁开眼,很随意地问了一句:“年轻人,从哪里来啊?”

我告诉他:“我来自黑龙江的漠河,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

没想到,他竟一语平淡道:“那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我年轻时去过那里。”

我愕然,瞧他那一副足不出户的神态,谁能想象到他曾去过数千里以外的东北?

老人平静地告诉我:“年轻的时候,心思总是被外面的世界牵引着,梦想着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兜里面没有钱,就逃票、搭便车,不辞千辛万苦地,去过一些地方。现在老了,待在家里,忽然发现自己生活的这个小山村,也有不错的风景。”

“人老了,您的心态还很年轻啊。”我想安慰老人。

“脸上有皱纹了,心上也有皱纹了,不再年轻了。”老人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有年轻的心态就好。”我读过一些让人保持年轻心态的书籍。

“年轻的心态就一定好吗?老年人就该有老年人的心态,就像这棵老槐树,你能一眼看到它的沧桑,我能感觉到它满怀的沧桑。”老人的瞳仁有些混浊,目光里却透着岁月一样的深邃。

“是啊,老人就应该有老人的心态,为何非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呢?”我想起奥地利作家托马斯·贝雷·阿尔德里奇的名言:“抚平心灵皱纹,便会青春永驻。”我不由得质疑这句一向喜欢的名言:难道青春永驻就是好的?

没错,每个人都熬不过无限的岁月,都会在心灵上刻下岁月的印痕,那些深深浅浅的皱纹,生动地告诉我们曾经历过怎样的沧桑。不同的年龄里,应该有不同的心态,就像树轮,每一圈都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为何偏偏要执拗地青春永驻呢?

记得那一次理发时,我旁边坐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一边细心地为老者理发,一边建议他把斑白的鬓角染一染,说那样他会显得更年轻一些。

老者立刻回答道:“不染,不染,坚决不染。到了我这个年纪了,头发应该白了,既然白了,就让它白好了。”

“难道您不喜欢变得更年轻一些?”小姑娘还不肯放弃。

“我年轻过了,喜欢过年轻;现在年老了,要喜欢上年老。”老者一副随遇而安的神态。

真好!知道自己老了,坦然地面对就是了。而一味地渴望不老,希望青春永驻,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其实都是有些不够成熟的表现。

细细想来,生命真的应该如此:顺应时光的安排,既然身体已经老了,心态随之老一点儿,又何妨呢?一个本已苍老的身躯,反倒非要逼着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那该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啊?

人生一世,该天真的时候天真,该青春的时候青春,该苍老的时候苍老。感谢岁月馈赠的皱纹,留在身体上的皱纹,和留在心灵上的皱纹,都不必劳神劳力地去抚平,只需平静地接受,就像接受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样,自然,洒脱。

原载于《思维与智慧》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生命的姿态应该像流水那般潇洒自如,遇到怎样的风景,转换成怎样的姿态,都该轻松应对并乐享其中。

不再流泪的眼镜熊

文|沈岳明

只有顺应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培根

眼镜熊,也叫安第斯熊,是南美洲的特产。眼镜熊的体毛多数为黑色,只有脸部和前胸部为白色。因为眼睛周围有一对像眼镜一样的圈,所以被称为“眼镜熊”。雄性眼镜熊一般重达130公斤,雌性为60公斤左右。它们生活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阿根廷西南部以及巴拿马南部。

眼镜熊是杂食性动物,尤其喜欢凤梨科植物。它们的上下颚强健有力,啃起凤梨来显得十分轻松。或许正因为如此,凤梨在它们的食谱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接近50%。为了摘食果实,它们还会爬到树上或高大的仙人掌上,攀爬高度可以超过10米,并且还能灵活地从一棵树直接爬到另一棵树上。果实当然不是每个季节都有,这时它们便会去寻找其他食物,例如浆果、蜂蜜、竹子、甘蔗。另外,为了丰富食谱,它们也会捕食那些小型啮齿类动物、鸟类和昆虫。如果实在没什么可吃,它们就会偷袭野牛、野羊,这种肉类食物,约占眼镜熊食谱的4%。

据传,眼镜熊在捕食野羊时,如果野羊流出了眼泪,眼镜熊便会产生恻隐之心,而放生野羊。眼镜熊一般不会对人类发起攻击,但要是将它惹急了,也会野性大发而进行反击。因为眼镜熊的眼睛里能分泌出一种昂贵的香腺,所以经常遭到人类的捕杀。眼镜熊极难对付,人类就利用它的恻隐之心,来对它进行捕获。

通常的情况是这样的:人类会派出一个人悄悄地跟踪眼镜熊,一旦被眼镜熊发现,并发起攻击时,那人就不能动了,得静静地蹲着或者跪着,并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还得伤心地流眼泪。有时候,如果流不出眼泪时,可以用辣椒水等药物来进行刺激,迫使眼泪流出来。此时,眼镜熊的怒气就会立即消失,并且它也会跟着流泪,也就是说,已经激起了它的恻隐之心。待它决定放弃对人的攻击,并转身离去时,潜伏在一边的其他人就会一拥而上,或用刀叉或用网绳将眼镜熊制服。

就这样,眼镜熊的数量日益减少了。当地人为了能长久地收获到眼镜熊的香腺,以后就只取香腺,而不伤害眼镜熊的性命。听说,眼镜熊流泪越多,它眼睛里的香腺也就会越多,所以人们为了能获得更多的香腺,就会经常在它的面前表演“悲情剧”。只要它一看到眼泪,就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水。只是那些被取过香腺的眼镜熊的视力,会变得越来越差。当大量的眼镜熊被人类取了香腺之后,人们再想以流眼泪的方式来激发眼镜熊的恻隐之心,并将其捕获,就不容易了。因为眼镜熊的视力差了,看不到人类的眼泪,也就无法动它的恻隐之心。很多次,人类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眼镜熊一旦行为失控,攻击力量是相当强大的。

慢慢地,这一古老的、用流泪的方式来激起眼镜熊恻隐之心的捕熊方法,终于失传了。令人奇怪的是,现在的眼镜熊不但都成了“瞎子”,因为它的视力只有0.4,而且连眼睛里的香腺也没有了。也许是人类让眼镜熊太伤心了,它就会让人类对它“死心”吧。

原载于《意林》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个人的一己私欲,跟自然法则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我们该有感恩的心,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

病根

文|春光

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执迷不悟。

——西塞罗

我从秦皇岛回到北京,感觉异常疲劳,稍事休息后,就来到办公室处理事务。桌子上放着高高的一堆信件和快递,我必须一封一封剪开,看看他们寄来的都是什么东西。

房门被一股强势的风推开了,随着踢踏踢踏的脚步声,一个彪形大汉闯了进来。他非常熟悉而老练地坐在了我桌子对面的椅子上,像簸箕一样的手掌在我咖啡色的桌子上拍着:“大哥呀大哥,你怎么才回来?”

我手中的剪刀并没有停下来,我说:“怎么啦?”

他浑黄的眼睛里充满无比的喜悦:“大哥,我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喜讯……”

他故意打住了,盯着我的脸,在看我的表情。

我和他原本并不熟悉,只是前年冬天,我住院的时候和他住在一间病房,这样便熟悉了。我听见医生和护士都叫他阿斗。他是北京南城小红门乡肖村的农民,每天开一辆时风三轮车,从新发地往他们附近的菜市场贩菜。有一段时间,他的手腕和手背浮肿起来,而且长了许多疮,他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让他抽血化验,一看结果,说他血液里面毒素严重,必须透析。他不懂,问医生:“怎么透?”

医生说:“在脖子上插管,用透析液洗你的血。”他有些害怕,医生说:“如果你不透析,发展下去有生命危险。”无奈之下,他只好听从医生的摆布。听说他老婆是一个私人建材门市的营业员,从他住院到出院,我没有看见他老婆到医院来过。

他是一个干活的粗人,饭量出奇地大,睡觉呼噜震天响,还磨牙说胡话。有一天晚上,睡到半夜,他在睡梦中大哭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叫醒他,两个人谁也睡不着了,就拉起家常。我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伤心的事情,这么难过,是你老婆对你不好吗?”

他本来想习惯性地摇头,可是,脖子上插着管子,他忽然想起医生的警告,停止了摇头,而是摆了摆熊掌一般的手。他说:“我想我的儿子。”

“你儿子当兵去了?”

“没有。”

“你儿子到国外留学去了?”

“哪能啊。”

“那么你儿子是离家出走,当和尚去了?”

“都不是。”

他起来坐在床上,喝了一口水,给我讲了他儿子的故事。

原来十年前的春节期间,他领着五岁的儿子去圆明园逛庙会。儿子是一个好动的孩子,本来在湖上滑冰,突然看见路边有人叫卖红灯笼。那火红艳丽的灯笼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漂亮,灯笼的樱子随风飘扬。儿子嚷嚷着要父亲给他买一只灯笼。阿斗就对儿子说:“你在这里好好滑冰,小心摔倒,我去给你买灯笼。”

等他把灯笼买回来时,却不见儿子的人影了。他顿时头皮发麻,头发都竖起来了,像疯了一样,四处寻找,也没有找见。有人说儿子可能被人贩子拐跑了,有人说可能掉进湖里去了。能找的地方都找了,能去的地方都去了,还是没有儿子的音讯。他到打印社去打印了许多寻人启事,走到哪儿贴到哪儿,这些年一直没有断过。

我说:“你不要卖关子了,什么喜讯,是买彩票中大奖了?”他哈哈大笑:“我告诉你,我找见儿子了!”

“啊!真的吗?”我也感到很惊奇,我为朋友而高兴,“你能和我分享你的喜悦,看来你确实把我当成了你的朋友。”

“那当然。”他用手掌擦了擦鼻子,“我今天先报告你这个喜讯,我请人选日子,咱们要好好庆贺一番。”

隔了三天,他通知我聚会安排在一个树林中的会所里。这里非常安静和优雅。我到了之后,阿斗在门口等我,我们落座以后,进来一个满脸胡楂的光头男子,他端来一盘瓜子。我们两个只说了三句话,有人喊他,他就出去了。这时候阿斗陪我喝茶。

我对阿斗的儿子有些怀疑,我问阿斗:“这是你儿子吗?他年龄比你大20岁啊?”

“他说了,只要我给他买一套房,他就是我儿子。”

“原来是这样啊!是金钱衍生出来的儿子。”

阿斗说,自己虽然出院了,但是,感觉总是不好,他觉得西医虽然能够救急救命,但是不能除根。要是能把病根除了,他就是一个彻底的好人了。

我无语。我想,他确实是病了,病得不轻,但是,我觉得病根不在身体,而在灵魂。人在对某一种事情的痴迷中,无形中会失去理智而变得愚蠢却不能自拔。

原载于《小小说选刊》

病在身体尚可治愈,如果病在心理方面,那就只有自己疗伤了。交给时间,都不一定能好。

请为见义勇为者免责

文|刘进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雨果

二月份,加拿大的埃德蒙顿,正值雨雪天气。黄昏时,一向繁华的贾斯泊大街也变得有些寂寥,寒风凛冽,雪花纷纷扬扬,偶尔会有几个裹着厚棉袄的人匆匆而过。科林正是少数匆匆行人中的一员。26岁的科林走在回家的路上,由于地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路上太滑,他走得格外小心。

走在科林前面的一位老妇人却一不小心,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科林赶紧跑了过去,双手拉着老妇人的胳膊,准备扶妇人起来时,老妇人突然哎哟一声叫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嚷嚷着腿疼。科林一看老妇人的腿,发现她小腿上部已经青肿了。科林看着老妇人疼痛的模样,心里十分焦虑和担心,便拨打了急救电话。不一会儿,救护车赶到,医生在老妇人腿上固定了两块夹板才把老妇人扶起来带上救护车。好心的科林担心老妇人的安危,也一块去了医院。

医院诊断出来的结果让科林大吃一惊,老妇人竟然小腿骨折!更让科林难以置信的是,造成妇人小腿骨折的原因居然是他的搀扶。经过医生的解释,原来,从医学角度来说,因为老妇人有过骨折的病史,且摔倒疼痛处就在骨折处。当有人搀扶或者自己挣扎着起来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引发骨折移位,造成二次伤害。医生表示,单是老妇人的手术费就要两三万加币。科林听了很震惊,同时也意识到,虽然自己扶老妇人起来和她自己起来,都有可能会造成骨折,但如今,妇人骨折他脱不了干系。而事实正是如此,妇人的家人知道后,坚持要科林支付全部的医疗费用。这对于刚工作不久的科林来说,简直是一笔天大的巨款。

在科林一直无法支付医疗费的情况下,老妇人的家人把科林告上了法庭。由于有医院的证明,老妇人骨折是由于不当的搀扶造成的,法院判科林支付老妇人全部的医疗费。审判结果令科林十分沮丧和无奈。

无奈之下,科林把自己的遭遇发到了网上,并在网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并为自己无法支付医疗费而发愁。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天,科林再次登录网站时,发现有很多网友支持他。很多网友表示,科林的做法完全正确,并且符合道德要求,分明就是见义勇为,并指责法院不应该让科林支付巨额医疗费。

在网友们的纷纷议论和转发下,没过多久,这件事就被多家媒体相继曝光出来,在整个加拿大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站到了科林一边,为科林感到委屈,发起了“请为见义勇为者免责”的行动,并声称如果法院不做出让步,以后将拒绝见义勇为。结果,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法律部门的专家也站出来支持科林,并且建议修改并完善法律,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利益。

在社会强大的压力之下,法院终于收回了对科林的判决,而且立法部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最终拟定了一项新的法律规定:“任何人必须救助处于危险中的人,为危险中的人提供必要的急救,在救助过程中,施救行为对一般疏忽造成的伤害不担责。”

新的法律规定出台以后,深得民心。当记者采访科林时问道:你以后遇见有人不小心摔倒,还会毫不犹豫地去搀扶吗?

科林回答说:“如果法院按照一开始宣判的那样,我再次遇到这种情况,就不敢再过去帮忙。因为这次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是现在,政府把好人免责的条例放在了审判这类案件的首要位置上,让好心人在做好事的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不会再让见义勇为的人流血后再流泪。我相信不仅仅是我,所有人都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

原载于《演讲与口才》

扶还是不扶?很好奇这个看似简单的不用讨论的问题,为什么被人们郑重地提起。还好,新的法律的出台,为见义勇为的人们免除了后顾之忧。

向尊重致敬

文|崔修建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惠特曼

1899年,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第一次来到距离圣彼得堡仅有40公里的风光旖旎的芬兰湾,便深深迷恋上了这块有着天然油画色彩的土地。在那里生活了一个多月后,他越发喜欢上这块洋溢着艺术气息的风水宝地。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买下芬兰湾岸边的一个庄园。庄园内有一栋三层的小木楼,附近是一湖清盈盈的碧水,四周则是茂密的橡树。列宾亲昵地给庄园命名为“别坎特”,俄语的意思是“老家”。

每天埋头绘画之余,列宾常常走出庄园,漫步于林中的幽深小径,倾听林间清脆的鸟鸣,嗅着橡树散发的清香,或者干脆坐在那些松软的树叶上,仔细地欣赏一只勤快的蜘蛛,怎样不辞辛苦地在树枝间编织一个漂亮的网,或者冲着那只迅急跑过的野兔欣然一笑。有时,他也会端坐在湖边,望着盈盈的湖水,细碎的阳光洒在肩头,温馨的风轻轻拂过,他的思绪会在一片惬意中,悠然远去……

那绝对是一个静谧、安和的理想居所。许多作家和文化名人,也常常慕名前来别坎特庄园欢聚,像托尔斯泰、高尔基、叶赛宁、夏里亚平等人,都曾是庄园里的常客。

那是至今想来仍让人神往的一段好时光:一群才华横溢的艺术精英,怀着创作的热情和交往的真诚,聚拢在列宾的小木屋里,随意地坐着、站着,轻轻地走动着,壁炉里木柴噼噼啪啪地燃烧着,桌上的咖啡飘着浓香,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轻松地交流,热烈地辩论,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真诚与幸福。

有人说,列宾的“老家”是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家,是一个特别招人喜欢的艺术驿站。

然而,平静自由的日子,还是被战争的硝烟冲散了。1942年,纳粹德军隆隆的装甲车,冲入了芬兰湾,别坎特庄园也被占领了。率军进入庄园的德军上校冯·卡登是一个酷爱艺术的军官,很欣赏列宾的作品。他命令士兵仔细搜查庄园,期望能找到一张列宾的画作。然而,他失望了,庄园内有价值的东西已悉数转移。当摧毁已成习惯的纳粹士兵欲将庄园付之一炬时,冯·卡登上校果断地上前制止了他们。他对士兵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参观艺术家的居所,但没有权力毁坏它。”说完,他郑重地向小木屋敬了一个军礼,带着他的队伍向别处开拔。

因冯·卡登的一句话,别坎特庄园得以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如今,那里已成为一个特别值得拜访的名人故居,每年都会接待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每听完讲解员介绍别坎特幸存下来的故事,总有游客情不自禁地对冯·卡登上校送上一份特别的敬意。

是的,冯·卡登上校对艺术家的尊重,正是对人类美好艺术的尊重。这样由衷的尊重,足以跨越民族、政治、信仰等鸿沟。这其中,闪耀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艺术品位,更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数年后,站在当年冯·卡登上校敬礼的地方,我向他致以一个来自中国的普通游客真切的敬意。谢谢他,谢谢他不仅保住了一个艺术家的故居,也保护了我们心灵中那些柔软而温暖的东西。

原载于《初中生之友》

尊重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一个人的德行。高尚的人更加高尚,粗鲁的人更加粗鲁。尊重别人,尊重艺术,自然也会赢得尊重。

那些动人的风雅

文|阿建

幽雅比美丽更富有魅力。

——爱默生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个街角,我见过一位特别的艺人:他年轻,个子细高,西装革履,扎一条红色领带,皮鞋擦得锃亮。他身旁放着一只漂亮的长笛,却从未见他吹奏过一次。他端坐在阳光里,轻轻吹着一支耳熟的乡村口哨曲,一双灵巧的手,三下两下,便用麦秸编出一只形态有点儿夸张的蚂蚱。最让我惊讶的是,每编好一只蚂蚱,他都会给它起一个非常亲切的名字,仿佛它们都是自己心爱的孩子。

我将目睹的那一幕风雅,讲给一位大学的同事,他说:“在欧洲,我也经常会被一些风雅感动。”

同事在法兰克福大学讲学期间,结识了一位高龄的学生,她71岁了,是从保洁员的岗位上退休的。同事很惊讶,她居然走进他的课堂,饶有兴趣地听他讲中国古典文化,她认真地做笔记。课间,她问了他一连串问题,像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小学生,对他讲的内容,她求知若渴,似乎很多问题都想一探究竟。

同事耐心地一一解答了她的问题。她从兜里掏出一朵鲜艳的蔷薇花,送给同事:“谢谢您,我从您生动的讲述里,闻到了淡淡的花香。”

瞬间,一股特别的感动拥抱了同事。他讲了那么多年的课,第一次惊喜地听到有人说,从他的课里闻到了花的芳香。

与同事毗邻而居的布朗教授,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也是一位心地特别善良的老头。

有一天,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抱着一个金鱼缸,来向他求援: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三条金鱼突然打蔫了,好像生病了,不进食,也不愿意游动,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布朗教授仔细观察了好半天,似乎也没能找到真正的原因。于是,他为鱼缸换了清水,又补了氧气,还拿来了金鱼最爱吃的食物,结果却依旧如故。

小男孩的眼睛里流露出明显的失望:“难道它们真的要死了吗?”

“也许它们只是累了,想换一个地方长长地睡一大觉,让它们在我这里休息一天,好吗?”布朗教授抚摸着小男孩的头,柔声地提了这个建议。

小男孩很信任地放下鱼缸,转身回家了。

第二天,小男孩早早地来敲布朗教授的门。小男孩欢喜地看到,三条金鱼正在鱼缸里活泼地游来游去。好像一觉醒来,它们又精神抖擞了。

小男孩开心地说:“我跟妈妈说过,它们不会死的,我真的说对了。”

“孩子,你说得很对。”布朗教授面带微笑。其实,他第一眼就看出来了,那三条金鱼感染了一种很厉害的疾病,已无法治疗。但他没有说明,还煞有其事地那样忙碌一番,只是不想让小男孩伤心。他留下鱼缸,到市场偷偷换了三条一模一样大小的金鱼。

更让同事感到意外的是,布朗教授将那三条病死的金鱼,埋到校园里的一棵樱桃树下后,双手合于胸前,口中念念有词,为它们默默祷告了一番,才起身去实验室。

布朗教授对小男孩的悉心抚慰,对金鱼生命的尊重,在细微之处,展示的正是知识分子的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风雅。

还是在荷兰,两个从打谷场归来的农民,在秋日柔软的田埂上,慢悠悠地走着。一个拍着另一个的肩膀:“兄弟,我们先去喝一杯咖啡,然后,我们坐火车去城里,欣赏一下那里的月光。”

劳碌后的农夫,喝一杯咖啡,已是十分风雅的事了,竟然还要搭乘火车,去城里欣赏一下别有风味的月色,更是令人惊叹的风雅啊。

没错,谁都可以活得风雅一些,都可以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雅。风雅,也从来都不与年龄、身份、职业、教养等相关,而是与人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一个人的风雅,正是其心灵纯净、品位优卓、境界脱俗的生动写照。有风雅、润泽的生活,会多一分情致,多一分令人舒心的美好。而许多人的风雅,汇聚在一起,则能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风貌和情趣。

原载于《语文报》

风雅是一种气质,是一个人从内而外流露出的淡定从容。这是经历过好多事才能磨炼出来的东西,是岁月赠予的礼物。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中的第三本。本书是对《元曲三百首》一书的译注评,经作者毕宝魁和尹博数十年对元曲的研究,最终成文。本书在体例上,分为诗人小传、原诗、译文、注释、辑评几部分,力求准确、完整和精当。《元曲三百首译注评》既可以作为高校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以供一般的元曲爱好者参考使用。
  •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月色中的栀子花香

    本书是本文笔优美澄净心灵的图书,文字典雅、清新、灵动。作者从生活细处着笔,时而温润,时而刚柔,时而浓郁,仿佛撩开的晨曦,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片静谧祥和的净土,散发出亭亭如莲的芬芳。用四季来概括,有春的蓬勃,夏的热烈,秋的收获,冬的思索。细腻、诗性的文字,充盈着人性的贯穿和浸润,似若山泉流水,满是温暖、流动的画面,读之顿觉有馨馨之甘饴,淡淡之香甜,让读者在阅读中去感悟、去思考,去体会生活的美,感受生命之河缓缓流过心田的静谧,洗去浮华,再现生活的本质。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 论小说与小说家(伍尔夫文集)

    论小说与小说家(伍尔夫文集)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她在小说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本书收集了她的十多篇论文,分别论述作者对奥斯丁,爱略特,康拉德,哈代,劳伦斯,福斯特等人作品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文学论点,如时代变迁论,人物中心论,主观真实论,突破传统框子论等,以及她的批评方式,如印象式,透视式,开放式等。尤其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作者以幽默讥讽的笔墨,抨击了当时男性作家对女性作家的性别歧视,被认为是一篇文学界的女权宣言。
  • 都是我的儿子

    都是我的儿子

    《都是我的儿子》是阿瑟·米勒的成名作,于一九四七年上演后一炮打响,连演三百二十八场。剧本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厂主乔·凯勒把有裂缝的汽缸盖卖给陆军航空队,结果造成二十一架飞机失事。当时乔的儿子拉里正在打仗,从报纸上得知消息后,感到没脸见人,于是在执行任务时故意坠机自杀。临死前,他给女友安写了一封信。乔在接受调查时,却嫁祸给了他的合伙人史蒂夫·迪弗尔。迪弗尔因此锒铛入狱,连他的女儿安和儿子乔治也对此深信不疑,从此对狱中的父亲置之不理。三年之后,拉里的哥哥克里斯打算和安结婚。但是,乔的妻子凯特坚持认为拉里还活着,她指望安和她一样一直等待拉里回来。这时,乔治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从父亲口中得知乔才是罪魁祸首。因此,他坚决反对安和克里斯结婚。克里斯从乔和凯特的对话中听出事情的真相,于是怒斥乔杀害了他的兄弟们。乔却认为他是为了家庭才这么干的。安被逼无奈说出了拉里之死的真相。凯勒终于醒悟,他为了小家庭牺牲大家庭,才铸成大错,害死了二十一名飞行员。最后,他终于说出“他们都是我儿子”,开枪自杀。
热门推荐
  • 配角定制

    配角定制

    想要体验神一样的美妙吗?想要体会称王做祖的感觉吗?想要享受美女环绕的快感吗?这一切,配角定制公司帮您搞定。大宗宗主?生死一言定?所有配角,我们都会帮你搞定。无论是憨厚老实的兄弟,还是智商爆棚的反派,我们都有。还在犹豫什么?赶快拨打电话八个八,这一切体验带回家!“艹!都是些狗大户!”看着这巨大的广告牌,吴迁愤愤不平带我骂了一句,毕竟他刚刚被一个狗大户投诉,职位不保……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醉美文摘)

    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醉美文摘)

    本书中人物的故事,穿越时光,感染了无数颗同样敏感的心灵。一对对恋人的爱情回忆,又温暖又萌爱,那些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爱与元气,充满趣味的片段会让读者会心一笑。原来爱情可以如此甜蜜,生活也可以如此温暖。把这些青春小故事送给所有饱经磨砺却依然相信未来的年轻人,本书中有对真情的体悟,有与孤独的对话,有对人生的感叹,有与命运的抗争。
  • 久别重逢别傲娇

    久别重逢别傲娇

    “陆芊芊,我爱你”这一句话自去那个地方之后就久久回荡在她的耳边,这段不被提及的回忆,毫无预兆的把陆芊芊推入深渊。之后,她反反复复做着一个梦:一个男孩牵着自己的手,望着无际的大海,像是想要对全世界宣告一般,喊着:“陆芊芊,我爱你”。而她在经纪公司里,却看见了这个人,以前孩子般的青涩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冷峻。他把她堵在墙角,薄唇轻启“好久不见,我亲爱的...前女友”再后来,顾向轩的离开,陆芊芊的消失,在网上一度热议。当顾向轩重新出现在人的视野中时,主持人问:“顾总,不知道您方不方便解释一下三年前的事情”顾向轩只是笑而不语,视线飘向摄像机,嘴巴动了动,不知说些什么.只有正在儿童房陪伴儿子的陆芊芊知道:陆芊芊,我爱你.既然我们绕来绕去都绕不出对方的世界,干脆就不要绕了,省的浪费时间还浪费体力。
  • 追妻之路道路且长

    追妻之路道路且长

    身为高冷男装男神大佬很忧心,时时刻刻都要防着鹿黎:你?沈某人:你猜猜鹿黎:?沈某人:“你怎么忘记我了?”鹿黎:“拜,我找错了”
  • 上清辖落七元符

    上清辖落七元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武大帝

    灵武大帝

    世间万物,皆可有灵。草木虫兽有灵,可为妖!众生意志有灵,可为神!亡者消逝灵不散,可为鬼!十七年前,一代神王坠入魔道,屠戮众生,遭正邪两道联合抹杀,灰飞烟灭。十七年后,一个少年身负至邪之血,秉承妖魔通天之志,自北域而出,又将走出怎样的传奇!
  • 李自成(第5卷):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第5卷):兵败山海关

    本卷分上、下两册。甲申年四月,多尔衮怀着独霸中国的勃勃野心,亲率大军南征。途中接到吴三桂“借兵”的来书,果断地改变路线,直奔山海关。吴三桂在两面夹击的情势下,不得不投靠清方。李自成率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兵在山海关激战方酣,清兵铁骑突然冲出,大顺军英勇拼搏,死伤惨重。李自成率败兵退回北京,匆匆登基后,又匆匆撤出北京。在退往陕西途中,大顺军又连续败绩。
  • 怪物

    怪物

    过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又开始刮风。灰尘扑头盖脑地朝脸上扑过来,风镜上很快糊了厚厚一层,视线几乎完全被阻挡。风刚起来的时候,检测器便发出了呜呜的哀鸣,李诺和唐勇飞快地将铁锨扛在肩上,转身就往院子里冲。即便如此,还是很快就被灰尘遮挡了视线,眼前一片模糊,只能依靠检测器的鸣叫辨别方向。灰尘如雨般落在身上,随着呼吸进入肺部。李诺抓起氧气罩罩在脸上,一边咳嗽,一边拽着唐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