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79200000012

第12章 夜信

虞康帝祯和二年二月,虞帝国首都洛阳城。

天边新月如牙,月夜静谧的有些诡异。时任虞国司徒领尚书事的梁翼正在书房中来回渡着步子,帝国西北边的战事让这个帝国的大管家踌躇不决。

他抖了抖手里攥着的那封来自前线的加急信。那也许是车骑将军领凉州刺史方起的求援;也许是自己的门生汉阳郡守黄斌的私函;也许是某个军士阵亡前血书的败报。总之无论如何,对于主少国疑而又边患内乱重重的虞帝国来说,这封信的内容绝不是个好消息。

终于,梁翼停下步子。一手抚着颌前倒三角状的胡须,一手就着烛光将那封仅仅几百字的信笺一字一顿的又重读了数次。这并不符合这位向以过目不忘而著称的老臣的行事作风。

作为帝国实际的掌舵人,曾一日间案头就罗列了近两百封上疏。然而无论多么紧急和繁琐的政务,梁翼都决不会也决没有时间读第二遍。

因为当他夜间处理完当日最后一件政务时,竟还精准的记得早晨第一封上疏里徐州刺史汇报的灾民数字:十八万九千五百四十二人。当然,这对旁边因误记灾民数,算错赈灾拨款而被罚的书记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事。那书记低声咒骂着:“徐州近年多天灾,吾辈生来尽人祸。”

梁翼几乎记下了那封信笺内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笔画,他踌躇的心慢慢安稳了一些。他也许是想到了某个御敌的计划,但和往常一样,那些计划他从不会说出口。

梁翼喝了一口凉茶,提笔复了一封回信,这可又是个新鲜事。

梁翼虽年过六十,但下笔仍然雄劲有力。当时天下文人墨客皆言,司徒梁翼的墨宝、太史王颖的文章和太乐许邵的辞赋并称洛阳三绝,盛名冠于当世。

其中又以梁翼的墨宝最为稀有难得。世家大族、官宦显贵均以得梁司徒一份真迹为荣。更有甚者,出千金求购却未能如愿。洛阳官场人尽皆知,梁司徒轻易不动笔墨,谁家厅堂如能挂一副梁司徒手书,那才叫真显贵。

“当、当、当”清脆而熟悉的叩门声。“老爷,您的茶凉了,我给您新沏了一碗”侍女李香菱在门外轻声说着。

“放进来吧”梁翼一边卷起笔墨未干的回信一边说道:“把昭儿叫过来。”

“是,老爷。”侍女盈盈而入副了一礼。放下茶,顺手收拾了桌上卷着的回信旁刚用过的茶具。又副了一礼,这才转身轻手轻脚的带上门出去了。

过了近半个时辰,梁翼的长子梁昭方匆匆而来。屋内梁翼正捧着一本《申子》,听到

梁昭从远处一路小跑的过来的声音。梁昭到了门前先站定身缓了缓气,又整了整衣衫才叩门说道:“父、父亲大人,您、您传我。”

梁翼脸有愠色,并不让梁昭进房,隔着门训斥道:“何故久唤不到,又出府厮混去了?”

“没、没有。夜深了,我刚睡下。您传唤,儿不敢、不敢衣衫不整便前来。只得梳洗穿着一番,所以才来的迟了。”

梁翼有子两个,长子梁昭,次子梁广。两个儿子竟然都从小就患有口吃的怪病,但庆幸的是随着年龄渐长,梁昭已经能正常言语。只有在紧张时才会偶尔口吃几个字。

梁翼道:“睡了?晚读不用功,这么早就睡了?前些日交代的《韩非子,功名篇》,可读熟了么?”

梁翼抿了一口凉茶,压了压怒气。刚刚侍女换了一碗热的,但等梁昭的时间太久,这茶就又凉了。其实梁翼本就喜欢喝凉的,只是未曾告诉侍女罢了。

“孩儿愚钝,还未、未、未曾读熟。”来人的语气有些许微颤,显然是对这为严父多有惧意。

“明日我再传你,读不熟闭门十日不许出府。”梁翼放下手中的《申子》顿了顿续道:“外边风大,进来说话吧。”

“是。”

那门缓缓推开,一个三十来岁年纪的俊俏公子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梁昭脸色虽略有惶恐,但掩不住剑眉星目下的姣好面容。他穿着一身丝绸绣袍,腰间系着条玉带,玉带边挂着串红色穗子的翡翠玉石。头上戴着玄色小冠,冠上斜插着金簪。那金簪在昏暗的烛光下,隐隐透着光亮。正是一副世家贵公子的摸样。

梁翼眯了眯眼,斜视了一下正垂手而立的梁昭,内心知道他这身打扮定是去哪里喝花酒了。刚缓和的怒气又冲了上来,一时并不想言语,低头又翻阅起手上的古籍。

而梁昭似乎早就习惯了与父亲这样相处的场景和气氛,不一会就没有了刚刚叩门时的惊慌。表面仍旧垂着手低着头,暗自里却回味着。但不知怎地,心里想着青楼女子,眼前可尽是李香菱那柳条似的身段和刚刚回眸时媚人的一笑。梁昭心中暗自思量着:“父亲久不碰女色,这等佳人空留在身边”

“昭儿。”梁翼温和而不失威严的声音突然响起。

“啊?在,父、父亲。”梁昭心中一阵慌乱,抬头看了看不知何时放下典籍正盯着自己的梁翼。抿了抿微薄的嘴唇续道:“父亲有何见教?。”

“你可知道,我深夜唤你所为何事。”

“孩儿愚钝,儿未能理解父亲深意。”

“愚钝?!快三十岁年纪了,表面上衣冠楚楚,内心里一点计较没有。整日间只和几个膏粱子弟厮混,你这不成器的样子,我百年之后如何能承继梁家数代基业?”

“父亲,孩儿这些年来在洛阳,也、也有些成绩。朝堂半数人都跟孩儿颇有交往,连、连城门卫和羽林卫也。。。”

“交往?那是看在老夫这张老脸上,看在你兖州梁家的身份上。”梁翼平日里待人接物向来温和持重,一副长者风范。唯独对梁昭教导督促颇严,近乎苛责。“大虞国正处内外交困之时。你作为我的长子,在朝为官五六个春秋了,梁家的事务也多有知晓。除了一口一个愚钝,就没有一点自己的思量么?”

梁翼从砚台最下边的夹层里摸出那份前线快马送来的书信,递给梁昭继续说道:“好好看看,好好想一想。我梁家今后要如何行事,而你又要如何为人。”

梁昭接过信件刚展开看了个开头不禁吃惊道:“这,这,这。这是,这是西北边的秘信。”

“小声些!”梁翼一声轻喝:“朝政机密,切莫泄露了出去。”

“是,是,是。儿谨记,儿谨记。”梁昭一阵惊慌,嘴里舌头像冻住似的一直打颤。断断续续问道:“父、父、父亲。西北这么快、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兵贵神速,你以为匈奴人跟咱们虞朝的老爷兵一个德行?”

“那、那、那,那我们该如何、该如何应对。”

梁翼看着一紧张就口吃的梁昭。再想想年仅十六岁,不仅有比他哥哥更严重的口吃,更患有先天双腿萎缩不能行走半步的次子梁广,心下一阵惆怅,甚觉百年之后梁家后继无人。

父子两人并没有就西北的军情商谈太久。毕竟以梁昭的才干,也说不出什么有益处的谋划。梁翼只是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并让梁昭拿着那封亲笔回信,命他派快马星夜速递出去。

梁昭从父亲的书房出来,没有了往日长出一口的感觉。反而犹如有一颗大石重重压在心口,压抑的喘不上气来。

梁昭一边嘴里反复念叨着父亲的命令,一边低着头快步走向仆从住的偏院,他要去那找一个亲信来完成梁翼交代的任务。

突然,一声“哎呀”打断了梁昭的思路,紧接着一个柔软的身子直扑进自己怀里。

一阵淡淡的幽香,混合着浓郁的茶水味钻进梁昭的鼻子。闻着这少女的气息,并感受着怀内的柔软,梁昭甚至没注意到衣角和裤腿被滚烫的开水打湿了大片。

“昭公子、昭公子,烫到您没有?”是李香菱清脆的声音。

“啊?是香菱呀。我没事,到是把你撞疼了,好生过意不去。”梁昭调戏着怀内的佳人,两手环抱着李香菱的腰身,没有半点撒手的意思。

李香菱只得挣扎磨蹭了几下,才重新站稳身子。副了一礼说道:“奴婢失礼了,本要给老爷送热茶去。天太黑,不知如何冲撞了昭公子,还请昭公子恕罪。”说完又副了一礼便要闪身过去。

“哎。。。是我低头走的太急,才撞到的你。不妨事、不妨事”梁昭见李香菱着急要走,赶紧继续说道:“但我这衣服可都让你弄湿了,你得帮我洗上一洗。”

李香菱甜甜的一笑,露出两边小小的酒窝说道:“那是自然,一会昭公子换上干净的。我明日一早就去昭公子那取来,给昭公子洗。”

“明日如何来的及,不如一会,就来我房里洗了吧。”梁昭一边说,一边就要去摸李香菱的小手。梁昭本是洛阳城内有名的浪荡公子,说到轻薄调戏少女的本事,不敢称第一,也能算三甲了。

李香菱向后缩了缩,躲开梁昭的色爪。“昭公子说笑了。今日天色这么晚了,怎么好去昭公子房里。”

“怕什么,我们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敢说三道四?好香菱,你今天就从了我。明日我就向父亲把你求过来。”

李香菱被张昭逗的一声娇笑,泛着媚眼问道:“这么晚了,昭公子来这偏院就是为了调戏奴婢?”

“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这样错怪我。再说,刚刚可是你自己撞我怀里来的。”

李香菱心知确实如此,只得继续笑着说道“是奴婢错了,奴婢在此给公子赔礼。那公子来此,所谓何事?”

梁昭看着月色下李香菱动人的神态。随口便说道:“父亲命我给西北边黄斌那送一封信。这信可耽误不得,今晚就要送出去。”

“什么事情,那么重要?”

“这,这我可不能告诉你。”

李香菱一声娇哼,“不说就不说,又有什么稀罕。我可走了,明儿早去公子那取衣服。”李香玲自顾自扭动着腰身,不管梁昭如何言语,头也不回的去了。

梁昭虽然垂涎李香菱的美色,舍不得这机会。但毕竟梁翼交代的要务还没有办完,这事他可不敢耽误,只好先继续寻那亲信仆人传命去。至于香菱,梁昭心中思量着:日后再寻机会吧,小浪蹄子跑不出本少爷的手心。

同类推荐
  • 汉末大君子

    汉末大君子

    穿越成程咬金,回到……Σ(⊙▽⊙”a汉末……(ΩДΩ)还有系统获取能量的办法竟然当着别人面说‘君子’两个字o(>﹏<)o大哥是刘备,是个君子!二哥是关羽,是个君子!三哥是张飞,是┌(。Д。)┐四弟!你先把那三十六斧学全了,咱俩比试比试!╮(╯▽╰)╭找后续小弟赵云去吧!程咬金!别自以为是个十分幽默王者!其实在群雄眼里,你就是二傻子加nc!呸!你们这是赤裸裸的嫉妒!
  • 唐代帝王陵墓

    唐代帝王陵墓

    本书以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为佐证,历史地、系统地阐述了唐代帝王陵墓的体制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盛衰演变的过程,并对陵园石雕艺术品,陪葬制度以及陵墓主人的历史地位和功过,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 一品军候

    一品军候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看着繁华的大唐,谢安突然有了一个不成熟的小想法:若是让大唐一统天下,该是何等场景?
  • 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意大利文)

    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意大利文)

    《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记录作者唐云,意大利人,在中国生活工作20多年,她热爱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当代女[马可.波罗]的中国日志》中记录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 大唐盛世我来了

    大唐盛世我来了

    一个普通大四毕业生,和别人一样追寻梦想的时候,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就在忙着赶面试的时候,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意外来到了大唐...
热门推荐
  • 最强猫神系统

    最强猫神系统

    已弃坑,请勿入坑,拜托了!作者用某种形式说道
  • 剑魔相

    剑魔相

    如若不能洒辉于日下,那我便要划破这天空,去见一见更加深奥的道路,既然正不容我,那么即使为魔,我也要我的道,凌驾于万道之上!
  • 唐诡

    唐诡

    大唐初始,贞观盛世;万邦来朝,天下景从!然,岁月蚀心,风云将变,天之怒,于万民自由之上套了枷锁!曾几何时,刻己之言,皆在历史的河畔化作了土……而一处庭院之中,少年怔怔地望着顶上桃叶,“天心”之变非人所能阻挡,他现在只想——改变命运,改变自己!
  •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

    《背影·匆匆:朱自清散文精选集》囊括了朱自清先生最精华的散文名篇,有踪迹、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白水祭、荷塘月色、我所见的叶圣陶等,还有朱自清少见的诗歌和文论名作等等,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和精粹,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找到先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布局方面,主要以先生的创作时间为主线,对其各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了归纳划分。这样不仅全面展现了先生的作品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作品风格的转变,解读先生的创作经历和创作心路。
  • 我和我创作的角色绝对没有故事

    我和我创作的角色绝对没有故事

    有一天,突然发现,屋子里出现特殊的来客。是的,美丽的,动人的,可怕的.......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故事。
  • 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

    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

    长期研究青少年发展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Damon)针对全美12~22岁的年轻人所做的大型调查与深度访谈里,他发现目前的年轻人大约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疏离者;第二类,空想者;第三类,半吊子;第四类,有目的感。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年轻人的不同?根据戴蒙的研究与观察,今天年轻人心里所缺乏的,是动机的来源,是对于目标感的缺乏。缺乏目标会摧毀人生快乐与满足的基础。对目标的追求可以主宰一个人的一生,它不只赋予人生意义与快乐,也赋予了人生学习与追求成就的动机。目标在顺境的时候,带给人喜悦,在逆境的时候,带给人复原力,而且终其人的一生皆是如此。
  • 错进洞房:天才萌妃戏邪王

    错进洞房:天才萌妃戏邪王

    为保一国平安,太子沦为他国质子,遭受欺凌,忍辱负重。再次睁眼,眸中寒光乍现,“他”已不是原来的他!前世身为黑道老大的她,轻笑间掀起血雨腥风,血眸乍现,天才小神医一举成名。传言,小神医脾气古怪,救人全凭喜好。传言,小神医不仅爱女色,更爱男色。传言,各国太子,神药谷里一众神秘师兄们,被他迷得神魂颠倒,却不知他,原来是“她”。
  • 莫言作品解读

    莫言作品解读

    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
  • 帝台娇:妃逃不可

    帝台娇:妃逃不可

    北翼王世子楚璃: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一穷二白身世不明的穿越少女云瑾:诡计多端,性情顽劣,狡猾纨绔,世无其二。乱世风云,命如微尘,她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只求一席安身立命之地。朝堂腐败,政权更迭,他韬光养晦,攻于心计,于冽冽刀峰之上卷天下残云。她说,孤峰挺秀,我所有的努力只为做那九宵云端的鸾凤,遇你,引歌翱翔。他笑,那我便剑指苍穹,屠尽天下魑魅魍魉,黄权碧落,护你一世安虞。只是花开花谢无尽头,爱恨情仇两齐全,国破家亡,山河故人可还在?乌衣巷口,曲澜深处琴依旧?一对一,双洁,虐渣打脸爽歪歪,斗智斗勇撒狗粮。
  • 祖坟青烟(中国好小说)

    祖坟青烟(中国好小说)

    公司老总罗青松携带“寒衫2号”参加林博会招商引资,无人问津,临走前偶遇自己的堂兄弟罗青春市长,二人因为家族的纠葛陷入冷战与对抗。父辈间的矛盾冲突、家族内部的纠纷、关于祖坟冒青烟的传说,也渐渐地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