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九霄有巍峨蜃楼,乃云间天外天,飘渺不可寻。今时却突然浮现,惹的人间凡夫挣眼张望,互相指点。却又虚幻无影,似真非真,似有若无,仅数刻又隐于云中。
云层之上,蜃楼之内,流光溢彩,虹霞耀辉,仙音飘渺清悦。此时偌大宫廷已是仙人齐聚,分于各处,立于空中,容颜万状,姿态万千,不能一一而评。仙人不同凡人,自有殊异,万千星辉作容颜,虹彩色晕作衣裳。如今齐聚一堂,只等天道。
不一时,那高殿之上顿时霞光万千,泛起朵朵彩云,又如星光点点,玄妙至极。
接着于这霞光、彩云、星光之中逐渐浮现出一雪白色光球,光球之外又环绕三道彩色光晕。
雪白色光球出现,众位仙人皆轻施仙礼齐道:“天主圣灵,恩泽寰宇。”顿时仙音悦诗风吟而出,于四周齐绘仙殿美轮美奂。
雪白色光球光芒同时大盛,三道光晕更是绚丽多彩围着光球不停旋转:“众位仙家免礼。”
声音出自光球,却时阴时阳,时童时老,飘渺虚幻,变幻无常。
光球接着说道:“吾邀各位来此与会,自有要事与各位说,相信众位仙家自是疑惑为何方才仙界会突然动荡而浮现与世。”
一仙者左手握玉尺右手捏仙诀道:“吾等自是为此而来,吾等与仙界万年来,皆是第一次忽感异常。然欲测天机而不得。还望天道明示。”
雪白色光球即道:“尔等勿急,听吾慢慢道来。”
“吾执掌仙界千万年,名为天道。尔等可知吾从何而来?”
一彩衣飘飘赤脚的女仙语道:“为天之道,为道之道,生于一二道。”
天道:“然也,此乃其一耳。一二道乃自然基本道,宇内万物不脱其道。吾是因常常道而生也。”
众仙皆是不解,只等天道继续说其缘由。
天道语道:“宇内阴阳生,一二道方得验证。而吾生,实乃在阴阳之前。宇宙生成并循得宙间规则而孕育于吾。阴阳生,证得一二道,方是吾接掌天道之责时。”
众仙人皆是一点即透,便有仙人道:“阴阳未生之前便只常常道?”
天道语道:“非也,常常道乃恒长道,一直存在。宇内万物皆脱不得规律。有其恒长,方得阴阳。”
众仙非是凡俗,其所证大道亦有道理可循。天道之语虽是言简,但意却深广。
众仙人即明其理说道:“宇内万物,有形而上,恒长大道,变化无止境。”
天道接道:“吾之存在便是规则。尔等即证得大道,虽协吾同理宇内秩序,但却不知吾之为何。”
天道说完雪白色光球忽生彩光万丈,扯动空中时间波动,泛起仙律阵阵。道:“而今宇内祸劫将至,尔等也该明吾之身责,现下我便将缘由说于尔等知晓。”
天道边说话时,周身同时幻化无常,时而物,时而兽,时而禽,时而山,石,怪,木,男,女,气,液等等无穷尽,无尽头。
幻化之同时道:“吾之本体非是任何体,亦是任何体,此乃形而上,九幽十界莫脱此理,乃本质与源头。乃尔等证得大道之根本。然,周转复始,道亦有道,宇内规则总有尽头。上届天道为维护规则,不使宇内秩序混乱颠倒而归于虚无,以己为支点,强使星体以自身为中心行规律的运转,如此才得以平衡宇宙。然此举虽得护宇内周全,却也引得宇外生物的注意。”
此时,众仙讶异,随又如常。若说宇内有物形而上。宇外亦必然有物形而上。此乃相对,辩证。如那阴阳相生。
天道继续不停幻化,从未有重复,波动的时光响起更加美妙的旋律,此乃仙律。是仙界独有的时光波动互相挤压拉锯而成,非是仙人有意为止,但仙人却能指弹不同韵律。如冷暖空气对撞的雷响,如同大风带起的呼呼声响。只是仙律却更为优雅,韵律更无单一。仙者大能,其身能量能使时光不停起伏波动,隧有仙律。
天道所幻皆是实体。天道亦是宇内万物,但宇内万物非是天道。天道语道:“宇外之物,其能莫测,非我等能比。上届天道得悟形而上之源头,使用大能以己为支点时,被宇外之物探得。乘隙进入我宇内,上届天道查知此物,那时此物刚入宇内而不适应宇内引力远转,实为虚弱,被封于酆都地藏大谷殿,借助酆都死气无限虚弱压制,再由佛门最高层伽佛陀犁守护。”
有仙人问道:“如此听来。想来仙界忽然动荡与此物有所关联?”
天道:“然也。”
另有仙人道:“为何上届天主不乘其虚弱时除去此物而选择封于酆都?”
天道答道:“此物初现时便有毁灭宇内之意,其毁灭之意动荡整个宇内,如此上届天道方能知晓此物出现,然此物却毁之不去,实因此物非是宇内之物。不知如何毁法。宇内之法,毁之即生,灭之即现。穷法而不可得。只知死气能让其更加虚弱。因而只得封于酆都。”
天道说完,已然恢复原本球形之形,三道彩色光晕索绕,其色明艳。然空中突现偌大光幕,光幕内逐渐浮现映像。众仙人分立空中各处,上下不一,位于四处。而光幕虽只一道,但无论哪位仙人立于何种位置,那光幕总是在仙人的正前方。
只见光幕所呈现的便是酆都一殿地藏大谷殿的十八狱封塔。众仙早闻十八狱封塔之名,却未见真实。
然酆都非是仙佛擅入之地。何况又是私密绝地,除了酆都内酆都之主冥主与十殿阎王外旁人也近不得百丈内。
因死气之沉重,足以瓦解任何生命体的魂魄。
众仙见那光幕中所映照的十八狱封塔非是自己认为的十八层,而是十八道极绝阵法层层叠加而成,每一道极绝阵法又毫无规律般自转不停。
如此十八道这种毫无规律的自转层层叠加,众仙瞬间便感到其规律是如此精妙绝伦,竟与宇内繁星相互映照。
天道观众仙反应皆是冷目注视着狱封塔,便道:“众仙家已然想到,此狱封塔便是封那宇外物之地。”
众仙也随即回应道:“未曾想此物如此厉害,竟需宇内星辰之力压制与它。”
天道道:“然也,酆都死气仅能无限虚弱于它,却无法限制其行动。唯独依靠万千星辰之力才可压制与它动弹不得。众仙家可继续往下看。”
光幕内画面瞬时移动到狱封塔内部,但见此内死气之沉重比之那外围更甚千倍,浓郁的即使是众仙也不敢踏足一试。仅是盯着光幕也觉不安。
令众仙最为讶异的却是此等死气内有那一点星光闪烁,随着光幕深入其中,见那星光乃是佛者。
佛者一身袈裟已经碎烂,周身星光索绕,却是暗淡无比。
有仙人道:“观那佛者能于此等死秽之气内安然无事,我等自愧不如。此佛恐是天主口中的佛门最高层“伽佛陀犁”无疑。”
话语刚落,伽佛陀犁周身星光逐渐暗淡,四周一团团厚重的黑色瘴气突然间涌动,急速汇聚一处,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有形的黑乎乎的实体,形状与人一般无二。
那物成形,伽佛陀犁睁开双眼望着那物,那物也似有一双眼睛望着伽佛陀犁。
只是片刻,那物突然口吐人语道:“尔看,吾这形状便是这个宇宙里最高智慧生命体的常态吗?”声音如同稚童。
伽佛陀犁语道:“尔之智慧当高与吾等,何妨共处?”
那物见惯了伽佛陀犁的答非所问语道:“吾学尔之语言用了两千年,学尔之形态却花了一万年。此宇内众生,心相驳杂,尔看我之相乃善乃恶?”
伽佛陀犁望着那物头部变化,本来黑漆漆的瘴气逐渐褪去,先是生出人的头颅,再密布驳杂血丝血肉,最后生出与人一模一样的皮肤,那眼睛,鼻孔,耳朵,嘴巴,无一不精致精巧。变化只在头部,颈部以下依旧黑漆漆的。
伽佛陀犁语道:“尔之大道可有善?若无,有何善恶之分?”
那物却是语道:“尔等皆有名号,吾所在宇宙自也一般。那时吾的名号按照尔之语言意思便是“不杀不存在的伪道义”。如同吾之名号一般,在吾的宇宙,吾杀尽所有假仁假义之人。最后让吾惊愕的是,杀到最后才发现整个宇宙只剩下吾一人。吾反思大道,自问吾之道果源头,最后明白,道义有一个就足够,有两个便有分歧,便有战争。”
伽佛陀犁道:“阿弥陀佛,大道三千,各有特点。为一己道义而驳斥其它道义的,自身便是伪道者。吾佛善法,也不敢自诩吾佛乃世间唯一法。人之求道,自有其道,一切皆善缘而为。如尔之强加道义,实乃不耻。”
那物似是笑了一下最后道:“若尔与其他众生能抛弃自身之道便能与吾共存。吾来此便是为验证自身大道之果,吾要屠尽这个宇内万物,唯留信吾道义之生命。那时宇内为吾一道,求道者再无迷茫,得永垂,岂非赞哉?”
那物说道这里,忽然想起了什么自言自语的说道:“如此说来,吾便是这个宇宙的救世主,那吾便叫作救世主如何。甚妙,甚妙。”
伽佛陀犁依然平静的道:“尔之想法虽妙,然却不得善果。吾佛眼中所见,尔将死于沃土境。”
那物似是听到最好笑的笑话道:“尔是说吾将会死在人间那样凡俗地方?”
伽佛陀犁:“非止如此,尔之死将是凡人所杀。”
那物突然间扯着细愣的嗓门笑个不停:“尔之笑话实乃好笑。”
伽佛陀犁道:“尔被困万年,与吾相处万年,尔可见过吾说笑?吾佛慧眼能透彻前后五百年之事,尔之死乃天道规矩。”
那物止住了笑声,变得严肃起来道:“天道?尔之宇宙上届天道都奈何不得吾,也只是乘吾最为虚弱之时困住于吾。何况吾即将恢复脱出此地,如今的天道谈何杀吾?”
伽佛陀犁道:“非是天道杀尔,而是天道之规矩杀尔。”
那物嘲笑道:“天道之规矩,乃天道所定,如此,吾便先灭尽人间所有生命。”
说完那物忽然整个膨胀起来,俊朗的面庞隐于黑色瘴气内。
那物道:“佛者,尔守护此地万年,也是陪吾万年。于这万年陪伴之情,尔可说出遗愿。”
伽佛陀犁道:“阿弥陀佛,吾佛慈悲,伶众生苦,惜众生缘。万般法门,不偿佛缘,劫难即在。火炼心经,冰水真法,吾佛慈悲!”
伽佛陀犁说完最后一句眼光移向别处。这别处正好与透过光幕观看此情此景的天道与众仙相对,众仙不察只道是巧合。
但天道眼中所见,却是伽佛陀犁一只眼中闪耀一下精锐光芒,如同钻石在太阳底下的闪耀。虽只是一瞬,却有着非比寻常的含义。
再看光幕内,那物突然冒出一只手并随手一挥。本就衰弱的笼罩于伽佛陀犁周身的佛光瞬间暗淡,最后彻底泯灭。
那物望着伽佛陀犁的尸体道:“尔之天机,看吾破之。”说完便是天机震荡,宇内皆受影响,光幕也于此时消失。
众仙此时已知缘由,也知天机被那物打乱,未来之果皆看人之毅力。
天道语道:“未来千年内,天机不再。但战场必在沃土,尔等需于必要时尽显大能。”
众仙同时道:“谨遵天主令。”
天道道:“此劫关乎宇内存亡,是人之劫亦是仙之劫,众仙家可早作准备。吾欲与尊佛一晤,尔等可自回。”
在一宽敞明亮的殿宇内,金碧荧煌,庄严神圣,更有佛音阵阵。大殿内有一佛者,背后光晕鲜亮夺目,汇演宇内繁星奇观。
佛者双目紧垂,忽而睁开双眼道:“阿弥陀佛,天主光临,吾佛甚幸。”
果然,大殿内空间一阵涌动,天道出现在佛者面前,依旧是那雪白光球着三道斑斓光晕。
与此同时大殿内佛音更为响彻,似是欢迎贵者到来。
天道:“尊佛勿礼,吾之来意,尊佛已知其由。”
尊佛:“佛者心中早有准备。”
天道道:“酆都冥主也早已有了动作,此劫还望佛者尽心,以保宇内安稳。”
尊佛道:“那物可挥手扰乱天机,此等能为着实不凡。未来之势已经不可窥探,吾等需竭力而为。然而沃土境内三教不合,屡屡为大道而争,此乃大忌。”
天道道:“此乃吾之目的。还望佛门统筹兼顾,使之齐心归一。”
尊佛道:“自然。唯有齐心方可对抗那物。然吾佛门在沃土境内已然凋零,吾佛之大道已被人间俗人歪解,吾需先整内忧,使大乘显能。而后方可解大道之争。”
天道道:“嗯,人间三教归合,尊佛尽力而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