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就要嫁入豪门大院,她就乐的脸上的脂粉都在颤抖着。
林静环不好意思的说:“天底下哪有你这样夸自己的女儿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停顿了一下她正色的接着说:“如今我在淑秀院已经待了三年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小姑娘了。
妙音阁检测的长老说我具有音律天赋。我想未来经过我的努力我是可以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的。”
林静环在王氏面前同样对幸福做着自己的定义。
王氏拿起竹签剔着牙齿说:“努力靠你你自己?隔壁李光宇那小子以前倒是很努力,结果不还是退学了。
什么读书天才,对有些人来说努力是有用的但是作用不大。我的宝贝女儿你应该记住这个道理。作为女人我可还从来没听过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自己的命运的。”
提到李光宇,林静环好奇的将她最近听到关于她的传闻说了出来:
“他最近好像名声不是很好。大家都在讨论他被先生赶回来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她确实是被先生赶回来的,这一点不用怀疑,这是大家从他的一个同学那儿听来的。”
“他只是有些小聪明罢了,怎么能称的上努力。”
林静环和李光宇近几年是没有什么交集的。她很多时间都是待在城里,只有艺院放假了才会回家住上几天。
而对他印象最深的则是去年过年的时候了。也不知从哪里传来他字写的很好,连村里的老文书都自愧不如之类的传言。并且又有一种说法是这少年字风异常端正俊秀。依着老辈的说法是,好的字体贴在门上预示着这一整年里未来都能够有一个吉利的好兆头。
尽管乡邻们读书不多,但对于这种说法却是深信不疑的。谁不想未来能够变的越来越好呢。这些底层的农人想法都是简单淳朴的,他们大多数渴望的并不多。也许只是能够吃饱穿暖,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之类的平凡的愿望。
上门求对联的人挤满了他们家那个破旧的篱笆小院。她也会看热闹似得站在二楼的木栏旁看着那一幅热闹的场景。隔着人群可以看到那小子坐在院子里被众人围着,虽然距离远些却也能看到他拿着毛笔认真书写的模样。
人群中大人们在聊天小孩们在嬉闹。而那小子却置若罔闻,整个人仿佛一尊石像只有那只拿着毛笔的手不疾不徐的埋头书写着。
她当时心里在想这小子真的是被众人称赞的读书天才吗?
他认真的模样还真有那么一种端正俊逸的感觉。
那段时间她还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好奇他是怎么写的一手好字的,好奇他和自己同样的年纪竟然有如此熟练的造诣。不过后来想想一个破旧私塾里的学生可能也只是因为有些天赋罢了。
再到后来自己忙于学业也无暇想这些了。直到昨天回到家里才隐约后听到大家议论他被先生赶了回来的事情。对于这种事她并不惊讶,小私塾的学生毕竟是不会有什么教养的,未来更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再到今天傍晚看到对方竟然和他爹勾肩搭背,喝的酩酊大醉的回来,对他的印象更是不好了。
内心大概对他的评价也就是一个九流私塾的痞子学生,退学后的酒鬼少年小子。脑袋里正想着这些王氏的话打断了她的思绪。
“哎呀,说你的事情怎么谈起那小子了。”
“是你开的话题。你说年轻人不应该靠自己。你这句话要是让我们学院的先生听到了定会说你误导未成年人。”林静环开玩笑的说着
“有些道理在学院怎么能学的来,你娘我见过的听过的这一桩桩关于年轻人的事情可是比你先生读的书都要多呢。
作为女人你要学会依靠男人,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找到一个让你过上幸福生活的男人。
你爹常说我们家祖上三代都很努力,为的就是离开这个穷乡窝窝,可结果怎样呢,不还是待在这里。你爹为了让你哥进入玄武院变卖了大半祖产,你在淑秀院的开支虽然大半都是你姑姑帮衬着出的,还有一部分需要家里想办法的。作为女孩你应当多想想怎么为家里承担些事情。
看看你的姑姑,整日住在高门阔院里,身边有丫鬟伺候着。绫罗绸缎金银首饰样样都不缺。这才是一个优雅的女人最成功的模样。你应该好好向她学习。”
林静环看着母亲因为不停的絮絮叨叨的说话,导致眼角皱纹涂抹的一层厚厚的胭脂裂了开来露出里面的皮肤,那样子看着像一道浅浅的刀口很是有碍观瞻。耳朵里又听着对方谈什么优雅的女人应当是什么样子的。林静环的内心一阵轻叹,也许她母亲才应该是她们艺院里的老师,不管她说的对于不对单从她那幅受教自己的样子来看,她绝对是一个合格又负责人的老师。不过她说的一些内容显然违背了艺院里先生教授的主流思想。
“我姑姑过得是挺好,像你说的那样有丫鬟佣人伺候着。那种好只是表面的好,整日待在深宅大院就像一个关在鸟笼子里的鸟雀毫没自由。”
自天丰帝国在二十年前宣布以平等自由为思想理念的第三世纪以来,下等人的黎明终于见到了一点曙光。
这个世纪帝国做出的最明智的事情就是禁止了奴隶贩卖以及上层人压榨下等人的残暴行径。并且起草了律法来约束富人们以野蛮粗暴手段来对待那些弱者。对于以野蛮,剥削,把下等仆人当成自有财产来占有,贩卖的恶劣行径做出了严厉的惩戒。
这是一件好事,是人类史上一个重大的进步,也是人类走向平等自由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因此有些帝国的学着们把这个世纪被称为自由世纪。
在经过帝国和各教宗商讨一致决定,颁布了有关这方面的律法。这无疑是穷苦人的福音。虽然这个律法并不会让下等人的处境变的好一点,还是会有主仆关系,下人还是下人,但是更多的人掌握了自己身份的命运。在遇到不平等的对待时他们终于可以有权利主动解除主仆关系了。
有人说这道律法意味着第三世纪的到来,奴隶制社会已经开始在慢慢的解除。进入第三世纪的新时代下自由和平的思想在慢慢的改变着,许多年的封闭思想也在慢慢接纳那些新的理念。
仆人还是会存在的,对于穷苦人家来说若是遇着一些颗粒无收的灾害年景,做个仆人也未尝不是他们的一个好去处。而许多年来人们衡量有钱人家的依据还是那样的恒古不变。俾仆成群依然是有钱人家的象征。
林静环的母亲王氏又接着说:“你姑姑什么都好,就是在家里不太自由。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他那个专制的婆婆。你姑姑那样好看的容貌还有温柔的性子。怎么算都应该嫁到那样的人家,她婆婆应该心满意足不能有任何挑剔才对。
林静环听着他母亲的一些言论有时会难以置信的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娘你可真是会算啊,你的意思竟然把女人的容貌比喻成了一项资产了。容貌好就必须嫁到好的人家。容貌总有一天会枯萎,到那时又拿什么留住地位和身份呢?讲到底还是要顺其自然些的。”
林玉芷是林三招的妹妹,林静环的姑姑。从小从小聪明貌美。
在经过林三招爹娘的强烈撮合下嫁给了林静环的姑父沈琦。村里所有人都说这是一桩天注良缘。男的有才女的有貌,他们这一对更是那些村妇幼女们羡慕的对象。
林静环的姑父沈琦家里算得上是上流人士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在烟水城有名的水墨书院任教书先生。而沈琦本人也是在淑秀院里负责一些学生的书写工作。这也算得上是有名望的书香世家了。淑秀院以女子学艺为主,至于读书虽然也是要有先生教的,只是教书反倒是不重要的了。
因此沈琦的这个先生头衔相比他父亲那可是云泥之别。
这样的书香门第在城里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同时因为书生的清高,开始沈琦的父母认为双方门第差距太大并且极力反对二人成亲。最后拗不过儿子沈琦一再坚持。
成亲后的很长时间里,林玉芷都是很不喜欢沈老太的霸道行径的。
林玉芷性子柔和,成亲前只见过沈琦两面,对于这桩婚事既不是很愿意也没有强烈反对的理由。而她的父母女却非常的中意,原因是看中了沈琦的家世。认为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为了怕对方反悔,匆忙之下便将林玉芷给嫁了出去。
成亲后林玉芷渐渐的了解了沈琦。他这个丈夫有着一身的少爷毛病,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性格上也是非常懦弱。平时家里的大小事情从来都是听他娘的。这让林玉芷非常的气愤。
两个人在很多事情上也都会有争吵,深夜里想想家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把自己给嫁了常常暗自流泪。可又能怎样呢,她已经嫁给了他。板上钉钉,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
在沈家永远有两个当家人,家事上全府上下的佣人都要听从沈老太的吩咐。
林玉芷也不例外,她的一应吃的穿的所花的银钱甚至出门,都要经过沈老太同意才行。
高门深院陋规陈习繁多。看上去外表光鲜其实有着许多的无奈与苦楚。
每天太阳落下等着丈夫回来伺候他吃的穿的。二人也没有多少共同的话题可谈,往往对一件事谈论几句便会陷入可怕的沉默。而白天沈琦去艺院她更多的是无聊的闲暇时间,做做一些家里的琐碎事情。因为家里有俾仆轮到她做的事情也不多。生活对她来多已经磨灭了很多年轻时候的活力,每天就像一个上了年岁的老人,单调,乏味的重复着。
每当林静环有假期时她都会将对方喊到家里来坐坐。毕竟这是哥哥林三招的女儿,当年让林静环进淑秀院也是林玉芷的想法。她嫁入沈家,沈琦是淑秀院的先生,有这层关系让林静环进去也不是难事,一来这也算是帮衬些自己的哥哥。二来有这个侄女在自己跟前也算互相有个照应。
林玉芷在城里并没有亲戚朋友,很多认识的人都是和沈家有关系的。若是独自一人出门定会遭沈老太太的责问,因此平时她都会喊来林静环陪她一同出去。
林静环了解了林玉芷的生活后,也体会到了姑姑的苦楚,平时有闲时会去陪她聊聊天,谈谈最近发生的事情,偶尔二人还会去逛逛街,穿戴这些林玉芷是不缺的,她多半会给林静环买些女儿家日常穿戴的东西。她哥哥是个糙爷们不会去关心自己女儿的一些小心事,至于她嫂嫂虽然爱操心,但想的都是一些家里的事情。对于自己女儿内心想什么她好像并不知道。
林静环喜欢什么样式的衣服,喜欢做什么事情,林玉芷都知道。因此姑侄二人的关系平日是非常亲近的,甚至比林静环和他妈都要亲近。
林静环认为,他母亲对她的爱就像是她不喜欢吃米饭,他母亲便要拼命的往他嘴里塞美其名曰为她好。
虽然林静环的母亲王氏为自己的女儿操碎了心,可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要什么,她理所当然的认为她给予的就是自己女儿想要的。
可林静环从没有感觉到。反倒是王氏给她的那种压力让有些她喘不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