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已经渐渐回暖。
时常会有小雨,空气也潮湿的很,虽然春天到来的迹象仍不多见,但看到开始吐芽的植物还是会让人的心情情不自禁的好起来。
假期结束后唐媛又开始忙了起来。三月更是多了很多工作。大大小小的会议,难缠的客户,一直在变的人事调动,新的项目和策划……各种各样的任务堆成了小山一样,带给人巨大的压力,唐媛却只觉得充实。
这天晚上,唐媛意外收到了母校寄来的邮件。
邮件里邀请她回母校做一次演讲,并提到,除了她之外,还邀请了其他在各个领域卓有建树的知名校友。
唐媛还纳闷自己混成这样也能算是知名校友,不过又想到自己当年也在校宣传部待过两年,又看了看时间居然刚好有空闲,既然是校宣组织的活动,于是欣然赴约。
当年一提及上台演讲就紧张的要死,恨不得台下的听众全都是聋子瞎子;现在却已经可以在业界各位巨头面前气定神闲的高谈阔论,唐媛对于自己的改变向来非常有成就感。
////////////////////////////////////////////////////////////////////
三月十四日,周四,晴。
再回到母校,唐媛实在是感慨万千。
果然,学校在他们那届毕业之后就装修的更好了。
原定下午三点开始讲座,唐媛上午就到了学校,百无聊赖之下决定重新逛逛已经大变样的母校。
图书馆和餐厅的位置没变,新修建了几座教学楼和办公区域,校中央的人工湖也朝东西方向拓宽了。
唐媛走在湖边,看着湖里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春天的迹象。
她想起来毕业离校那天,下了点雨,前任从湖里偷偷摘了荷叶盖在她头上。
又看见湖边三三两两坐着几对小情侣,有的安静的聊天、有的在打打闹闹。哎,真是美好的校园爱情。
唐媛顿时有了一种过来人的沧桑感。
忽然,一本书掉在了唐媛面前——《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
显然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触及到了中文系的唐媛的知识盲区。
唐媛下意识弯下腰去捡书,一抬头却愣了。
对面比她高出一头的学生的表情也变得精彩起来。
“唐…啊不是…”男生一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唐媛。
唐媛也认出来了,这不是情人节那天酒吧里驻唱的小孩吗?
众所周知,巧成这样就该有故事了。
唐媛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笑了笑,问:“挺巧啊,你是这儿的学生?”
“是啊…”男生拍了拍课本,“那个…您是来?”
“我来参加讲座的。我以前也是这儿毕业的。”
“讲座?哦我想起来了,他们说今天下午有一个知名校友演讲会,就是那个?”
唐媛点了点头:“对啊,来早了,在学校逛逛。”
她心想自己果然不是什么知名校友,突然开始担心万一演讲的时候尴尬怎么办?
哎呀对了,讲座的主题是什么来着?邮件里也没说呀…
男生点了点头,说:“那个我…先走了,我赶着去上课呢!”
///////////////////////////////////////////////////////////////////////
下午的宣讲会如期而至。
唐媛坐在报告厅的第一排,左右看了看,居然还真有几个熟面孔,忍不住惊叹云淞大学这样的普通高校居然真的出过几个厉害人物。
等到主持人宣布开始,说了一段慷慨激昂的开场词,唐媛才明白过来,原来又是这种老套的励志演讲,讲讲故事,说说鸡汤就混过去了。
///////////////////////////////////////////////////////////////////////
这次来参加宣讲会的“知名校友”们总共九个,每个人约莫都要讲十五分钟左右,分了两场,唐媛排在了下半场。
轮到唐媛时,她走到台上,站在演讲台前看着底下的观众,一瞬间好像又回到了大学的时候。
她不再是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对任何刁钻古怪的案子都可以游刃有余的侃侃而谈的高管,而是变成了曾经那个刚刚十八岁,在部门成立后第一次会议上连自我介绍都紧张得说不出口的小孩。
完了。
唐媛心想自己怕是要凉,怎么突然大脑空白说不出话来了。
她看不清台下人们的表情,但是却猜想他们一定是满怀期待地想要从她这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人生道理。
这跟她平时的各种会议和汇报都不一样。放在平时,她可以轻而易举地揣测到领导们希望看听到什么,也可以轻松地把自己的要求表达给下属们。
可是在这里,她不知道坐在台下的这些小孩们想听什么,想得到什么。
唐媛头一次发现自己对于当众演讲的恐惧一直以来仍然存在,这一认知迅速击溃了她自以为是的成就感。
但她看起来还是冷静又从容。
该讲什么呢?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没有那么励志,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通过光彩的努力得来的,大多数沾了投机取巧和运气的光,人生理想早就被抛在了脑后,成就乏善可陈,人际关系更是一塌糊涂,终日忙碌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它也许近在咫尺,也许又遥不可及,但能遇到自己愿意热爱一生的东西,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你要记得,不是你选择了它,而是它给你留了一扇窗,它给予你快乐和希望,给予你平凡日子里最伟大的想象,它是你的梦想,它也是奇迹本身。所以也许会很难,但我还是希望你们都能给心里那一束光留一点小小的希望,不要让它蒙尘,也不要让它熄灭。你一定要快乐、勇敢地去拥抱它,去追赶它。你的时间还很长,你一定可以,让自己的理想王国投射到现实里…”
她在掌声中飘飘然地走下台来,坐回到自己的位置。
完全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
一般来说,这种活动通常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参加,美其名曰按个人兴趣,其实都分配了指标强制出勤。
作为大三学生,谢昀本来没想参加。
谢昀就是那个酒吧驻唱的男孩子,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未来程序员的候选人。
大三了,距离毕业也不远了。可是专业知识依然难到令人头秃,还不知道会不会挂科。况且就算是热门专业,依然前途未卜。考研有些鸡肋,这专业本来就是应用型不是科研型的;找工作的话,学校名气不够大,本科学历也不算高,还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回家待业更不行了。
最重要的是本来就志不在此。
谢昀高中时候一直是品学兼优的第一名,从小到大待得都是年级里最好的火箭班。
他本来有一个很浪漫的梦想——要是能成为一个专业歌手就好了,不用到音乐家的地步,就是简单的把自己的情感和故事写成歌,用歌声感动自己,打动别人。
他声音很好听,如果真的走这条路,绝对是老天爷赏饭吃。
然而因为成绩好的缘故,加上上一辈人对与艺术生的偏见,家境也一般,谢昀最终还是选择了普通理科,吉他不至于束之高阁,但也基本与之无缘了。
谁知道高考考砸了,来了云淞大学这个不上不下的大学,不是名校,但也是省里的重点高校。可是再要碰音乐已经很难了,因为家里人觉得计算机专业热门,就业面也大,足够将来过体面的生活了。
提交志愿那天,他在父母的注视中把软件编程写在了每一个志愿学校的第一志愿专业,然后点击了确定,关闭了网页。
当时也觉得没什么,反正他对这个专业好像也不讨厌,甚至有点兴趣。可是一学起来就不是这样啦。专业课不难,但要想学精,绝对需要平时下苦功夫。
就这么学着学着,越来越觉得这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总有种说不出来的郁闷感。后来他参加了学校里的乐队,又开始在酒吧驻唱,于是想要唱歌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对于这个专业的排斥也一点点增强。
大三了,总要做个取舍了。
巧的是今天他居然又遇见了唐媛。或许是好奇心驱使,他在讲座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溜了进来,找了最后排的位置坐了下来。
唐媛上台时。他认真听了一会。
//////////////////////////////////////////////////////////
“你要记得,不是你选择了它,而是它给你留了一扇窗,它给予你快乐和希望,给予你平凡日子里最伟大的想象,它是你的梦想,它也是奇迹本身。”
听听,多么激动人心啊!
正巧,谢昀最近看到一档音乐选秀节目正在进行海选报名,是一个比较大的平台,如果能顺利通过海选进入正式比赛,甚至成为最后的冠亚季军和公司签约,那就真是奇迹发生了。
于是一时冲动下,谢昀当场填完了报名表,并且无比期待那个奇迹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