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42500000003

第3章 又见陀爷

又见陀爷。

江湖称李陀为陀爷,我也跟着叫。时隔七年,自苏州冷冰川画展后,我们又在深圳见面。岁月似乎没有在他身上留痕,陀爷还是身形挺拔俊俏,浓密银发微卷,眼神依旧温和宽容,握手时他似乎也能记起几年前我们相聚过。

嗯,那一年苏州,是春末夏初,参加画展的人很多,各路神仙云集,记得的有董秀玉、宁成春、陀爷与刘禾、王鲁湘、许戈辉、师永刚、李文……中午我们在“张生记”吃完午饭,下楼,阳光暖暖,四周园林正好是散步的好时节,只听陀爷说,要去办理各种挂失手续,身上所有银行卡、手机在搭乘飞机时搞丢了。事后,我真佩服陀爷的淡定,按说这种事要第一时间处理,他却悠悠然先吃饱饭再说。

这一次,已是晚上七点半,大家相见欢,入座,开饭,他咀嚼了两口菜后,说,手提电脑落在飞机上了。同行的欧阳江河惊诧道,你那一台很贵,2000多美金吧,是一款超薄的苹果机,内存很大。“里边有正在写的小说稿。”那惨了,被人拾到,直接易名发表了。我们有点惋惜,赶紧联络航空公司,不管如何,努力再说。陀爷则淡定如常,“有密码,拿到也未必打得开。再说,发表就发表了。呵呵。”

这就奇了怪了,每次见面,陀爷必丢东西。是他的缘故,还是见我们的缘故呢?

我端起酒杯,陀爷赶紧拿起杯子,有点不好意思说:领导嘱咐不能喝酒,我就随意一下。

是太太刘禾吗?

是医生。呵呵。

陀爷还常年在国外吗?

现在要多回来走走了。这些年中国的变化很大,后边的走向,极有可能影响世界的新格局。有点意思,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回来多看看,或是做点事儿,参与其中。

亲历一下?

嗯。

可是,国内现在很多问题,比如食品安全、环境恶化、教育体制,甚至贪腐等等,大家都在往外走呢。

唉,这就是没在外边居住的人的误区了。旅游跟生活是两回事。比如房子,现在总说高房价,买不起。国内一套房的钱可以在国外买一套豪宅……这里有城市区域地段的不同。拿市中心的房价与国外郊区的房价比,当然没有可比性。纽约中心地段20多平米的房子,每月租金是2万多美元。怎么说呢?还有,我们这边庞大的中产阶层,吃好穿好雇钟点工,都没问题。但在美国,中产阶级,要下一次馆子,那是很大一件事。每个月能出去外边吃一两次,那就不得了了。没人敢雇佣保姆,根本雇不起。他们日子无忧,但手上没有闲钱。

为什么呢?

我们的中产阶层,底下有七亿人垫底,像金字塔。这部分人现在是最宽松最自在的。而在美国,他几乎没有垫底的,他们是橄榄球型的,穷人只有小小一部分,富人也只有上边一小部分,中间全是中产。没人革命,没人抱怨,没人出离愤怒。为什么,因为他们早已卷入一套既定的机制中。比如,你得结婚,才能少交税;你得买房,才能少交税。买了房,你得按揭,为了还贷,你得拼命工作,工作之后待遇提高,为少交税,你得再买更大的房子,于是,你又得还更多的贷款,于是,你得更拼命地工作……如此反复。哪有时间考虑其他的事情。等到某一天,你干不动了,资金链断了,还不了银行的钱,你立马会被扫地出门。现在街头那些流浪汉怎么来的,就是这样的下场。还有一个例子,经济的衰退,现在也出了啃老族。我的邻居,有六个成年的孩子,他们全部回家住,没有工作,没钱买房,于是住父母的房子。各开一辆车,他们家的院子停了六七辆车。在美国,地大人稀,没有车,几乎寸步难行。大都会好一些,但很多城市,是没有公共交通的,别说地铁,就是公交车也没有。

唉,想不到美国有这么多苛捐杂税呵?

哈哈,那不叫苛捐杂税,是社会制度。

那欧洲的制度是不是更合理些?比如他们的高福利、免费教育,等等。

对,他们是资本主义中保留着社会主义。最好的做法是德国,它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融合。中国以后的道路,也许得参照德国的做法。我几年前就向国人鼓吹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弊病,很多人不理解。

……

吃饭间隙,我和陀爷聊了点上述社会与主义的问题。只是皮毛,却能看到他的忧心忡忡,对家国的忧患之情。

陀爷是作家,文学批评家。他最早于1983年和冯骥才编过《当代短篇小说43篇》,后又主编了《中国小说》年选、《中国寻根小说选》、《中国实验小说选》、《中国新写实小说选》以及《大众文化研究译丛》和《当代大众文化批评丛书》。1986年还当了《北京文学》的副主编,跟主编林斤澜搭档,推出了很多先锋小说,如马原、苏童、莫言和余华等的作品。我现在有时还看看《北京文学》,主编杨晓升是我的潮汕老乡。曾经一度它以报告文学主打,我主编的报纸副刊版面上也曾开辟了“纪实”版块,与之有良好的合作。2000年陀爷与北岛合作主编《七十年代》;主编《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等。而他继1982年转向文学批评之后,时隔三十年后,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无名指》,回归作家行列。对文学对作家,他的发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角度。比如他说,上世纪80年代文学变革的开端是“朦胧诗”。从文学变革的视野里看,他认为在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潮流,一个是寻根文学,一个是实验小说,还有新写实。他对“伤痕文学”的评价一直不是很高。经过这么多年以后,他还是坚持“伤痕文学”在文学上并没有多少新意,它和过去几十年延续下来的旧的文学观念、方法、形式有密切关联,是既没有反省也没有创新的这样一种写作。恰巧就在陀爷深圳演讲的同时,“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张贤亮去世。我有点后悔没来得及问陀爷关于张贤亮。但陈丹青讲,张贤亮代表的伤痕文学一代,在“文革”后确实给中国文学带来了第一批新鲜血液,但他们的写作大多还是停留在诉苦的层面。这是另一种理解。

莫言的小说好吗?

他早期的中短篇,真的好,非常好。如果诺奖颁给他早期的作品,那是非常得当的。

阎连科的呢,他去年出了《炸裂志》。

阎连科早年写作,《日光流年》《受活》那几部,还是不错的。可是自从写《为人民服务》以后,明显地越写越差。我当时看了之后,就打了个电话给他,说文艺不能服务政治,他这一部作品,显然是为别一种政治服务。这都是不该的。这以后,我们就没了联系。

杨争光的呢?

他的作品我买了一本,还没仔细看。

《从两个蛋开始》?

不是,好像是《老旦是一棵树》。

我们深圳有个薛忆沩,现定居加拿大,这些年状态不错,出了一些作品,如《遗弃》。关注过没有?

听说了,还没看。有人说他的《出租车司机》不错,有空看看。

今天报纸上你评论了杨绛的《洗澡》,还有钱钟书的《围城》。

我说过了,《洗澡》不是小说,《围城》也只能是二流小说。杨绛的《洗澡》写得很差,严格来说够不上一篇小说,即使把它当成小说读,也是一个写得很差的小说,但是好评如潮,简直有变成经典的意思。还有钱锺书的《围城》,其实是一部二流小说,可是自从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一捧之后,众声喧哗,都说《围城》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作品,这就很不正常。

《洗澡之后》看了吗?杨绛怕别人续她的,先下手为强。但为何说《洗澡》不是小说呢?

不是她想写小说,写了就是小说。《洗澡》没有小说的结构、篇章、布局、人物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等等,缺很多元素。

这是你第一次对外公开讲吗?

对,在今天见报的记者访谈中,算是第一次公开讲吧。以前我一直私底下讲过的。

你还提到顾彬。他是个争议特别大的人。总感觉一个老外,却对中国文坛指手划脚,让人生厌。

在研究中国文学的洋学者当中,相对地说,他还算比较了解情况的,尤其在诗歌方面,他了解得比较多,因为他翻译了很多诗歌,跟诗人有很多来往,这方面他有一定贡献。但是让他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复杂状况作出大的判断,他没有资格,他应该谦虚点。因为中国文学近几十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既涉及文学的内部原因,也涉及文学之外的原因。何况,无论内部还是外部,都有很多层面,都要做具体分析。

这里边是否有他中文表达不好,或是翻译的问题,有些东西被断章取义造成误解了?另外,也许他个人比较直接,用我们的话表达,就是此人较“二”。

有这方面的。

回到夏志清。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你好像不大满意?

夏志清这人完全是冷战思维,《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本书,充满了冷战思维的文化态度和观点。问题是,中国翻译、出版他这本书的时候做了一些手脚,如果不加任何删节或改动地翻译出来,此书恐怕是另一个样子。

现在新生代的作家中,有亮点吗?有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

嗯,现在的年轻写作者中,他们也有灵气,有变化,但都格局不大。你看我的文章中,里边就讲过,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对国内文学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8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无所不在的。这些影响之一是现代主义文学更强调怎么写而不强调写什么。在这种影响之下,作家们就不太关注历史、不太关注社会大问题、不太关注现实中人和人关系的复杂变化,而强调写作是个孤独的事情,表达个人情感、个人经验。另外,20世纪的一个历史性变革,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形成了成熟的中产阶级社会。在21世纪的历史发展当中,中国也出现了中产阶级社会,很多新生代作者都是中产阶级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经验局限在中产阶级的生活中,这使得他们的人生经验自然就成了写作的基本材料。这样一来,格局自然就比较小。

1989年陀爷应芝加哥大学之邀,前往美国,一访就是五年。此后,他多在国外。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客座研究员。娜斯和孟晖是他和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张暖忻的女儿,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孟晖前不久来过深圳,是因深圳尚书吧主办的“花气蒸浓古鼎烟——观史品香”孟晖分享会,她优雅、知性。《中原女子服饰史稿》《盂兰变》《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都是我喜欢的作品。张暖忻的《沙鸥》《青春祭》《北京,你早》等影片,堪称新时期电影的代表作,她与李陀合著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被视为新时期中国电影革新的宣言,可惜于1995年患病去世。当时陀爷已在国外。

陀爷的太太刘禾,是我喜欢的学者兼作家,她能把学术著作写得像畅销书,让读者一读再读。她留着很时尚的短发,前额的发梢还有一绺醒目的金黄色,瘦小,眼神犀利,“我自小就有侦探情结,喜欢刨根问底,对各种符号、密码和线索都感兴趣。这一切都对我后来从事学术研究有帮助。”这个是后来出版《六个字母的解法》的源头了。“我争取每年暑期都回来一次。一方面是为了探望母亲和家人;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保持与国内学者的交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尽量地去体验和参与中国社会的变革。”这个观点与陀爷不谋而合。

陀爷出生于1939年,与我父亲同年。坐他身边,向他敬酒,为他夹菜,依稀间,一种熟悉的感觉似乎又回来了。

同类推荐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阿莲

    阿莲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做最好的副手

    做最好的副手

    在一个组织或企业的内部领导班子中,副手既是一个重要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其权力不是很大,但却是组织的骨干,发挥着承上启下、分工负责的关键作用。  而且,在领导学中,也非常讲究副手的辅助之道,即如何配合一把手更好地把工作做到位,凡精于此道的副手总能站得恰到好处,赢得一把手的赞誉,否则,就可能丢掉自己的位置。  《做最好的副手》一书对副手该如何认知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如何配合好一把手的工作,如何处理与同级副手的关系,如何处理和统御下属的诀窍及方法等作了详尽细致的介绍,这为所有的副手们解析了将来的发展之路,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  本书特别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方法的指导性,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操作技巧;既有许多鲜活的故事和经典案例,又有为切实解决所有副手遇到的实际问题而精心设计的适用方法。若读者能够仔细品味琢磨,定会发现做副手的许多奥秘。
  • 头上顶的黄土(王韶华文集)

    头上顶的黄土(王韶华文集)

    这部散文集,首先与“黄土”有关,它是作品中蕴含的“气”质,一方面,黄土赋予人生活的浑厚感,以及它包举历史的深厚感;另一方面,黄土那种自然的本真的质朴味、真淳味,尤其融入文化就愈加深刻了。无论纵观天地沧桑,或者俯首风土人情,还是直面苦乐忧思,有的洋洋洒洒以宏论,有的几句闲言碎语道之,可谓“黄土文章”是也。
  • 流言(2019版)

    流言(2019版)

    《流言》是“传奇作家”张爱玲的散文代表作。从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张爱玲散文创作横跨半个世纪,《流言》收录她从20岁到25岁文学起步及盛产期的散文作品。这本书里,有“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等诸多脍炙人口、闪亮华丽的金句。有《天才梦》、《童言无忌》、《私语》等人生自传文字,敏感细腻的生命记录。有《自己的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等作家对自我写作的犀利剖析。有《公寓生活记趣》、《道路以目》、《夜营的喇叭》、《有女同车》、《到底是上海人》等对都市日常生活的观察,纷繁世事中的审美体悟。读《流言》,认识年轻时代真实独立的张爱玲。
热门推荐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 丛林之书(上)

    丛林之书(上)

    讲述印度樵夫的儿子莫格里还是婴儿的时候误入丛林,被母狼收养,成为狼群中的一员。小说讲述了莫格里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以少年莫格里为中心,创造了狼妈妈、狼兄弟、黑豹、老熊等性格鲜明的形象。莫格里最终成长为一个勇敢而机智的丛林少年,他掌握了丛林中的兽民必须遵守的丛林法律,成为丛林之王。
  • 简单与简爱

    简单与简爱

    细水长流的青春与成长,在人言可畏的年代,抑或在喷子泛滥的当下,痛并快乐是人物迭代更新的必备要素。
  • 朝华拾忆

    朝华拾忆

    ——桃花浪漫在春光照耀的温暖时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倚靠在一块无字墓碑上喃喃地诉说着今生的离别——“你说我们要生活在开满桃花的一片净土中,晨看朝阳,暮看晚霞.日升而作,日暮而息,你看——这次的我并没有食言.只可惜你已经不在了…”老者抚摸着墓碑,说着自己对她的承诺——天依然是那么的蓝,记得当年我们相遇时也是如此,但可惜的是佳人已玉殒他乡,唯有负心人在苦苦追寻
  •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沟通非洲与世界的桥梁:“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赘婿聊天群

    赘婿聊天群

    钢铁直男加入赘婿聊天群………我要把所有读者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另外随心写作,说崩就崩,请做好准备………我应该能够坚持三十章emmmmm
  • 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

    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

    本书内容包括: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白银时代、未来世界等内容。
  • 送朴处士归新罗

    送朴处士归新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凡改变

    超凡改变

    这是一部现代异能累小说,讲述了一个大男孩,被迫进入了一个另类世界,不断的冒险成长,经历了一段又一段非凡的人生。
  •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的竹马记事

    木小绵很痛苦,并为有宋晨这样一个白痴竹马而羞耻,记得小时候不懂事,惹到了一个死胖子,不过将宋晨带了出去装个气势,谁料宋晨这丫的一上去就抱住对方的大腿说:“好汉饶命!”擦!这是一个男人说的话嘛?本姑奶奶是宁愿战死好吗?于是,她真的光荣的被打了,还被抓花了脸!被胖子打也就罢了,谁知道宋晨这个家伙,一路边哭边嚷嚷:“哇~~我媳妇儿被人打啦,呜。。。”于是整个小区都知道木小绵被打了,这个不争气的,本姑奶奶迟早有一天要甩了你这个拖后腿的橡皮糖,木小绵在心里恨恨的想着。可她似乎忘了,如今的竹马,却也不是当初的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