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
武德九年。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余万骑寇泾州,进至武功,京师戒严。
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
--------------------------------------------------------------------
.
隋末年间,天下大乱,北方外族趁机堀起,中原群雄面临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不得不向突厥臣服纳贡。直到大唐立国,突厥仍仗着兵马强盛,连年侵扰中原、肆意掠夺,以至边境百姓饱受战火荼毒。
唐武德九年八月甲子日,唐太祖李渊禅位,秦王李世民历经玄武门之变后,终于继承大统,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突厥可汗颉利得知消息,不愿中原从此兴盛,先派使节执失思力向李世民耀武扬威,又命俟斤(突厥部族首领、军官名)阿史德乌没啜率领一万兵马做先锋部队,袭击泾阳,好刺探唐军虚实。
颉利自己则带着突利小可汗、铁勒族首领契苾何力,统帅二十万大军一路南下,先攻取泾州、挺进武功,最后逼近关中泾阳,这地方离大唐京师长安仅四十里路程。
中原历经久战,长安城中兵力空虚,只有数万,却遭遇二十万突厥大军压境,京畿一时戒严、人心惶惶。李世民初登大位,为免示敌以弱,先扣押突厥使节,又亲自率领长孙无忌、萧瑀、房玄龄、侯君集、段志玄、高士廉六人前往渭水便桥,与大敌谈判。
※
天地苍茫、秋风萧然,烟波江上弥漫着一触即发的肃寒战意。
突厥大军陈列于渭水北岸,金狼旗纛飘飘如云霓,一望无尽,可汗令旗一旦挥下,千万铁蹄即将踏破唐阙江山。
一桥之隔的彼岸,只有七骑唐军凛凛对峙,意图阻挡这强大的漠北雄狮入侵……
※
〝阿史那咄苾!〞李世民一声雄壮大喊传过滔滔江河,直达对岸,朗声笑道:〝你来得好!来得好!我们兄弟许久没见面了!〞他英姿焕然,昂坐于骏马之上,缓缓策骑进入渭水桥中心。
突厥军兵见大唐皇帝竟然一身轻装,只带了六名简从就亲临前线,面对己方二十万大军,心中都不禁震慑佩服。
颉利心中顿时起疑:〝李世民用兵神奇、战功显赫,才能一统中原,他见到我大军压境,竟如此欢喜,毫不惧怕,难道他早已埋伏重兵,就等我落入陷阱?〞转念又想:〝但中原历经长年争战,早已空虚疲乏,就算有再多兵马,也只是一堆枯草,我倒看他如何应付!〞
李世民笑道:〝我这个做哥哥的才登上大位,你立刻就率领草原十八部前来朝贺,这份兄弟之情可真是深厚难得!〞
其时李世民年约二十九,比起颉利可汗足足小了十九岁,却以兄长自居,这是故意将大唐位置摆在突厥之上,以显气势。
颉利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当即训斥道:〝从前你父亲太原起兵时,自下于我突厥,你竟敢如此狂妄,长幼大小都不分!难怪我听说你为了争夺王位,闹得大唐很不平静,本大汗当然得来瞧瞧,倘若你真闹得太过份,就该管束管束!〞
李世民听颉利以玄武门之变讥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怒感伤,这场血亲杀戮虽是迫于情势,却成了他一生最大污点,也是最深刻的遗憾!
尽管他内心起了波澜,面上仍不动声色,目光炯炯微笑道:〝你消息慢了些,也有些错误,那是许久前的一点家事罢了,实在不劳外人挂心!当初太祖起兵,是邀请突厥一起连兵进入京师,双方谈定:『财帛金宝归于突厥、百姓土地归于唐国公』,功成之后,始毕可汗得到了大批财宝,满载回归。中原在我君臣同心之下,也是国富民强、一片兴盛,哪里不平静?昔日你我双方都能遵守约定,这兄弟情谊才奠立下来,可是你每每进犯我边境,违背盟约,不但在并州掳走我百姓五千余人,还侵掠朔州、太原,我始终顾念兄弟情谊,才一直容忍着,难道你真要做个背信弃义、遗臭千年之人?〞
草原硬汉最佩服的就是勇者,突厥军兵见李世民才只七人,竟敢咄咄训斥大汗,这等气势风采,实在让他们打从心底敬服,眼中不禁流露出仰慕神色。
颉利见属下居然崇敬起对方首领,怒气更盛,正要发作,李世民却是语气一缓,道:〝咄苾,我们既然是好兄弟,你难得前来,我就介绍几位随我打天下、治天下的好朋友给你认识认识!〞指了左后方一位冷峻刚毅的文臣,道:〝这是左仆射萧瑀,他见识广博,国典朝仪无不通晓,更难得的是他忠贞耿直,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就算被敌人捉了,也绝不会把军事机宜吐露出来,乃真社稷之臣!咄苾,你手下有这种忠心人才嚒?〞
颉利大声说道:〝我突厥勇士个个都是不怕死的好汉!〞
李世民微微一笑,意有所指的说道:〝真正忠心的臣属非但要不怕死,更不能贪名逐利!〞
颉利身旁立着一位面色赤润、双目精锐的黝黑大汉,正是突利小可汗,他虽不如颉利高大勇猛,心思却机敏得多,低声提醒道:〝大汗,李世民话中带刺,似有玄机,难道执失思力已被大唐收买,把我们的战阵军机都给泄露了?〞
执失思力一向是颉利的心腹爱将,颉利坚定道:〝执失思力最是忠心,不会的!〞
李世民又指了右后方一人,道:〝这是中书令房玄龄。〞此人看来年逾四十,眼神清明丰润,气质沉稳内厚,向颉利微然致意。
李世民道:〝昔年我打天下时,正是他运筹帷幄、掌管军谋大事,秦王府能有这么多英雄豪杰,都是他寻访而来,大唐建立之后,更是他立章制典、安定社稷。今日我们兄弟见面,房中书早就将诸事打理得妥妥当当了。〞
突利忍不住又道:〝早就打理妥当?大汗,看来执失思力真是背叛我们了!〞
颉利怒道:〝别再说了!〞
李世民指了第三人,此人年岁与他相当,但形貌清瘦斯文,神光内蕴,也向颉利微然致意,李世民道:〝这是吏部尚书长孙无忌……〞
颉利心中烦怒,一挥长弓大声道:〝这些拿笔的文人能做什么?我们是马上见英雄、刀下见真章!我突厥有二十万个拿刀枪、射弓箭的英雄好汉,你长安城里有吗?莫说你长安城没有——〞他哈哈大笑道:〝恐怕整个关中也找不出十万个象样的军士!〞
李世民精光一湛、不疾不徐的说道:〝我原本不想拿兵戟对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你既然想见识关中的英雄好汉,我就请他们出来,希望别吓着了突厥的弟兄们!〞他手中令旗一挥,大片唐军立刻列阵而出,盘据近处丘陵。
一名黑衫将军手持双鐗昂立众兵前方,容貌虽白净俊美,气度却是十足的英勇彪悍,神光精灿犀利,宛如随时要扑出的猛虎。
李世民道:〝秦琼将军长年随我东征西讨,每一战都是孤身杀入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就说虎牢一战,他率领三千五百骑兵对抗窦建德十余万大军,他手持军旗、纵横驰骋,锐不可挡,从敌军正面一直杀到敌军后面,又从敌军后面反杀回来,这么来回冲杀个几趟,就杀得窦军荡然无存!〞他哈哈一笑道:〝最后老窦也只能束手就擒!秦左卫的威勇名声早已传遍四海,咄苾,你虽然远在北方,也应该有所听闻,你突厥又有几个这样的将领,能以百敌万?〞
突厥军兵不禁想道:〝这将军看来白净斯文,想不到竟是大名鼎鼎的猛将秦琼,他以三千五百骑就战胜十余万窦军,我们也只不过来了二十万兵马……〞
颉利见众军气势怯弱,脸色一沉,正要开口喝斥,此时,刻近晌午,天空日光渐渐亮盛,驱散了烟波迷雾,只见远处山头布满了成千上万的雪白营账,绵延无尽,营账前矗立着无数大唐旌旗,连成一片旗海,鼓动如波涛,实是盛大壮观,颉利见了这浩浩军威,也不禁微然变色。
营账最前方,一名形貌朴厚的黑面大将手持马槊,昂立山顶,不怒而威,如山石般半点也不动,因距离甚远,突厥军兵看不清楚此人面容,却可感到他的腾腾杀气,似乎才刚刚经历一场大战,身上战袍还泼染着鲜血。
李世民笑道:〝山顶上那位是我大唐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恭,也算你们的老朋友了!他在北邙山一战,以五百骑大败王世充数万军马,也和你们在原州、朔州、陇州较量过,但这些都不算什么,他最大的军功却是刚刚才建立的——〞?
突厥先锋军袭击泾阳时,颉利早已得到消息,知道大唐是派出尉迟恭迎战阿史德乌没啜,但想不到短短时刻,尉迟恭竟然出现在这里,后方更是安扎得整整齐齐、一望无垠的军帐,可见阿史德乌没啜早已败得一塌涂地。
颉利神情越来越难看,李世民却像盯准猎物般深深盯着他,微笑道:〝前几日,不知从哪里冒出一批蛮人贼子,从泾阳潜渡进来,想偷袭我京师,幸好执失思力前来我朝时,得知这个消息,他知道我们双方结盟甚坚,又感念我朝热忱款待,便一五一十告知。
尉迟总管立刻带了一队轻骑兵马出去拦截那批蛮贼,我告诉尉迟总管:『你得要速战速决,因为我咄苾兄弟快来了,他也是个军马上的大英雄,所谓英雄相惜,你一定要见见他!』尉迟总管说:『几只蛮贼而已,有什么难打?陛下,您给我一点儿兵马,不消一时半刻我就回来,不然陛下可以砍了我脑袋!』果然他赶得及回来和你相叙,连半刻也不耽误。〞
当突厥先锋军攻入泾阳时,李世民不顾众臣反对,硬是下了一场豪赌,将长安城中大半兵马全拨给尉迟恭,命他以最快速度取胜。尉迟恭本就勇武,如今带了胜过敌人一倍的兵马,自然神速破敌,不但斩下敌人首级逾千,更擒住突厥俟斤阿史德乌没啜。
颉利想不到李世民如此大胆,竟会调走所有兵马去对付突厥先锋军,却只以七人和一座空城面对自己这二十万正军,他以为唐军真如此强盛,心中既愤怒又后悔:〝这帮蠢材总是探错消息,说长安内乱,只有数万兵马守城,害本大汗这么千里奔波,却落入敌人包围,这趟回去一定要砍下他们脑袋!〞
但如果这么空手回去,那是颜面扫地、威望无存,在虎视眈眈的草原十八部中,立刻会有人趁机夺取他大可汗的位子,颉利想道:〝既然来了,我放手一搏,这一仗也未必会输,就算败了,总是条好汉,在各族中才站立得住!〞
李世民知道突厥其实只是想劫掠财宝,并不想统治中原,更明白颉利心中顾虑,当即朗声道:〝突厥兄弟不辞千里前来朝贺,我这东道主怎能让你空手而回?我要送你们粮食绸缎、金银财宝、牛羊马匹,比我们从前在豳州缔结的盟约还要多得多!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结盟坚如金石,倘若有人想抢你大可汗的位子,得问过我这大唐皇帝同不同意!〞他不待颉利犹豫,又喊道:〝来人!把东西呈上!〞
后方房玄龄宣念诏书,文诏中尽是要送给突厥的财宝,远远胜过颉利和突厥军兵的想象,众兵都想:〝倘若双方打了起来,我们也未必能抢到这么多财宝!〞这念头一起,哪里还有斗志?眼中都焕发着贪婪的光芒,颉利一看这情状,知道这一仗是打不得了,心中虽愤怒,却也欢喜。
李世民朗声道:〝明日午时,我们就在这渭水桥斩白马立约!〞
颉利也宏声道:〝一言为定!〞又传令大军后撤二十里扎营。
翌日,双方斩白马于渭水桥中,立下渭水之盟,在李世民的威吓利诱之下,突厥终于退兵,随之而来的大唐朝臣都松了一口气,心中更加佩服这位初登大统的英主。
李世民却是敛了对敌的豪气英采,目光一沉,吩咐道:〝你们回去吧!无忌,你陪朕走走。〞
一班文臣依命令先行离开,只周范将军带着数百骑兵在稍远处防守,李世民纵马上了山岗,长孙无忌也赶紧策骑跟了过去。
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无垢十三岁便嫁与李世民,其后册封皇后,夫妻鹣鲽情深,因此长孙无忌不只是李世民的心腹朝臣,尚有国舅身份,更是年少时一起打天下的知交好友。
李世民远眺江山,面色凝重、沉默无言。
长孙无忌谨慎的跟随在侧,他知道李世民虽然以过人的智慧与勇气顺利退敌,但如此订约求和,必然感到屈辱,婉言道:〝今日陛下出了一条险中求胜的奇计,先派尉迟将军率领大半兵马歼灭突厥先锋,又命人在山顶上排列数千顶空营账,让颉利误以为我们兵马充裕,最后再送他们大批财宝,虽然国库已空,但终究避免了一场战祸浩劫,陛下应该欢喜才是。〞
李世民指着远处被突厥铁蹄践踏过的残破房舍,怒道:〝你瞧瞧!这大好河山被蹂躏成什么样子?朕的子民被欺侮成什么样子?今日国库罄尽,才令他们退去,改日他们若再来,朕又要拿什么去喂养这些虎狼?当初我们就是要天下太平,才起兵征战,今日我已成为一国之君,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这班蛮贼侵扰,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长孙无忌道:〝这次突厥来得太快,各州军马来不及调回,京师才会陷入险境,但我们只是暂忍一口气,以陛下之英才,相信不出五年,必能真正国富民强,到时就能一雪耻辱。〞
〝三年!〞李世民双目精光湛射,冷声道:〝朕的耻辱可以忍,但朕的百姓等不了五年!〞他扬起长刀,直插入土,道:〝我李世民在此立誓,三年就要收服北胡!〞
长孙无忌知道他言出必践,微笑道:〝陛下金口一开,天下百姓有福了!〞
李世民沉声道:〝外敌进犯并不可怕,怕的是边境稍安,居高位者就松懈懒散、只图享乐。就像颉利生性贪婪,我今日送财宝给他,不只为了求和退兵,更要他享受富逸、日渐骄惰,走向败亡,这就是『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长孙无忌心悦诚服道:〝众人都说这是耻辱,但陛下如此深谋远虑,又坚忍刚毅、不畏人言,其智勇当真是凡人所不及。〞
李世民道:〝但从此刻起,我们更要励精图治,你传令下去,将士们每日都要到『显德殿』前练武,平日我就做督军,教他们习武射箭;战时我就是将帅,率领他们抵抗这批蛮夷!〞
长孙无忌道:〝如今天下初定,万事都需陛下治理,带兵习武这事,臣倒有一建言,灵州道行军总管李靖一向善于军事战阵,对突厥又十分有经验,可担此大任。〞
李世民笑道:〝你倒会指派!〞
长孙无忌微笑道:〝那是因为陛下有识人之明、驭将之能、容才之大量,不像汉祖刘邦畏惧功臣名将,臣才敢放肆建言,我大唐也因此上下一心。〞
李世民道:〝李靖曾以三千骑兵喋血虏庭、收取定襄,历代名将有哪个能比得上?他确实是扫荡突厥的不二人选!〞微一沉思,又道:〝那就让他先任刑部尚书,并录前后功迹,赏赐实封四百户,然后转任兵部尚书,待时机成熟,就给颉利一个迎头痛击,以洗刷这渭水耻辱!〞
长孙无忌微笑行礼,道:〝臣就先代李将军谢过陛下恩典。〞
李世民露出一抹深意微笑,道:〝史有明鉴,要让一个君王败亡,有两把利刃,一是纵情享乐,另一个就是奸佞围绕,颉利身边若没有这样的小人,咱们不妨送一个给他!〞
长孙无忌笑道:〝臣心中有一人选可胜任佞臣职务。〞
李世民道:〝谁?〞
长孙无忌道:〝赵德言!此人学识丰富,但钻营贪利,很符合陛下期望。〞
两君臣不禁相视大笑。
李世民凝望着这片残破的山河许久,叹道:〝几场战祸下来,边境又多了不少孤儿,你命人好好安顿他们。〞
长孙无忌道:〝陛下仁慈,臣必会安排妥当,但我有个主意,除了加紧训练将士外,我们不妨从那些孤儿中挑选身体强壮、心思正直的男童从小训练,将来好成为内宫最忠心的侍卫,他们无父无母、无牵无挂,又感念陛下大恩,必会忠心耿耿,以命相报。〞
他微一思索,又劝道:〝陛下勇猛善战,天下皆知,但为了国家社稷,必需保重龙体才是,不能再像秦王时候,总是冲锋陷阵,今日您独自过桥去见大敌,虽然有威吓作用,却实在太危险了,倘若身边有个武功厉害的贴身侍卫,总能多些保护。〞
李世民点点头道:〝这主意不错,顺道也给几个皇子挑选从小陪伴的侍卫。〞他想了想又道:〝要常伴君侧,这些孩子必需性情忠贞、心思机敏、勇敢坚毅又武功高超,并不同于一般侍卫,谁能训练这些孩子?〞
长孙无忌道:〝有个奇人或许可以教导这批孩子,是李先生的师父。〞
李世民被勾起了兴致,道:〝朕会命人在山顶排列数千座空营账,正是因为李淳风观察天象,说这几日早晨会起白雾,到了正午时分,云雾便会消散,颉利忽然见到大军陈列山顶,来不及细究之下,必会受到惊吓。这李淳风年纪轻轻,推测天候半点不差,已是位奇人,想不到他还有个师父?〞
长孙无忌道:〝臣偶然遇见李先生,瞧他天文数算十分了得,才引荐给陛下效力,听说他师父不只通晓天机,还能排设术阵,武功更是绝顶,只是化外仙人总是来去无踪,臣并无福缘结识,这事还得请李淳风安排,就不知他师父肯不肯涉足红尘、扛下担子了。〞
李世民笑道:〝奇人辈出,真我大唐之幸也!〞
.
--------------------------------------------------------------------------------------------------------------
注?:武德四年,尉迟敬德便曾击退突厥。武德六年,突厥又侵犯原州,进攻朔州,右武侯大将军李高迁被击败,尉迟敬德奉命带兵救援。武德七年,突厥袭扰陇州,尉迟护军再次奉命击退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