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70200000005

第5章 +3

风刮着旋儿,纸片在路上转,从腿边经过,像跑过去的“洋鸡”。季节开始变化了——是万物重新再来的机会。

小全拄着凳子回家,推开院门,看到放出来的鸡在打架呢,他急忙呵斥:“嗨!停下!还得圈你们呀。”一步步过去,弯腰摸那红黄色的头,他觉得自己像个大人,耐心讲道理:“小红,你长得高就欺负人呐?以后可不许这样。”那鸡拨楞头,躲开小全的手,低头啄食。黑毛的鸡愣眼啄旁边的白毛的鸡,白毛的是“洋鸡”,一批里就剩一只。小全用手扒拉开,“小黑,你怎么回事?”鸡在笼子里形成秩序,放出来就乱了。

“小白”急急吃了两口食,上一旁去了。槽子那儿松快了,鸡吃食就放慢了速度;食少了,剩不好吃的,鸡就漫不经心了,开始左顾右盼。小全拿起一根棍儿,一发现苗头就拨开欲斗的鸡。妹妹小不点儿帮着抓最不听话的,抓不住,“小红”的翅膀扑棱有力。季婶做完饭出来,给鸡又添了食,“小花”抢不上食,愣愣地去北边儿瞅瞅,到南边儿瞧瞧,上不了前儿。“槽子大了、换了新槽子也不行啊。”季婶抱小花到一边,单给碗盛上食。小全坐凳子看着。看鸡吃食,他发起呆,想起了二舅。二舅在外地,来这坐一天的火车。每次来都给他带好东西,有好吃的,有小人书,有文具。二舅带来了欢乐,也带来自豪。老人说,你想的人,是对你好的人。

二舅来过几次,他高大威武,又柔和似水,短短几日那是侄子们不忘的记忆。二舅这几次“串门儿”,也许是他的重大行动,也许不算是;但从侄子们角度看,这是全部,美好的,不灭的。每次二舅来,小全都去借晓宇家的小酒盅,还有酒壶,那是一套的,给二舅用(而晓宇妈愿意借出去,不想让晓宇爸喝酒);好酒器不是为面子,敬爱的人要用好的。盼望的人来了,是激动的,是快乐的,日子像过节一样。

老人说,人活着得有盼头儿。

期盼,让生活改变,改变时间分布,划成“格儿”,里面添有土,水,阳光。没有等待,生活就没有枯荣。

弟弟小正在屋里收拾文具盒——那是二舅给买的,把铅笔格尺橡皮铅芯倒在炕上铺的一张纸上,倒出里面的灰屑。然后给文具盒垫上新的纸,反复折叠,大小合适了,把那些东西又放进去;上面也加上折叠的纸,这样上学路上背着跑,里边就不逛荡响。妹妹小不点儿在旁边看,想伸手,小正不让,“上面大小没事儿。”小不点儿长大了,不喜欢人这么叫,爸重给她起了一个名,叫小玉。小正合上文具盒,盒上有人儿,“脏!”小玉蹦高拽下晾绳上的毛巾,小正说:“那是擦脸的。”小玉说:“文具盒又不脏。”“不脏就别擦了。”小玉拽旧毛巾,小正说:“那是擦脚的。”小玉去厨房取两块抹布,有一块洗脸盆里蘸了水,把文具盒擦湿了,再用干的抹布蹭,“脸干净了吧?”小正说:“磨坏的地方,你擦也没用。”小玉说:“不仔细。我要有文具盒就不能。”东院儿的小成来了,说得奖得了一个,没用呢,等我去取。小全说不用,你别给她。小成一会儿回来了,拿来了——俩家院子隔了墙,得从两个门走,要不更近更快。

西院儿的小志来了,小玉举起文具盒,说:“好吧?”“你有铅笔拧子吗?”小志说,从兜里掏出一个圆的东西,那是跟爸爸回来后买的。为什么回来?爸说最后一次了,老家不再回了。为什么?老人不在,就断了念想。小志回来后,一趟房儿的只上邻居老季家,他和小正小玉说话不拘束。他不太出屋,偶尔去后院,大后院不去,生疏的地方有些不好意思,而且,他有了南边“口音”,让人笑话。笔插到圆孔里,一拧,刀缝出来一些木屑,屑儿是连着的。把笔抽出来,笔尖削好了,木儿光溜的,没有一点刀痕。

小正说:“没刀削得好。”小志眯眼:“有这光溜?”“你的尖儿容易折。”小正拔铅笔尖儿,小志喊“干什么?”小正轻轻拿下笔铅,给他看,“折了吧?”小志用手背抹眼睛,小正说:“自己就折了,断在里边。”给他又插里边。小志拔下铅笔头,重拧。

“爸回来了!”听到脚步声,小玉站起来,到炕沿。季叔带了一本纸,是旧的出库单,不用的,说:“你们演算用。”

小正给小志一小摞,两人开始互相比着画。中间画山,山峰起伏;上面画太阳,圆圈外“发光”,画七八个短线;有鸟飞,一群,人字线的;下面画船,一条直线,上边有一面帆,像一扇门,小志说应该上边大、底下窄,还得弯点,风在吹。小正看了小志的,把画的帆用橡皮蹭了,重画。船上画个人——一个小句号是脑袋,一条直线是身子通到腿,一横线代表胳膊,横线交一斜线,是拿着竹竿。

季叔说:“升起帆了就不撑蒿了。”

小志说:“是篙不是蒿。”

小玉说:“小志你认识几个字呀?”

小全说:“是念高。”爸说:“你们说的对,就按你们的读。我没正规上学,比不了你们。”

小月来了,她的鼻涕还流着,小志问她:“吃了吗?”“什么呀?”“药。”“吃一片。”爸让她吃两片,她不听。

小志用橡皮小心翼翼把“篙”蹭掉,又在船下边画上几行波浪。

小全问:“小志,你认多少字?”小志伸出左手的三个手指,小全看,问“300?”小月说:“3000。”“啊?”小正看了小志一会儿,说:“你现在比你二哥认得多,比你大哥也多,都多?”小志右手揣在兜儿里,手长了“六指”。手多一个指头,叫“六枝儿”,有人就这么叫他。

他前一段儿回老家,躲开不友好的人和他们的眼光。

到新地方,一去就戴着手套,秘密不为人知。先编好了借口,说皮肤感染,感染像传染,挺让人恐慌,那里的人也不看不问了。只是说话容易暴露“身份”,少说,少发言,慢慢改口音。姑姑是村里学校的老师,有这方面的原因,各方面都关照他。

小志怀念那里的生活,常常说起。后来,上高中,写了征文《老家》,被推荐参加地区征文比赛,还得了奖。

老家,在关里,河南。爷爷奶奶住在一个小山村,姑姑在邻近的村子。

姑姑的最小女儿叫小艾,天生就是高高的嗓门,和姑姑一样。这边的春天来得早,许多人家院里院外盛开桃花,村里村外粉的白的连片。村边缓缓流淌着水,水上漂着花瓣——也没看见花落。小艾说:花落的时候就像雨,水上漂一层。前面有花枝垂着挨着水了。这么小的河,当地叫小溪,说是一条什么河的源头。小溪很清,很浅,小艾在里面蹚着走。“哥,桃你吃不?”小艾涮着一篮猪食菜,她梗着脖子,好像用着全身的力气说。我脱了鞋,下了小溪,她把花瓣扔过来,“嘻嘻……”露出不齐的白牙,笑得如激起的水花。别看在岸上晒得脊背火辣辣的,可水里还凉。我提着篮子在溪水里,左右荡了荡,离水出来,在热乎乎的沙土上站着,喊:“小艾,快上来,冰着了!”溪里有小鱼儿,清晰可见,上下左右嬉戏扭动,身体像是透明的。小艾弯着腰说:“我变成小鱼。”我说:“哎,水里有长虫!”她嘻嘻一个劲儿笑,“长虫有啥呀,我还敢吃它的肝儿。”我知道她不会上来,就让她玩吧。我躺在沙土上晒太阳,小风送来桃花的芳香,刺着鼻眼,我甜甜地睡着了。等我再睁眼,小艾不见了。我跳起来,用劲喊。山那边过来一群女的,她们提着裤腿,走在水里。“嘻嘻……”从人群后面传来那不败的笑声,小艾跳着跑,水花溅起老高。“上来,我给唱歌。”我想个法儿。她把手一撒,放了小鱼,噼里啪啦跑上来。我冲她眨眨眼,拎起了篮子,她明白受骗了,梗着脖子,站着不动。“好,我给你唱个歌,我先唱,完了你唱。”我知道她是什么也不肯落后的。“我先唱!”果然她中计了。她挺着胸脯,鼓起嘴巴:“社会主义好……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甜甜的声音,像细音唢呐。她梗着脖子,摇动着身子,那样可爱……桃花盛开,不久会硕果累累……

老师评语,有“浴乎沂,风乎舞雩”之境!

小月问桃是啥味儿,小涛吃过,说那可好吃了。

小志小正去合社,看水果罐头,罐头上有“画”,然后回来画桃杏苹果鸭梨。哪个大,排一下,鸭梨最大,苹果第二,然后是桃,最后是杏。小孩问为什么把它们装一瓶水儿里?大人说:防腐的,不烂。

桃和杏哪个好?季叔说桃养人。

后来的生活,他们吃桃杏,核儿留着,有的种在花盆,有的种在园子,有的用锉做成小筐儿,有的打磨做手串儿。

物换星移,生死两茫茫。那是后话。

纸条上写:社会生活,是人与人关联。

家是人的复合,亲戚是,邻居也是;班级是,年级、学校也是;村子是,厂子是,每一个单位都是复合的形式。

人与人,有姻缘,血缘,地缘,时缘,有组织、结构和目的合缘,或者是旷世奇缘。

人生包含一些组合,一些反应,一些印迹,一些传播。

同类推荐
  • 20年归来仍少年

    20年归来仍少年

    中专教育是我国建国后学习前苏联的产物。张琰考上中专跳出农门成了未来的国家干部,在洛明工业学校他与美丽温婉的兵工厂子弟胡宛如相遇。有着恋父情结的胡宛如命运不幸。来校前父亲在研发炸药的实验中致残,他不愿意没有尊严地活着,毅然自杀。张琰和胡宛如一波三折、荡气回肠的爱情和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奋斗,让中国式教育基因彰显人性之美。小说描写了一代改革开放同龄人,不负韶华的群体肖像。张琰父亲“老三届”坎坷崎岖的人生,辐射出建国70年来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对人性的思考。读这本书,你能触摸到诗情画意的校园生活;能看到他们献身国防的理想;能感受到百折不挠的人生;你会因纯洁真挚的情感和青春懵懂的心跳而感动。
  • 时间脚印

    时间脚印

    一个人的故事或许讲十天十夜也讲不完,因为他怎样也始终说不出自己内心的那种感觉,唯有一人默默的体会。人生真的很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情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喜怒哀乐。可当你真的认真回首往事,你就会发现原来以前自己是那么的幼稚和可笑,你会珍惜那一份无价的纯真,你会发现以前一路辛苦走来的坎坎坷坷,现在看起来都只像是放过的“屁”,你会感谢以前的自己,感谢他的坚持和努力。
  • 王大春求学记

    王大春求学记

    本文描写乡下孩子王大春大专三年的生活趣事如果有幸读者能从此文中荒诞的文字描述和故事读出中国社会常态下的一些隐晦和真实感情,那么大地上的阳光依旧灿烂!
  • 已过往的青春

    已过往的青春

    过住的青春已然不见,可记忆中的众人依旧在,分别并非再也不见,而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 我的渣父

    我的渣父

    这是一个荒唐的家庭的爱恨情仇,人间百态尽在其中。人性的自私,愚蠢,仇恨……赤裸裸地展现在面前。看似一场闹剧,实则真是一桌人间百味,酸甜自知。
热门推荐
  • 明月暗禾

    明月暗禾

    生活不过一朝一夕,睡觉不过九寸六尺。服食只是一日三餐,穿衣只温而不必华。“我偏不!老娘就是要广夏千间储我万贯家财!出行随身美男大鱼大肉为伴!穿九莲霓裳手持金孤之剑斩了这天!去他的清自清,我,就是要奢靡的仙人生活!”——来自与世抗争的禾目之口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继《决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之后,陶瓷兔子的又一部成长智慧集。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得意而不张狂已是很难,失意却不带戾气更是难能可贵。每天面对着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烦扰和生活的琐碎,在这个节奏奇快、人人脚底生风的社会中,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又如何才能坚守自己的本心?这本书有你想要的答案。
  • 人本欲生经注

    人本欲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天那地

    那天那地

    大道明,三千道出!天地有灵不为道万物生,命运现,因果来天说:“命中无常,因果是债”地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万物皆以为这规则是天地定之,孰不知这是“命中注定,因果报应”罢了认不认命,还不还债,皆由万物决天地在听,在看,偶尔会管(本文包括各类神话和多种题材,至于内容对错、真假、顺序之类你们辩吧,这些对于我来说很麻烦的)
  • 勿斋先生文集

    勿斋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泛娱乐明星

    泛娱乐明星

    梦中也能天上掉馅饼,平凡而普通的宅男得到了来自全民娱乐的外星球最高科技。对于娱乐圈一无所知的菜鸟就这样一头扎进了娱乐圈,却走上了娱乐圈中不务正业的不归路……
  • 顶级操盘手

    顶级操盘手

    操盘——一件非常具有艺术性的工作,大多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但必定言出惊人。当然,他们的个性是职业所致,因为证券市场时时刻刻都充满着诱惑,只有先计划,再交易才能靠近好运。本书全力打造顶级操盘手的终极修炼秘密。
  • 伯爵夫人的腹黑老公

    伯爵夫人的腹黑老公

    五年的岁月,她终于可以挣脱束缚了自己许久的爱恨。让家人蒙羞的母亲,冷淡寡言的父亲,都是让她不愿意回来的理由。她终究还是不愿意被人唤作“晚晚”,她习惯了那个真正能够温暖自己的怀抱和他宠溺的叫自己“Azur”。那是天空的颜色,自由,随性,是伯爵大人才能给她的世界。另一个人在阴影里看着她的笑靥,原本清俊的面孔变得扭曲。多想冲上去,宣告这个世界那个女孩从来都是他的,都是他一个人的…可是啊——再多的嗔痴爱恋,纠缠苦痛,到头来都会被时间消磨掉。兰泽,西汉的辞赋家枚乘写,“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南朝梁萧统编辑的文选里,无名氏写道,“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他是长满芬芳兰草的沼泽,引诱她靠近,再靠近,终于深陷其中再也无法逃脱。赵莫晚知道,这个男人不是她的劫难,是只属于她的温暖沼泽。赵云慈教会她求而不得的伤痛,孤注一掷的决绝。兰泽教会她,两情相悦,才是这世上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幸福。依旧取名无能,见谅啊菇凉么~腹黑伯爵一点点用满满的宠溺吞掉自家夫人的故事~小虐怡情,虐点自省。完结文:《妖孽公爵独宠妻》《梓洛琉璃》《寂寞小姐》《枫叶雪》《深爱晚承》微博:http/pgsk.com/519860126群:263407588(敲门砖:任意角色名)
  • 高危职业

    高危职业

    八年老兵余洋,无意间进入无尽杀戮场,再次扛枪上阵。从索马里到斯大林格勒,从中东沙漠到南美洲热带雨林,野兽,敌人,甚至你身后的友军都会带走你的生命!这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职业! 书友群:651835345(已经升级可以加入),全订群(需粉丝值4500):203976042
  •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