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实总是跌宕起伏的,身为合欢派之主的亲传弟子的紫菀,没过多久,就要回总部一趟。
她也不太乐意,但这也由不得她胡闹。
临行前的那一夜,紫菀终是担忧清乐的安全,蹑手蹑脚进了清乐那屋,留下自己房间的钥匙。
她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点清乐的处境的,不过看清乐不提,便假装不知;
不过那时她归根到底也还只是一个娇纵了些的大小姐,也没料到那些人会那么肆无忌惮。
紫菀不在的日子,清乐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遇事不吭声,在学业上表现出极致的聪慧。
明面如此,暗地里在寻求逃跑的机会的同时,又在纠结是否离开。
尽管紫菀离开之时,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被欺负了就找林橙子去。
可清乐在林澄面前,永远只会干三件事:上课,提问,借书。
他始终保持成紫菀喜欢的模样,不争不抢,被人欺负了,也只是一笑了之,甚至还做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
这帮助完全没有用,只让那些人更加怨恨命运不公,更加嫉妒清乐,想要把清乐拖下水。
可清乐还是那个样子。
只给搞怪人一种打在棉花上的错觉,便愈加愤怒。
甚至多次把无有的事安在他身上。清乐也只是平静地从林澄那儿接过纸笔,抄写门规。
全当练字了。
久而久之,习以为常。
莫名就给林澄留下了“此子城府太深,必除”的印象。
也是因为他还太嫩,以为表现的有价值就一定会被培养,以为得到紫菀的喜爱就可以基本上高枕无忧。
却没有考虑到在这种环境下伪装淡然温和,给紫菀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又过于聪慧,这样的人在合欢派下一代门主旁边过于危险。
因为有野心,难控制。
清乐还不如一开始就伪装一个花瓶,虽然这样他会接触更少的知识。
不过若真做了个花瓶,被紫菀丢弃是迟早的事,那么他也在不可能逃出这里。
紫菀这一走,转眼过去五个月。
林澄因为襄阳杜氏的变故,陷入繁忙之中,无暇顾及清乐。
也就等同于清乐彻底失去了靠山,无论表面还是暗地里。
平日里的特殊待遇,除了晚上不得动他,其他再多也就没有了。
但清乐明白,紫菀再不回来,自己这最后的安宁也会失去,不免也有些着急。
他沉思了片刻,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见不到林澄了。
安定的日子在诸多试探下的确很快离去。
他大概永远忘不掉那个开始。
那日,甚至可以说天还未暗,清乐就可以看到同窗绿油油的同贪狼般的眼睛。
他刚要起身逃跑,被发现了意图。一人难敌众人,甚至没多挣扎,就被绑了起来。
之后的一切,并不再想回忆。
尽管如果不是紫菀,这一切早就来了。
清乐几乎再次失去了欲望,险些放弃逃跑,唯一支撑他不放弃的就是一口气,就是不甘心。
凭什么这一切从他出去开始就注定了。
他不恨别人,只恨自己还是太没用。
恨自己不干脆一点,在一开始就把被孤立被暴力对待的事告诉紫菀,明明那时候还可以狐假虎威。
想开了又再次计划着逃跑。
清乐估计自己等的时机怕是等不到了,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要对这一切习惯。
一旦这最后一口气散了,一旦认了命,简直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等到紫菀回来,看到他那样肯定也不会有任何反应。
或许随后那些客人们会遭殃,或许不会。
反正清乐他自己肯定会,即便他还是干干净净的。
然后再过不久,自己也会被紫菀遗忘,然后被迫“转学”。
又或者从头到尾这个假设都是不成立的,紫菀根本不会回来,早就忘记了他。
清乐尽可能观察,计划着逃跑。
准备好后“正好”被人浇了一身冰水,正好发烧旷课,在屋子里头休息。
烧退了点就躲进紫菀的屋儿。
那些同窗在清乐屋子里头找不到人,气愤之下,就把他屋子里的东西都给抢光。
清乐本就不太在意那些东西,只是躲在床下,等着隔壁屋子里头没了动静,这才爬出。
五个多月了,屋子里头因为主人没在,不允许其他人进入,也就没有被打扫,积了灰。
清乐按照紫菀的话,找到一些瓶瓶罐罐,简出可能用的到的,做了个包裹装着。
紫菀这儿的,不出意外,效果都会上佳。只要用得好,就算是表面上最鸡肋的东西也会有很好的作用。
出门前,他回头看了眼桌子,又回头,用桌上的纸笔留下一封信,藏在紫菀的梳妆盒里。
紫菀最喜欢把自己打扮地好看,放在梳妆盒里应该比较保险。更何况这个梳妆盒还有内缝。
无论她回不回来,事到如今,该装的形象还是不能就这么泯灭,毕竟保持了那么久。
这才趁混乱的夜晚到来,凭借三年的暗中观察,再加上自己放了几把火,让里头乱起来。
又有林澄意外的放水,总算逃了出去。
当然,意外只不过是他离开时的猜测。
在逃离襄阳的时候,在被追杀跳入河中险些淹死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即便逃了,林澄还是不想放过他。
也是,依照合欢派的传统,林澄会是紫菀的第一个人,也会是紫菀最应该信任的绝对不会背叛紫菀的人。
那么的确是林澄放水他才得以逃出。毕竟,如果他死在了分点,紫菀那天突然想起来有这么一个人存在,林澄不好对她的独占欲交差。
无妄之灾?肯定不可能。真要追究起来,清乐还得感谢林澄,毕竟一定意义上,还是他帮助自己离开了襄阳。
后来,据说分点烧光又重建。原本在里面的人,全都活活烧死。
清乐放的火至多只能够引走注意力,绝对不可能让分点烧光。
只可能是林澄杀人灭口。
能够做到这个的,只有林澄。
而林澄完全没有被怀疑到。
即便被怀疑到,紫菀也无法对他如何。
更何况这段时间的接触,让清乐充分意识到紫菀虽然轻视人命,但对于她喜欢或熟悉的人会非常信任。
而林澄,是紫菀喜欢且熟悉的人。
正因为知道这个,清乐至始至终从未向她诋毁林澄,因为没有意义还会让她起疑心。
而这时清乐已经顺流而下逃到了白河村,意外听说这个消息,彻底确定那日林澄放水,也确定林澄借刀杀人,不想留下那个分点原来的管事。
他有些可怜那些客人、那些同窗,说到底都是被命运玩弄的人。
狠不下心自裁,怨恨施暴者的同时又享受发泄的时光。
可悲又恶心。
最后又通自己一样,依旧无法控制命运,成为别人拨刺的小钳子。
有一点,独眼说的没错。
要怨就怨他自己。
怨为什么要出生。
没出生,就不会有这么个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