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9200000359

第359章 缇督

除了陆炳选定的书籍以外,其他都是去刻印一些古本,对于现存的一些剧作家,则采用稿酬和自费两种方式。既可以发行后给作者分钱,又可以直接一次性买断,给了读书人和一些喜欢写作的人一条生路。当然若你觉得对自己的书有信心,或者就是想玩票,那就可以自费出版,无非是你自己出钱印刷,印多少卖多少都是你自己的。

薄利多销,陆炳这么一搞不仅开拓了大明的文化产业,让百姓的文娱生活得到了丰富,更是日进斗金,再度发财。同时,陆炳改进了唐末开始的雕版印刷,总结宋朝的木版雕印和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改用铜版活字印刷,一时间速度增快字体变的更加清晰,推动了印刷业的发展,让印刷书籍渐渐地取代了手抄书。

除此之外,陆炳开始大量发展创新性实业,组织工厂有专门的工人产生,社会朝着资本经济开始蜕变,一种新的社会模式也从这里衍生出来。当然最让陆炳自傲的是罐头的发明,铁皮罐头装着水果蔬菜或者熟的鱼肉类,在不影响味道的情况下加上有可食用的防腐功效中草药,并用糖水或者盐水腌制,使其脱水缩核能够长期保存。

这种罐头的发明大量解决了运输成本,比如一些咸鱼类的东西再也不用陆炳发明的冰车运输。虽然味道不如冰车保活美味,但这样一来运输成本降低了,运输速度的增快,加快了资本流动,并节约了物流费用。从而零售价也有所降低,更多内陆可以吃到海鲜了,而内陆也能尝到西域的蜜枣浆果类食物。从此百姓的餐桌上多了一道美味,不过虽说便宜了,却也不是普通百姓平日里吃得起的,每到逢年过节才会摆上一罐陆家罐头,作为节日食物来食用。

陆炳不怕别人学习自己的技术,首先市场经济是无法阻挡模仿和学习的,只有有竞争力的市场才能更有创造力,从而不断革新改善自我同时也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显然在这个时代,罐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即便做也形成不了规模。首先铁皮罐头制作工艺有些复杂,用陶罐也可代替,不过陶罐易碎,不利于运输。其次一般也就做些当地的特产,不似陆家的罐头种类繁多,从西北特产道东南美食一应俱全,这也只有陆家和沈家的生意可以做到大江南北西域东都。

陆炳发明罐头的初衷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去卖,最主要的是作为一种军需物资,如此一来就可以改善士兵的口粮,为士兵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各项营养元素。这才是陆炳的初衷,这条建议呈上去后,兵部户部齐齐喊没钱采购,倒不是博陆炳的面子,只不过谁舍得给这群臭当兵的准备这样的好东西呢?

无奈之下,陆炳只给了自己的军队配备了罐头,平时是不太吃得,都吃些新鲜的蔬菜鱼肉,一旦有战事就会加快生产呈批配备,陆炳现在山东的罐头厂生产力绝对够用。

一切都这样顺利的进行着,陆炳深知觉得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喜欢自己的人还有自己喜欢的人,这就是天伦之乐。现在除了密十三的白羽没有除掉还是陆炳心中的结,其余了无牵挂。

在这漫长却又匆匆的一年里,发生了无数事情,却又再无一件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唯一令陆炳纳闷的是纪联洪说诺伊尔是处子之身,还说自己到结婚其实都是将信将疑的,看来陆炳真的没有欺骗自己,弄得陆炳有些哭笑不得。而诺伊尔的肚子却一天天的大了起来,生了个不足月却健壮异常的混血儿。

按说不足月的孩子身体都是很虚的,但纪联洪的儿子却根本不似不足月的孩子,陆炳也不好说什么,难不成说是诺伊尔偷人?人家明明说是处子之身,由处子算起至生产,就是不足月。这让陆炳略感奇怪,但想到民族不同体质不一,陆炳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再说这是纪联洪的家事,再好的兄弟也不能说的太多,否则估计连兄弟都没得做了。

纪联洪让陆炳为孩子取个名字,陆炳想了半天便说不如用纪联洪的兵刃来命名,就叫纪中正来的妥当。

梦雪晴已然三十多岁了,却很在沉寂多年再度怀孕,为陆炳坏了一个儿子。戚景通再生一女,名曰戚继丽,俞大猷也生出一子名曰俞咨皋。在这等抱团生孩子的年代,朱厚熜终于不甘寂寞,也让阎丽嫔也怀了孕。

嘉靖十二年八月,皇长子朱载基出生举国欢庆,但陆炳却没敢上大典,他被派往南镇抚司担任南京锦衣卫缇督,朱厚熜欲以让他通过这个位置作为踏板接手南北锦衣卫总指挥使的位置。

但两月后,朱厚熜悲痛万分,长子朱载基如同先前的孩子一样,再度夭折。朱厚熜愈来愈阴沉狠毒,心里的不忿已经达到了无可附加的极点。

先前皇子未去的时候,对于陆炳的职务,朱厚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来想去也就东厂和锦衣卫最适合他,但东厂掌权的是太监,把陆炳阉了入宫肯定不合适,于是也只有锦衣卫了。这些年锦衣卫一直被东厂压制,怎么都矮东厂一头,有些指挥使说不定还要认东厂厂公做干爹,但陆炳加入锦衣卫后情形一度发生改变,实力均衡起来,这也正是朱厚熜所希望看到的。他不希望一家独大,他要两个组织互相制约,相互均衡力量。

陆炳为朱家的天下做了什么朱厚熜很清楚,他对陆炳如何也等于给旁人一个示范,所以给陆炳的位置不能低了。一旦低了旁人就会觉得报国无门皇帝昏庸,连陆炳这样的有功之臣都不用,自己还为国效力个什么劲。

因为高位自然要掌握政权和军权,但朱厚熜知道陆炳的能力,根本不想让陆炳沾这些。若陆炳手中权力过大,集聚足够的力量那有一天取而代之争夺皇位也未可知。为了削弱陆炳的兵力,朱厚熜并没有明摆着处理山东兵马,而是把去河南赈灾的那五千兵马扣了下来,正如陆炳对许洋所说的那样,这些兵马有去无回。但朱厚熜不知道的是,这点人马还不至于让陆炳伤筋动骨,更何况他们不过是些新兵罢了,而且他们大多都是山东小伙,除了朝廷的军饷,自己还有一些补贴,留在外面反倒成了自己的资本,一支潜伏下来,心念旧主的奇兵。

朱厚熜对陆炳是矛盾的,他也明白陆炳对自己的义气,所以决定把陆炳依然留在锦衣卫,进行提拔以示厚爱。只有锦衣卫适合陆炳,首先陆炳最初加入的就是锦衣卫,而他的父亲陆松祖父陆樨都是锦衣卫的人,这么做也算子承父业了。

其次,锦衣卫的权利虽大,低级官员可以直接逮捕,随便冠上了拘捕的名声就能砍了,高位者也能扔到诏狱里,但实则力量并不大,他们和东厂一样,仰仗的是皇帝的威仪。也就是说皇帝在锦衣卫才厉害,皇帝没了,锦衣卫就一文不值。

锦衣卫除了情报拷问抓人还要保护皇帝的安全,对这点朱厚熜是十分信任陆炳的。陆炳可能夺他的天下,但绝不会害自己的性命,义气是陆炳的优点也是陆炳的弱点。所以保护朱厚熜的最佳人选,非陆炳莫属。纵然朱厚熜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位置还是没有交予陆炳,反倒是给了另一种可以信任的人,宦官。宫内侍卫工作由东厂锦衣卫大内侍卫御林军共同执行,且东厂主导。

其实锦衣卫手中并没多少力量,编满了也不过两万人,还分布在全国各地,充斥在各个府衙的密探驿站的传令以及军中的细作都属于锦衣卫的人员,留在京城的不过千人尔,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而且这些人还大多是情报人员,仗着国法天威抓人,并非自身厉害的战斗人员。陆炳已经有一个山东作为他的地盘了,那里兵精将广人数众多,不能再让陆炳寻着机会再度扩充力量了。

于是陆炳走马上任南镇抚司衙门,君命不可违,匆匆而行连儿子陆抚的出生都没赶上,杨飞燕带陆吟陆玩陪伴陆炳赴锦衣卫南镇抚司上任。

对于南京陆炳并不陌生,在这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对于陆炳是这样,对杨飞燕而言也是如此。南京是旧都,在这里也有一套完整的朝廷班子,当然大多都是徒有虚名,被放到这里的官员都是仕途不得意之人或者来这里逃避斗争纯属养老的。不过有两个部门是实权在握并不比北京朝廷权力小的,一个就是兵部,一个就是南镇抚司。

天下锦衣卫分南北镇抚司衙门,其中以北为尊,总指挥使也是坐镇北方,在北方锦衣卫就叫锦衣卫或者锦衣行事,上差,皇差等等私下称呼。在南方也有一个称呼,那就是缇骑,这里锦衣卫出门办案大多都是骑马,故此百姓官员皆称为缇骑,南镇抚使也被称为缇督大人,已经属于半官方的称呼了。

陆炳来当的就是这样一个缇督大人,位高权重几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低级官员的生死。所有人都明白陆炳这次到来意味着什么,少则三四年,多则五六年估计皇帝就得把他调回去,当北镇抚司的指挥,总领全国锦衣卫。锦衣卫和东厂可是皇帝的左右手,巴结好了陆炳前途不可限量,就算陆炳没有这样的职务,南京官员也不敢怠慢陆炳。天下谁人不知当年的龙影大将军陆炳,又有谁不知道当年在南方杀的人头滚滚的反贪功臣陆炳,加之他和当今圣上亦臣亦兄的关系,这种魔鬼般的人物却有无比光明的前途,也不得不又敬又怕。

六部官员率领众臣相迎,不过陆炳轻车从简,只带了十余名侍卫,所带的东西也不多,就两车而已,除了一些必备的东西全是金银。有钱从哪里买不行,再说陆炳的生意已经蔓延到了相对富裕的南方,这里也有陆炳暗探和势力,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陆炳没有弄大依仗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位极人臣却不嚣张,这等风骨令人敬佩。陆炳远远就下了马十分客气的跟官员们相互拱手抱拳打着招呼,十分客气。稍作休息,入住镇抚使的宅院后,陆炳便赴宴了,这场宴席是南京官场替陆炳摆的,总之绝对推不掉。

席间陆炳笑了,因为礼部尚书他知道,他早就知道这人,不光这些年此人的消息陆炳一直关注,就是自己穿越之前都听说过此人。此人便是明朝巨贪,严嵩。陆炳和严嵩喝了一杯问道:“尚书严大人,令郎最近可好?”

同类推荐
  • 战国太阁第一人

    战国太阁第一人

    一有日本第一强兵真田信村。二有二天一流二刀流宫本武藏。东国无双本多忠胜,西国无双立花宗茂。三有战国三英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管四职北畠,斯波,细川,一色,赤松,山名,京极。四有四天王织田四天王德川四天王武田四天王上杉四天王五有五畿七道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六有战国六十六国七有贱岳七本枪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糟屋武则、片桐且元、加藤嘉明、平野长泰、胁坂安治。
  • 历史的悬案

    历史的悬案

    历史的悬案人类社会总是在纵横捭阖中不断激荡和前进,历史从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被湮没,那些尘封于岁月中的离奇悬案同样不会被后人忘记。无论是名人的离奇死亡,还是战争的不解谜团,所有离奇跌宕的谜案背后似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历史的悬案》将带你回顾那些历史的瞬间,为你拨开重重迷雾,重新探索和追寻历史的真相。
  • 我给李二当老师

    我给李二当老师

    豪门圈养的搞事狂魔,捡到了一艘能回到历史的星际后勤舰。拿着土豆玉米南瓜撩骚皇帝,用星球模型拐走太子皇子,闲暇下来再去缕缕氏族的胡须。张岚表示,从来都没有这么爽过!
  • 啊!我最喜欢的历史故事

    啊!我最喜欢的历史故事

    成长需要不断回味历史,一个人要进步,不学历史简直无法想像。本书就是为了帮助小学生了解历史,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不断完善自我而编写的。书中精心挑选了最受小学生欢迎的、适合小学生自己阅读的精彩历史常识,力求用生动的语言、精巧的构思,帮助小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历史。在目录的编排上,本书按时间顺序为小学生展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历史画卷,让小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对我国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体会到民族大义和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我修养。
  • 从晚清到民国

    从晚清到民国

    长江三峡的曲折动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二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人文史观”一如“自然史观”,1840年的一场战役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潮流中的长河,尤需历时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书。
热门推荐
  • 拯救独生子女

    拯救独生子女

    本书是从独生子女父母的角度来写的,向广大独生子女父母揭示了当代独生子女的诸多个性以及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从独生子女的现状出发,引导父母改变固有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体系,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帮助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问题、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以及针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施以最好的教育,进而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危机不慌

    危机不慌

    何谓“变态”管理能力?如何找出危机中隐藏的诉求?管理层如何“小题大做”,将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危机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遇到危机,无需恐慌!危机让所有的元点迸发,释放原本潜伏的机会。机智的人假手危机,取最可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一点,演绎一出新秩序,这就是对危机和混沌应该持有的“潜优势”世界观!本书是对危机的一次新探索,阐述危机发生的基本环境,分析何为变态管理能力,帮助读者找到危机下潜伏的优势,并在混沌的环境中厘清新思路,指出新出路。
  • 记忆真相

    记忆真相

    一场车祸,迷案重重,目击者少年路向天和警界神探冯司重寻找记忆与真相………
  • 狂野萌妃:腹黑世子追妻忙

    狂野萌妃:腹黑世子追妻忙

    她欣喜的准备与他的婚礼,不料却意外撞见他和别的女人厮混!那么不堪的一幕,她气愤不已的质问,却招来狗男女的合谋杀害!含恨而死!一朝重生,竟穿越到一个人见人打的小乞丐身上,老天!你既然给我机会重生,我便不在这般活着。从此不在做弱小之人,陷害我的,我加倍奉还!欺凌我的,全部去死!推荐新文:《残王毒妃:本宫有系统》
  • 爱了就是爱了0a

    爱了就是爱了0a

    曾经易杨和刘欣研许诺共度一生,但因为误会,两人从此成为路人。七年后他成为风云人物,设计引她前来,即使知道她身边已有要珍惜的人,那又如何,他定使出浑身解数,让她再次爱上自己。
  • 虚拟王朝

    虚拟王朝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如果这世上还存在着第二个世界,你会如何选择?……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鸿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 玉郎传说之大道无天

    玉郎传说之大道无天

    九重天上长生殿,十年无圣天机断,麒麟已携双凤出,唯有女圣一线天。天分九重,人分九等,谁说仙就是高高在上的天?以凡人之躯,遨游九天,是我殷州玉郎。
  • 梅间明月

    梅间明月

    守着一场名存实亡的婚姻,守着他留下的信笺,无法预知的命运一步步将她紧逼,内忧外患,繁华散尽。她该如何挽救摇摇欲坠的家,还能否等到千里迢迢的相逢。多年以后,梅月婵才知道,一个女孩子长到长发齐腰,绾进发丝的不只是青春,还有对命运跌宕的隐忍与坚持。宿命中的动荡,是劫是难,却终究无法摧毁她生命最初的明郎。
  • 系统之攻略任务

    系统之攻略任务

    喝了二两酒的天道爸爸突然一时兴起,闪了几个雷手一抽劈死了女主酒醒了,想起来,心虚的把女主扔在古代,但是为了时空平衡,必须要完成系统随机任务。
  • 何故惹惊鸿

    何故惹惊鸿

    这日,街道满是人流,大家都想一睹碧华即将远行去和亲的郡主风采。只见穿着大红金丝婚服的人缓步走出,那只玉手,轻抚了下腰封云鹤。发鬓两侧各垂下绞成两股的珍珠珊瑚流苏和碧玉坠角,遮住了她的神情却挡不住她的芳华,这位佳人在众人的拥簇下走向婚车,忽得顿足回头望了眼皇宫的方向。她想,此刻,那边也该热闹得很。她为自己盖上喜帕,遮住满目冰冷与寒凉,头也不回踏上喜轿,她终究还是要离开这里。顷刻间,喜乐喧天,长龙般红色车队开始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