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52900000006

第6章 南极行

南极的启示是21世纪的世界所急需的,《南极条约》所指引的道路是21世纪人类所应当走的道路。这条道路,也是我们中国一再强调的,要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寻求互利共赢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一定会迎来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联合国海底委员会最早是由拉美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倡议,经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成立的。1982年联合国第三届海洋法大会,就是在海底委员会多年工作基础上召开的,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0世纪60年代,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一批拉美国家提出要在距本土200海里以内的地方建立专属经济区。拉美国家的上述要求,矛头是针对当时美苏两个霸权国家的。当时中国外交的重要方针之一是反对霸权主义,所以早在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前,我们就多次发表声明,支持拉美国家提出的200海里海洋权益的要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后,联合国海底委员会是我国最早参加的委员会之一。

我国决定参加海底委员会,拉美国家非常高兴。有些拉美国家代表告诉我说,当时他们从联合国图书馆西班牙文版的《北京周报》上,看到了中国支持拉美国家200海里海洋权益的要求后,十分兴奋。中国的支持使他们的底气更足了。

中国参加海底委员会后,我们会见了海底委员会的许多成员国,特别是拉美的成员国的代表。智利、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国代表对我们特别热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联合国海底委员会的情况。我会一点西班牙文,代表团团长会见拉美国家代表时,就由我做翻译。久而久之,我就跟拉美国家出席海底委员会的代表们熟了,经常在一起聊天。

阿根廷、智利靠近南极,他们出席海底委员会的代表向我介绍过南极的情况。南极和北极不一样,北极没有陆地,只有冰雪;而南极则有陆地,面积很大,有1390万平方公里,生物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南极还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拥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资源。南极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2010年8月,科学家们观测到了-93℃的低温,这成为有史以来地球的最低温度。显然,南极对人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介绍使我萌生了有一天去南极看看的想法。但在20世纪70年代,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我虽然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但只有在出席国际会议的时候,才有到其他国家看看的可能。南极冰天雪地,不可能在那里开会,我的愿望就很难实现。

2012年下半年,有朋友来找我,表示他们想组织一些人士去南极看看,为筹备南极论坛做准备,邀请我参加,并开了几次预备会议。发起这次活动的是几位做得很成功的企业家。有一位企业家在预备会议上说,他2011年曾经到南极旅行了一次,心灵受到了震撼。今天的世界被工业化污染得够厉害了。然而南极没有污染,是地球上的一方净土。我们的地球真美好,南极是一块净化灵魂的地方。他从南极回来后,感到保护地球、保护自然环境应当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过去他每天换衬衫,现在觉得不必每天换,过两三天换也可以。这样可以少用点水,少一点污染。

这位企业家还说,过去几十年中国大发展产生了不少物质上的富翁。但是光有钱是不够的,中国要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必须出现一批“精神的富翁”。精神的富翁是关心人类前途的人,能够产生好的思想,推动人类进步的人。这样的人如何产生呢?关起门来是无法产生的,要通过与世界各国的人士进行交流才行。今天世界上讨论人类之间分歧的会议太多了,能不能建立一个平台,讨论人类共同的东西?南极论坛的想法就是这样萌生的。

他的上述想法是肺腑之言,我被他的真诚和追求感动了。于是我接受了他的邀请,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南极行。

2013年2月17日晚,我们一行20余人从首都机场出发,飞往位于阿拉伯半岛波斯湾南岸的卡塔尔首都多哈,于2月18日凌晨抵达。我们在多哈换乘卡塔尔航空公司的班机飞往巴西。这是我平生坐飞机最长的一次旅行,飞了16个小时。我们飞越阿拉伯半岛、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非洲大陆,穿过大西洋,飞抵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我们在圣保罗稍事停留,然后向南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我们于当地时间晚上九点飞抵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西班牙文的意思是“空气好”,可能当年西班牙人来到这里发现空气很好,就取了这个名字。阿根廷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国家,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人口仅4100多万,自然资源非常丰富。20世纪初的时候曾经是世界上第七富有的国家。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纽约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期间,阿根廷代表请吃饭,他们告诉我说,阿根廷人每顿饭都要吃肉,不吃肉就好像没有吃饭。

2月19日上午,我们游览布宜诺斯艾利斯,参观博卡(系拉布拉塔河的入海口,78公里宽)的运动场。这是阿根廷出足球明星的地方,马拉多纳就是在这里发迹的。博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貌不扬”,没有什么现代化的运动场,周围有不少小商店,出售有关足球的纪念品,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晚上,我们先去大使馆出席殷恒民大使为我们一行举行的晚餐。我认识殷大使有30多年了。1981年我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工作,陪同谢黎秘书长访问西班牙时,当时他正在中国驻西班牙使馆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与殷大使工作上有过接触。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见面之后特别开心。

殷大使利用晚餐时间向我们介绍了阿根廷的情况。阿根廷真是地大物博,发展经济的条件非常好。但是这个国家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长期发展停滞,不过日子能过下去。

殷大使告诉我们,阿根廷的工会力量非常强,这与阿根廷的历史有关。1946—1955年和1973—1974年庇隆担任阿根廷总统时,他非常同情工人,在他执政期间工会组织的力量迅速壮大,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中国的企业到阿根廷来投资,必须注意阿根廷的这个特点。工会经常组织工人罢工,上街示威游行。在游行的途中,工会还安排人在街边烤肉给游行的工人吃。这大概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晚餐后,我们去观看探戈舞表演。探戈舞源于非洲,但在阿根廷成名。探戈是一男一女的双人舞。在音乐伴奏下两人翩翩起舞,节奏分明,舞姿优美,很有特色。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阿根廷馆就经常演出探戈舞,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很受欢迎。

2月20日早上我们飞往乌苏怀亚。乌苏怀亚是阿根廷最南端的一个小城市,只有12万人。从阿根廷去南极,这是必经之地。到了乌苏怀亚之后,当地人告诉我,华为公司在这里投资建厂。阿根廷政府想发展乌苏怀亚地区,让该地区享有一些优惠政策。华为进军拉丁美洲,需要在南美大陆投棋布子。乌苏怀亚就是华为在拉美的一个点。我听了这个消息感到十分高兴。我这个搞了一辈子外交的人,最近要来南极,才知道有一个乌苏怀亚。中国的民营企业真厉害。

我们在乌苏怀亚还参观了很有特色的监狱博物馆。这是1902—1920年建的一所监狱,最多时关押了五六百名囚犯。这些囚犯在这里建设了许多公共设施,包括25公里长的铁路。

博物馆再现了当年乌苏怀亚土著居民亚马纳人(Yamana)当年生活的情形。16世纪西班牙人来到了这里,带来了欧洲大陆的文明,也带来了欧洲大陆的流行病。亚马纳人对于欧洲的流行疾病没有任何抵抗力,后来就死绝了。

博物馆里还展示了西方各国以及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的探险家到南极探险的情况。十分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到南极探险的中国人。

傍晚,我们就在乌苏怀亚的港口登上了送我们去南极的“探险者号”。上船后,大家各自进入了自己的舱室。我们一行我年龄最大,组织者对我很照顾,让我一人住一个舱室。其他人都是两人合住一个舱室。

在起锚航行之前,第一件事就是举行救生演习,这是船上每一名乘客都必须经过的培训,做得十分认真。救生培训就是一旦碰上不可抗拒的危险,必须弃船逃生时,每一名乘客所必须做的事情。我们大家在甲板上按照各自的舱位列队,听取船上的大副向我们介绍。他特别强调说,弃船的命令只能由船长发出,每名乘客届时如何行动,必须听从船员的指挥。“探险者号”载有的几艘小艇可以把全体乘客和船员载走,大家不必拥挤,每个人都能上艇。

“探险者号”启航了。开始比较平稳,进入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后船就十分颠簸。德雷克海峡宽800公里,是南极半岛和南美洲之间的海峡,也是长达21000公里南极流的必经之地。南极流流量大,相当于大西洋暖流的5倍。所以,我们的船十分颠簸就不奇怪了。

从2月20日晚开始,到3月2日下午我们回到乌苏怀亚,我们在船上度过了整整10天。船上的生活内容十分丰富,我们一行20余人,举行过全团会议;举办过有关国际形势、世界经济的讲座;就如何筹备南极论坛举行了座谈;船上每天都有介绍南极情况的讲座。

我们这些人运气很好,在船上10天绝大部分是晴天。导游告诉我们,这在南极是罕见的,雨雪天是南极的家常便饭。南极没有污染,空气好极了。那里的景色是独特的,也是迷人的。晴天的时候,蓝天白云,与湛蓝的海水和覆盖白雪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阴雨天的南极也很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

我们还在导游和科考人员的陪同下九次乘橡皮艇登岛。登岛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培训,约法三章。我们上岸时非常小心,陪同人员一再叮嘱我们,岸上没有厕所,我们登陆后只能看,只能拍照,但不能在那里留下任何带去的物品,更不能扔垃圾。我们不能从南极带走一草一木,甚至捡一块石头都不行,带走的只能是美好的回忆。我们对那里的动物不得有任何干扰,企鹅、海豹不怕人,但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至少要保持5米的距离。

企鹅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忙着下海。企鹅看上去十分可爱,但是我们一上岸就闻到一股企鹅粪便的奇臭。企鹅一次就下两个蛋,孵出来的小企鹅由父母来喂食,吃父母反刍的食物。老企鹅要不断地下海,从海里获取食物,上岸后喂给小企鹅。小企鹅见老企鹅上岸,都纷纷跟着老企鹅跑,嗷嗷待哺。老企鹅则能从众多的小企鹅中分辨出它们的后代。小企鹅出生后只有3个月的成长期,它们必须在严冬来临前与父母一道下海,转移到较为温暖的地方,否则无法生存。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是颠倒的,我们这里是冬季,南半球则是夏季。南极冬季严寒,温度可以降到零下五六十摄氏度,而夏季温度可以升高到零上几摄氏度。我们去的时候,适逢南极的夏季。南极半岛山峦起伏,有些地方白雪皑皑,有些地方雪化了,露出了岩石。在中午的时候,有时能看到雪崩,雪崩时,像打雷一样,地动山摇。我们在勒梅尔海峡一处被称为“冰山坟墓”的地方,看到了海面上漂浮的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冰山。你不能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此之精妙。

对南极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自然环境保护得非常好。但是,船上的科学家和学者告诉我们,20世纪前半叶,南极曾经是大国激烈争夺的地方,有九个国家对南极洲提出了领土要求。人们在那里对鲸鱼、企鹅滥捕滥杀。我们在南极半岛的“海中海”港湾,看到了当年鲸鱼加工厂的废墟。那时,捕鲸的办法是先把鲸鱼打死,然后向鲸鱼体内充气,让它漂浮在海面上,并在鲸鱼的背上插上捕猎公司的旗帜,表明鲸鱼的归属。当年海面上曾一度漂浮着4000具鲸鱼的尸体,鲸鱼的血把海水都染红了,岛上的鲸鱼加工厂臭气熏天。

显然,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与20世纪前半叶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南极洲被完好地保护了下来。出现这种局面,应当归功于《南极条约》。1958年,经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倡议,12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六十多次会议,终于于1959年12月1日通过了《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6月23日正式生效。

重温《南极条约》的实践以及后来的情况,今天的世界能够从中获取重要的启示。

第一,全人类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制定《南极条约》的时候,世界还处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处于激烈的对抗和角逐之中。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条约的宗旨和原则明确规定: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用于和平目的,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与目标。《南极条约》的实践证明,全人类的利益能够把有不同诉求的国家联合到一起,而且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南极条约》生效后,有效期30年,1991年到期后,又延长了50年。有专家认为,《南极条约》的有效期会永远延长下去。

今天的世界,与冷战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的共同利益比过去大大增多了。冷战时期能做到的事情,今天更有条件做到。

第二,追求和平与倡导国际合作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南极条约》禁止在条约区从事任何带有军事性质的活动,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南极条约》签订以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南极始终是一片和平的乐土,这是多么好啊!

人类的进步需要开放和国际合作,《南极条约》鼓励各国科学家在考察中相互合作。南极是地球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各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有利于破解各种科学之谜,造福全人类。条约规定,各协商国都有权到其他协商国的南极考察站上视察。这个规定,显然对于促进国际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领土主权争端,一时解决不了,冻结起来是一个好办法。在《南极条约》签订前,不少国家都对南极大陆提出了领土诉求,相互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甚至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历史告诉我们,领土主权的争端经常是引发战争的根源。《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的领土要求,并规定不得提出新的要求。冻结的主张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保证了南极的和平,这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是相通的。

第四,环境保护太重要了。我是从雾霾严重的北京来到南极的,二者的反差太大了。北京雾霾严重时,空气让人感到压抑,而到了南极,你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没有污染,空气新鲜是多么可贵啊!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人类的进步是前所未有的。但毋庸讳言,工业化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太多了,对环境的破坏太严重了,其后果是,人类已经并将继续为此付出健康与生命的代价。随着世界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正在成为人类所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而南极拥有世界70%的淡水资源。这里的水是洁净的,没有受到污染。这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说多么重要!党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这不仅反映了公众的愿望,而且也是人类继续生存下去所必需的。

总之,南极的启示是21世纪的世界所急需的,《南极条约》所指引的道路是21世纪人类所应当走的道路。这条道路,也是我们中央一再强调的,要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寻求互利共赢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一定会迎来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同类推荐
  • 新反经(下)

    新反经(下)

    全书集诸子百家学说,叙历代更迭史实,核心是“论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作者揉合儒、道、兵、法诸家思想,汇集王霸谋略,形成这么一部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原书涉及君臣德行、任人用长,钓情察势、霸略权变等内容,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对那些胸怀大志,追求卓越的现代人来讲,无论奉上御下、结盟御敌,还是公关游说,为人处世等均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党员学党建

    党员学党建

    作品把党建读物由灌输式教育转变为服务式教材,努力为广大党员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创造条件。作品旨在激发广大党员的自觉学习兴趣,为此,行文尽量简单平实,力求做到语言生动流畅。版式设计和编排考虑了适应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阅读,尽量做到为读者提供阅读便利,体现了作品最求人性化阅读的出版理念。
  •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务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务

    本书紧扣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务,详细阐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设置方式、活动方式的创新,着重分析了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并在加强农村基层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探讨。本书对于广大党建工作者做好新时代农村党建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推进新时代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学习读物。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

    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热门推荐
  • 道一曲阁楼

    道一曲阁楼

    本文讲述古代言情,男主与女主的崎岖故事。
  • 初夏未晞

    初夏未晞

    她是圣灵第十三位神明;他是魔尊的候选者,却被当作人质送往仙界。当他们于仙界相遇,是幸?“我们成亲吧!”是不幸?“仙魔殊途!你们怎能一世相守!?”大婚那日,她于闺中待坐,他于诛仙台立,“仙魔殊途,若你当真爱她,就跳下诛仙台,来世修灵得道成仙,再续前缘!”她得知消息急忙赶来,却只看到诸仙伫立,以及诛仙台前那一只小小的风灵蝶。“阿言!!!”因你悟道,为你成神!“你们…是我的父母,我的导师,我的长辈;这里…是我的家,我毁不得…呵哈哈”明明是在笑,但泪水却是不住的流。阿言,你…在哪?『这是一个为寻挚爱而入轮回寻其几世的白痴在寻夫的同时也找回自己丢失的道义的故事,小女不才,剧情无能,诸君得看且看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作佛形像经

    佛说作佛形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个女孩叫夏桐

    有个女孩叫夏桐

    三个青梅竹马的小故事。初恋总是那么青涩又动人,而竹马们也总是从莽撞的愣头青变成了成熟可以依靠的男人。
  • 药岛有圣女

    药岛有圣女

    药岛圣女,一次意外,成为反派拯救系统的宿主,从此以后穿越大千世界,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系统:宿…宿主!请你停住你这个大胆的想法,我们是要救他,不是让他在黑化路上越走越远!扶苏默默的放下手中的刀,抿唇道:其实我刚刚是想救他来着。系统:………我差点就信了。
  • 金谷银山

    金谷银山

    小说《金谷银山》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大背景,展现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北方农村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是一部当代中国农民新《创业史》。燕山白羊峪青年农民范少山,从小喜欢梁生宝,以梁生宝为榜样,他在北京昌平卖菜致富,却赶上在天津打工致残的父亲回乡,雪灾和贫困困扰着村里还没有搬迁的17户农民,空巢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绝望之际村民老德安自杀身亡。这给范少山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他主动回乡,有力回答了脱离土地的农民还回得片故乡的问题,他带领乡亲们走上绿色,生态的脱贫致富之路。为了挖掘祖宗留下的谷种,与外国种子抗争,终于在太行山山找到具有传奇色彩的金谷子,种在了白羊峪的土地上,获得成功,引为轰动。在农大孙教授的指导下,他利用本村的苹果园,培育无农药苹果,成果中国第一个“永不腐烂”的苹果,被称为“金苹果”。为了打通白羊峪与外界的道路,范少山带领乡亲们奋力开掘……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奋争,使一个贫困绝望即将消失的小山村,最终脱贫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村,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绿色生活。范少山的脚步并未止于此,他还下山推动土地流转,建成了万亩金谷子种植基地,在成就新农民梦想的同时,也使中国北方更多的农民受益。他们砥砺奋进的创业故事为时代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
  • 李清照

    李清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母,请这样开启孩子未来的财富之门

    父母,请这样开启孩子未来的财富之门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孩子从襁褓婴儿长成大孩子了,不在需要父母的监护,更减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无形中与父母之间有了隔阂,孩子将去开拓属于自己的心中所想和人际交际圈,在此,本店掌柜提示家长朋友,无论您是成功者或是创业中、无论您有多忙应酬多多,请您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伴孩子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