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2300000025

第25章 恶人先告状

“谢谢爹爹。只要有爹爹娘亲和姐姐在,再可怕的噩梦婳儿都不会害怕。”如婳拉着凤尚卿的手,眼中莹莹有泪光闪动。

“傻孩子。”凤尚卿摸了摸如婳的头,摇头笑道。

“爹爹,这孔雀羽毛这么美,如果把它与我们的凤锦融在一起,会不会更加的光彩夺目呢?”如婳拨弄着风铃下面的羽毛,若有所思的说道。

凤尚卿一怔,随即哈哈笑起来,显然被如婳这种小孩子才会有的异想天开的大胆想法逗乐了。

“爹爹,我倒是觉得婳儿的想法很特别,您想,就连黄金都可以捻成细细的金线用作刺绣,那将本身就柔软的孔雀羽毛同样捻的极细再与蚕丝混在一起,岂不是会织出一匹似彩霞一般绚烂的锦缎吗?”如翎想到了那个画面,不由的兴奋道。

凤尚卿神思一震似有顿悟,不觉得点头叹道:“嗯,你们说的有道理,倒是可以一试。”

如婳亮晶晶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就那么看着凤尚卿和如翎热烈的讨论着她刚才的提议,尽量表现的让大家觉得她刚才信口而说的建议只是一个突发奇想罢了,而凤尚卿的确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事实上这孔雀羽锦会在三年后华丽现世,由于此锦材料珍稀昂贵又奢华夺目,所以被作为献礼上贡于皇室后,很快受到了宫里贵人们的青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御用贡品。而如婳的私心在于,若是她们提前研制出此锦,也许从此会改变凤锦楼的命运,一朝升迁京城成为皇商不说,更可以有机会摆脱那自私虚伪刻薄寡恩的二房一家,真正是利大于弊。

雪雁刚和厨房的婆子们提着饭菜进门,就见寿喜堂的春桃挑了帘子进来,笑眯眯的行礼道:“大老爷,大夫人,老夫人要奴婢来请你们前去寿喜堂一叙,还有大小姐和三小姐也一并前往。”

凤尚卿和凤夫人面面相觑茫然不解,凤老夫人虽然不是凤尚卿的生母,但凤尚卿是个仁义之人,这几年他但凡在府里无不日日问候事事请安,做到了一个孝子应做的所有,但是这么晚了还叫他们一家四口全去寿喜堂,倒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凤尚卿面露疑惑的问道:“老夫人那里可有发生什么事?”

春桃低头轻语,“老夫人说您去了就知道了。”

这是不打算提前告诉他们,怕有了准备,不方便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吧,如婳心里想。

如婳看着春桃丝毫挑不出纰漏的表情,指着雪雁她们手中的餐盒故意说道:“可是爹爹刚回来,还没吃饭呢”。

凤尚卿摆了摆手,说道:“既然老夫人有事要说,不妨我们先去寿喜堂吧,饭菜回来吃也是一样。”

凤夫人微微皱眉,面上有些不悦。自己的夫君自己最是心疼,凤尚卿饥肠辘辘的赶了一路,这刚到家一口热饭还没来得及吃上,就又要被老夫人叫出去,也难怪凤夫人脸色会不好看。

凤老夫人说是一家婆母,那是因为凤尚卿给她这样一个体面和殊荣,否则以一个爬床的妾室,如何担得起“老夫人”这个尊称。可就是这样,凤老夫人也没有多领他们的情,她只觉得这富贵这体面是她自己应得的,因为若没有她,或许凤尚卿根本没有长大成人的机会,早就死于幼年时的那一场疫病。现在想来,那场病怕也是来的蹊跷。

“夫人,我们走吧。”凤尚卿看出凤夫人的神色有异,便故意拉起她的手,笑容温和的说道。

凤夫人轻轻叹了口气,无奈笑道:“嗯。走吧。”凤夫人心疼凤尚卿的一片孝心,所以不忍让他处在中间为难,以往凤老夫人和雷氏明里暗里对她冷嘲热讽的时候,凤夫人也只当一笑而过,不会与他们多做计较,更不会将这些委屈说与凤尚卿听。今日,也是一样。

寿喜堂里,凤老夫人坐在正前方的软塌上,倚着秋香色引枕,手里捻着一串五彩碧玺佛珠。她微微眯着眼,像是在闭目养神,可是脸上的每一道褶子里似乎都酝酿着一股待发的怒意。房间里的气氛古怪又压抑,侍奉的婢女们无不垂头屏息,默默站在原地,不敢乱动分毫。

左手边的椅子上坐着仍在抽抽搭搭眼睛红肿的凤芝兰和一脸愠怒眉眼尖刻的雷氏,见凤尚卿他们一家进来,雷氏的双手恶狠狠的绞了衣角几圈。

凤尚卿带着妻女一同上前行礼,说道:“老夫人安好。”

凤老夫人抬起眼皮瞧了他们几人一眼,带着一丝压制的怒气冷哼一声,“老身我可担不起。”

凤尚卿眉头微微一皱,正色问道:“不知老夫人因何发这么大的火,不妨说与尚卿一听,切勿气坏身子。”

凤老夫挑眉看了一眼凤尚卿身后的如婳,手中的佛珠咔嗒一拍,冷笑起来:“尚卿,你不如去问问你的好女儿们都做了什么?”

凤尚卿的脸色微微一变,下意识的转头看了一眼如翎和如婳,疑惑不解回道:“尚卿不懂老夫人这是何意。”

凤老夫人冷哼一声,指着一旁神色淡漠的如婳怒声道:“如婳,当着你爹的面,你将今日你与如翎做的丑事一五一十的都说出来,若有一句不实,家法难饶!”

如婳抬起头定定的望着凤老夫人,神情不见恼怒,只是淡淡微笑,“祖母,如婳实在听不懂您说的话,什么叫我和姐姐做的丑事?想必是祖母年纪大了兴许记岔了吧,今天当众出了丑丢了脸的可是二姐姐啊。”

凤芝兰咬着唇,羞愤道:“凤如婳!你别以为我不知道,要不是你与那刘曜串通,他怎么会让人故意来毁我清白?”

“谁是刘曜?”不明就里的凤尚卿出声问道。

如婳抬起脸眨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委屈巴巴的说道:“爹爹,婳儿根本听不懂二姐她在说什么,什么刘曜什么串通,明明婳儿也是今日无意中在后山碰见二姐和那刘曜在一处说话,这才第一次见到此人,也不知道二姐为何会突然发难指责婳儿与人如何勾结串通之类的话。爹爹一直教导姐姐跟婳儿,做人应当谨记仁孝礼义廉耻这六字,所以婳儿不敢说谎也绝不会说谎!婳儿不认识那刘曜,也绝没有串通他故意去玷污二姐清誉!至于那些人为何会站出来当众与二姐拉拉扯扯,这恐怕就要问二姐姐她自己了。”

同类推荐
  • 穿越本色,宠妃难控制

    穿越本色,宠妃难控制

    崔扇希在一次登山时,遇到上仙胡得仙,她被胡得仙赋予使命,目的是到昭陵国接近太子安凌映,并在月食之日取得龙心。胡得仙告诉她,在她魂穿后,命运会安排三个男人爱上她,而他们将有助于她得到龙心。并且这第一个男人会为她而死,第二个男人会为她而疯,而第三个男人则会为她献上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工王妃:王爷,别装了

    特工王妃:王爷,别装了

    别人穿越不是成为妃子就是公主,最不济还能混个庶出受气的小姐,凭啥她却成了一个细作?还是一个睁开眼就吃了剧毒的细作!于是乎,苏湮的生活只有两个字,那就是“保命”。第一个任务,嫁给傻王爷。苏湮决定看在这傻王爷颜值高的份上,她还是哄哄他吧。新婚之夜,傻王爷趁她睡着时扒了她的衣服,被她扇了一个巴掌:“谁让你脱我衣服的?”“是管家说的啊,叫我等睡觉的时候和王妃脱衣服玩亲亲,他说可好玩了!”傻王爷一脸无辜……接近太子,接近五皇子,接近世子……咳咳,为毛给她的任务都是这样……带有桃花色彩的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王的妻子

    魔王的妻子

    【大结局】他以嗜血闻名,行事向来高深莫测、不合常理、阴晴不定,传闻他以人血为食,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世人称之为魔王。她立志赚尽天下财,不管黑与白,凡挡她财路者,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就算妖魔鬼怪来了,她也照砍,可偏偏遇上一个煞星克星……他以为她只是个生性贪玩、调皮捣蛋的古灵精怪,却不料是个深藏不露、笑里藏刀的厉害角色……她以为他只是个冷酷无情、剑走偏锋的嗜血狂魔,却不料是个用情至深、十全九美的好男人……当冷酷无情的嗜血魔王遇上深藏不露的古灵精怪,造出两个举世无双的小萝卜头时……【夫妻篇】某打翻醋坛子的男人,看着旁边数银子的某女人,问:“如果我和银子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哪个?”某女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先救银子。”“什么?”晴天霹雳啊!“因为你不会沉下去,银子会。”无语……【父子篇】“爹爹,你长得很像我。”“儿子,是你长得像我。”“好吧,娘亲说爹爹在更年期,要让着你。”无语……【父女篇】“爹爹,情敌叔叔帅帅。”“女儿,他有爹爹帅吗?”“好吧,爹爹也帅帅,娘亲说的。”无语……
  • 静默霜胜雪

    静默霜胜雪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她,风族嫡女,却因一句预言沦落他乡;他,龙国皇子,却被佞臣设计,一出生便被遗弃;他们遇见了彼此,惺惺相惜,但另一个她的出现,却让他们的爱情之路走得更加艰难,可他们的心中不曾忘记彼此的音容......风云突变,只有他们能拯救乱世......
  • 神偷国舅不安乐

    神偷国舅不安乐

    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当鼎鼎大名的怪盗‘一枝花’阴错阳差的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二世祖——庞昱,看她如何戏众男,玩朝堂,乱江湖!她忙时,鱼肉百姓,强抢民男;闲时,自偷自乐,屡破奇案。她既不求功名利禄,也不愿报效国家,一心只想把二世祖的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力争做到“国舅出游行人避,一声安乐止儿啼。”片段一卧房内,某男正打算沐浴,欲借此洗去连日来的风尘。可他刚褪下官袍,外面突然一阵鸡飞狗跳。只见某女风风火火的闯进屋内,跑得是上气不接下气。她先奔到桌旁倒了杯凉茶,一饮而尽,随后注意到身着白色里衣的某男,嘿嘿一笑,反客为主:“不必管我,你继续,继续哈。”末了,某女还不忘做个请的手势,宛若她才是这个房间的主人。“不知小侯爷深夜来访所为何事?”某男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但话中却隐隐透着一丝不悦。“你先洗,待你沐浴更衣完毕,本侯再与你详谈。”尽管某女嘴上说的一本正经,可整个人却如老僧坐定一般,丝毫没有避嫌之意。“下官不敢劳小侯爷大驾,倘若小侯爷有要事相商,下官定全力配合。”某男的眼皮抖了抖,试图尽快赶走这尊不请自来的“大神”。“无碍,此事需从长计议,不急于一时。何况,大家同为男人,即便你洗,我在一旁看着,又有何不妥?”某女目光如炬,脸不红耳不热的说着大言不惭的话。不顾某男抽搐的嘴角,某女随手添了一杯茶,翘着二郎腿,坐等她的美男沐浴图。。。。。。片段二宫门外。“你是谁,为何堵住本王的去路?”某男挑了挑眉,狐疑地打量着挡在他面前的瘦小男子。“本侯乃当朝国舅,奉命迎契丹太子入宫,得罪之处,望太子见谅。”某女微微施礼,一番话下来是不卑不亢。然而,她那低垂的眼眸却闪过一丝狡黠,稍纵即逝。出于礼节,某男客气的回了句:“侯爷言重了。”某女睁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着男子那堪比雕塑一样完美的伟岸身材,咽了咽口水,信口胡诌道:“启禀太子,我大宋素来有一规矩,但凡出入宫门的异邦人,必须经专人搜身后,方可入内。”“哦,这本王倒是头一次听闻。”某男单手托着下巴,饶有兴味的勾起嘴角。“我大宋规章制度繁多,并经常增减,难怪太子不知。”某女淡淡一笑,竟堂而皇之的说:“考虑到太子的尊贵身份,恐侍卫有所不周。搜身由本侯亲自执行,以示我大宋对契丹的诚意。”推荐自己滴文《重生之绝世无双》(1V1已完结)特别注意:
热门推荐
  • 灵瑶诀

    灵瑶诀

    他,林旐维,灵瑶山得意大弟子,玄道赫赫有名的冷酷战神。她,溱溱,误打误撞穿越到玄道的疯丫头,江湖人人喊灭的凶物血玖。他们的初见,格外惜命的她就死皮赖脸的缠上了他。在拨开层层迷雾她的身世越发复杂,他们也终是要站到对立面。
  • 琉璃心醉

    琉璃心醉

    她叫白浅瑶,有着世间最最宝贵的琉璃作为心脏,因此她可以轻易地吸收天地间的灵力为己用,所向披靡,但是看样子却只知道吃喝玩乐。她初遇他时,只知道他是皇上的儿子,到后来又知道了他跟自己前世也有很多的纠葛,又或者不止于此。她与他的碰撞——琉璃心醉。
  •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精神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以焦裕禄为标杆进行对照学习,本书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阐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关键在做。
  • 魔君师父上神徒弟

    魔君师父上神徒弟

    神界的凤凰蛋,凤凰族的新一代上神出乎意料,陨落到了魔界。被魔族的子民拾到,上供给了魔界的老大——魔君段宸。于是,魔君段宸就开始了每天都被气死的日子!
  • 风语1

    风语1

    抗战时期,中国育三大秘密机构:日本的731部队、汪伪的76号院、军统的中国黑宇,总部分别设在哈尔滨(东北)、上海(东南)、重庆(西南),前二者是公认的臭各昭著的恐怖组织,后者则比较复杂,起初它定个反恐组织,旨在破译日本空军密电。全力扼制敌机对重庆的血腥滥炸,后来又逐渐演变为半恐怖组织——复杂、离奇、神秘、阴暗是这个组织的面孔,即使到了今天它的诸多史实依然鲜为人知。《风语》著述的正是中国黑宇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学奇人、天才破译家,他手无縛鸡之力,卸令敌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他不识枪炮,却定那场战争中最大的战斗英雄;他在纸土谈兵,卸歼敌于千里之外。
  • 末日之重临巅峰

    末日之重临巅峰

    末日?重生?这世界玄幻了吗?等等,你先告诉我那个古装男是怎么回事!哎呀呀,既然都末世了,那咱就享受啊~快活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快穿之秉烛怪谈

    快穿之秉烛怪谈

    你想去什么地方呢?一个平凡的女生开启了一段奇怪的旅程!
  •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〇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